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训练联合护理干预对老年慢阻肺患者康复效果观察

期刊: 现代医学研究 DOI: PDF下载

李灿

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人民医院 呼吸内科,贵州节市 551700

摘要

目的:探究采用呼吸训练联合护理干预的方式对老年慢阻肺患者所产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了2020年12月~2022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慢阻肺的老年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以及参照组,每组30例,给予不同的护理方式,对比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护理后的肺功能以及血气分析数据均优于参照组,p值<0.05;观察组患者在护理后的生活质量高于参照组,p值<0.05;较参照组来说,观察组患者护理的临床疗效更加显著,p值<0.05。结论:对老年慢阻肺患者采用呼吸训练联合护理干预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


关键词

呼吸训练;护理干预;老年慢阻肺

正文


    慢阻肺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简称,在临床上多见于老年人,是一种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主要是由于患者的肺部以及呼吸道出现炎症,而改变了肺部以及气道的结构,产生的疾病,发病后,患者会出现气流受限、持续性的呼吸道症状等。临床上对于慢阻肺疾病的治疗时间相对较长,若是护理不当,还容易发生各种并发症,严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对生命构成了威胁。有研究表明,在慢阻肺患者恢复期,引导其进行呼吸训练,更有属于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对于后期的康复具有着积极的意义[1]。为此,我院特采用了临床护理对比实验的方式,进一步探究呼吸训练联合护理干预对慢阻肺患者所产生的临床效果,并将详细内容做出了如下阐述。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12月~2022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慢阻肺的老年患者,并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30例)以及参照组(30例),其中观察组患者的平均病程在(8.42±1.56)年,参照组患者平均病程在(9.56±1.44)年,实验期间将两组患者的病程、年龄等一般临床资料进行了对比,并没有发现显著的差异,p值>0.05,不具备统计学价值。

1.2方法

实验期间,对参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措施,对观察组患者采用呼吸训练联合护理干预,主要方法包括以下几点:

1.2.1呼吸训练

(1)主动呼吸:护理人员需要根据患者的呼吸习惯,引导其正常呼吸,并且保障患者每进行一次呼吸都可以延长呼吸的时间,让腹腔肌肉能够得到收缩,进而减小胸廓的体积,完成提高膈肌运动。

(2)腹式呼吸:引导患者进行深呼吸运动,并在呼气时保持腹腔能够凹陷,深吸空气后能够尽量的隆起小腹,每次练习大约30min左右,每天练习3次。

(3)复式加压呼吸:让病人在坐位时,将一只手放置在小腹的位置,呼气时下降小腹,并用手用力按压小腹,这样能够让小腹对手产生对抗的力量,降低横隔。

(4)缩唇呼吸法:护理人员需要站在距离患者30cm左右的位置,并举起一张纸,引导患者紧缩双唇,用吹口哨的姿势轻轻的吹护理人员手中的纸,这样能够有效的降低患者的呼吸频率,每次练习30min左右,每天练习3次[2]

1.2.2护理干预

(1)健康教育:护理人员在护理期间们可以印发一些有关慢阻肺疾病的知识宣传手册,并向患者深入的讲解有关疾病的相关知识、治疗的过程,并指导患者一些常用的护理方法,使其能够对疾病的发生、发展、治疗、预后以及预防都能够有更多的了解,建立治疗的信心,也能够提升患者自我护理的意识。

(2)心理护理:由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病后,严重的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使其在生活中由于种种不便,而产生一些消极的心理,此外,很多患者由于对疾病的恐惧,往往也会产生一些焦虑、抑郁的心理,这些负性情绪并不利于患者的后期康复。为此,需要护理人员能够正确的看待患者的这些情绪问题,并在护理期间,能够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了解患者负性情绪的诱因,并给予疏解,同时还需要耐性的听患者的诉说,给予相应的建议,使其能够感受到护理人员的关心,建立护患之间的信任关系,更有助于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促进疾病的快速康复。

(3)生活护理:在护理期间,护理人员需要根据不同患者的生活习惯,加以科学的引导,可以在病房内举办讨论会的形式,向患者详细讲解有关慢阻肺疾病的一些不良生活方式,使患者能够认识到这些不良的生活习惯对疾病产生的影响。同时还需要叮嘱患者早睡早起,清淡饮食,切忌肥甘厚腻的事物,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的新鲜瓜果蔬菜,多喝水,注意温度变化,及时增减衣物等。

(4)疾病护理:在护理期间,护理人员需要定时的为患者进行吸痰的护理,利用无创呼吸机辅助操作,让患者的家属掌握一些家庭排痰护理的方式,使患者能够保持呼吸道的顺畅。并根据患者的病情,指导患者科学的用药,讲解药物服用的时间、剂量以及方式等,

(5)运动护理:根据患者的实际恢复情况,为患者制定正确的运动内容,主要包括慢走、保健操、散步等,保障患者每天都能够进行45~60min左右的运动,之后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逐渐延长运动的时间到1.5h左右,可以每天分3次完成。

(6)饮食康复护理:对于老年慢阻肺的患者来说,饮食中需要包括丰富的蛋白质事物,并且能够容易被患者消化,但是不能够食用刺激类的食品,如辛辣的食物,并且需要叮嘱患者饮食上应该保持低盐、低脂,从而更有助于疾病的康复[3]

1.3观察指标

(1)分别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肺功能情况,主要包括FEV1以及FEV1/FEV,并检测两组患者的血气分析数据,主要包括SpO2以及SaO2

(2)分别对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进行分数的评估,主要内容包括生理健康、社交功能、日常生活、身体活动、运动功能、呼吸症状,分数越高,说明生活质量越好。

(3)分别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并计算总有效率。

1.4统计学分析

    将本次实验中所采集得到的数据采用SPSS21.0数据处理系统进行统计计算,将表示计量的资料用±s)代表,并通过t值进行检验;将表示计数的资料用[(n)%]代表,并通过卡方数值进行验证,当p值<0.05时,则说明两组数据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具备统计学价值。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肺功能以及血气指标对比

    对比了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肺功能的指标以及血气指标数据发现,观察组患者在护理后的数据显著优于参照组,且两组数据有着明显的差异,p值<0.05,详见表1.

1.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肺功能以及血气指标对比(±s)

组别

例数

FEV1L)

FEV1/FEV(%)

SpO2%)

SaO2%)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观察组

30

2.87±0.24

5.49±1.26

2.14±0.18

5.71±1.31

85.49±5.88

110.62±6.34

80.88±5.24

102.43±4.71

参照组

30

2.68±0.88

3.62±1.44

2.11±0.21

3.04±1.21

85.64±5.41

97.84±6.11

80.24±5.81

91.28±4.19

t值

-

1.1409

5.3529

0.5940

8.2005

0.1028

7.9499

0.4480

9.6876

P值

-

0.2586

0.0000

0.5548

0.0000

0.9185

0.0000

0.6558

0.0000

 

2.2两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对比

对比了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发现,观察组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在护理后得到了显著的提升,并且较参照组生活质量更高,两组数据有着比较明显的差距,p值<0.05,详见表2.

2.两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对比(±s,分)

组别

例数

生理健康

社交功能

日常生活

身体活动

运动功能

呼吸症状

观察组

30

90.28±2.58

92.34±2.77

95.62±1.43

94.18±2.42

90.22±1.84

92.43±2.49

参照组

30

84.12±2.19

85.28±2.44

84.28±1.49

80.24±2.17

80.26±1.49

82.47±2.88

t值

-

9.9699

10.4754

30.0755

23.4877

23.0411

14.3290

P值

-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2.3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对比

    对比了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效果,发现观察组患者的疗效显著优于参照组,并且与参照组之间的数据对比差异明显,p值<0.05,详见表3,

3.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对比[(n)%]

组别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观察组

30

25(83.33)

4(13.33)

1(3.33)

29(96.67)

参照组

30

3(10.00)

15(50.00)

12(40.00)

18(60.00)

X2

-

-

-

-

11.8822

P值

-

-

-

-

0.0005

 

3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临床中一种常见的呼吸疾病,发病后患者会表现出呼吸功能受到障碍、运动耐力逐渐下降等症状,严重的还会引发患者出现呼吸衰竭以及肺心病,对患者的生命健康产生了危害。临床对与慢阻肺的治疗上,常常采用药物进行治疗,虽然能够控制患者的病情,但是由于一些药物有较大的副作用,因此在治疗之后,效果并不理想。

经过大量的临床专家验证发现,对于老年慢阻肺疾病的患者,使用呼吸训练联合护理干预的方式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肺部功能,更有助于后期疾病的恢复。在呼吸训练中,护理人员可以指导患者进行腹式呼吸、缩唇呼吸复式加压呼吸等方式,有效的锻炼了患者的呼吸肌功能,并且借助以呼气为主导再到以吸气为主导的方式,引导患者进行呼吸训练,可以使患者的膈肌、肋间外肌以及胸锁乳突肌同时参与到呼吸训练中,有效的提升了患者的肺部通气量,延长呼吸的时间,降低二氧化碳在患者肺内的残留。这样的方式能够有助于患者进行肺部气体的交换,改善肺部的功能,提升患者的呼吸质量。此外,通过护理干预,使护理人员能够对患者的疾病进行正确的指导,并指导患者家属如何为患者进行日常的排痰,辅助患者改变体位等,能够给予患者更多的人文关怀,提升了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使其能够在疾病恢复期间,更加积极的配合医护人员,为患者提供了更加优质的护理服务[4]

本次临床实验研究表明观察组患者在护理过后的肺功能有了明显的改善,并且较参照组患者来说,血气分析的指标数据也更优,p值<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生理健康、社交功能、日常生活、身体活动、运动功能、呼吸症状等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的提升,较参照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更好,p值<0.05;观察组患者的疗效也显著优于参照组,高达96.67%,而参照组的有效率仅为60%。说明对老年慢阻肺的患者采用呼吸训练联合护理干预有着显著的临床效果。

综上所述,对老年慢阻肺的患者采用呼吸训练,联合护理干预的方式,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并且提升日常生活质量,具有着显著的临床效果。

【参考文献

[1] 王珊珊,吴银莉. 呼吸训练联合护理干预对老年慢阻肺患者康复效果分析[J]. 婚育与健康,2022,28(13):155-157.

[2] 韦芳,肖燕灵. 呼吸训练联合康复护理干预对老年慢阻肺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医学食疗与健康,2021,19(23):173-174.

[3] 孙艳峰. 呼吸训练与康复干预对老年慢阻肺患者的应用效果及FEV1、FVC指标水平的影响分析[J]. 首都食品与医药,2022,29(4):116-118.

[4] 王英田,宿峰,任清水,等. 运动并呼吸训练在慢阻肺康复治疗中的作用[J]. 中国社区医师,2021,37(21):185-186.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