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按摩联合悬灸治疗便秘的临床疗效评价
摘要
关键词
穴位按摩;悬灸;便秘;临床疗效
正文
便秘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问题,其主要特征是排便不畅、排便困难和排便频率降低,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老年人群中便秘的发生率较高,这可能与生活方式改变、饮食结构调整以及身体功能下降等因素有关。便秘不仅会引起不适,还可能导致严重的健康问题,如肛裂、痔疮等。因此,寻找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对老年便秘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穴位按摩和悬灸疗法是中医传统的治疗方法,已在不同的疾病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这两种疗法在促进身体的气血流通、调整脏腑功能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近年来,研究人员开始探讨穴位按摩和悬灸疗法在治疗便秘方面的潜力,特别是在老年患者中的应用。然而,目前关于这一领域的研究仍然有限,需要更多的临床研究来验证其疗效和安全性。
本文旨在探讨穴位按摩联合悬灸治疗便秘的临床疗效。通过对穴位按摩联合悬灸治疗便秘的临床疗效进行深入研究,我们希望为老年便秘的治疗提供一种新的、有效的方法,同时也为中医传统医学的应用提供更多的科学依据。这将有助于提高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他们的痛苦,为健康老龄化社会的建设做出贡献。
穴位按摩联合悬灸治疗便秘的临床疗效评价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医院的电子病历系统中检索便秘患者的资料,筛选出48名符合要求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和病程等方面的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差异在统计学上不具备显著性(P>0.05)。这意味着治疗组和对照组在这些基本特征上没有明显的差异,使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更具可比性和科学性。
表1 两组便秘患者基本情况
组别 | n | 平均年龄(岁) | 病程(月) | 排便间隔时间(天) |
对照组 | 24 | 35.66±2.31 | 9.88±2.88 | 6.25±2.33 |
治疗组 | 24 | 36.04±2.67 | 10.02±3.01 | 6.15±2.21 |
纳入标准:符合便秘诊断标准的患者,包括排便不畅、排便困难、排便频率降低等临床症状;愿意参与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的患者。
排除标准:具有严重的心血管疾病、肝肾功能不全等严重合并症的患者;对穴位按摩和悬灸疗法存在过敏或不适反应的患者;正在接受其他便秘治疗的患者;参与其他临床研究的患者。
在筛选患者时,需要严格遵循一定的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以确保研究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1.2便秘诊断标准
(1)排便频率:便秘的一个主要特征是排便频率低于正常水平。通常,成年人每周排便3次或更少可能被认为是便秘。
(2)排便难度:患者可能会经历排便困难,包括需要费力排便、用力过度、排便时间较长等情况。
(3)排便质地:便秘患者的粪便通常会变得干燥、坚硬,甚至出现块状便。
(4)排便不适感:患者可能会感到排便时有不适感,如灼烧感、刺痛感或胀满感。
(5)排便不尽感:患者可能感到排便后肠道未完全清空,出现排便不尽感。
(6)肛门阻塞感:有时,患者在排便过程中可能感到肛门阻塞感,即便有便意也无法完成排便。
(7)需用手法协助排便:极端情况下,患者可能需要手法协助才能完成排便。
这些症状和体征可以用于便秘的诊断判断,通常需要医生通过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来确认诊断。在临床研究中,依据这些确诊判断标准可以明确研究对象的便秘状态,以便进行治疗和疗效评价。
1.3 方法
在本研究中,对照组和治疗组将接受不同的治疗方法。以下是具体的治疗和观察方法:
(1)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将采用常规便秘治疗办法,口服乳果熟化糖口服液,每天服用3次,每次10毫升,治疗疗程与治疗组相同;在治疗过程中,如果患者在治疗后出现便秘改变成泄泻的情况,将被提前停止治疗,并记录为有效病例。任何在治疗期间出现泄泻的情况将被记录下来,以便对治疗效果进行更详细的分析。
(2)治疗组
治疗组采用穴位按摩联合悬灸治疗,以帮助改善便秘症状。治疗方法:确保治疗环境安静、温暖、舒适,患者感到放松;准备艾条、温水、湿毛巾、乾毛巾、酒精和消毒用品。
悬灸治疗:指导患者仰卧位,以任脉为主取穴;使用艾条进行穴位灸疗,点燃艾条;依次施灸以下穴位,每个穴位灸疗时间为5-10分钟,以保持患者皮肤微红为度: 关元(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下3寸)、神阙(位于腹中部,脐中央)、天枢(位于腹中部,脐旁2寸,左右各一)、气海(位于下腹部,脐下1.5寸)、水道(位于脐中下3寸,距前正中线2寸)、归来(位于脐中下4寸,距前正中线2寸)。
腹部按摩:患者平卧,放松腹肌;从右下腹部(回盲部)开始,沿着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的顺时针方向进行按摩;按摩由轻到重,刺激肠蠕动,每次持续10-15分钟;如果患者出现腹部不适,立刻停止按摩。
一次完整的治疗过程包括穴位灸疗和腹部按摩,每天进行一次,连续治疗3-5天为一个疗程。 在整个疗程期间,需要观察患者的排便次数和便便的性状;记录患者的症状改变和治疗效果。在治疗过程中,密切关注患者的反应,确保患者安全和舒适;如果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异常不适或疼痛,应立即停止治疗。这个治疗方法结合了穴位按摩和悬灸疗法,旨在刺激肠蠕动,缓解便秘症状。在整个治疗期间,密切关注患者的反应和症状改变,以便调整治疗计划并确保安全有效的治疗。
1.4治疗标准
便秘治疗的疗效标准通常包括以下方面:首先,治疗应导致排便频率明显增加,以每天至少一次正常排便为目标。其次,排便质地应得到改善,从干硬变为柔软,降低排便时的不适感。最终目标是患者完全解除便秘症状,包括不适感、腹胀和腹痛。此外,治疗还应导致首次排便时间缩短,不应引起泄泻或其他不适副作用。治疗的成功应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且效果应持续,而不仅仅是短期的。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治疗方法的选择来确定治疗目标和标准,并通过定期随访和监测来确保治疗的有效性。
1.5统计学方法
在统计学中,我们使用了SPSS 20.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组间的比较采用了t检验。对于计数数据,我们进行了卡方检验(χ²检验)来比较不同组之间的差异。当p值小于0.05时,结果在统计上是显著的。
2. 结果
2.1治疗有效率
表2 两组便秘患者总有效率统计
组别 | n | 痊愈 | 有效 | 较有效 | 无效 | 总有效率 |
对照组 | 24 | 1 | 7 | 4 | 10 | 58.3 |
治疗组 | 24 | 5 | 11 | 4 | 4 | 83.3 |
根据数据,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58.3%,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3.3%。这表明在治疗组中,痊愈和症状改善的患者比例更高,穴位按摩联合悬灸治疗便秘具有显著效果。
2.2首次排便时间
首次排便时间的观察显示,在治疗后的相对较短时间内,大多数患者开始排便。治疗组的首次排便时间平均为 (6.2 ±2.1) 小时,而对照组的平均为 (9.98±5.2) 小时。通过进行统计学比较,我们发现两组之间的首次排便时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这表明两种治疗方法都具有确切的疗效,但治疗组在促进快速排便方面表现优于对照组。
3.讨论
穴位按摩是一种传统中医疗法,通过按摩特定的穴位来调整身体的生理功能。在治疗便秘中,穴位按摩主要集中在腹部、背部和腿部的相关穴位,如“大肠经”、“胃经”等。通过按摩相关穴位,可以刺激肠道的蠕动,增加排便频率;便秘患者常伴随腹胀和不适感,穴位按摩可以缓解这些症状;穴位按摩有助于促进气血的流通,改善肠道功能。
悬灸是一种利用燃烧植物药材产生热力刺激穴位的疗法。在治疗便秘中,主要采用的药材包括艾叶和艾绒。悬灸产生的热力可以温暖脾胃,提高脾胃功能,促进食物的消化吸收;类似于穴位按摩,悬灸也有助于促进气血的流通,改善整体身体状况;悬灸被认为有助于平衡体内的阴阳,进而促进身体的整体平衡。
穴位按摩和悬灸疗法具有不同但互补的作用机制,因此它们的联合应用可能会取得更显著的疗效,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然而,为了进一步验证其疗效,还需要开展更大样本、更长周期的研究。同时,患者在接受治疗前应接受全面评估,以确定最适合的治疗方案。
参考文献
[1]张珍兰,钟志安,刘珍玲. 穴位贴敷联合红外线照射对股骨颈骨折手术患者术后状况的影响[J]. 检验医学与临床,2023,20(16):2428-2430.
[2]饶枝敏,姚丹,胡文霖. 中药穴位贴敷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期无创通气患者胃肠功能紊乱的影响[J]. 新中医,2023,55(16):190-193.
[3]李奇正,路永超,曹召霞,郭振华. 便秘中医治疗进展[J]. 实用中医药杂志,2023,39(08):1715-1716.
[4]杨宇. 针灸治疗联合康复训练在中风后气虚型便秘患者中的应用[J]. 中国当代医药,2023,30(22):116-119+123.
[5]杨丽,薛博,王月. 中医经络穴位按摩联合循证护理对胫腓骨骨折患者胃肠功能影响及便秘预防作用[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23,25(09):217-220.
[6]李晶,杨亚峰,王晓燕. 三黄承气膏穴位贴敷治疗小儿功能性便秘的疗效观察[J]. 中医药导报,2023,29(06):98-100+105.
[7]龚文娟,姚明环,刘丽. 耳穴压豆联合腹部按摩对抗精神病药物所致便秘患者排便情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23,9(06):65-68.
[8]程玲玲,朱晶,梁红. 揿针针刺联合腹部穴位按摩干预气虚型功能性便秘验案[J]. 中国民间疗法,2023,31(11):115-117.
[9]何尹雄. 穴位埋线治疗低位单纯性肛瘘术后疼痛临床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23.
[10]尹世杰. 术后便秘方Ⅱ号治疗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气滞型排便困难临床疗效观察[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23.
[11]傅华. 2型糖尿病合并便秘的中医证型及用药规律分析[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23.
[12]李静. 术后便秘方Ⅰ号治疗混合痔术后胃肠积热型便秘的临床观察[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23.
[13]田丹. 温针灸治疗CKD3-5期非透析患者胃肠道症状的临床观察[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23.
[14]吴飘. 温阳助通方治疗功能性便秘(脾肾阳虚型)的临床观察[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23.
[15]李少丽. 穴位贴敷联合乳果糖治疗儿童功能性便秘(食积型)临床观察[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23.
[16]马良. 中药治疗功能性便秘的数据挖掘和网络药理学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23.
[17]王俊. 卯时穴位按摩联合艾灸神阙穴防治混合痔术后便秘临床观察[J]. 实用中医药杂志,2023,39(05):997-999.
[18]李玉洁,周敏捷,周艳艳,凌乐洁. 畅腑通便方结合穴位按摩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便秘患者的疗效观察[J]. 中国中医药科技,2023,30(03):522-524.
[19]蒋玲芳. 基于中医皮部理论探究揿针在功能性便秘(热积秘)中的应用研究[D].南昌大学,2023.
[20]王晓娟,董新寨. 穴位按摩联合艾灸对改善脑卒中急性期病人便秘的疗效[J]. 护理研究,2022,36(17):3171-3174.
[21]黎瑜,赵婷婷,黄金怀. 舒腹散联合艾灸、腹部按摩干预老年髋部骨折合并便秘临床观察[J]. 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22,25(01):22-24.
[22]韩莉. 艾灸联合穴位按摩对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术后腹胀便秘的效果观察[J]. 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0,42(06):461-462.
作者简介:顾倩雯(1993-), 女 ,汉, 上海, 护师 ,本科,研究方向:护理中医肛肠
基金项目:全国(上海市)名中医普陀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ptzygzs2102):2020 年度普陀区中医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ptzyzk2102);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中医药科研项目:陆金根教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临床效验研究(2020LPO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