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血-纤溶及相关生化检测对2型糖尿病并发型糖尿病肾病的诊断价值

期刊: 现代医学研究 DOI: PDF下载

柳娜

(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 宁夏、银川 750003)

摘要

目的 围绕2型糖尿病(DM)并发型糖尿病肾病患者,采用凝血-纤溶及相关生化检测进行诊断,评定其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在特定时间内(2021年9月-2022年9月)收治的2型DM患者(64例),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依据有无肾病将其分为A组(2型DM无肾病患者,22例)、B组(2型DM肾病患者,42例);另在同期选取健康体检者28例,将其当作C组。就三组血脂水平、血清蛋白质脂蛋白(a)[Lp(a)]及纤维蛋白原(Fg)、D-二聚体(D-Dimer)等凝血纤溶指标进行对比。多因素分析2型DM患者发生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且对2型DM肾病患者与凝血纤溶、Lp(a)之间关系开展相关性分析。结果 A、B组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都较C组高(P<0.05);A组的载脂蛋白B(ApoB)及B组的载脂蛋白A(ApoA)都较C组高(P<0.05)。B组的D-Dimer、Lp(a)、Fg水平都较A组、C组高(P<0.05)。Fg、Lp(a)都是2型DM肾病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且2型DM肾病患者的凝血纤溶指标与Lp(a)之间呈现正相关(P<0.05)。结论 通过检测凝血纤溶指标及Lp(a)对2型DM肾病实施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可当作首选临床检测指标。


关键词

2型糖尿病;糖尿病肾病;血清蛋白质脂蛋白(a);凝血;纤溶

正文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病情进展后所出现的一种较常见的慢性并发症,其会对糖尿病(DM)患者的生存质量造成严重影响。需指出的是,当机体处于高糖状态,并且合并有血脂代谢异常,那么会造成血管内皮功能失调,且引发损伤,使机体纤溶系统与凝血系统间处于失衡状态,引起血小板活化凝集,最终会形成肾小球血管血栓,此乃诱发糖尿病肾病的典型机制[1]。血清蛋白质脂蛋白(a[Lpa]是一种典型的生化指标,载脂蛋白AApoA)结构独特,且与纤溶酶同源,能够对纤维蛋白原的整个溶解过程产生影响[2]。有报道[3]指出,糖尿病肾病患者机体内的Lpa)表达水平呈现显著升高趋向,同时还会以各种机制影响到机体凝血纤溶系统,使其处于失衡状态,增强体内继发性纤溶的活性,使机体处于高凝状态,加重糖尿病肾病病情。本文围绕本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分析采用凝血纤溶指标及Lpa)实施诊断的价值,现就此剖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20219-20229月这一阶段内,将2DM患者作为对象,总共选取64例,将其依据有无肾病分成2组,即2DM无肾病组(A组)与2DM肾病组(B组),在A22例当中,最小年龄35岁,最大78岁,平均为(56.34±4.78)岁,男性13例,其余为女(9例),体质指数20~2924.12±1.09kg/m2B42例中,年龄35~7756.32±4.75)岁,男、女比值为24:18,体质指数20~3024.09±1.07kg/m2;另选取同期在本院接受健康体检者28例,将其当作C组,其中,年龄35~7656.28±4.72)岁,男、女比值为16:12,体质指数20~2824.04±1.02kg/m2。三组上述数据经逐项比对,从中并未发现显著差异(P0.05)。

纳入标准:(1AB组都与《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4]中此病诊断标准相符,且均经临床检查确诊为DM;(2)意识、认知皆清晰;(3)年龄均>20岁。排除标准:(1)急性代谢紊乱;(2)急慢性感染性疾病、肝脏疾病;(3)心衰及既往有服用过对肾功能有影响药物经历;(4)近期使用过抗凝、降血脂类药物;(5)处于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61DM

1.2方法

在清晨及空腹情况下,对受试者的肘静脉血(4mL)进行采集,然后进行离心操作(3000r/分钟,总共10分钟),当得到血清之后,便保存在冰箱当中(-70),等待测定。在采血前1d的早晨(7:00),对24h尿液进行保留,对尿总量进行记录,从中提取10mL,即刻送检。所用仪器:美国普莱默斯公司生产的高压液相分析仪(Hb9210型);美国罗氏公司生产的生化分析仪(DPP型);日本Sysmex公司生产的全自动血液凝固分析仪(CS-5100型)。用葡萄糖氧化酶法对三组空腹血糖进行测定;用高压液相亲和层析法对糖化血红蛋白(HbA1c)实施测定;用COD-PAP法对血清总胆固醇(TC)展开测定;用酶法GPO-PAP紫外法对三酰甘油(TG)实施测定;用免疫透射比浊法对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血清载脂蛋白AApoA)、载脂蛋白BApoB)与Lpa)实施测定;用免疫透射比浊法分别对纤维蛋白原(Fg)、D-二聚体(D-Dimer)展开测定。

1.3统计学处理

SPSS22.0展开数据处理,计数、计量资料分别行X2t检验,P0.05提示差异显著。

2.结果

2.1三组血脂水平对比

相比于C组,AB组的HDL-CLDL-CTGTCApoBApoA更高(P0.05),见表1

1  对比3组的血脂水平(±s

指标

A组(22例)

B组(42例)

C组(28例)

TCmmol/L

5.21±1.23*

6.47±1.76*#

3.90±0.97

TGmmol/L

1.82±1.13*

2.10±1.24*

0.71±0.23

LDL-Cmmol/L

1.82±1.13*

2.09±1.23*

0.72±0.23

HDL-Cmmol/L

3.74±1.15*

4.23±1.41*

2.01±0.57

ApoAg/L

1.19±0.23

1.07±0.19*

1.44±0.30

ApoBg/L

1.26±0.37*

1.00±0.31

0.97±0.26

注:较之C组,*P0.05;较之A组,#P0.05

2.2三组凝血纤溶指标及Lpa)表达水平对比

B组的D-DimerLpa)、Fg水平相比A组、C组,均明显偏高(P0.05);BD-DimerLpa)、Fg水平及AApoB均较C组高(P0.05);BApoAC组低(P0.05),见表2

2  对比3组的凝血纤溶指标及Lpa)表达水平(±s

指标

A组(22例)

B组(42例)

C组(28例)

ApoAg/L

1.19±0.23

1.07±0.19*

1.44±0.30

ApoBg/L

1.26±0.37*

1.00±0.31

0.97±0.26

Lpmg/L

379.09±62.89

722.49±70.19*#

296.49±21.89

D-Dimermg/L

0.40±0.14

1.38±1.24*#

0.30±0.08

Fgg/L

3.41±0.17

4.10±0.31*#

3.37±0.38

注:相比C组,*P0.05;与A组相比,#P0.05

2.3多因素分析2DM肾病患者的危险因素

经多因素分析得知,FgLpa)实为2DM肾病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且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见表32DM肾病患者的血清Lpa)与凝血纤溶指标Fg的相关系数为0.688,与D-Dimer的相关系数为0.466,相关性显著(P0.05)。

3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因素

β

SE

OR

P

ApoB

9.63

5.10

1.51

0.05

Lpa

64.79

29.38

4.30

0.02

Fg

19.20

8.66

2.13

0.02

3.讨论

在血清当中,Lpa)实为一种大分子复合物,其在具体的脂质成分上,相似于LDL-C。需指出的是,Lpa)有着独特的结构,即ApoA结构,能够与纤溶酶原一道竞争结合受体,影响纤溶酶栓的活性,使凝血与纤溶之间出现失调情况,最终便会造成血栓的形成[5]。有报道[6]强调,Lpa)实为糖尿病肾病的一个关键性危险因子。另有报道[7]指出,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血清Lpa)正相关于尿白蛋白分泌率(UAER),且与糖尿病肾病病情进展之间,存在紧密联系,即Lpa)水平升高,提示糖尿病肾病患者病情加重。有学者[8]经研究发现,DM患者之所以会出现血管病变,多与凝血、纤溶活性紊乱相关。但当前,有关Lpa)与2DM肾病及其与凝血纤溶变化之间关系的报道却较少。

Fg实为血浆当中的一种链状蛋白,体积最大,能够加重全血与血浆粘度,无论是在血栓形成中,还是在血液流变、凝血中,均发挥着重要作用[9]。有研究[10]指出,Fg水平升高,会激活凝血V因子,使血液凝固性升高,加速血小板聚集;另外,其降解产物还会损害血管壁形成,并且参与到病变的形成、发展当中。因此,Fg实为DM患者凝血活性的关键指标。有报道[11-12]强调,Fg能够反映出DM患者的凝血功能异常情况。本文得知,2DM患者存在着明显的血脂异常情况,如低HDL-C、高LDL-C及高TCTG。另外,非DM患者的ApoB2DM患者的ApoA都较C组高;2DM患者的TC较非糖尿病肾病者高。表明对血糖、血脂进行有效控制,是对DM患者肾脏病变进行控制的关键。

另从本文发现,2DM患者的血清Lpa)、D-DimerFg水平均较非糖尿病肾病患者高。表明血清Lpa)与凝血纤溶指标升高的实际水平,能够将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肾脏受损情况反映出来。血清Lpa)与D-DimerFg等凝血纤溶指标之间呈现正相关,表明Lpa)能够影响凝血纤溶系统,使血液处于高凝状态。D-Dimer实为纤溶活化的关键标志,提示糖尿病肾病患者有凝血活性亢进与纤溶活化情况,但被激活的纤溶活性还难以对凝血活性予以抵抗,因此,仍有着较低的纤溶活性,致使糖尿病肾病患者机体内的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容易诱发血管病变[13-14]。本文还得知,FgLpa)均为2DM并发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表明Lpa)与血液高凝实为诱发糖尿病肾病的危险因子,故为了预防2DM患者出现肾脏受损情况,需要将其血脂、血糖控制好,且还需采取可靠措施,促进其Lpa)表达水平的降低,改善血液高凝状态,最大程度降低微血管病变的发生[15]

综上,FgD-Dimer等凝血纤溶指标及Lpa)的变化,与2DM肾病之间存在紧密联系,并且其血清Lpa)正相关于凝血纤溶指标,Lpa)、Fg都是诱发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通过检测凝血纤溶指标及Lpa),以此来诊断2DM肾病实施诊断,价值突出,可作为首选检测指标。

参考文献:

[1]吴海霞,阮海兰,庄淑华,等.血糖波动与糖尿病肾脏病患者凝血功能和肾功能的关系[J].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20222):188-190.

[2]周黎明,陈秋莎,邓燕,等.弥漫性血管内凝血产妇围术期凝血与纤溶系统指标的检测及临床意义[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202011):2076-2079.

[3]张琳,李燕英,孟琦,等.老年2型糖尿病与血小板、凝血及纤溶功能的相关性[J].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214211):62-67.

[4]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2 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4308):893.

[5]傅忱,胡晓波.2型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生化指标变化特征和危险因素探讨[J].山西医药杂志,20215023):3310-3313.

[6]韩瑞,谭震,张军.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生化参数[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21323):134-138.

[7] Amir RoointanYousof GheisariKelly L Hudkinset al. Non-invasive metabolic biomarkers for early diagnosis of diabetic nephropathy: Meta-analysis of profiling metabolomics studies[J]. Nutr Metab Cardiovasc Dis2021318):2253-2272.

[8]应筱雯,范倩燕,龚烨,等.血凝、血液动力学和脂代谢指标在糖尿病肾病患者中的检测价值[J].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2021288):1320-1323.

[9]付胜奇,李浩然,任雅芳,等.血清肾脏功能指标、炎症指标及凝血-纤溶指标与脑小血管病的关系[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20331):11-16.

[10]戴芸,章晓鹰,孟伟.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功能检验指标的价值和误诊率分析[J].山西医药杂志,20215019):2826-2827.

[11]李春梦,王海峰,卢佩,等.糖尿病肾病患者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胱抑素C检测及临床意义[J].陕西医学杂志,20204911):1503-1506.

[12]张黎蕾,夏茂,夏永泉,等.慢性肾脏病伴心脑血管病患者凝血、抗凝及纤溶指标变化分析[J].临床检验杂志,20203811):854-857.

[13]朱清红,张吉才,康敏.生物标志物联合检测在早期糖尿病肾病诊断中的应用[J].检验医学与临床,2020172):178-182.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