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创伤手术患者进行术后康复护理和功能锻炼的方法与效果研究

期刊: 现代医学研究 DOI: PDF下载

吴春娇

于都县人民医院 342300

摘要

目的 观察临床上护理骨创伤手术患者,实施术后康复护理和功能锻炼护理后的效果。方法 本院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为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阶段内接受诊治的80例骨创伤手术患者,由随机数字表法选取划分为试验组、对照组各40例。此次研究中的试验组受试者实施术后康复护理和功能锻炼护理,对照组受试者实施常规护理。结束干预之后,比对试验对象之间的护理满意度、恢复情况、生活质量测量值。结果 护理工作开展后,试验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恢复情况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生活质量测量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后康复护理和功能锻炼护理投入临床骨创伤手术患者护理中,所得干预的评估结果更好。在实施护理之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得到较好的改善,且患者自身的关节疼痛、功能等情况得以改善,值得被临床应用推广。


关键词

骨创伤手术患者;术后康复护理;功能锻炼;实施效果

正文


骨创伤属于临床上常见、多发的骨科疾病的一种[1]依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可分为腰椎骨折肱骨髁上骨折、股骨颈骨折等类型。该疾病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及工作带来严重的影响,为进一步改善其临床症状,需及时实施积极的治疗干预。临床上常应用手术实施治疗,但是患者术后恢复时间相对较长,且容易出现多种并发症。为改善这一情况,促进患者恢复,需给予患者积极的护理配合[2-3]术后康复护理和功能锻炼能够从患者实际情况入手,促进患者康复,改善预后情况。为进一步研究其具体效果如何,本次研究中将80例接受诊治骨创伤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择在临床护理开展中,对试验组施用术后康复护理和功能锻炼护理干预措施结果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院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为2021120221阶段内接受诊治的80例骨创伤手术患者随机数字表法选取划分为试验、对照组各40

试验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24岁-60岁,平均42.63±4.08)岁。肱骨髁上骨折10例、股骨颈骨折12例、腰椎骨折18例;对照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25岁-61岁,平均42.59±4.14)岁。肱骨髁上骨折11例、股骨颈骨折13例、腰椎骨折16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试验对象均本人签署知情同意书,属于自愿参与;②参与研究的患者均具有正常的精神情况,可实施相应的配合操作;排除标准:①不纳入患者中严重肾功能不全的病例;②不纳入患者中具有血液性疾病、重大感染的病例。

1.2方法

对照组:针对组内试验对象,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在患者结束手术治疗之后,给予患者常规的健康教育、生活指导、饮食护理、体位护理等措施,告知患者术后需要注意的相关事项。严密监测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的变化,任何异常及时告知医师实施相关的处理,确保患者的安全[4]

试验组:针对组内试验对象,实施术后康复护理和功能锻炼护理干预①实施术后康复护理干预。及时对患者实施术后的心理评估,依据其评估结果,展开相应的心理疏导,给予患者更多的鼓励及关心,改善其心理状态,确保康复护理能够顺利实施。观察患者的疼痛情况,加强与患者之间的沟通,及时了解其实际的感受,给予患者注意力转移等措施实施疼痛的缓解,必要可遵医嘱实施相应的镇痛干预。向患者及其家属详细讲解肌肉锻炼的意义、措施、时间等具体的内容,加强患者的重视,改善其依从性及配合度,向患者示范如何正确实施康复功能锻炼;实施功能锻炼护理。从患者的实际情况入手,依据其不同的骨折类型及术后恢复情况,展开相应的功能锻炼。对于肱骨髁上骨折患者,指导其初期实施静态活动,并依据其实际的伤口的愈合情况,指导患者实施手腕和手指的锻炼干预,逐渐增加锻炼强度,循序渐进,展开肘关节运动适度的前臂旋转运动等干预。对于股骨颈骨折患者,在患者术后的早期卧床阶段,给予其肌肉收缩和踝运动康复锻炼干预,改善其腕关节的活动情况,在患者术后的七至十日,依据患者实际情况,指导患者实施下床行走,进一步改善其各个关节的活动量,并逐渐展开负重锻炼。对于腰椎骨折患者,在术后依据其实际情况,展开腰背部肌肉的锻炼干预,进一步将其肌力加强,保持其脊柱平衡,并在实施锻炼期间,注意观察患者的骨质疏松及二次损伤等情况,在其术后的三至四日,依据其实际的伤口愈合情况,展开直抬腿抬高练习以其自身的耐受情况为主,逐渐增加支撑锻炼

1.3观察指标

1.3.1护理满意度:应用自评量表对试验对象的满意度,展开评估操作,向其发放调查问卷并统计结果,所得分值依据85~100分、60~84分、0~59分评分标准,可依次得结果非常满意、较为满意、不满意。

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较为满意例数)/总例数×100.00%

1.3.2恢复情况:应用Harris关节疗效评分标准分析试验对象研究相关数值,了解其关节疼痛、功能、活动变化的具体情况。

1.3.3生活质量测量值:护理干预结束后,试验人员选择SF-36量表测量其生活质量,0-100分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相关数据实施软件 SPSS 22.0 计算,其结果中的计量资料用`x±s)表示,以α=0.05检验水准进行t 检验;计数资料进行c2检验,P<0.05 具体表示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护理满意度

下表1所示两组患者在结束护理之后,试验护理满意度95.00%于对照组(7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1护理满意度比对[%]

组别

例数

非常满意

较为满意

不满意

护理满意度

对照

40

1230.00

1742.50

1127.50

2972.50

试验

40

1845.00

2050.00

25.00

3895.00

X2


-

-

-

7.440

p


-

-

-

0.006

2.2恢复情况

下表2所示两组患者在结束护理之后,试验关节疼痛、功能、活动35.81±3.62)分、(40.35±3.61)分、(12.89±3.43)分于对照组(28.54±3.96)分、(35.16±2.13)分、(8.63±3.2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恢复情况比对[`x±s;分]

组别

例数

关节疼痛

功能

活动

对照

40

28.54±3.96

35.16±2.13

8.63±3.28

试验

40

35.81±3.62

40.35±3.61

12.89±3.43

t


8.570

7.831

5.677

p


0.000

0.000

0.000

2.3生活质量测量值

下表3所示两组患者在结束护理之后,试验心理功能评分、物质生活状态评分、社会功能评分84.16±4.28)分、(82.28±4.61)分、(74.13±3.24)分于对照组72.37±4.64)分、(73.13±4.62)分、(68.92±3.1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生活质量测量值对比`x±s,分)

组别

例数

心理功能评分

物质生活状态评分

社会功能评分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对照

40

58.23±5.34

72.37±4.64

59.68±5.67

73.13±4.62

54.31±3.65

68.92±3.13

试验组

40

58.79±5.35

84.16±4.28

59.93±5.72

82.28±4.61

54.37±3.69

74.13±3.24

t


0.469

11.812

0.196

8.867

0.073

7.314

p


0.641

0.000

0.845

0.000

0.942

0.000

3. 讨论

骨创伤作为临床上常见的疾病之一,主要指的是发生在骨关节部位的创伤,具有较高的发病率,由于骨关节属于机体内重要的组成部分[5-6],这将会影响到患者的日常生活。为进一步改善患者的症状,临床上常应用手术实施治疗。但是患者由于认知度相对较低,面对手术容易产生多种负情绪,加之创伤性手术术后更容易出现并发症,这将会影响到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术后恢复,为改善其关节功能等情况,需在术后及时给予积极的护理干预。常规护理效果欠佳,而术后康复护理和功能锻炼护理能够有效改善其关节功能[7-8],提升预后效果。为此此次研究选择实施术后康复护理和功能锻炼护理。

以上研究结果进行总结得出,对患者展开术后康复护理和功能锻炼护理之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得到较好的改善,试验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临床恢复相对较好试验组关节疼痛、功能、活动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在实施术后康复护理和功能锻炼护理之后,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改善,试验组心理功能评分物质生活状态评分社会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康复护理和功能锻炼护理及时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改善其对功能锻炼的认知情况[9],帮助患者积极面对功能锻炼,确保功能锻炼能够顺利实施,并进一步提升患者正确的锻炼方式。依据患者不同的骨折类型,从患者的实际情况出发,指导患者实施相应的锻炼内容,循序渐进,逐渐增加锻炼的强度,有效改善患者其骨折部位的血液循环,将肌力有效加强,并促进其各功能障碍的恢复。有效改善患者的关节活动度及稳定性,更具有科学性,能够避免患者术后自我训练所产生的不良影响,进一步降低术后出现肌肉萎缩、假体松动等情况,促进患者恢复[10]

以此可证,接受诊治骨创伤手术患者展开术后康复护理和功能锻炼护理措施具有更好的效果,更适宜推广至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温丽红. 骨创伤手术患者术后康复护理和功能锻炼的效果评价 [J]. 中国伤残医学,2023(7):58-61.

[2]梁耘,张斌,李昌,. 不同手术时点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联合加速康复锻炼对高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J].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2023,48(2):233-238.

[3]魏丽,康改娟,高静. 视频功能锻炼结合阶段式康复护理对下肢骨创伤手术后患者关节活动功能及疼痛程度的影响[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2,7(27):165-167.

[4]吴建颖. 康复护理结合功能锻炼对骨创伤手术患者的影响分析[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2,9(20):107-109.

[5]仇丽珍. 心理护理联合功能锻炼对创伤手术患者术后康复效果的分析[J]. 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学报,2021,31(2):98-100.

[6]李伟芳,冯兰兰,张黎,. 综合康复训练对下肢创伤骨折患者术后膝关节僵硬的影响研究[J]. 山西医药杂志,2022,51(22):2588-2591.

[7]夏晓暖,夏玉琦,赵晓晶,. 骨创伤手术患者术后实施康复护理与功能锻炼的效果[J]. 黑龙江中医药,2021,50(6):403-404.

[8]姜芮. 骨创伤手术患者接受术后康复护理以及功能锻炼的临床价值[J]. 中国伤残医学,2021,29(23):71-72.

[9]吴敏. 骨创伤手术患者术后康复护理和功能锻炼的效果探讨[J]. 糖尿病天地,2021,18(2):219.

[10]丁丽,徐冰. 心理护理联合功能锻炼对骨创伤手术患者术后康复效果观察[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1,6(14):22-25.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