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进式康复护理对经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的健康行为和并发症的影响

期刊: 现代医学研究 DOI: PDF下载

王丹

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广东 广州 510000

摘要

目的:分析渐进式康复护理对经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PCI)后患者的健康行为和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研究时间内(2021年5月-2023年5月)本院经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128例,采用抽签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n=6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采用渐进式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生理指标、健康行为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SBP、DBP、TC、TG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健康行为评分高于对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PCI术后患者采用渐进式康复护理可以降低血压、血脂水平,提高患者健康行为,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关键词

渐进式康复;经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健康行为;并发症

正文


冠心病是指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导致管腔狭窄,引发心肌缺血性坏死。治疗冠心病的主要方式为冠脉内支架植入术,其可以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局部供血能力,对患者预后具有积极意义[1]。但手术对机体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创伤,若没有对术后患者进行科学、规范的康复干预措施,会增加冠心病复发风险和并发症出现,传统护理模式以躯体护理为中心,不能给予患者针对性的康复措施[2]。有研究发现,渐进式康复护理在对患者术后转归方面具有显著作用,可以有效规范患者的健康行为,对改善患者预后恢复具有重要临床意义[3]。本研究选取2021年5月-2023年5月本院经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128例作为研究样本,旨在分析渐进式康复护理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研究时间内(2021年5月-2023年5月)本院经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128例,采用抽签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n=64例),对照组中患者男性女性比例为31:33,年龄45-78岁,平均年龄58.05±6.19)岁;观察组中患者男女比例为32:32,年龄46-79岁,平均年龄58.11±6.10)岁;两组年龄、性别等基线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均在本院接受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2)自愿参加本次研究并签订同意书3无老年痴呆,可以正常配合完成研究4病案资料完整者排除标准:1)从性较差,不能配合治疗及评估;2)存在血液系统疾病者3)多次脑血管疾病并重要器官疾病者4)具有精神类疾病

1.2护理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病情监护、饮食和用药指导等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采用渐进式康复护理措施,具体方法如下:①健康知识宣教:护理人员采取通俗易懂的语言方式向患者讲解支架植入的治疗原理、应用效果及相关注意事项,给予患者心脏康复指导,定期对血压、脉搏、血糖等指标进行检测,树立正确的疾病认知理念,提高患者的健康行为,改善患者的负性心理。②生活方式指导:护理人员询问患者生活习惯,针对患者的不良习惯进行有效干预,叮嘱患者禁止抽烟、饮酒,保证良好的作息习惯,可以有效减少冠心病复发风险。③渐进式康复护理: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的体能状况,制定由弱到强、逐步递进的康复方案。第1天:将床头抬高50°,让患者取半卧位休息,持续10min后指导患者腹式呼吸10次,帮助患者被动训练四肢,训练患者自主完成排痰。第2天:指导患者平躺于床上,双腿向上抬起活动5次;协助患者坐于床沿,双腿下垂,前后摇摆10次;协助患者在床边椅子上静坐30min以上,40米/min速度在病房行走2min以上。第34指导患者在床上进行主动下肢关节活动5次随后加轻微阻力活动3次,手臂环绕运动10次,40米/min速度在病房行走5min以上5天:患者取立正姿势,左右侧身弯腰活动10次,腰膝半屈后再坐直,反复10次该动作随后患者取坐姿,身体前倾双手轻抚足尖5次;以80步/min的速度2min以上;第6天患者取站立姿势,向上踮脚动作10次单手提0.5kg的沙袋侧腰运动10次并双侧交替活动,100步/min的速度2min以上;第7患者取站立姿势背靠墙壁抬腿动作10次单手提1kg沙袋侧腰运动10次并双侧交替活动,120步/min的速度2min以上患者出院后叮嘱其可以每天30min左右慢步行走锻炼活动,根据恢复和耐受情况增加运动量。两组患者均随访一年,记录康复情况。

1.3观察项目

⑴生理指标:记录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采用血压监护仪检测患者干预前后的SBP、DBP;收集患者干预前后的晨间静脉血5ml,常规离心处理后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患者TC、TG水平。

⑵健康行为:采用健康行为量表[4]评估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健康行为,该量表包括健康责任感、心理健康、人际关系、躯体活动评分等四个维度,总分为百分制,得分与患者的健康行为呈正比。

⑶并发症:记录两组患者心律失常、便秘、压疮、尿潴留等并发症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1.0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内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两项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c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生理指标比较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SBP、DBP、TC、TG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1。

3 两组生理指标比较(±s)

组别

n

SBP(mmHg)

DBP(mmHg)

TC(mmol/L)

TG(mmol/L)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观察组

64

159.86±9.24

127.42±8.90*

110.33±7.62

79.55±8.16*

5.84±0.62

3.45±0.37*

3.65±0.38

1.63±0.18*

对照组

64

159.45±9.71

144.80±9.25*

109.84±7.58

94.28±8.73*

5.76±0.60

4.87±0.45*

3.66±0.37

2.89±0.26*

t


0.245

10.832

0.365

9.861

0.742

19.500

0.151

31.876

P


0.807

0.001

0.716

0.001

0.460

0.001

0.880

0.001

注:与护理前比较,*P<0.05。

2.2两组健康行为评分比较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健康行为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2。

2 两组健康行为评分比较(±s,分)

组别

n

健康责任感

心理健康

人际关系

躯体活动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观察组

64

40.73±7.39

64.14±8.13*

46.78±7.02

70.29±7.32*

31.74±8.26

54.47±7.11*

52.65±6.12

78.29±7.34

对照组

64

41.16±6.74

53.69±7.18*

47.33±7.55

59.32±8.62*

32.12±7.76

42.76±8.32*

54.58±6.24

64.48±8.15

t


0.344

7.708

0.427

7.760

0.268

8.560

1.767

10.073

P


0.732

0.001

0.670

0.001

0.789

0.001

0.080

0.001

注:与护理前比较,*P<0.05。

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 

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4.69%,低于对照组的20.31%P<0.05)见表3

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对比[n%)]

组别

n

心律失常

便秘

尿潴留

压疮

总发生率

观察组

64

0(0.00)

23.12)

11.56)

00.00)

34.69

对照组

64

2(3.12)

57.81)

34.69)

23.12)

1320.31

c2


-

-

-

-

7.143

P


-

-

-

-

0.008

3. 讨论

随着我国老龄化人口的加剧,冠心病的发病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对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5]PCI术是治疗冠心病的主要方式,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延长生存时间,研究表明护理干预措施在PCI术后患者康复具有重要作用,在术后进行科学的护理措施可以减少冠动脉再狭窄情况,提高患者的防治知识和认知水平,进而提高患者治疗积极性,保证术后效果,促进患者预后恢复[6-7]。常规的康复训练运动方案缺乏针对性,不能有效促进PCI术后患者运动功能的恢复。渐进式康复护理是以循序渐进为原则,是近年来的一种新型的康复护理措施,在PCI术后患者中应用可以促进心脏功能和血管功能,通过康复运动消耗脂质降低其在血管中堆积的危险,可以有效延长支架使用时间[8]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后血压与TC、TG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更低(P<0.05),表明渐进式康复护理在PCI手术患者术后的应用可有效调控其血压水平变化,且对患者生命体征稳定性有较好的维持作用。本研究所采用的渐进式康复护理主要能够结合患者现阶段疾病状态制定并调整对应的护理方案,确保所制定的护理措施均具有针对性与合理性,且护理方法均是协调进行,干预层面较深,护理质量较高。渐进式康复护理能够通过制定合理的日常饮食方案改善患者身体状态,促使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进而调控其血脂水平[9];此外还能通过心脏病的针对性康复训练降低患者心率,强化心脏血管功能,降低心脏工作量,进而维持患者血压稳定,对患者疾病康复有重要促进价值[10]。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经护理干预后健康责任感、心理健康、人际关系与躯体活动健康行为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渐进式康复护理能够显著改善PCI手术患者术后身体状态,促进其机体功能恢复,帮助其健康行为习惯养成,为疾病康复创造有利环境。渐进式康复护理本身就更加注重于对手术患者术后身体功能状态的改善,研究中通过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可提高其对疾病相关知识的认知程度,使患者在术后康复期间能够避免诸多不良事件诱因,遵循健康生活行为;而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除了能够消除患者康复期间的负性情绪外,还能帮助患者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其对医护干预手段的依从性,确保康复期健康行为的长期维持[11]。本研究中观察组护理期间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更低(P<0.05),表明渐进式康复护理能够有效预防多类型PCI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渐进式康复护理方案在临床实施期间,患者身体状态得到显著改善,并发症诱因减少,护理人员还在患者康复期间对其生命体征及并发症征兆进行密切观察,一旦出现异常后就能够得到及早处理,故患者基本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综上所述,对PCI术后患者采用渐进式康复护理可以有效调控其血压与血脂水平,在改善患者身心状态的同时纠正其健康行为,还能显著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风险,可考虑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士东,王呼萍,牛娟等.信息化延续性护理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J].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2020,28(7):381-385.

[2]刘瑾文,齐艳.延续护理对国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健康促进生活方式影响的Meta分析[J].吉林医学,2020,41(7):1732-1735.

[3]舒峰.基于健康相关行为生态学模式的延续护理对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的应用价值[J].河南医学研究,2020,29(16):3065-3067.

[4]汪盈.基于静脉血栓栓塞症风险评估表的预见性护理在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术后患者中的应用[J].医疗装备,2023,36(12):117-120.

[5]叶诚栋,张伟彬,林朝霞.早期心脏康复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的干预效果[J].中外医疗,2023,42(14):162-165.

[6]刘肖亚,楚冬梅.协同护理联合早期心脏康复护理对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心功能、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3,8(6):134-136.

[7]徐子为,刘璟莹.延续性护理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康复效果的研究进展[J].临床医药实践,2023,32(1):60-63.

[8]党远征.个性化康复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民康医学,2022,34(21):161-165.

[9]李君,夏莹,陈琴.延续性护理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J].中国社区医师,2022,38(30):118-120.

[10]郭雅丽李聪茹.“互联网+”延续性护理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术后服药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黑龙江医学,2022,46(23):2916-2918.

[11]许芹.渐进式心脏运动康复护理对冠心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心功能的影响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1,9(34):68-7049.

作者简介:王丹(1993年7月29日)女;籍贯:湖北省安陆市;民族:汉;职称:护师;毕业于:广东药科大学;学历:本科;从事工作:护理工作。
通讯地址: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农林下路19号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联系方式:18826449149

邮箱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