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化服务模式应用在孕产保健工作中影响纯母乳喂养率、产后抑郁率的效果研究
摘要
关键词
多元化服务模式;孕产保健;产后抑郁率;纯母乳喂养率
正文
孕产妇属于特殊人群,需要来自社会、家庭等特别的关心。而孕产保健是孕产期妇女保健工作的一项重要环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增加,孕产妇的保健问题逐渐被人们所重视,同时产妇随着妊娠的生理变化,身体角色发生了改变,造成绝大多数孕产妇会存在心理问题,从而增加产后抑郁的发生风险,对孕产妇的生活质量带来影响[1]。因此,做好对孕妇的保健工作,改善孕妇心理情绪,提升母乳喂养率意义重大。基于此,本文选取60例接受孕产保健的孕妇,探究多元化服务模式对纯母乳喂养率及产后抑郁率的影响,现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所涉及的时间段选取范围: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期间;研究对象:接受孕产保健的60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展开研究;分组方式:按随机的方式,分为对照组(30例),观察组(30例)。对照组:孕妇年龄:21~35岁,均龄(28.33±3.21)岁,孕周:12~20周,均值(16.32±2.06)周,文化水平:初中及以下7例,高中-中专8例,大专6例,本科及以上9例;观察组:孕妇年龄:22~34岁,均龄(28.16±3.52)岁,孕周:11~19周,均值(15.81±1.27)周,文化水平:初中及以下8例,高中-中专7例,大专7例,本科及以上8例。2组孕妇上述资料之间进行对比,差异性不显著,(P>0.05),有可比性。
1.2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产检过程检查指标均正常;(2)均为初产妇孕妇;(3)孕妇及家属了解本次研究,自愿参与;(4)孕妇未参与其他研究;(5)孕妇年龄:≥20岁。
排除标准:(1)存在精神认知障碍;(2)合并孕期糖尿病;(3)不良孕产史孕妇;(4)产妇存在造血功能异常;(5)有流产史孕妇。
1.3方法
对照组:常规孕产保健服务模式。对孕妇建立产检保护手册、孕产期相关知识进行宣教,以及告知孕期相关注意事项等。观察组:多元化孕产保健服务模式。以常规保健服务为基础,结合孕产妇及家属的意见,对保健服务模式进行修改,优化完善服务流程,降低孕产妇及家属的检查等待时间,同时实施分时间段对诊疗进行预约,指引孕产妇有序进行就诊,从而错开就诊高峰期,降低集中就诊的压力;此外积极使用多方面查询检查结果的方法,降低在医院排队的时间。①孕早期的保健管理:在孕妇12周之前建立孕妇保健手册,且进行产前随访,同时结合孕妇血尿常规、肝肾功能、血型、乙肝等检查结果对孕妇健康状态进行评估;注意观察孕妇心理状态,判断孕妇心理危害程度,加强和孕妇之间的沟通,了解孕妇内心真实想法,给予对症的心理疏导,同时建立相同孕周孕妇沟通群,便于孕妇之间交流;为孕妇提供免费接受的服务模式,同时开设弹性门诊时间,便于孕妇就诊;定期对孕妇的健康保健进行宣教,提升孕妇对孕早期保健的重视,同时指导孕妇科学营养饮食,保证孕期身体所需营养物质充分的摄入,此外医院开展孕期检查提醒服务,采用电话、短信等方式,提醒孕妇按时进行孕期检查,便于孕妇做好各阶段的检查工作。②孕中期的保健管理:对孕妇进行两次孕期随访,分别是孕周16-20周和孕周21-24周,分别随访一次,对孕中期孕妇及胎儿的身体情况及胎儿生长发育情况结合孕期检查及血尿常规等进行评估,保证孕妇及胎儿身体健康;采用网络视频、电话等公共平台对孕妇开展分类授课,对孕妇保健进行分类指导,提醒孕妇做好科学保健工作;让孕妇多学习母乳喂养及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知识,让孕妇了解母乳喂养的优势,同时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改善孕妇烦躁、焦虑等情绪,使孕妇在孕期有一个积极乐观的心态。③孕晚期的保健管理:孕妇在孕周28-36周之间和孕周37-40之间到医院进行1次就诊,掌握孕妇及胎儿的身体情况,为分娩做好准备工作;叮嘱孕妇每天保证充足睡眠,在孕晚期避免劳累,多休息,保证身心愉悦;多补充营养,保证孕妇及胎儿营养物质的摄入,保存充足体力;指导孕妇多锻炼,循序渐进的适当增加运动量,提升身体抵抗力;告知孕妇及家属待产包所需物品,并提供相应的清单,让家属和孕妇根据清单内容准备好相关物品,便于生产时使用。④生产时保健:助产护士展开一对一的减痛分娩、无痛分娩、以及无创接生等服务;增加产后康复及产后巡视服务,对产妇的身体恢复情况、婴儿喂养情况进行针对性指导;对孕妇提供心理安慰指导服务,对孕妇分娩前害怕、紧张的心理情绪进行疏导安慰,为孕产妇提供人文关怀护理服务;逐步将中医药的服务模式贯穿到孕妇保健工作当中,根据孕妇个体差异,提供多元化的保健需求服务。⑤产后访视:为母婴提供保健检查、心理咨询、母乳喂养方式等咨询服务;为产妇讲解产后营养物质的搭配方式,及母乳喂养知识,便于产妇身体恢复及母乳喂养。
1.4观察指标
纯母乳喂养率:对2组孕妇产后纯母乳喂养情况进行统计,对比纯母乳喂养率。产后抑郁率:采用SDS(抑郁自评量表)对孕妇产后抑郁情况进行统计,53分表示抑郁阳性。
2. 结果
2.1 2组孕妇产后抑郁、纯母乳喂养情况对比
孕妇经多元化服务模式后,2组参数之间进行对比,发现较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孕妇产后抑郁率呈明显下降的趋势,孕妇纯母乳喂养率较对照组相比呈上升的趋势(P<0.05),具体参数见表1所示。
表1:孕妇产后抑郁及纯母乳喂养情况对比n,%]
组别 | 例数 | 产后抑郁率 | 纯母乳喂养率 |
观察组 | 30 | 1(3.33) | 28(93.33) |
对照组 | 30 | 10(33.33) | 16(53.33) |
X2 | -- | 9.016 | 12.272 |
P | -- | 0.002 | 0.000 |
3. 讨论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观念也较之前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社会对女性的期望值也越来越高,造成女性生活、工作等压力也有了显著的增加,从而造成孕妇生产后心理状态有明显下降,造成负面情绪堆积[2]。同时随着网络时代的发展,孕期教育也逐渐普及化,人们对孕期相关知识得到拓展,掌握程度有明显提升,但是随着越来越多的网络知识在生活中及网络上散布,造成人们对孕产知识的过分重视及存在不正确孕产知识理解,使孕妇保健存在矛盾,从而影响保健效果[3]。孕产保健工作是为孕产期孕妇提供健康,并进行不定期宣教,保证孕妇对保健工作有一个正确的认知,从而提升孕妇自我保护意识,达到提升保健质量的目的[4]。
最初的常规护理模式是以疾病为中心展开,护理人员从疾病需求出发展开服务,随之逐渐过度到以人为本的护理服务模式,并不断实现了优质、综合护理干预,治疗效果明显,但是,相对孕妇而言,该类人群不属于患者,属于健康人群的特殊时期,所以在对孕妇进行服务过程中,不光需要对孕妇怀孕周期心理变化层面进行针对性护理服务,同时还要增加孕妇及家属对孕产期相关知识的了解,对其错误认知进行及时纠正,保证孕妇有一个正确、全面的认知[5]。此外孕妇相对患者而言,自我护理能力有明显优势,因此在对孕妇进行服务的过程中还要提升孕妇自我服务的意识,同时针对孕妇个体差异,提供满足多元化服务,保证孕妇需求。同时随着二胎、三胎政策的开放,孕产妇人数逐渐增多,随着人们教育观念发生变化,人们对医疗服务要求也越来越高,常规保健服务模式已无法满足孕妇的需求[6]。
多元化服务模式是通过多样的服务手段、方式等满足用户不同的需求,从而达到理想的服务目的[7]。随着社会的发展,多元化服务模式已经逐渐渗透至各行各业,有效提升了用户的服务质量,此外实施多元化服务可以增加用户的服务选择性,选取适合自己的优质服务,从而满足多样的服务需求,增加用户的信任度。在孕妇保健工作中实施多元化服务模式要求,需要相关医护人员对孕妇整个孕期的情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并结合自身相关临床经验,制定合理的孕期保健方案,并且通过多样性宣传方式,让孕妇树立一个正确的保健意识,使孕妇在孕期有一个乐观的生活态度,此外医患人员还要提醒孕妇做好各个阶段的产检,尽早对胎儿不良情况进行筛查,从而提升孕妇保健工作的工作质量[8]。本文中根据孕妇保健工作,使用多元化服务模式,分别从早中晚三个孕期实施保健工作的服务,提升孕妇健康保健意识。从孕早期重视孕妇心理变化情况,进行对症的服务干预,让孕妇学会自我管理情绪,并通过疏导的方式,让孕妇的不良情绪得以缓解或消除,保证积极乐观的心态,同时对孕早期孕妇进行一对一孕期营养指导,保证孕妇身体健康;在孕中期对孕妇和胎儿身体健康情况进行评估,并指导孕妇相关母乳喂养知识,为孕妇生产后做好准备工作;在孕晚期指导孕妇适当增加锻炼量,保证充足睡眠,增强体质;在生产过程中由于身体的疼痛及心理的害怕,产妇很容易出现身体应激反应,因此指导孕妇放松心情,让孕妇体会到来自家庭的关心,从而帮助孕妇顺利生产,最后对产妇进行产后访视,提供母婴的相关保健检查,并告知母乳喂养的相关知识和优势,鼓励产妇进行母乳喂养。
本文中观察组孕妇的产后抑郁人数占1例,占比3.33%,对照组产后抑郁人数10例,占比33.33%,观察组远低于对照组,(P<0.05)。分析:给予有针对性的产前服务,让孕妇积极主动的做好孕期检查,增加孕期检查的配合度更有利于提升妊娠结果。此外通过多元化服务方式,对孕期产妇进行健康教育指导,并依据孕妇个体差异的不同,给予合理的医学指导,来缓解孕妇抑郁情绪。根据孕产妇服务方案,建立健康档案,并且加强对孕产妇孕期及孕后随访工作,让孕妇贯彻落实保健工作,并通过微信公众平台,解决孕妇的问题,站在孕妇的角度思考问题,并对提出的问题进行一一解答,解决孕妇的困扰,保证身心健康。并且通过对孕妇个体差异,提供专业、科学的服务,包括孕妇营养、心理、生理等,保证孕妇整个孕期的健康教育,让孕妇在整个孕期感受到舒适、开心,使孕妇保持一个良好的心理状态,降低产后抑郁的发生,促进孕产妇身心健康[9]。本次研究中观察组孕妇的纯母乳喂养人数占28例,占比93.33%,对照组纯母乳喂养人数16例,占比53.33%,观察组远高于对照组,(P<0.05)。分析:通过对孕产妇多元化保健服务工作的开展,让科学保健的意识贯彻落实至整个孕期,同时进行母乳喂养可以提升婴儿的身体免疫力,可以促进婴儿的生长发育,有利于提升母婴的安全。此外在整个孕产期培养良好的生活作息,并配合系统的检查,能够降低高危妊娠的发生风险,为孕妇提供一个良好的分娩保证,对促进母婴的健康意义重大,同时指导孕妇学习相关母乳喂养知识,进行母乳喂养可以促进产妇的子宫收缩,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让婴儿摄取到母乳中含有的丰富蛋白质,可以促进婴儿吸收、消化。同时使用母乳喂养可以让婴儿增加安全感,促进母婴之间的感情,最大程度上实现母婴健康,提升人口素质[10]。
综上所述:在孕产期保健工作中应用于多元化服务模式的干预,可以让孕产妇有一个积极的心态,有效降低孕产妇产后抑郁率,同时让产妇了解母乳喂养优势,提升纯母乳喂养率,效果良好,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李利军,李婷. 多元化服务模式运用于孕产保健工作中对纯母乳喂养率及产后抑郁率的影响[J]. 中国社区医师,2021,37(18):179-180.
[2] 刘杏珍,黄小燕,龙佩娴,等. 医疗集团管理下互联网+护理多元化服务促进纯母乳喂养的应用效果[J]. 中国当代医药,2021,28(19):267-269,273.
[3] 梁清仙. 加强孕产妇心理保健预防产后抑郁症[J]. 护理研究,2008,22(9):799-800.
[4] 张爱红,李春丽. 基于人性化理念的精细化护理结合健康保健对产后抑郁症产妇的影响研究[J]. 临床医学工程,2022,29(9):1273-1274.
[5] 李立双,温美兰,王彩红. 同伴互动支持模式对初产妇产后抑郁和母婴保健知识掌握情况的影响[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20,17(1):155-157.
[6] 刘李洁,钟巧诗,陈婉嫦. 认知行为干预联合心理健康保健对产后抑郁的治疗效果分析[J]. 医学理论与实践,2020,33(6):1018-1019,1032.
[7] 朱艺,孙娜,殷晓旭,等. 生育政策调整背景下我国女性产后抑郁症状与育儿自我效能双向关系的追踪研究 ——基于湖北省的实证调查[J]. 人口与发展,2023(1):27-39.
[8] 郭朋飞,覃英华,聂楚榕,等. 广西哺乳期妇女产后抑郁症状现状及社会资本对其的影响[J]. 医学与社会,2023,36(2):64-68,106.
[9] 汪伟,徐华,陈茜,等. 不同剂量艾司氯胺酮对产妇剖宫产术后镇痛和产后抑郁的影响[J]. 临床麻醉学杂志,2023,39(5):501-505.
[10] 肖意苹,张烜,毛芳香,等. 母亲产后抑郁症状对婴儿忽视的影响:基于群体和个体视角的证据[J]. 军事护理,2023,40(7):29-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