曲美他嗪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效果分析
摘要
关键词
曲美他嗪;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阿托伐他汀;心功能
正文
冠心病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和动脉粥样硬化、血脂异常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随着我国老年人数量的增加,该病的患者也在不断增加,有效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该病患者的血液长期处于高凝状态进而容易形成血栓,可降低患者血管适应性,引起心肌缺血情况,并引起炎症反应,使患者的病情逐渐加重。冠心病常见的一种并发症是心绞痛,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占比较高,可引起患者急性心肌梗死、猝死,提高死亡的风险性[1]。现阶段针对该病的治疗方式是药物治疗,阿托伐他汀和曲美他嗪,前者可对血脂进行调节,减少冠状动脉不良事件的发生,后者可对心肌缺血缺氧和心肌细胞的情况进行改善,联合作用疗效较高。本次对2022年3月-2023年3月这一时间段在我院诊断的82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进行曲美他嗪和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报告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患者是82例,调查时间是2022年3月-2023年3月,按照治疗方式差异分组,对照组男女结构是26例和15例,年龄情况是(64.53±2.69)岁,病程是(7.02±1.35)年,观察组男女结构是27例和14例,年龄情况是(65.13±3.71)岁,病程是(7.13±1.42)年,组间数据相比是不存在差异性的,P>0.05,存在可比性。纳入标准:均诊断为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知情且自愿接受本次研究,临床资料没有缺失;排除标准:存在恶性肿瘤、器官严重病变、认知障碍、精神障碍和配合度差的患者。
1.2方法
患者在入院之后,针对患者的病症给予钙离子拮抗剂、硝酸盐、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等治疗,指导患者的作息和饮食。对照组应用曲美他嗪治疗,该药是由北京福源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国药准字是H20065167,规格是每片20mg,患者在饭后口服,每天三次,每次1片,用药时间是3个月。观察组应用曲美他嗪(服用方式同上)和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该药是由辉瑞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国药准字是H20051408,规格是10mg/片,饭后口服,每次一片,每天一次,可根据病情对剂量进行调整,每日最大剂量是80mg。用药时间是3个月。
1.3观察指标
1.3.1临床疗效 疗效的评价标准,显效是治疗结束后,患者的症状显著改善,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75%以上,可正常生活;有效是治疗结束后,患者的症状基本改善,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50%-75%之间,基本可正常生活;无效是治疗结束后,患者的症状没有改变,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50%以内,不能正常生活。显效和有效之和即为治疗的总有效率。
1.3.2 血脂水平 测量治疗前后患者的血脂水平,包括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并进行组间比较。
1.3.3不良反应 观察用药后两组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
1.4统计学处理
借助软件SPSS26.0分析和处理数据资料,进行百分数表示的数据采用的是卡方检验,进行(±s)表示的数据采用的是T检验,若P<0.05,则组间差异性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患者在临床总有效率方面的数据和对照组相比较显然是较高的,P<0.05,组间存在差异性和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n(%)
组别 | 例数 | 显效 | 有效 | 无效 | 总有效率 |
观察组 | 41 | 22(53.66) | 18(43.90) | 1(2.44) | 40(97.56) |
对照组 | 41 | 16(39.02) | 19(46.35) | 6(14.63) | 35(85.37) |
c2值 | 3.905 | 3.905 | |||
P |
2.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脂水平
治疗前,两组患者在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方面的差异性较小,P>0.05;治疗后,两组在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方面明显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明显升高,但观察组是改善较为突出的那一组,和对照组相比有差异,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血脂水平情况(mmol/L,±s)
组别 | 时间 | 甘油三酯 | 总胆固醇 |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
观察组(n=41) | 治疗前 治疗后 | 1.97±0.34 1.35±0.20 | 6.43±0.16 4.05±0.21 | 0.99±0.32 1.43±0.34 | 4.69±0.13 3.32±0.10 |
对照组(n=41) | 治疗前 治疗后 | 1.98±0.35 1.79±0.32 | 6.56±0.19 5.33±0.26 | 0.98±0.34 1.21±0.41 | 4.71±0.15 3.78±0.16 |
T治疗前/P值 | 0.135/0.202 | 1.062/0.098 | 0.331/0.416 | 1.008/0.670 | |
T治疗后/P值 | 6.355/0.001 | 7.041/0.001 | 5.233/0.001 | 6.128/0.001 |
2.3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
观察组用药后的不良反应有1例,是消化道反应,几率是2.44%,对照组用药后的不良反应有2例,均为消化道反应,几率是4.88%,相比卡方值是0.142,P>0.05,无组间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情况下,人们的饮食结构、生活方式等方面发生较大的变化,冠心病的发病率也在不断的升高,再加上我国老龄化的加剧,导致该病患者的数量明显增加,影响到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和日常生活。冠心病的病因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需要及时给予有效的治疗,若没有得到有效的治疗,可进一步引起心绞痛、心力衰竭和心肌梗死等严重并发症,增加了患者的治疗难度。临床上常见的冠心病并发症是不稳定型心绞痛,其病因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造成血管的狭窄和堵塞情况,不能满足心肌的正常工作,引起缺血缺氧的情况,需要进行有效的治疗,以便对病情进行控制,挽救患者的生命。现阶段临床上针对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方式主要是药物治疗,曲美他嗪是常用的一种药物,可用于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治疗,可对心肌细胞进行有效的改善,对心肌细胞内氧生成的自由基进行一定的抑制,有利于葡萄糖的氧化,使其产生一定量的高能磷酸建,进而保证功能的正常。同时可使患者的心肌得到一定的能量,对心肌缺血情况进行一定的改善,促进患者心功能的改善。阿托伐他汀属于新型的一种他汀类药物[2],可对胆固醇的合成进行有效的抑制,降低胆固醇的分泌,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含量,进而有效降低血脂水平。同时该药可以对炎症反应进行有效的消除,对冠状动脉斑块有稳定效果,并可促进血管内皮功能的恢复,对血栓的形成有抑制作用。这两种药物联合作用可改善患者的心功能,达到一定的治疗效果。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在临床总有效率方面的数据和对照组相比较显然是较高的,P<0.05,组间存在差异性和统计学意义。证明曲美他嗪和阿托伐他汀联合对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进行治疗可改善其心功能,促进患者各项指标的正常,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同时发现,治疗前,两组患者在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方面的差异性较小,P>0.05;治疗后,两组在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方面明显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明显升高,但观察组是改善较为突出的那一组,和对照组相比有差异,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证明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在曲美他嗪和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后可降低患者的血脂水平,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确保患者血液的正常循环。并且研究发现,观察组用药后的不良反应有1例,是消化道反应,几率是2.44%,对照组用药后的不良反应有2例,均为消化道反应,几率是4.88%,相比卡方值是0.142,P>0.05,无组间统计学意义。证明这两种药物联合作用于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患者可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减少不良情况的发生。究其原因是曲美他嗪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可抑制患者体内线粒体酶活性,并抑制脂肪的酸氧化,从而提升心肌耗能量,并促进氧代谢,促使患者心肌恢复正常血流功能,从而改善患者心肌缺血缺氧症状[3]。同时可对血小板的聚集进行一定的抑制,对炎症反应有效的改善,并且可对血管进行一定的扩张,进而改善患者的血液循环,有利于心功能的恢复。临床上在药物治疗中,单一性服用曲美他嗪的疗效不佳,且不良反应偏多,可结合患者的病症和身体状况联合用药,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可保证患者的治疗效果,并确保用药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曲美他嗪和阿托伐他汀联合对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治疗可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病症和心功能,安全性较高,建议在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张春旺,宋青云.曲美他嗪、阿托伐他汀联合使用对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效果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0,8(18):38.
[2]王淑伟,李爽.曲美他嗪、阿托伐他汀联合使用对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效果[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0,8(17):42,53.
[3]赵燕乐,马琳琳.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心室重构及心血管事件的影响[J].河南医学研究,2020,29(36):6813-68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