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检中心高血压前期患者的互联网+健康管理护理干预效果

期刊: 国际医学研究 DOI: PDF下载

廖玲婷

河池市人民医院 广西 河池 547000

摘要

目的研究互联网+健康管理护理模式对高血压前期患者干预效果。方法抽选我院健康体检中心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体检并确诊高血压前期患者共92例,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6例,对照组行常规健康管理护理模式,干预组行互联网+健康管理护理模式,干预6个月后,对比两组护理前后血压、血脂指标改善情况,并对两组患者护理后的自我管理能力进行评估。结果两组血压、血脂指标对比得出,干预组护理后各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自我管理能力对比得出,干预组总实现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互联网+健康管理模式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

高血压前期;互联网;健康管理;护理干预

正文


高血压是指血液在血管内流动对血管壁造成的压力高于正常值。高血压前期则是血压值还未突破达到高血压范围的临界点,通过专业合理的针对性干预逆转病情的可能性极高[1]因此正确、科学的干预措施,能够保证患者的治愈效果。近年来互联网发展飞速,医疗行业也逐渐融合互联网,开展了“互联网+健康管理”模式,充分发掘互联网技术实现远处多方实时互动、跨越空间局限等优点[2],帮助患者维持健康状态。本文主要研究互联网+健康管理护理对高血压前期患者的干预效果,现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抽选我院健康体检中心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体检并确诊为高血压前期的患者共92例,抽签法分为对照组46例,男性26例,女性20例;年龄42~57(49.50±2.26)岁;初中以下20例,初中12例,高中及大专12例;干预组46例,男性21例,女性25例;年龄43~60(51.50±2.91)岁;初中以下21例,初中17例,高中及大专8例。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1.1纳入标准:(1)符合高血压前期诊断标准并且初次确诊高血压前期;(2)精神认知正常,可以配合此次调研且依从性良好;(3)能够独自操作使用电子产品。

1.1.2排除标准:(1)有过高血压病史;(2)合并心肝肾疾病病变;(3)合并恶性肿瘤及器官组织损伤。
1.2方法

1.2.1对照组行常规健康管理护理,告知患者按时服药,规律作息时间,保持饮食健康,按时回访患者复查。

1.2.2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互联网+健康管理护理模式。(1)心理护理:告知患者血压值在一定干预下可恢复,安抚焦虑情绪;耐心解答患者疑问,介绍成功案例,增加患者恢复健康的信心;患者感受到关心与支持,更加坚定恢复健康的决心;(2)健康管理护理:由专业健康管理师指导,根据患者资料制定建立患者健康管理档案,指导患者多吃水果蔬菜、少高脂高盐饮食;规律生活习惯,早睡早起,按时锻炼身体,禁烟戒酒等健康生活方式;记录患者血压变化,分析患者血压风险情况,及时根据血压调整方案;记录患者在此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对相关不良反应采取一定的措施,及时对资料进行整合上传;(3)互联网管理:建立线上高血压健康管理平台,线上管理患者自我管理健康生活的落实情况;实时分析患者的高血压情况,并设置时间提醒自我检测血压、规律饮食、运动等打卡服务;建立小组管理,远程解答患者疑问;平台定期发布关于高血压前期干预的文章或视频,利用小视频讲解的方式,指导患者正确血压测量方法;健康管理师通过平台收集患者实时资料,观察此方案的实施效果并及时调整。

1.3观察指标(1)两组护理前后血压、血脂指标改善统计两组患者分别采用不同模式干预6个月后,血脂、血压的改善情况;(2)自我管理能力评估合理饮食(低脂低钠每日三餐规律)、不良习惯(吸烟、喝酒)、服药、规律运动(每周≥4次)四个方面进行评估,对比两种方案的实现率。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分析数据,计量资料表示为(±s),实施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X²检验对比,P<0.05即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护理前后血压、血脂指标改善比较干预组血压、血脂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1两组护理前后血压、血脂指标改善比较±s

组别


例数

收缩压(mmHg)

舒张压(mmHg)

血脂(mmol/L)

对照组

护理前

46

136.72±4.61

88.65±3.52

5.68±1.10


护理后


134.36±4.31

87.36±3.41

5.16±0.86


t


1.536

0.917

0.086


P


0.201

0.562

0.257

干预组

护理前

46

136.13±4.72

 

87.13±3.69

5.69±0.98


护理后


126.64±3.20

83.77±2.31

4.12±0.78


t


10.662

12.673

13.846


P


0.021

0.016

0.010

2.2自我管理评估对比结果显示干预组合理饮食、服药、规律运动数据均高于对照组,干预组不良习惯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评估对比(例,%)

组别

例数

合理饮食

不良习惯

服药

规律运动

总实现率

对照组

46

20(48.67)

18(39.67)

28(65.53)

1228.74

60(78.63)

干预组

46

32(72.68)

10(25.34)

40(90.16)

25(60.38)

97(96.32)

Χ2


6.133

10.578

12.469

11.673

15.314

P


0.016

0.026

0.037

0.009

0.023

3.结论

互联网在医疗行业对高血压前期患者开展“互联网+健康管理”护理模式的干预,是一种依托互联网背景、充分利用互联网优势的新型护理模式[3]通过对患者资料的分析,提供干预高血压前期的生活方式,实时解答患者疑问,降低患者对自身疾病的焦虑情绪,实现远程管理、医疗咨询等服务,避免了传统方式的缺点。

本次研究就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血压、血脂指标改善对比发现,干预组血压、血脂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自我管理评估分析得出,干预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要高于对照组(P<0.05),这两份研究结果可以说明,通过应用互联网+健康管理模式,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追踪、分析,及时调整健康管理方案,线上沟通指导患者规范饮食、规律运动等管理方法,纠正患者的不良习惯,帮助患者树立健康意识有很大帮助。

综上所述,互联网+健康管理护理模式干预效果显著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4.参考文献

[1]谢桂珠.高血压前期体检人群24h动态血压监测与体质指数的相关性评价[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21,11(19):15-17.

[2]张云芳,叶辉,罗菲菲等.“互联网+高血压管理新模式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20,23(4):551-554.

[3]邵美龙.“互联网+健康管理”护理模式应用于体检中心高血压前期的价值[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2022,12(13):3.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