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感染控制中微生物检验的应用价值分析

期刊: 现代医学研究 DOI: PDF下载

钱文丽

中卫市人民医院 755000

摘要

目的:探讨微生物检验在医院感染控制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3年2月-6月入住我院的144例患者,各组7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感染控制手段,研究组则在常规手段的基础上叠加微生物检验。比较各组医院感染发生率、感染严重程度以及服务满意度。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医院感染发生率2.78%<22.22%;研究组感染严重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总服务满意度为70.83%,研究组总服务满意度为93.06%。各观察指标均存在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微生物检验技术的加入,患者医院感染控制情况更好,具有很强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

医院感染控制;微生物检验;发生率;感染程度;应用价值

正文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于医疗卫生服务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而医院感染控制中微生物检测技术是一项重要内容[1]。目前,医院感染控制中微生物检测的应用价值越来越高,但是在临床上却存在很多问题。医院感染控制主要是针对患者在住院治疗阶段针对患者可能发生的感染进行控制,通常医院感染的实现路径包括易感人群、感染源、传播途径[2]。按照医院感染的类型划分,可分为内源性感染和外源性感染,且外源性一般是由外部病原体感染形成的[3]。院内感染的发生通常会加重患者病情,致使患者住院治疗的时间加长,医疗资源消耗量上升,不仅加重患者肉体上的疼痛,也会增加患者的精神压力和经济压力[4]。为此,做好医院感染控制,以微生物检验技术检测患者感染病菌情况,以针对性地治疗患者,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可靠的治疗依据。医院感染控制也值得进一步研究。本文对我院患者进行分组研究,探讨微生物检验的应用价值,具体研究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32-6月入住我院进行治疗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以随机抽签的方式,将144例患者各分为72例。对照组:男37例,女37例,年龄21-67岁,平均年龄44.15±2.75;病程24年,平均病程2.15±0.55年。研究组:男41例,女31例,25-70岁,38.78±3.43;病程14年,平均病程1.75±2.78。参与本次研究的患者知晓本次研究的目的,积极配合。两组患者一般数据无明显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本次探究实验中,对照组采用我院的常规控制方法实现患者感染控制,研究组则在常规方法的基础上应用微生物检验技术,具体方法如下:

对照组:其一,优化消毒制度。为达到医院内部控制感染的目的,制定每天消毒处理计划,并要求护理人员按照消毒规范进行,确保着装整洁卫生。加强危险品消毒处理,针对紧密的仪器、手术器械等,也做好消毒处理[5]。其二,卫生处理。护理人员在工作中贯彻执行无菌操作理念,进出病房、与患者接触前后,均需要做好手部卫生处理;日常佩戴好口罩;确保病房卫生条件,及时清理垃圾,做好病房通风处理[6]。其三,限定探视时间。为避免人员频繁流动对患者产生的影响,缩短家属探视时间,且探视前家属要做好消毒操作,不触碰患者的伤患位置[7]

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操作的基础上,研究组叠加微生物检验,来提高医院感染控制的效果。微生物检验正式开始前,明确由资历高、专业能力强的检验人员实施微生物检验,能对微生物检验结果合理地分析,为患者治疗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8]。其一,做好细菌鉴定。以全自动细菌鉴定系统鉴定相关指标,并根据仪器配套试验鉴定具备的细菌类别。其二,合理控制感染源。检验人员感觉细菌学相关知识,对鉴定结果分析,确定细菌感染源,并针对易感区域做好消毒处理,确保消毒彻底,规避医院感染事件的出现[9]。其三,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加大易感人群监测力度,以定时监测的方式,密切关注患者各项体征变化,对使用仪器和器械消毒,一旦出现感染情况,针对性地治疗[10]

1.3观察指标

其一,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其二,根据医院感染诊断标准,本次观察指标按照感染程度划分为重度、中度以及轻度、未感染四级指标实施评价。其中,重度感染表明患者临床症状明显,疼痛难忍,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中度感染表明患者临床症状表现出来,可以忍受疼痛,日常生活有一些影响;轻度感染表明患者临床症状不明显,疼痛感轻微,日常生活影响不明显,未感染则说明患者无临床感染症状。其三,感染控制服务满意度评价。评价等级为非常满意、满意、比较满意以及不满意四级评价指标。

1.4统计学方法

本组研究选择SPSS2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计量资料采用()表示,行检验,计数资料以%形式表示,采用检验,以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医院感染发生率

根据医院感染发生情况来看,对照组中有56人未感染,16人感染,总感染率为22.22%。研究组中未感染人数为70人,感染人数2人。从医院感染发生情况来看,研究组总感染力更低,2.78%22.22%(P<0.05),详见表1。

1医院感染发生率

组别

未感染人数

感染人数

总感染率

对照组

56

16

22.22%

研究组

70

2

2.78%

2.2医院感染分布情况

从患者医院感染严重程度来看,对照组中轻度感染患者6例(8.33%)、中度感染患者7例(9.72%)、重度感染3例(4.17%)。研究组中仅有轻度感染患者2例,感染率为2.78%。从各组感染程度来看,研究组感染严重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2 感染严重程度比较情况

组别

例数

轻度感染

中度感染

重度感染

对照组

72

6(8.33)

7(9.72)

3(4.17)

研究组

72

2(2.78)

0

0


8.439

9.125

5.124

p


0.05

0.05

0.05

2.3感染控制服务满意度比较

根据医院感染控制服务满意度评价结果来看,患者对于不同感染控制方法下的医院感染控制服务评价有差异,对照组患者总服务满意度为70.83%,研究组总服务满意度为93.06%70.83%93.06%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3

3感染控制服务满意度比较

组别

例数

非常满意

比较满意

较满意

不满意

总满意度

对照组

72

12(16.67)

24(33.33)

15(20.83)

21(29.17)

70.83%

研究组

72

51(70.83)

11(15.28)

6(8.33)

5(6.94)

93.06%


12.391

9.281

10.451

11.277

11.253

p


0.05

0.05

0.05

0.05

0.05

3讨论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医疗卫生事业也得到了快速进步,医院感染问题逐渐成为影响人民群众健康和生命安全最重要因素之一。医院感染控制是一项复杂的工程,涉及临床医学、卫生管理等多方面,所以在进行治疗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要求开展。微生物检测主要通过细菌、病毒、真菌等病原微生物的培养、分离鉴定,为临床医生诊治提供微生物学依据,有助于准确判断感染病原体,指导用药,提高治愈率[11]。通过微生物检测技术来了解这些疾病出现原因和症状以及预防措施;同时还能够为医护人员提供科学合理化的建议与参考意见,以供医生更好地处理临床感染病原菌所带来的不良影响。随着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深入,各家医院对医院感染监测数据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高质量的医院感染监测数据是医院感染管理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前提。微生物检测技术是帮助医院管控感染风险必不可少的手段[12]

由于医院收治的各类型患者较多,且不同患者所用治疗手段和方法是不相同的,在侵入性检查增多的情况下,临床治疗中应用抗生素的频率加大,也使医院感染的发生率逐年上升。为确保医院感染能有效控制,更需要在日常工作中开展医院感染管理。通常医院感染情况的出现集中在院内治疗或者是患者出院后,由于医院环境使得病原菌能长时间存活,加上易感人群自身免疫力低下,很容易感染,同时医疗器械、用具以及抗生素等各类产品和药物的使用,也让患者的治疗面临的感染风险逐渐加大[13]。微生物检验在临床感染控制阶段的应用,能为临床治疗提供正确的诊断依据,以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进而减轻患者的用药负担,具有一定的优越性,目前该技术也被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实践。微生物检验有助于了解检测、鉴定病原菌,掌握医院感染的内部情况,从而针对性地控制感染情况。鉴定阶段发现耐受菌有助于帮助鉴定人员更更充分的了解病原菌耐药菌,合理的使用抗生素。根据实验检测结果,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隔绝措施,需要鉴定人员有过硬的专业素质与能力,是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医院感染控制管理工作的开展,借助于微生物检验的优势,有效分析患者感染严重程度,为后续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以降低患者的严重程度。从本研究结果来看,结合微生物检验技术施行的医院感染控制,其发生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更低、感染程度更轻微且患者的服务满意度也会更高,可见,微生物检验对医院临床感染控制起到很好的控制作用。

要合理地防治医院感染的出现,一方面需要医护人员做好细菌学检测,尤其是做好双手的检测,以降低医院感染风险发生率。另一方面,加大易感人群保护力度,并以微生物检验技术加强易感人群检测,并开展全面的微生物检测项目,涵盖了细菌、病毒和真菌等主要病原微生物。常规项目有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肺炎链球菌等细菌检测,疱疹病毒、流感病毒等病毒检测,白念珠菌、新型隐球菌检测等。同时针对临床重点关注的耐药菌,可以开展VRECREMRSA等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以及其他耐药菌检测。在检测多种菌群的基础上,微生物检测操作更加方便,使用成本较低,也不会让患者与污染源接触,从而合理地防治医院感染。再则,加大检验人员培训力度,更新检验知识,强化操作技能等,以提高微生物检验的准确率,提高检验工作效率。并做好医院医疗用品及器械的消毒处理,确保所有的操作在无菌环境下进行。最后,针对高发感染情况的手术室和病房,也要使用微生物检测技术定期检查,采取隔离措施,切断病原菌传播途径,避免大规模感染情况的发生。

综上,在临床感染控制管理中,应用微生物检测技术,能为临床治疗提供正确的诊断依据,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积极开展微生物检测项目,有助于医院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为此,基于微生物检测的临床应用优势,医院应当合理地利用微生物检测技术,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并应用。

参考文献:

[1] 白小华,曾海君.微生物检验在感染控制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J].健康必读 202121, 20-21 2021.

[2] 张福华.微生物检验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应用价值及准确性分析[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2(7):3.

[3] 郭明丽.浅议医院感染控制中应用微生物检验的价值分析[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1(5):1.

[4] 黄丽珍.医院感染监测中临床微生物学检验的应用价值研究[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2(7):4.

[5] 刘书育.医院感染控制中微生物检验的应用价值研究[J].健康之友, 2021, 19(19):108-109.

[6] 白巧莉.医院感染控制中微生物检验的应用价值[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1(10):2.

[7] 李秀芬.微生物检验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价值分析[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2(11):4.

[8] 顾海隆,杜忠祥,高卫亚.医院感染控制中微生物检验的作用价值分析[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1(12):3.

[9] 常绍如,任彩芬.微生物检验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临床价值分析[J].特别健康 202119, 104, 2021.

[10] 祖鲁比亚·玉努斯.临床微生物学检验在医院感染监测中的临床应用[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1(8):1.

[11] 任英虎.浅析微生物检验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价值[J].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1(10):3.

[12] 杨艳丽.微生物检验技术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2(8):3.

[13] 郭玺萌.微生物检验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临床价值研究[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2(12):4.

 

作者简介:钱文丽 1988.7.7  宁夏  大学本科 中级检验师 中卫市人民医院 研究方向:微生物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