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CA循环在医护人员手卫生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摘要
关键词
PDCA循环;手卫生;管理
正文
Analysis of the application of PDCA cycle in hand hygiene management
Xinliang Wang
Shandong Province Daizhuang Hospital, Jining, Shandong Province 272075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and analyz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PDCA cycle in hand hygiene management of medical staff. Methods: Our hospital has implemented PDCA cycle in the hand hygiene management since July 2022; compare the hand hygiene management effect before and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Results: After improvement, hand hygiene rate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hygiene knowledge score was higher, hand washing accuracy rate and hand bacteria monitoring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P <0.05. Conclusi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PDCA cycle in the hand hygiene management of medical staff can effectively strengthen the correct understanding of hand hygiene, improve the compliance of medical staff with relevant regulations, and help to obtain better hand hygiene management effect.
[Keywords] PDCA cycle; hand hygiene; management
引言
手卫生是医疗保健领域中至关重要的实践之一,直接关系到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健康与安全。不正确的手卫生实践可能导致疾病传播、院内感染,甚至危及生命。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适当的手卫生实践可以减少医疗保健相关感染的发生率高达50%以上[1]。因此,医护人员的手卫生是医疗保健质量和安全的关键组成部分。医护人员手卫生是预防医院内感染传播的第一道防线[2]。在医疗环境中,各种细菌、病毒和其他病原体广泛存在,通过医护人员的手可以轻松传播给患者。有效的手卫生管理可以有效减少这种传播,降低院内感染率,提高患者的治疗安全。患者来医院寻求治疗和康复,因此医护人员的手应该是“洁净的工具”,而不是潜在的感染源。通过定期洗手、消毒和正确的手卫生行为,可以降低患者因医院感染而受到伤害的风险,提高患者的安全感。同时,医护人员也需要保护自己,避免患者身上的病原体传播到自己身上。有效的手卫生管理可以降低医护人员感染的风险,维护他们自己的健康。院内感染不仅对患者造成了痛苦,还会增加医疗保健系统的负担。处理感染病例需要更多的医疗资源,增加了医疗成本。通过有效的手卫生管理,可以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节省医疗资源,降低成本。此外,手卫生实践被纳入我国法规和医疗卫生标准中,医疗机构需要遵守相关规定。因此,医护人员手卫生管理不仅是一项质量管理要求,还是法律责任。所以说,做好手卫生管理对医院管理至关重要[3]。然而就实际情况来看,很多医院中依然存在着医护人员对于手卫生缺乏正确认识,在依从性上依然有待提升[4]。造成这种情况出现的直接原因就是手卫生管理不到位。基于此我院近年来在手卫生管理中实施了PDCA循环,现就其应用和效果做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从2022年7月开始在医护人员手卫生管理中实施了PDCA循环,为了对其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先分别从实施前(2022年1月到6月)和实施后(2022年7月到2022年12月)随机选取医护人员100名作为参考组与研究组,进行手卫生执行状况评估。参考组中包括医师和护士各23人和77人,其中男性和女性分别由29人和71人,年龄在22岁到53岁之间,均值(35.45±5.35)岁。研究组中包括医师和护士各25人和75人,其中男性和女性分别由32人和68人,年龄在21岁到53岁之间,均值(32.03±5.69)岁。基线资料两组基本一致,P>0.05。
1.2方法
2022年7月开始,我院在全员范围内针对手卫生管理,实施了PDCA管理模式,其具体的步骤和内容如下:
1.2.1计划阶段(Plan)
首先对本院过去一段时间里的手卫生管理的相关情况展开全面的调查和分析,了解当前本院手卫生相关的情况,并找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其中包括以下几方面。管理方面,针对手卫生管理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同时对手卫生的重要性强调不足,导致医护人员对手卫生缺乏正确的认识,并且本院在手卫生培训方面缺乏足够力度。人员方面:一些医护人员对于手卫生的影响缺乏正确的理解,同时对于手卫生的相关要求,以及洗手的相关标准掌握不足;在日常工作中一旦时间过紧,就容易遗漏相关环节。设施方面,相关卫生永平准备不足,配置不够合理,影响了手卫生的便捷性。基于上述问题,依据《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WS/T313—2019》,以及其他医院感染相关的规定,制定了相应的改善计划,并明确手卫生的具体目标。同时院内设置了专门的院感监控小组,作为对手卫生管理的直接责任单位,负有监管职责,以推动相关改善措施的落实。
1.2.2实施阶段(Do)
按照计划阶段制定的改善措施,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展开改善:(1)强化手卫生培训。对本院的所有医护人员展开手卫生相关知识培训,其中的内容包括了院感防控,手卫生相关制度和规定,手卫生的具体措施等等,强化医护人员对于手卫生知识的掌握和重视,确保医护人员了解手卫生相关指征,并能够充分掌握七步洗手法,明确各个环节的关键质量管控点。(2)完善手卫生设施。科学配置消毒液,在包括走廊、治疗台、病床等,均能够方面的获取消毒液;在院内各主要位置,张贴强调手卫生的相关图片,七步洗手法相关的要求。(3)加强对手卫生落实情况的监管。由院感监控小组,负责对医护人员落实手卫生的情况进行巡检;同时各科室主任、护士长加强对医护人员手卫生的监督。
1.2.3检查阶段(Check)
依据医院感染、手卫生管理等相关的规范、制度,设计了本院的手卫生依从性督查表,院感监控小组对本院医护人员手卫生状况,展开随机性的检查,并对检查结果进行详细记录。科室主任、护士长,在日常工作中随机考核医护人员对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在工作中对手卫生相关要求的遵循情况。同时,收集的数据应该及时反馈给医护人员和管理层,一方面用于对医护人员起到激励作用;另一方面鼓励医护人员对相关措施中的不足进行提出和指正,从而对相关措施予以持续的完善和补充。
1.2.4处理阶段(Act)
对于经过验证行之有效的措施,以手卫生管理制度的形式予以落实和巩固。通过根据检查阶段获取的监测数据,以及医护人员反映的问题,对相关措施予以进一步的优化和完善,推动进入下一循环的改善。此外,院内建立各科室手卫生评比机制,并将评比结果纳入各科室的绩效考核中作为重要的考核内容,以强化医护人员对于手卫生的重视和依从性。
1.3观察指标
(1)对比改善前后医护人员的手卫生执行情况;(2)调查和对比改善前后医护人员的洗手正确率,手卫生知识掌握状况,以及手细菌检测合格率。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0.0对研究中两组患者的相关指标展开统计分析,计量数据运用t检验,计数数据运用χ2检验,以P<0.05作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判断标准。
2结果
2.1手卫生执行情况
改善后人员的手卫生落实率均显著高于改善前,P<0.05。
表1 手卫生执行情况
组别 | n | 接触患者前 | 体液暴露后 | 接触患者后 | 无菌操作前 | 接触患者周环境后 |
改善后 | 100 | 91(91.0) | 86(86.0) | 83(83.0) | 100(100.0) | 77(77.0) |
改善前 | 100 | 78(78.0) | 73(73.0) | 63(63.0) | 90(90.0) | 62(62.0) |
P | <0.05 | <0.05 | <0.05 | <0.05 | <0.05 |
2.2手卫生知识掌握情况、洗手正确率与手细菌监测合格率
改善后医护人员卫生知识评分更高,洗手正确率与手细菌监测合格率均显著更高,P<0.05。
表2 改善前后手卫生知识评分、洗手正确率与手细菌监测合格率
n | 手卫生知识评分 | 洗手正确率 | 洗手正确率 | |
改善后 | 100 | 95.3±4.2 | 99(99.0) | 96(96.0) |
改善前 | 100 | 84.1±7.2 | 89(89.0) | 85(85.0) |
P | <0.05 |
3讨论
手卫生管理与医院感染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手卫生管理的不当实施或缺失往往是医院感染的重要风险因素之一。有研究表明,研究表明,医院内的手卫生合规性与院内感染率之间存在明显的关联。如果医护人员不合规地执行手卫生,院内感染的风险会显著增加。合规性的提高通常伴随着感染率的下降[5]。所以手卫生是医院感染控制的基础,也是最有效的预防措施之一。医护人员必须在与每位患者接触前后进行手卫生,以减少潜在的感染传播风险。手卫生管理包括正确的手洗和/或使用消毒剂,以确保手部清洁,消除潜在的病原体。尤其是手术室和重症监护室等高风险区域,手卫生尤为重要。手术患者的免疫系统通常较弱,容易受到感染的威胁。医护人员在这些地方必须严格执行手卫生规程,以降低感染风险[6]。
手卫生管理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是从医疗实践中的实际情况来看,一些医院的手卫生落实情况并不非常理想,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有多个方面。最为常见的问题就是医护人员缺乏全面的手卫生培训,或者培训不够频繁,导致他们可能不熟悉正确的手卫生步骤,从而影响合规性。通常看来,洗手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虽然很重要但又看似很简单,这使得一些医院,尤其是医院管理者忽视了对医护人员的培训。同时设备与资源问题也是影响手卫生落实的重要因素,一些医疗机构可能没有足够的洗手设备、洗手液、消毒剂等资源,使医护人员无法正确执行手卫生。此外,缺乏有效的监测机制,导致医院难以监测医护人员的手卫生实践,无法及时发现问题;或者即使监测了手卫生实践,但反馈可能不及时,医护人员无法及时了解他们的表现,从而无法改进。医护人员除了对于手卫生知识掌握不足以外,也存在着重视程度的问题,医护人员可能对手卫生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或者存在抵触情绪,认为手卫生流程繁琐,影响了他们的实践。尤其是在一些特殊情境下,如急救、手术等,医护人员可能忽视了手卫生的重要性。然而尤其在这些情况下,更会严重增加了感染的风险。
所以医院必须加强手卫生管理,建立科学的制度,并不断强化改善措施。PDCA是一种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方法,对于手卫生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PDCA提供了一个系统性的框架,帮助医疗机构不断改进手卫生管理。它将整个过程分为四个关键阶段,有助于确保手卫生管理的不断改进和优化。在计划阶段,PDCA要求明确手卫生的具体目标并制定适应性策略。这确保了手卫生管理的目标明确,并根据特定的需求和情境进行了优化。执行阶段要求将计划付诸实践。在手卫生管理中,这意味着医护人员必须按照规定的手卫生步骤执行,确保实践的一致性和准确性。检查阶段强调监测和评估手卫生实践的有效性。医疗机构需要建立监测机制,以跟踪医护人员的手卫生合规性,并收集数据进行评估。处理阶段要求根据监测和评估的结果采取行动来改进手卫生管理。这可以包括根据数据分析调整培训计划、改进设施设备、修订手卫生政策等[7]。PDCA不但有一套完整的体系,而且高度强调适应性,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策略。在手卫生管理中,这意味着医疗机构可以根据监测结果和数据分析,灵活地调整手卫生策略,以应对不同科室、情境和需求的变化。更重要的是PDCA改善不是一种静态的管理,而是动态的,持续的改善,有助于医疗机构持续改进手卫生实践,减少医院内感染的风险。通过不断改进手卫生管理,可以降低院内感染率,提高医疗质量,确保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安全。长此以往,医疗机构会形成一种针对手卫生管理的持续改善的文化,使手卫生管理获得理想的效果。本次研究,经过PDCA循环后,本院的手卫生相关情况均有非常明显的优化。
综上所述,PDCA为手卫生管理提供了一个有力的管理模式,帮助医疗机构不断改进手卫生实践,提高医疗质量,降低感染传播的风险,确保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安全。它强调了持续改进和适应性的重要性,使手卫生管理成为医疗保健领域的关键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梁远,李婉玲,朱祥磊.PDCA循环在医护人员手卫生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23,14(01):181-184.
[2]郭健芬,袁琳,李晓君,刘春晓,詹文英,何建茹,黄小丽,梁艳东.PDCA循环法在医护人员手卫生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21,12(20):108-111.
[3]钟秋芹.PDCA循环在医务人员手卫生管理中的应用价值[J].医疗装备,2020,33(22):51-52.
[4]茅杰,秦晓雷.用PDCA循环质量管理方法对医院ICU的医护人员进行手卫生管理的效果研究[J].当代医药论丛,2019,17(15):72-73.
[5]侯小莉,黄仲禄,何剑,黄静,张莉.PDCA循环在小儿外科医务人员手卫生管理中的应用[J].继续医学教育,2018,32(08):60-62.
[6]王兴涌.探讨PDCA循环在基层医院医务人员手卫生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25):171-172.
[7]吴娟环,黄金湖,冼素清.PDCA循环在基层医院医务人员手卫生管理中的应用[J].甘肃医药,2016,35(11):865-866.
作者简介
王新亮(1990.04-),男,汉,山东济宁人,本科,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卫生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