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屈孕酮联合硫酸镁及间苯三酚治疗晚期先兆流产的临床价值体会
摘要
关键词
地屈孕酮;硫酸镁;间苯三酚;晚期先兆流产;临床价值
正文
先兆流产是妇产科较为常见的疾病,主要指的是妊娠28周前出现的症状,晚期先兆流产主要指的是妊娠12周以后的情况,高龄孕妇发生风险较大,患者主要症状为小腹坠痛、阴道少量流血、腰背酸痛等,但无妊娠物排出情况,若未及时接受治疗,可最终发生流产[1]。近年来,受饮食结构改变、环境污染、生活压力增加、作息规律改变等相关因素的影响,晚期先兆流产的发生率明显提升。对于晚期先兆流产孕妇而言,及时采取有效的保胎措施,可避免流产的发生。对于晚期先兆流产的治疗,临床主要以补充孕激素、补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免疫治疗为主,均有一定效果,但是流产风险仍旧较高。故如何提升晚期先兆流产的治疗效果,为目前妇产科重点研究问题之一[2]。硫酸镁为常用药物,单用该药时部分患者保胎效果不佳。间苯三酚为亲肌性阿托品非罂粟碱类纯平滑肌解痉药物,常被用于急性痉挛性疼痛患者中,目前在晚期先兆流产治疗中的运用效果尚不明确。地屈孕酮为新型孕激素,和孕激素受体间具有良好亲和力,有利于改善胚胎循环,可抑制子宫收缩。本次研究采取地屈孕酮+硫酸镁+间苯三酚治疗晚期先兆流产,以本院2020年7月-2021年7月诊疗的96例患者为主体,旨在了解药物对于孕妇临床疗效、症状缓解时间、子宫胎盘灌注情况等指标的影响,情况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控制研究日期为2020年7月-2021年7月,研究对象来自于本院妇科诊疗的96例晚期先兆流产孕妇,研究分组方式为抽签法,其中48例纳入研究组,剩余48例纳入对照组。研究组中初产妇28例,经产妇20例;年龄是20~39岁,均龄(29.53±2.61)岁;孕周为14~27周,平均(20.51±1.75)周;体重为55-70kg,平均(62.53±3.71)kg。对照组中初产妇29例,经产妇19例;年龄是22~38岁,均龄(29.58±2.75)岁;孕周为15~26周,平均(20.52±1.78)周;体重为57-68kg,平均(62.58±3.63)kg。应用SPSS24.0软件对比各组资料,确定无差异,P>0.05。
1.2研究标准
纳入标准:研究对象满足伦理要求,获得了《世界医学会赫尔辛基宣言》;对研究项目内容及孕妇资料进行保密;孕周为12-28周,超声检查确定子宫大小与孕周相符;均有不同程度腰酸、阴道流血、腹痛症状,且有不规律子宫收缩;年龄<40岁;疾病诊断参考《妇产科学》[3]。
剔除标准:剔除生殖道反复感染、子宫肌瘤、子宫肌腺症、卵巢肿瘤等妇科疾病;子宫畸形或者宫外孕;严重过敏体重;既往不良妊娠史;严重过敏体质;甲状腺异常、贫血;正在参加其他研究或者中途退出研究等孕妇。
1.3方法
全部患者入院后指导绝对卧床休,予以吸氧措施,对照组仅采取硫酸镁(H41023055;安阳九州药业有限责任公司;10ml:2.5g)进行治疗,静注16ml(25%)硫酸镁,将药物与100ml氯化钠注射液(H20044590;广东利泰制药有限公司;100ml:0.9g)混合后静滴,时间为30-60min。完成后取60ml硫酸镁与500ml氯化钠混合后静泵治疗,速度为40滴/min,依据宫缩情况调整滴速,持续治疗至宫缩消失。
研究组采取地屈孕酮(H20130110,Abbott Biologicals B.V.(荷兰)+硫酸镁(与对照组用药相同)+间苯三酚(H20057106;武汉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250ml:2.25g)进行治疗,地屈孕酮用药剂量为10mg,每日服用2次;间苯三酚用药剂量为200mg,药物中加入250ml葡萄糖溶液(5%)后静滴,持续治疗至宫缩消失。
1.4观察指标
(1)临床疗效。治疗后患者先兆流产症状消失,超声检查显示胚胎发育正常,子宫大小与孕周相符,胎心检查发现胎心搏动有力,为治疗显效;患者先兆流程症状改善,超声检查显示胚胎发育正常,子宫大小与孕周基本相符,胎心检查发现胎心搏动显著,为治疗有效;以上指标均未实现,甚至发展为最终流产,为治疗无效。(2)症状缓解时间。比较组间患者腰酸、阴道流血、腹痛症状缓解时间。(3)性激素水平。采集各组孕妇治疗前后的5ml静脉血后离心处理,检测P(血清孕酮)、β-HCG(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E2(雌二醇)。(4)临床指标。采集患者治疗前后的5ml静脉血,对于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PAPP-A(血清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CA125(糖类抗原125)实施测定。(5)子宫胎盘灌注情况。治疗前后予以孕妇超声,对于子宫胎盘灌注情况实施分析,涉及PI(搏动指数)、RI(子宫动脉血流阻力指数)、S/D(收缩期S波流速与舒张期D波比值)。
1.5统计学处理
以SPSS23.0软件分析研究所涉及的数据,计量资料通过“±s”表示,以“t”检验;通过相对数“[n/(%)]”表示计数资料,以“
”检验,组间P值<0.05时,差异存在意义。
2结果
2.1临床疗效分析
表1中数据提示,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高达95.83%,与对照组间的83.33%存在显著差异,P<0.05。
表1:临床疗效分析量表[n/(%)]
组别 | 无效 | 显效 | 有效 | 总有效率 |
研究组(n=48) | 2(4.17) | 11(22.92) | 35(72.92) | 46(95.83) |
对照组(n=48) | 8(16.67) | 14(29.17) | 26(54.17) | 40(83.33) |
| -- | -- | -- | 4.018 |
P | -- | -- | -- | 0.045 |
2.2症状缓解时间分析
研究组、对照组间腰酸、阴道流血、腹痛症状缓解时间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表2为具体数据。
表2:症状缓解时间分析量表(±s)
组别 | 阴道流血(d) | 腰酸(d) | 腹痛(d) |
研究组(n=48) | 7.07±1.29 | 4.12±0.78 | 4.18±1.05 |
对照组(n=48) | 8.12±1.33 | 4.47±0.75 | 5.22±1.18 |
t | 3.926 | 2.240 | 4.561 |
P | 0.000 | 0.027 | 0.000 |
2.3性激素水平分析
研究组、对照组间治疗前的P、E2、β-HCG水平均无差异,P>0.05,治疗后组间差异明显,P<0.05,数据见表3。
表3:性激素水平分析量表(±s)
组别 | 时间 | P(mmol/L) | E2(pg/ml) | β-HCG(U/L) |
研究组(n=48) | 治疗前 | 45.32±3.37 | 280.38±34.31 | 3780.75±155.34 |
治疗后 | 124.61±7.23 | 352.42±38.47 | 11763.47±297.47 | |
对照组(n=48) | 治疗前 | 45.36±3.23 | 281.24±34.53 | 3781.53±155.42 |
治疗后 | 117.75±7.68 | 329.65±38.68 | 11561.42±296.39 | |
t1(研究组治疗前后) | 68.944 | 9.682 | 164.803 | |
P1 | 0.000 | 0.000 | 0.000 | |
t2(对照组治疗前后) | 60.196 | 6.468 | 161.057 | |
P2 | 0.000 | 0.000 | 0.000 | |
T3(组间治疗前后) | 4.505 | 2.891 | 3.333 | |
P2 | 0.000 | 0.004 | 0.001 |
2.4临床指标分析
表4中数据显示,研究组、对照组间治疗后的PAPP-A、VEGF、CA125水平均有明显差异,P<0.05。
表4:临床指标分析量表(±s)
组别 | PAPP-A(mU/L-1) | VEGF(pg/mL-1) | CA125(U/L-1) | |||
时间 | 治疗前 | 治疗后 | 治疗前 | 治疗后 | 治疗前 | 治疗后 |
研究组(n=48) | 1041.34±312.52 | 5139.32±821.37 | 124.43±34.56 | 208.59±41.21 | 37.32±8.18 | 27.62±4.36 |
对照组(n=48) | 1042.15±311.65 | 4539.79±820.65 | 124.38±34.75 | 191.69±40.13 | 37.51±8.04 | 29.42±4.19 |
t | 0.012 | 3.577 | 0.007 | 2.035 | 0.114 | 2.062 |
P | 0.989 | 0.000 | 0.994 | 0.044 | 0.908 | 0.041 |
2.5子宫胎盘灌注情况分析
表5中子宫胎盘灌注数据提示,研究组、对照组间治疗前的PI、RI、S/D水平均无差异,P>0.05;治疗后组间差异明显,研究组显著较对照组低,P<0.05。
表5:子宫胎盘灌注情况分析量表(±s)
组别 | RI(m/s) | PI(m/s) | S/D(%) | |||
时间 | 治疗前 | 治疗后 | 治疗前 | 治疗后 | 治疗前 | 治疗后 |
研究组(n=48) | 2.43±0.54 | 1.93±0.37 | 0.88±0.13 | 0.75±0.09 | 6.51±1.47 | 5.27±1.04 |
对照组(n=48) | 2.41±0.57 | 2.18±0.36 | 0.87±0.14 | 0.82±0.08 | 6.53±1.46 | 5.92±1.09 |
t | 0.176 | 3.355 | 0.362 | 4.027 | 0.066 | 2.989 |
P | 0.860 | 0.001 | 0.717 | 0.000 | 0.946 | 0.003 |
3讨论
先兆流产病因极为复杂,是常见妇科疾病之一,临床认为疾病的发生主要与黄体功能、孕妇遗传、内分泌、环境等因素有关,主要发生于妊娠早期,在自然流产率中占比高达30%[4]。晚期先兆流产指的是发生在妊娠12-28周之间的情况,患者主要表现为阴道流血、腹痛、腰酸等,患者合并有不规律宫缩情况,但是妊娠物未排出,若未及时治疗,发生最终流产后可对孕妇身心健康产生严重影响[5]。相关研究表示,机体凝血活性物质抗磷脂抗体是先兆流产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能够激活血小板,促进血小板出现聚集并形成血栓[6]。此外,该物质还可与血管内皮细胞中的磷脂相结合,可导致细胞功能改变,对于花生四烯酸形成存在干扰,减少了前列腺环素释放量,血栓素与前列环素比值快速降低,可导造成胎盘、全身血管痉挛性缺血,最终造发生流产[7]。故采取科学的方式积极治疗晚期先兆流产,可降低流产风险,改善妊娠结局。
对于晚期先兆流产的治疗,临床主要以对症治疗、卧床休息、抑制宫缩为主,其中药物治疗为主要方案。本研究中予以对照组硫酸镁进行保胎治疗,发现临床总有效率仅为83.33%,予以研究组地屈孕酮+硫酸镁+间苯三酚治疗,发现临床总有效率可达到95.83%,且研究组治疗后症状缓解时间较早,S/D、RI、PI、CA125水平较低,E2、P、β-HCG、PAPP-A、VEGF水平较高,进一步证实了地屈孕酮+硫酸镁+间苯三酚治疗晚期先兆流产的效果,可明显改善机体性激素水平与子宫胎盘灌注情况,对改善预后具有重要价值。硫酸镁为临床应用频率较高的一种宫缩抑制剂,药物中含有镁离子,可对中枢神经活动进行抑制,进而抑制乙酰胆碱的释放,阻断神经肌肉传导,抑制肌肉收缩和血管痉挛,有利于血管平滑肌舒张。硫酸镁还具有钙离子拮抗剂效果,可降低子宫肌细胞内部钙离子水平,可对子宫平滑肌收缩进行抑制,有利于改善先兆流产症状,但是在实际治疗过程中,需严格掌握硫酸镁用量,避免剂量过高时造成镁离子中毒,故该药物的临床应用存在限制。间苯三酚为平滑肌解痉药物,能够直接对泌尿生殖道平滑肌产生作用,可对子宫平滑肌痉挛产生抑制,进而抑制宫缩,且药物不存在抗胆碱效果,对于平滑肌的正常生理收缩无影响,用药后对于心血管功能、胃肠功能的影响较小,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地屈孕酮属于新兴的孕激素,口服给药方式可促进患者用药依从性提升,能够调整子宫内膜正常分泌周期,进而缓解雌激素或者非雌激素引起的先兆流产,且药物脂代谢影响小,安全性高,联合硫酸镁、间苯三酚后可提高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予以晚期先兆流产孕妇地屈孕酮+硫酸镁+间苯三酚治疗具有理想的效果,可显著改善机体子宫胎盘灌注情况与性激素水平,可促进临床症状消失,应用价值理想。
参考文献:
[1]刘佳.地屈孕酮联合间苯三酚治疗晚期先兆流产的效果观察[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21,38(06):641-642.
[2]李秀霞,刘德慧.间苯三酚联合地屈孕酮治疗先兆流产的疗效探讨[J].智慧健康,2020,6(33):83-84.
[3]谢锦丽.间苯三酚联合硝苯地平片治疗晚期先兆流产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0,14(18):191-193.
[4]李军.安宝、硫酸镁和间苯三酚在孕20周后先兆流产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探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0,14(10):157-158.
[5]涂晓瑜,何玉玫.间苯三酚联合硫酸镁治疗晚期先兆流产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20,15(05):143-145.
[6]廖肇来,程訸,刘艳红.间苯三酚与硫酸镁治疗晚期先兆性流产的成本-效果分析[J].中国处方药,2020,18(02):42-43.
[7]赵雅丽,黎德.间苯三酚与硫酸镁治疗先兆流产临床效果的比较及对患者睡眠质量影响分析[J].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20,7(01):31-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