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冻病理技术在甲状腺乳头状癌诊断中的效果及价值研究

期刊: 现代医学研究 DOI: PDF下载

韦永焦,谢凯圣,张斌

广西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 545006

摘要

目的 探析冰冻病理技术在甲状腺乳头状癌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研究起止时间: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抽取这一时间段中在我院就诊的20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经组织活检、实验室检查等确诊)为观察对象,基于患者的病理切片方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100例,常规石蜡切片诊断)、分析组(100例,冰冻病理技术),对比两种方式诊断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组织取样时间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相较于对照组(7200.12±100.37)min,分析组患者诊断结果确诊时间(30.28±10.06)min更短(P<0.05);两组患者临床诊断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临床诊断中,常规石蜡切片和冰冻病理技术均有着较好的诊断准确性,且冰冻病理技术在临床诊断时间上更有优势,可于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癌;冰冻病理技术;诊断;检查时间;诊断准确率

正文


甲状腺乳头状癌是最常见的一种甲状腺癌,恶性度较低,生长缓慢,约占所有甲状腺癌的87.5%,好发于肥胖、长期接触射线、免疫功能低下、有家族病史、儿童期有头颈部放射史、女性甲状腺炎患者中,30-50岁之间为高发年龄段,且女性高发病率约为男性的3[1]。甲状腺乳状头癌在早期通常没有任何症状,部分患者可能在无意间自己摸到,在病情发展到中晚期,其可侵犯喉返神经、气管、食管等,使得患者出现声音嘶哑、饮水呛咳、喉异物感、吸气性呼吸困难、吞咽困难等症状,若转移到远处器官,将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2-3]。合理治疗方案及策略的制定必须依赖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准确诊断,组织病理学检查是临床诊断甲状腺疾病较为常用的一种方式,以往多采用石蜡包理切片的方式对该疾病进行检查,其有着较高的准确性,但无法在术中进行取样,所消耗的时间较长,为此还应寻求一种更为科学有效的诊断方法[4]。随着临床研究的不断发展,冰冻病理技术被逐渐应用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临床诊断中,其是一种十分成熟的组织病理学诊断技术,不仅有着较高的诊断准确率,还可以在短时间确定肿瘤的良恶性,为临床手术治疗提供有力的参考依据,提高患者预后效果[5]。本研究将以20221月至202212月我院收治的20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为例,分组分别予以常规石蜡切片诊断、冰冻病理技术,来深入分析冰冻病理技术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优势,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病例采集时间:20221月至202212月,观察对象为我院在此期间收治的20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基于患者的病理切片方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100例)和分析组(100例)。在对照组10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中,有男性15例,女性85例,年龄最小者27岁,最大者69岁,平均年龄(47.35±5.89)岁;病灶直径最小为0.1cm,最大为5.5cm,均值为(0.67±0.17cm。在分析组10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中,有男性16例,女性84例,年龄最小者27岁,最大者69岁,平均年龄(48.72±5.19)岁;病灶直径最小为0.1cm,最大为5.0cm,均值为(0.69±0.16cm。对比两组基本资料,均衡可比(P0.05)。

纳入标准:(1)入选对象均经组织活检、实验室检查等确诊;(2)临床资料完整;(3)年龄选取范围25-70周岁;(4)首次患病;(5)精神认知良好,对研究知情基础上自愿参与配合。排除标准:(1)伴有严重心肝肾等功能障碍者或者其他系统性疾病;(2)处于妊娠期、哺乳期女性;(3)接受放化疗治疗;(4)合并内分泌异常、凝血功能严重障碍;(5)伴有精神性疾病、认知意识不清者。

1.2 方法

所有参与本次研究患者在入院后需进行病史询问,运用甲状腺B超检查来了解患者结节位置、大小、形状、质地、边界、有无钙化等,甲状腺功能检查来评价患者甲状腺功能状态,以对患者的病情有更为明确的认识,之后进行组织切开。在切开取样前应运用影像学检查,来明确病灶轮廓、外形、均匀程度,检查是否有任何甲状腺外组织出现及其形态,通过触摸的方式了解甲状腺的质地和均匀度,沿着一定方向予以平行切开,对组织切面进行细致观察,评估现有的疾病情况,接下来进行组织切片。对照组运用10%中性福尔马林固定组织,予以乙醇梯度脱水,加入二甲苯透明,之后运用包埋机进行包埋,将浸蜡组织切成4-5um厚切片,予以苏木精-伊红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分析组采取冰冻病理技术,将术中切除的新鲜甲状腺组织放置在零下20摄氏度环境中保存,这一过程中应注意不可挤压、水洗,以防止切面有结晶体。组织厚度应维持在4·6um左右,将周围的脂肪部分进行清除,用80%酒精固定切片1分钟,之后运用苏木精-伊红染色,在染色结束后运用在光镜下进行切片观察。

1.3观察指标

将以检查时间和临床诊断准确率为观察指标,分别评价两种检查方法在甲状腺乳头状癌诊断中的效果。(1)分别调查两组患者组织取样时间和诊断结果确诊时间;(2)了解两组患者中确诊病例数、误诊病例数和延迟诊断病例数,对比临床诊断准确率。

1.4统计方法

本次研究中对照组和分析组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一般资料和检查结果均运用SPSS24.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其中(±s)描述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如年龄、病灶直径、检查时间采用t检验,性别占比、临床诊断准确率等计数资料用(%)表示,以卡方检验,P0.05,代表数据对比有差异性。

2结果

2.1 对照组和分析组患者检查时间对比

两组患者组织取样时间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相较于对照组(7200.12±105.37min,分析组患者诊断结果确诊时间(30.28±10.06min更短(P0.05),如表1

1 对照组和分析组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检查时间对比(±s)  单位:min

组别

例数(n

组织取样时间

诊断结果确诊时间

对照组

100

5.35±5.78

7200.12±105.37

分析组

100

5.09±5.85

30.28±10.06

t

-

0.316

677.364

P

-

0.752

0.001

2.2对照组和分析组患者临床诊断准确率对比

两组患者临床诊断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如表2

2 对照组和分析组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临床诊断准确率对比[n%]

组别

例数(n

确诊

延迟诊断

准确率

对照组

100

100(100.00)

0(0.00)

100(100.00)

分析组

100

99(99.00)

1(1.00)

99(99.00)

X2

-

-

-

1.005

P

-

-

-

0.316

3 讨论

甲状腺乳头状癌可被细分为经典型甲状腺乳头状癌、高细胞型甲状腺乳头状癌、滤泡型甲状腺乳头状癌、柱状细胞型甲状腺乳头状癌、弥漫硬化型甲状腺乳头状癌、岛型、固体型或小梁型[6]。目前对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病因尚未明确,认为与遗传、环境因素都有关,任何年龄均可发病,多见于儿童或年龄女性,患者病情发展较为缓慢,由发病向淋巴结转移病程可长达数年,因此通过早期干预与治疗患者预后效果较好,5年生存率为97%10年生存率为93%。甲状腺乳头状癌首发症状为颈部无痛性肿块,具有隐匿性,一旦发生明显林擦混改症状,往往提示患者疾病的严重程度已经处于中晚期,现阶段临床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方法有超声、甲状腺功能检查、纤维喉镜检查、CT等但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对于检测者的临床经验有着较高要求,因此病理切片诊断仍是目前较为准确可行的一种检测方式[7]。石蜡切片技术应用到现在已经有300多年的历史,其主要环节包括取样、固定、脱水、透明、浸蜡、包埋、切片、染色、脱水、透明、封片等步骤,虽对于疾病诊断有着较高的准确率,但一系列操作较为繁琐复杂,花费时间较长,且在过程中会应用到二甲苯、乙醇等有机溶剂,其会一定程度影响组织切片活性,使得组织切片在进行免疫组化染色时影响诊断结果[8]。在胡国梅学者[9]的研究中,在甲状腺乳头状癌诊断中分别应用常规石蜡切片、冰冻病理技术,经过调查显示:冰冻病理技术组患者诊断结果花费时间(36.69±13.45min明显低于常规石蜡切片(7200.11±102.24min,对比差异显著(P0.05);两种方式诊断准确率明显差异(P0.05),其同本研究调查结果具有一致性,本次研究中两组患者组织取样时间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相较于对照组(7200.12±105.37min分析组患者诊断结果确诊时间(30.28±10.06min更短(P0.05;两组患者临床诊断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说明冰冻病理技术对甲状腺乳头状癌有着良好的诊断效果,且相较于常规石蜡切片,可大幅缩短诊断所需时间,有着一定应用优势。冷冻切片术是近些年发展起来的病理检测方法,它是将手术中切除的病理组织在冰冻切片机中快速制片,染色直接进行观察,以帮助手术确定组织良恶性、切除方式、切除范围、确认不易肉眼辨认的组织等,相较于石蜡切片技术,冷冻切片术操作更为简单快捷,通常在半小时内可获得病理学诊断结果,有助于医生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快速诊断,以便迅速做出下一步治疗上的决策[10]。但此种诊断方式会受到设备、取材等因素影响,使得诊断准确率下降,因此还应结合其他诊断方法来避免误诊、漏诊问题。

综上所述,在甲状腺乳头状瘤诊断中应用冰冻病理技术,相较于石蜡切片操作更为简单,可缩短临床诊断时间,有着较好的诊断效果,具有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郭佳.术中冰冻病理检查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当代医学,2021,27(12):50-52.

[2]Kawamoto Terufumi,Shikama Naoto,Fukumori Tatsuya,Hoshi Masae,Yamada Tetsu. 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 analysis of adjuvant external-beam radiotherapy for the treatment of 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 with other organ invasions.[J]. Endocrine,2023,38(16):102-205.

[3]谢静,杜新全.提高甲状腺乳头状癌在术中冰冻病理诊断中准确性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科学,2020,10(17):254-257.

[4]付劲锋,尹霞,姜涛.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术中冰冻病理诊断准确性分析及影响因素[J].河北医学,2019,25(06):1041-1045.

[5]张敏.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术中冰冻病理诊断结果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51):180+187.

[6]邱娟.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术中冰冻病理诊断研究及B-raf基因检测意义[J].实用癌症杂志,2019,34(05):730-732+742.

[7]Kim Mi Jin,Kim Cheol Seung,Kim Je Roung,Park Young Sam. Efficiency of intraoperative frozen section analysis of central neck lymph node dissection in patients with 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urgery Oncology,2018,15(20):1-1.

[8]田龙.冰冻病理技术在甲状腺乳头状癌诊断中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99):202-203.

[9]胡国梅,张瑜,田敏.冰冻病理技术在甲状腺乳头状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J].黑龙江医学,2021,45(21):2272-2273.

[10]徐庆阳.冰冻病理技术在甲状腺乳头状癌诊断中的应用[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8,3(18):145-147.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