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内效贴布配合动态关节松动术治疗踝关节扭伤的疗效观察
摘要
关键词
踝关节扭伤;肌内效贴布;动态关节松动术;临床疗效
正文
踝关节扭伤是一种常见的运动和日常生活中的意外伤害,通常表现为踝部剧痛、肿胀和功能受损,这种损伤可能影响个体的生活质量,限制他们的日常活动和运动表现。踝关节扭伤在不同年龄段都很常见,尤其是在运动员、运动爱好者和年轻人中更为普遍,但也可能发生在任何人身上,无论是行走、跑步、跳跃还是从高处跌落等活动中。因此,有效的治疗和康复策略对于康复患者的踝关节功能至关重要[1]。在长期以来的临床实践中,踝关节扭伤的治疗方式多种多样,包括休息、冰敷、压迫、抬高(RICE疗法)、物理治疗、康复锻炼和药物治疗等。然而,不同的治疗方法对于不同程度的踝关节扭伤可能存在不同的效果,且治疗过程中患者的疼痛管理和功能恢复问题也是重要的挑战[2]。近年来,肌内效贴布和动态关节松动术等新兴治疗方法引起了医学界的广泛关注。肌内效贴布是一种将医用胶布贴在特定的肌肉区域以改善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和疼痛的方法。这种治疗方式已在一些疼痛病症中得到广泛应用,但其在踝关节扭伤中的应用尚未深入研究和了解[3]。动态关节松动术则是一种手术方法,旨在通过外科干预来改善关节的稳定性和功能,在踝关节扭伤的情况下,动态关节松动术可以通过重建或修复受损的韧带、肌肉或关节结构,从而增加关节的稳定性,并有望促进康复过程[4]。本研究的目的是观察踝关节扭伤患者采取肌内效贴布配合动态关节松动术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2022年01月-2023年01月来院就诊的踝关节扭伤患者66例,采取随机形式将其分组,所选患者全部接受临床常规治疗,33例患者接受肌内效贴布治疗,作为对照组,男18例,女15例,年龄范围26-46岁,均值28.1±1.5岁,受伤到就诊时间平均3.6±1.8小时;另33例患者接受肌内效贴布配合动态关节松动术进行治疗,作为研究组,男20例,女13例,年龄范围25-47岁,均值29.4±1.5岁,受伤到就诊时间平均3.5±1.5小时;两组一般资料对比(P>0.05)。
纳入标准:符合临床诊断,踝关节产生Ⅰ度-Ⅱ度损伤,未出现踝关节撕裂损伤,接受X线检查未出现骨损伤,知情同意。排除标准:具有接触性皮炎,皮损等相关皮肤疾病,具有器质性疾病,开放性损伤,存在踝关节脱位,认知与精神异常。
1.2方法
患者入院接受常规治疗,受伤后24小时内进行冰敷,每次冰敷15分钟-20分钟,每间隔2小时冰敷1次,受伤3天之内保持休息,将患肢抬高,直到消肿,3天之后能够尝试下床活动,通过云南白药气雾剂对于患处进行喷洒。对照组接受肌内效贴布治疗,对贴布进行剪裁,将踝关节四周肌肤体毛进行刮除,保持清洁与干燥,将贴布贴在踝关节左右肌上束,使患者踝关节处在正常生理状态之下,每次3天-4天,每间隔3天来院更换肌内效贴布[5]。
研究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之上配合动态关节松动术,术前评估: 在考虑手术之前,患者会接受详细的临床评估,包括:病史收集:医生会了解患者的病史,包括以前的踝关节损伤、症状的持续时间和严重程度。体格检查:医生会检查踝关节的稳定性、肌肉力量、关节范围和疼痛点。影像学检查:通常会进行X射线、MRI或CT扫描来评估踝关节的结构和损伤程度。麻醉选择: 手术可以在全身麻醉或局部麻醉下进行,这取决于患者的健康状况和术前评估的结果。切口和关节访问: 外科医生会在踝关节周围做必要的切口,以获得对关节内部的访问。关节检查: 医生会仔细检查踝关节的内部结构,包括韧带、肌腱和关节软骨。根据损伤的程度,可能需要进行不同的修复或重建[6]。韧带修复或重建: 如果韧带部分撕裂或松弛,外科医生可以选择进行韧带修复或重建。这包括以下步骤:韧带修复:医生可能会重新连接撕裂或松弛的韧带,使用缝线来固定。韧带重建:在严重韧带损伤的情况下,医生可能会使用患者自己的组织(通常是肌腱或肌肉)来重建受损的韧带。肌腱修复或重建: 除了韧带的修复或重建,如果肌腱也受到损伤,医生可能需要进行肌腱的修复或重建。这通常包括将受损的肌腱缝合或采用其他组织进行重建。关节内检查: 在手术过程中,医生通常会使用关节镜,这是一种小型摄像设备,可以帮助医生更清楚地查看关节内部的情况。稳定性测试: 在完成所有修复和重建后,医生会进行关节稳定性测试,以确保踝关节在正常活动中具有足够的稳定性。切口关闭: 手术结束后,医生会逐一缝合切口,并进行必要的敷料。康复计划: 康复是手术成功的关键,患者需要遵循严格的康复计划,包括物理治疗、康复锻炼和疼痛管理,以促进踝关节的康复[7]。
1.3评价标准
记录两组患者皮下瘀斑消失时间、无扶持下床活动时间、受伤踝关节和健侧踝关节3天后上围周径差值。
选择踝关节功能量表对两组治疗4周后治疗效果进行评价[8]。
1.4统计学计算
数据使用SPSS21.0进行处理和分析,P<0.05,则意味着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恢复情况对比
两组患者皮下瘀斑消失时间、无扶持下床活动时间、受伤踝关节和健侧踝关节3天后上围周径差值对比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恢复情况对比[`x±s]
组别 | 例数 | 皮下瘀斑消失时间(天) | 无扶持下床活动时间(天) | 受伤踝关节和健侧踝关节3天后上围周径差值(cm) |
研究组 | 33 | 5.3±1.1 | 6.5±1.5 | 0.7±0.4 |
对照组 | 33 | 6.7±2.2 | 8.4±1.8 | 1.3±0.6 |
t | 10.360 | 10.750 | 10.920 | |
P | <0.05 | <0.05 | <0.05 |
2.2 治疗效果对比
两组治疗4周之后的踝关节功能量表评分对比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
表2 两组踝关节功能量表评分比较[`x±s,分]
组别 | 例数 | 踝关节功能量表评分 |
研究组 | 33 | 94.4±4.3 |
对照组 | 33 | 87.1±4.8 |
t | 16.200 | |
P | <0.05 |
3讨论
踝关节扭伤是一种常见的外伤,通常发生在踝部,特别是在足踝关节处,这种损伤往往是由于不当的脚步或运动中的异常姿势,导致踝部的肌肉、韧带或骨骼受到压力或拉伸而引发[9]。在本研究中,我们对踝关节扭伤患者采取两种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肌内效贴布配合动态关节松动术治疗组在多个评估指标上表现出显著的优势。肌内效贴布配合动态关节松动术治疗组的患者显示出更快的皮下瘀斑消失时间,这表明这种组合治疗可能有助于减轻局部炎症和淤血,促进受损组织的修复。研究组的患者能够更早地进行无扶持下床活动,这反映了他们的踝关节功能恢复较快,这对于患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至关重要,因为早期活动有助于避免肌肉萎缩和关节僵化。肌内效贴布配合动态关节松动术治疗组患者的受伤踝关节和健侧踝关节在3天后上围周径差值较小,这表明这种治疗方法可能有助于减少关节肿胀和改善关节的稳定性。在治疗4周后,研究组患者的踝关节功能量表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这反映了肌内效贴布配合动态关节松动术治疗在长期康复过程中可能具有持久的优势。
尽管本研究的重点是观察治疗效果,但我们也可以探讨一些潜在的治疗机制,解释为什么肌内效贴布配合动态关节松动术治疗可能有效。局部血液循环改善: 肌内效贴布的应用可能通过促进局部血流,有助于更多氧气和养分输送到受损组织,从而促进愈合[10]。肌肉松弛和疼痛缓解: 贴布可能减轻受紧张的肌肉,降低肌肉痉挛和疼痛,这可以改善关节周围的肌肉功能,提高稳定性。皮下组织的压力分散: 贴布的贴附可能有助于分散受伤区域的压力,减轻肿胀和疼痛。关节支持: 贴布的使用可以提供轻微的关节支持,有助于减轻关节的负担,改善运动时的稳定性。至于动态关节松动术,其机制涉及以下方面,韧带重建和修复: 通过修复或重建受损的韧带,手术可以恢复关节的稳定性。这有助于防止不稳定性引起的疼痛和功能受损[11]。肌腱修复和重建: 如果受损的肌腱对于关节的稳定性至关重要,手术可能包括肌腱的修复或重建,以提供额外的支持。关节内清理:手术过程中,医生可以清除关节内的碎片或损伤的软骨,以改善关节的功能[12]。
综上所述,本研究旨在评估肌内效贴布配合动态关节松动术在踝关节扭伤治疗中的临床疗效,研究结果显示,这一组合治疗在多个关键指标上表现出明显的临床优势。肌内效贴布的应用可能通过改善局部血流、减轻肌肉紧张、分散压力和提供轻微的支持,有助于减轻炎症、加速康复,同时改善关节功能,动态关节松动术则通过韧带和肌腱的修复或重建来增强关节的稳定性,有效减轻疼痛和不适。未来的研究还可以深入探讨治疗机制,以更好地理解肌内效贴布和动态关节松动术对生物学和生理学的影响。同时,比较不同治疗策略的效果,包括手术干预、物理治疗和药物治疗,有望找到最佳的治疗方案。总之,这项研究为踝关节扭伤治疗提供了有益的启示,为未来的临床实践和研究方向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参考文献
[1]王强,刘志杨,巨少华等.伤科止痛膏肌内效贴治疗踝关节扭伤疗效观察[J].康复学报,2023,33(02):160-166.
[2]王晨,刘萌,史梅等.肌内效贴对急性踝关节扭伤病人康复疗效的Meta分析[J].循证护理,2023,9(02):227-233.
[3]王柏清,田静,蒋焱杰等.肌内效贴治疗踝关节扭伤的研究现状[J].中国医学创新,2023,20(03):148-152.
[4]江显俊,于留钱.肌内效贴贴扎联合耳穴贴压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的临床研究[J].中医正骨,2022,34(01):37-40.
[5]黄晓宇,孙梦元. 针刺疗法结合肌内效贴对急性踝关节扭伤疗效研究[C]//中国体育科学学会.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019:4888-4889.
[6]刘晓东.肌内效贴对篮球运动员急性踝关节扭伤肿胀的疗效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71):13932.
[7]忻立萍. 肌内效贴布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后肿胀的临床效果观察[C]//浙江省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分会,浙江省医师协会康复医师分会,浙江省康复医学会.2015浙江省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2015浙江省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2015:266.
[8]宋瑞军,董莉莉,李明阳等.针灸、超短波联合肌内效贴治疗慢性踝关节扭伤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5,53(21):71-73.
[9]张娥铿,张瑾.肌内效贴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的疗效观察[J].广州医药,2015,46(02):41-44.
[10]李良. 肌内效贴对于踝关节扭伤的研究[C]//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二十一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研讨会暨骨伤科分会换届大会论文汇编.第二十一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研讨会暨骨伤科分会换届大会论文汇编,2014:213.
[11]林瑜. 肌内效贴布配合动态关节松动术治疗踝关节扭伤的疗效观察[C]//浙江省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分会,浙江省康复医学会康复治疗专业委员会,浙江省医师协会康复医师分会,浙江省残疾人康复协会.2013浙江省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学术年会暨第八届浙江省康复医学发展论坛论文集.2013浙江省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学术年会暨第八届浙江省康复医学发展论坛论文集,2013:542.
[12]唐一鸣. 超声波配合肌内效贴布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的疗效[C]//中国康复医学会运动疗法专业委员会.中国康复医学会运动疗法分会第十一届全国康复学术大会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中国康复医学会运动疗法分会第十一届全国康复学术大会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2011:2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