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检查在子宫肉瘤与子宫肌瘤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期刊: 现代医学研究 DOI: PDF下载

黄莹

于都县人民医院超声科 342400

摘要

目的:探究超声检查在子宫肉瘤与子宫肌瘤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择取2021年01月~2022年06月期间,在我院经病理检查确诊为子宫肌瘤45例患者作为试验观察对象,记为子宫肌瘤组,选取同时期在我院理检查确诊为子宫肉瘤的45例患者作为试验参照对象,记为子宫肉瘤组,所有患者均在我院进行超声检查,将病理学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两组患者超声征象之间的差异及诊断准确率。结果:子宫肉瘤的声象特征:超声边界模糊,回声类型多为混合回声或蜂窝状回声,内部结构多为蜂窝状,血流分布不规则,走行紊乱,多数为单发病灶,有镶嵌样彩色血流信号。子宫肌瘤的声象特征:超声边界清晰,回声类型多为低回声,内部结构多数为实性,血流分布规则,瘤体周边有环状或半环状血流束,内见点条状血流信号,多数为多发病灶。两组患者在边界清晰度、回声类型、内部结构、血流分布特点、病灶个数及血流信号特征方面的比例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子宫肉瘤组患者诊断准确率为91.11%,子宫肌瘤组患者诊断准确率为97.7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肉瘤与子宫肌瘤的超声征象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可以通过超声检查对两种疾病进行准确的鉴别和诊断,为临床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关键词

超声检查;子宫肉瘤;子宫肌瘤;鉴别诊断

正文


子宫肉瘤为恶性肿瘤,子宫肌瘤为良性肿瘤,均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女性生殖系统疾病,患者发病后均有腹部包块和不规则阴道出血等症状,两者临床症状有交叉之处,需要通过影像学检查或病理学检查进行鉴别诊断[1],由于子宫肉瘤和子宫肌瘤的影像学特征较为相似,极易出现误诊或漏诊,由于两种疾病的治疗方法与预后存在明显的差异,需要予以准确的鉴别[2],超声检查是目前临床上诊断子宫肌瘤与子的常用方法,可以通过观察肿物的边界、病灶个数、回声类型、内部结构、血流分布特点等对上述两种疾病进行鉴别,以提高疾病的诊断准确率,为探究超声检查在子宫肉瘤与子宫肌瘤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我院展开以下试验观察,现总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

随机择取202101~202206月期间,在我院经病理检查确诊为子宫肌瘤45例患者作为试验观察对象,患者均符合《子宫肉瘤诊断与治疗指南(2021年版)》中相关诊断标准[3],记为子宫肌瘤组,患者年龄29~50岁,平均年龄(40.21±3.19)岁,病理学检查结果:子宫平滑肌肉瘤23例,子宫内膜间质瘤13例,中胚叶混合瘤9例。选取同时期在我院理检查确诊为子宫肉瘤的45例患者作为试验对照组,患者均符合《子宫肌瘤的诊治中国专家共识》中相关诊断标准[4],记为子宫肉瘤组,患者年龄28~52岁,平均年龄(40.58±3.52)岁,病理学检查结果:平滑肌瘤25例,非典型肌瘤20例。两组患者资料平衡性良好(P>0.05)。此次研究已获得医院医学领域委会的批准。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在我院展开超声检查,检查仪器为Aloka 4000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患者进行腹部和阴道超声检查。检查前向患者做好科普宣教工作,让患者身体放松,告知患者检查流程及注意事项,指导患者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检查操作,腹部超声检查先于阴道超声检查,先安排患者进行腹部超声检查,探头频率设置为3.5Mhz~6.0Mhz,检查前让患者充盈膀胱,取仰卧体位,在患者下腹部涂抹耦合剂,对患者下腹部纵切面、横切面与斜切面的多切面进行扫查,扫查范围包括子宫与双侧附件,收集患者子宫动脉、子宫壁、瘤体内部和瘤体周边的血流信息;之后安排患者进行阴道超声检查,检查前让患者排空膀胱,取膀胱截石位,探头频率设置为4.0Mhz~9.0Mhz,探头上涂抹耦合剂,套一次性避孕套,将探头置入患者的阴道内,在阴道后穹隆处对患者子宫及双侧附近进行多方位的扫查。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超声征象(主要观察边界清晰度、回声类型、内部结构、血流分布特点、病灶个数及血流信号)之间的差异及诊断准确率。

1.4数据处理

整理实验结果建立数据库,将数据准确无误的录入到IBM SPSS Statistics 21.0软件,计数指标使用率(%)表示,卡方检验,计量学指标使用均数±标准差`c±S )表示,t检验,P<0.05,差异具有显著性。

2.结果

2.1两组患者超声征象差异比较

子宫肉瘤的声象特征:超声边界模糊,回声类型多为混合回声或蜂窝状回声,内部结构多为蜂窝状,血流分布不规则,走行紊乱,多数为单发病灶,有镶嵌样彩色血流信号。

子宫肌瘤的声象特征:超声边界清晰,回声类型多为低回声,内部结构多数为实性,血流分布规则,瘤体周边有环状或半环状血流束,内见点条状血流信号,多数为多发病灶。

两组患者在边界清晰度、回声类型、内部结构、血流分布特点、病灶个数及血流信号特征方面的比例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详细数据见表1

1 两组患者超声征象差异比较[n(%)n=45]

声象特征

子宫肉瘤组

子宫肌瘤组

c2

P

边界清晰度

清晰

模糊

 

1533.33

3066.67

 

3168.89

1431.11

11.383

<0.001

回声类型

低回声

混合回声

蜂窝状回声

 

613.33

2146.67

1840.00

 

3168.89

817.78

613.33

28.720

<0.001

内部结构

实性

囊实性

蜂窝状

 

613.33

817.78

3168.89

 

3680.00

00.00

920.00

41.528

<0.001

血流分布

分布规则

分布不规则

 

511.11

4088.89

 

3680.00

920.00

43.051

<0.001

病灶个数

单发

多发

 

4191.11

48.89

 

715.56

3884.44

51.607

<0.001

血流信号特征

镶嵌样彩色血流

环状或半环状血流束、点状血流信号

 

3168.89

1431.11

 

 

1022.22

3577.78

 

9.756

<0.001

2.2两组患者诊断准确率比较

子宫肉瘤组患者诊断准确率为91.11%41/45),子宫肌瘤组患者诊断准确率为97.78%44/45),两组患者诊断准确率进行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2=1.906P=0.167)。

3.讨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是一种无创操作简便、费用低廉、快捷有效的诊断方法,在各种妇科疾病的诊断中得到广泛的应用,病理学检查是临床上鉴别子宫肌瘤与子宫肉瘤的金标准,但该方法耗时较长,操作比较复杂,且治疗费用相对较高,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广泛使用。此次研究我院选择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子宫肉瘤和子宫肌瘤进行鉴别诊断,子宫肉瘤是一种恶性肿瘤,肿瘤无外包膜,呈浸润性生长,因此其超声检查边界比较模糊,肿瘤细胞容易侵袭和转移,给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极胁,由于其内部结构为蜂窝状,因此血流分布不规则,加之其性质为恶性,形态不规则,供血网络与周边血流分布也比较紊乱[5]。子宫肌瘤是一种良性肿瘤,呈膨胀性生长,肌瘤周边的子宫肌层会因受到压迫而形成“假包膜”,其边界清晰且内部结构多为实性,由于子宫动脉通常从外向内穿入假包膜之中来围绕肌瘤分布,会形成一层血管网为肌瘤供血,因此超声检查可见规则的环状或半环状血流束[6]宫肉瘤与子宫肌瘤超声征象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这主要与两种肿瘤的形成和发展有关,根据两种肿瘤在超影像下的不同征象能够对其进行准确的鉴别和诊断,为患者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准确依据。

综上所述:子宫肉瘤与子宫肌瘤超声征象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可以通过超声检查对两种疾病进行准确的鉴别和诊断,为临床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1]韩继荣,田燕妮,李思曼,. 影像学检查在子宫肉瘤与变性子宫肌瘤中的鉴别诊断价值[J]. 医学临床研究,2022,39(4):517-520.

[2]万艳,徐光国.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显像诊断子宫肌瘤的应用分析[J].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2021,39(5):768-772.

[3]中国抗癌协会妇科肿瘤专业委员会. 子宫肉瘤诊断与治疗指南(2021年版)[J]. 中国癌症杂志,2021,31(6):513-519.

[4]子宫肌瘤的诊治中国专家共识专家组. 子宫肌瘤的诊治中国专家共识[J]. 中华妇产科杂志,2017,52(12):793-800.

 [5]谢间莲,刘国江. 超声检查在子宫肉瘤与子宫肌瘤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效果[J].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2,6(8):65-67.

 [6]徐冬煜,茹翱. 弥散加权成像联合多普勒超声对子宫肉瘤与子宫肌瘤的鉴别诊断[J]. 中国妇幼保健,2021,36(5):1206-1209.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