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鲁司特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疗效评价
摘要
关键词
孟鲁司特;布地奈德;小儿哮喘;临床疗效
正文
小儿哮喘具有较高的发生量表,是一种非特异性气道炎性病变,诱发因素较多,主要是外界不同应激性刺激性反应与遗传因素等,大部分患儿均为炎性因子指标与免疫球蛋白表达异常,疾病可导致患儿肺功能异常。发生哮喘后,患儿可在初期出现鼻痒、喷嚏、流清涕症状,随着疾病进展后还可出现呼吸困难、咳嗽、喘息、面色苍白、嘴唇发青、烦躁不安等症状[1]。小儿哮喘主要特征是可逆性的气道高反应性,疾病可反复发作,若未及时治疗,极易影响患儿正常生长发育,病情严重时还可造成患儿死亡。对于小儿哮喘的治疗,临床主要以药物为主,其中孟鲁司特、布地奈德均为常用治疗药物,前者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是一种白三烯受体拮抗剂,主要作用为扩张支气管平滑肌、缓解疾病症状,后者是一种吸入型糖皮质激素,药物起效较快,可显著抑制机体免疫反应,改善疾病症状[2]。本次研究选择医院在2021年6月-2022年6月期间收治的64例哮喘患儿为主体,旨在分析孟鲁司特+布地奈德对临床疗效、炎症因子水平、肺功能指标、临床症状积分、不良反应的影响,具体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信封法将医院在2021年6月-2022年6月期间诊疗的64例哮喘患儿分成参照组、观察组,分别纳入32例。参照组年龄是0.7-6岁,平均(3.35±0.87)岁;男女患儿比例是20:12;病程为4-7d,平均(5.52±1.82)d。观察组年龄是0.7-6岁,平均(3.35±0.87)岁;男女患儿比例是19:13;病程为3-8d,平均(5.58±1.79)d。经SPSS23.0软件参照组间基线特征,未发现统计学差异(P>0.05)。
1.2研究标准
纳入标准:研究符合伦理道德要求;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参考《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诊断疾病[3];均有呼吸困难、发热、肺部湿啰音、气促等症状。
剔除标准:严重过敏体质;近期服用糖皮质激素等药物;哮喘急性发作患儿;合并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严重传染性疾病。
1.3方法
全部患儿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均接受常规治疗,例如抗感染、平喘、解痉等,参照组患儿采取布地奈德(AstraZeneca Pty Ltd;H20140475)治疗,所用剂量为250ug,以雾化吸入方式给药,间隔7h用药1次,持续治疗7d。观察组患儿同时采取(四川大冢制药有限公司;H20064828)治疗,所用药物剂量是:0-3岁患儿为4mg,3岁以上为5mg,每日用药1次,持续治疗7d。
1.4观察指标
(1)治疗效果。依据患者疾病症状、肺功能、炎症因子水平改善情况分析,判定标准是无效、显效、有效。(2)炎症因子水平。采集患儿治疗前后的静脉血后离心处理(15min,3000r/min),运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CRP(C反应蛋白)、IL-6(白介素-6)、TNF-α(肿瘤坏死因子α)。(3)肺功能指标情况。以肺功能仪(Spirolab Ⅱ)测定患儿治疗前后的FEV1(1s 用力呼气量)、FVC(用力肺活量)、PEF(最大呼气流速)。(4)临床症状积分。以4级评分法评估治疗前后的肺部湿啰音、咳嗽、呼吸困难、发热积分,分值越低说明症状越轻。(5)不良反应情况。比较组间皮疹、腹痛、呕吐的发生率。
1.5统计学处理
通过SPSS23.0软件分析研究数据,取“[n/(%)]”表示计数资料,行“”检验,取“
±s”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P<0.05表示差异明显。
2结果
2.1治疗效果分析
分析参照组治疗效果显示,总有效率为81.25%,其中无效占比是18.75%(6/32),有效占比是34.380%(11/32),显效占比是46.88%(15/32);分析观察组治疗效果显示,总有效率为96.88%,其中无效占比是3.12%(1/32),有效占比是34.38%(12/32),显效占比是59.38%(19/32)。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显著(=4.010;P=0.045)。
2.2炎症因子水平分析
表1显示,治疗后观察组CRP、TNF-α、IL-6水平均较参照组低,且组间治疗前后存在差异(P<0.05。
表1:炎症因子水平分析表(±s)
组别 | CRP(ug/ml) | TNF-α(mg/ml) | IL-6(pg/ml) | |
观察组(n=32) | 治疗前 | 7.28±1.52 | 123.87±16.47 | 22.37±4.15 |
治疗后 | 5.03±0.75 | 88.04±8.62 | 12.03±1.73 | |
参照组(n=32) | 治疗前 | 7.25±1.58 | 123.47±16.63 | 22.41±4.06 |
治疗后 | 5.69±0.81 | 97.63±9.17 | 14.16±1.58 | |
t/P观察组(治疗前后) | 6.072/0.000 | 12.781/0.000 | 8.143/0.000 | |
t/P参照组(治疗前后) | 3.177/0.002 | 7.768/0.000 | 3.066/0.003 | |
t/P组间值(治疗前) | 0.138/0.890 | 0.050/0.937 | 0.204/0.838 | |
t/P组间值(治疗后) | 3.251/0.001 | 3.889/0.000 | 5.745/0.000 |
2.3肺功能指标分析
观察组FEV1、FVC、PEF水平均较参照组高,差异明显(P<0.05),见表2。
表2:肺功能指标分析量表(±s)
组别 | FEV1(L) | FVC(L) | PEF(L/s) | |
观察组(n=32) | 治疗前 | 0.61±0.12 | 0.57±0.09 | 58.72±14.27 |
治疗后 | 0.89±0.18 | 0.85±0.14 | 90.27±18.62 | |
参照组(n=32) | 治疗前 | 0.62±0.11 | 0.56±0.10 | 58.47±14.26 |
治疗后 | 0.81±0.17 | 0.78±0.12 | 81.26±17.95 | |
t/P观察组(治疗前后) | 7.321/0.000 | 9.516/0.000 | 7.607/0.000 | |
t/P参照组(治疗前后) | 5.308/0.000 | 7.967/0.000 | 5.623/0.000 | |
t/P组间值(治疗前) | 0.347/0.729 | 0.420/0.675 | 0.070/0.944 | |
t/P组间值(治疗后) | 2.827/0.031 | 2.147/0.035 | 2.189/0.032 |
2.4临床症状分析
表3显示,观察组治疗后的肺部湿啰音、咳嗽、呼吸困难、发热积分较参照组低,差异明显(P<0.05)。
表3:临床症状分析量表(±s,分)
组别 | 肺部湿啰音 | 咳嗽 | 呼吸困难 | 发热 | |
观察组(n=32) | 治疗前 | 2.87±0.35 | 2.63±0.28 | 2.78±0.64 | 2.59±0.57 |
治疗后 | 0.63±0.17 | 0.49±0.16 | 0.46±0.15 | 0.29±0.07 | |
参照组(n=32) | 治疗前 | 2.85±0.37 | 2.65±0.27 | 2.74±0.39 | 2.54±0.59 |
治疗后 | 0.75±0.15 | 0.61±0.17 | 0.55±0.16 | 0.35±0.08 | |
t/P观察组(治疗前后) | 14.093/0.000 | 16.895/0.000 | 13.049/0.000 | 22.655/0.000 | |
t/P参照组(治疗前后) | 9.885/0.000 | 13.896/0.000 | 5.896/0.000 | 20.807/0.000 | |
t/P组间值(治疗前) | 0.012/0.990 | 0.066/0.947 | 0.564/0.574 | 0.344/0.731 | |
t/P组间值(治疗后) | 4.438/0.000 | 4.359/0.000 | 6.650/0.000 | 3.192/0.002 |
2.4不良反应率分析
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为3.12%(1例),参照组不良反应率为18.75%(6例),观察组不良反应率较参照组低(=4.010,P=0.045)。
*相关不良反应均未影响疾病治疗效果及患儿身体健康。
3讨论
哮喘为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临床发病率较高,高发人群为儿童,是一种超敏反应性疾病,肥大细胞与嗜酸细胞在人体内和过敏原接触后,可出现有脱颗粒,同时还可释放白三烯、前列腺素等活性过敏介质,最终导致出现支气管痉挛症状。研究显示,在小儿哮喘发生发展过程中,炎症反应较为明显,尤其是白三烯具有重要的作用[4]。该物质属于花生四烯酸代谢物,可刺激支气管黏膜,增加黏液的分泌量,同时还可加剧支气管平滑肌收缩反应,导致气道狭窄,对于局部组织通透性、血液流变性存在严重影响,进而引发哮喘[5]。药物为临床治疗小儿哮喘的重要措施,但是单纯采取一种药物治疗时的效果不佳,故探寻一种安全、高效的联合用药方案对提高疗效及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6]。
孟鲁司特是一种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可抑制气道内半胱酰胺白三烯受体,Yol有利于嗜酸性粒细胞浓度降低,还可缓解气道慢性炎症反应,且该药物还可扩张支气管平滑肌,控制疾病发作次数,对改善疾病症状具有重要意义[7-8]。布地奈德属于临床应用较广泛糖皮质激素药物,能够抑制呼吸道变应性炎症反应,可控制炎性细胞及介质释放,有利于哮喘症状缓解[9]。通过雾化吸入形式予以患儿布地奈德,可减少药物使用剂量,局部有效浓度较高,还可让药物直接作用于病灶部位,疗效更为显著[10-11]。通过联合孟鲁司特、布地奈德治疗小儿哮哮,可更好抑制炎症因子反应,改善疾病症状,同时还可改善患儿肺功能,减少药物副作用[12]。
综上所述,予以小儿哮哮孟鲁司特+布地奈德的疗效及安全性均较为理想,可抑制炎症因子反应,有利于疾病症状以及患儿肺功能改善,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陈伟虹,陈雄杰.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疗效及对患儿肺功能和炎性因子的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22,15(32):130-132.
[2]宋艳艳,张利敏,郭泽磾.分析孟鲁司特联合布地奈德辅助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合并呼吸道病毒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指标的影响[J].数理医药学杂志,2022,35(04):554-556.
[3]史美慧.孟鲁司特联合布地奈德气雾剂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2021,27(33):48-50.
[4]陶荣华.孟鲁司特钠咀嚼片联合布地奈德气雾剂吸入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J].中国社区医师,2021,37(21):46-47.
[5]朱明辉.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21,14(04):114-115.
[6]潘科研.探讨孟鲁司特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观察[J].黑龙江中医药,2020,49(06):161-162.
[7]马运华.布地奈德吸入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疗效[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20,12(16):142-144.
[8]蒋瑛子,李宁.孟鲁司特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效果及对患儿肺功能的影响[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0,5(09):81-83.
[9]刘文龙.孟鲁司特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疗效评价[J].心理月刊,2020,15(05):176.
[10]朱刚.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评价[J].中国实用医药,2019,14(05):104-105.
[11]刘艳军.孟鲁司特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疗效[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81):105.
[12]杨钒,郑毅文,周有祥.孟鲁司特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哮喘的用药效果及对肺功能影响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61):61+6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