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子宫内膜息肉及子宫内膜癌的诊断价值体会
摘要
关键词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癌;诊断价值
正文
子宫内膜病变在妇科是一种常见且多发病,患者以“阴道不规则出血、经量增多”等症状为临床主要表现,病情的持续加重,会直接影响患者的生理及心理健康。近年来,在工作压力及生活负担不断的加重下,子宫内膜病变发生率呈逐年递增趋势[1],其中又以子宫内膜增生、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癌等最为常见且典型。子宫内膜息肉属于带蒂瘤样病变,子宫内膜腺体、纤维间质局限性增生是诱发因素,而子宫内膜癌则是一种最常见的子宫内膜恶性肿瘤,对以上两种病变早期进行诊断,可尽快制定后续针对性的治疗方案,提升临床疗效的同时将患者的预后改善[2]。医疗技术的发展和完善,彩色多普勒超声逐渐被临床用于子宫内膜病变的检查工作中,可准确诊断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癌,继而促使患者尽快接受对症治疗。
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
研究现况:该研究沿用回顾性方式展开,病例择取时段严格控制在2021年5月-2022年10月,抽取我院60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年龄区间以29~68岁为主,患者年龄均值经SPSS 20.0软件计算后以(48.33±6.58)岁表示。病程均值显示为(8.56±2.36)个月。3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年龄区间以29~70岁为主,患者年龄均值经SPSS 20.0软件计算后以(49.66±6.45)岁表示。病程均值显示为(8.19±2.33)个月。组间信息对比、均衡性较高,P>0.05。
1.2纳排标准
纳入标准:(1)临床资料完整;(2)以患者临床表现及病理学检查为基准,与影像学检查结果有效结合,证实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癌病情;(3)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的主要表现为阴道不规则出血、经量增多;(4)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主要表现,以阴道不规则出血为主;(5)认知及沟通无障碍者。
排除标准:(1)妊娠期或哺乳期者;(2)凝血功能、造血系统存在障碍者;(3)合并存在全身性疾病者;(4)认知功能障碍者;(5)合并其他子宫内膜病变者。
1.3方法
该研究工作的顺利展开,需要借助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GE,VOLUSON E8),探头频率设置5~9MHz。
检查工作开展前,做好患者的健康教育、注意事项的讲解工作,检查时帮助患者取膀胱截石位并保持;将1枚无菌避孕套套在探头顶端,引导患者身心放松,后缓慢将探头置入患者阴道内,分别从斜断面、纵断面、横断面进行扫查,对其子宫具体情况展开观察。
1.3观察指标
1.3.1两组患者超声表现
主要观察子宫肌层与内膜分界、病灶内部回声和患者子宫内膜厚度。
1.3.2两组患者血流情况
血流分级标准:患者肿块内部与周边血流信号不明显记录0级,患者肿块内部与周边可见的血流信号呈现短棒状或稀疏点记录Ⅰ级,患者血流信号条状及密集点状视为Ⅱ级,血流信号呈网状及树枝状视为Ⅲ级。血流丰富判定标准:Ⅱ级、Ⅲ级例数之和[3]。
1.3.3两组患者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参数
主要观察并评价录阻力指数(RI)、 搏动指数(PI)及平均血流速度(TAP)
1.4统计学内容
本研究内两组患者各指标数值均可直接录入SPSS20.0软件予以检验,定性资料(持续性)可借助()表述行t检验;定量资料需使用[n/(%)]表述、以
检验;两组数据设置遵循正态分布原则,P<0.05视为统计学意义成立。
2、结果
2.1两组患者超声表现
与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相比,内膜癌患者的超声表现具体体现在:子宫肌层与内膜分界模糊、病灶内部回声不均匀,且子宫内膜厚度更高(P<0.05)。见表 1。
表1:两组患者超声表现
组别 | 子宫肌层与内膜分界 | 病灶内部回声 | 子宫内膜厚度(mm) | ||
模糊 | 清晰 | 不均匀 | 均匀 | ||
内膜息肉组(n=60) | 20(33.33) | 40(66.66) | 24(40.00) | 36(60.00) | 8.66±3.12 |
内膜癌组(n=30) | 17(56.66) | 13(43.33) | 21(70.00) | 9(30.00) | 15.52±3.66 |
t/x2 | 4.497 | 7.200 | 9.274 | ||
P | P<0.05 | P<0.05 | P<0.05 |
2.2两组患者血流情况
经与子宫内膜息肉患者30.00%的血流丰富率相比,子宫内膜癌患者的血流丰富率高达66.66%(P<0.05)。见表2。
表2:两组患者血流情况[n(%)]
组别 | 0级 | Ⅰ级 | Ⅱ级 | Ⅲ级 | 血流丰富 |
内膜息肉组(n=60) | 13(21.66) | 22(36.66) | 10(16.66) | 8(13.33) | 18(30.00) |
内膜癌组(n=30) | 0 | 7(23.33) | 12(40.00) | 8(26.66) | 20(66.66) |
Z | -- | -- | -- | -- | 11.022 |
P | -- | -- | -- | -- | P<0.05 |
2.3两组患者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参数
与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参数相比,子宫内膜癌患者的阻力指数、搏动指数、平均血流速度明显更低(P<0.05)。见表3。
表3:两组患者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参数
组别 | RI | PI | TAP(cm/s) |
内膜息肉组(n=60) | 0.65±0.22 | 1.63±0.52 | 14.56±3.33 |
内膜癌组(n=30) | 0.41±0.11 | 0.85±0.22 | 8.33±2.25 |
t | 5.622 | 7.854 | 9.234 |
P | P<0.05 | P<0.05 | P<0.05 |
3、讨论
诸多研究指出,子宫内膜病变的发生和发展,与机体雌激素分泌异常以及局部炎症反应有直接关系,而诸多内外源因素的联合推动下,子宫内膜病变也逐渐发展为妇科常见疾病。该病的发生,会导致患者出现“白带异常、经期紊乱、阴道不规则出血”等一系列临床症状,病情的加重甚至会造成患者不孕[4]。近年来,在生活方式、行为习惯以及饮食因素的联合推动下,我国子宫内膜病变临床发病率呈逐年攀升态势,且该病的发病人群特逐渐趋于年轻化,病情的加剧,会直接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危害患者的身心健康。医疗技术的发展和完善,宫腔镜下活检成为临床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的金标准,但实际开展中,宫腔镜下活检对患者造成分创伤较大,所以不适合临床常规检查或筛查,因此临床推广受限[5]。医疗技术的发展和完善,超声技术逐渐被临床用于该病的诊断中,超声技术具备无创,快捷等优势,可直接观察患者子宫内膜病灶及周围组织具体情况,因此更适用于临床对子宫内膜病变患者进行常规检查[6]。
为评价将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用于诊断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癌的价值,特将我院2021年5月-2022年10月内60例子宫内膜息肉、3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以回顾性方式抽取;结果显示,与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相比,内膜癌患者的超声表现具体体现在:子宫肌层与内膜分界模糊、病灶内部回声不均匀,且子宫内膜厚度明显更高(P<0.05)。可见,借助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实施诊断工作,内膜癌患者的内膜与肌层之间的分界并不清晰,且病灶内部回声不均匀显示,这与子宫内膜癌患者体内的肿瘤组织浸润增长有直接关系[7]。肿瘤组织浸润增长会直接侵犯内膜、浆膜、肌层等组织,促使其超声声像图显示内容,能与良性病变组织有效出区。
随着临床研究的逐渐深入,子宫内膜病变的主要因素以女性卵巢功能减退为主,不论是围绝经期又或是绝经后,女性体内的雌激素水平均会出现明显降低,无形中导致女性的卵巢功能出现减退[8]。子宫内膜癌主要分为Ⅰ型和Ⅱ型子宫内膜癌,其中Ⅰ型子宫内膜癌属雌激素依赖型,由无孕激素、雌激素拮抗所致,而Ⅱ型子宫内膜癌属非雌激素依赖型,该病的发生或与基因突变有直接关系;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的多数表现与子宫内膜癌类似,因此临床误诊率较高。但以上两种疾病,在治疗工作中的差异较大[9],因此还需对其及时确诊并予以针对性的治疗方案。经与子宫内膜息肉患者30.00%的血流丰富率相比,子宫内膜癌患者的血流丰富率高达66.66%,且子宫内膜癌患者的阻力指数、搏动指数、平均血流速度明显更低(P<0.05)。以上情况的出现,可能与癌细胞增长快速有直接关系,会增粗、增多新生血管,故而导致子宫内膜癌患者的阻力指数、搏动指数、平均血流速度明显更低。由此可见,探查病灶邻近的血流动力学情况,可辅助诊断子宫内膜癌[10]。
综上所述,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工作的及时开展,可清晰显示患者的子宫具体情况,继而通过多角度扫查来清晰显示患者宫腔、宫壁的血流信号,确保疾病诊断结果的准确性,促使患者尽快接受对症治疗而改善预后。
参考文献
[1] 颜艳,郭碧辉,冯娟.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血浆肿瘤标志物检测对子宫内膜癌的诊断价值分析[J]. 吉林医学,2020,41(3):585-586.
[2] 刘春陵,欧珏,易永忠,等.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效果和检出率观察[J].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27):127-130,封3.
[3] 张金玲,付瑞,李豆豆,等.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子宫内膜癌及对肌层浸润程度和血流分级的诊断分析[J]. 实用癌症杂志,2021,36(7):1140-1143.
[4] 杨文玲.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配合实施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用于子宫内膜癌诊断的效能分析[J].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2022,23(2):180-183.
[5] 姜社甜,汪玲,闫卫,等. 子宫内膜癌患者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参数与增殖基因侵袭基因表达的相关性[J].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22,28(1):19-23.
[6] 杨真,金仙玉.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血浆肿瘤标志物检测在子宫内膜癌诊断中的应用研究[J].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20,26(7):75-76.
[7] 张美兰,陈秋兰,刘慧敏.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三维重建技术对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分析[J]. 实用医技杂志,2020,27(10):1319-1321.
[8] 陈会娟.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老年性子宫黏膜下 肌瘤与子宫内膜息肉的鉴别诊断意义[J]. 基层医学论坛,2020,24(19):2759-2760.
[9] 侯晓霞,贾亮,罗婷,等.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参数与子宫内膜癌患者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J]. 疑难病杂志,2022,21(8):784-788.
[10] 车月玫,骆文香,董晓红,等.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CT对子宫内膜癌的诊断效能[J].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2020,38(5):910-9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