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外冲击波碎石用于治疗泌尿系统结石临床疗效观察
摘要
关键词
体外冲击波碎石;泌尿系统结石;常规排石
正文
泌尿系统结石在泌尿外科时常见的一种疾病,我国患泌尿系统结石发病率大约在5%-10%,并且呈现区域性差异,发病人数中只有30%的患者需要在医院中进行住院治疗。在传统的临床治疗中通常采用药物帮助结石排出,但是治疗时间相对较长,患者疼痛时间也长,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与生活质量。随着现代临床技术与医疗设备的完善,治疗泌尿系统结石症状可以采用体外冲击碎石技术,帮助患者快速排出体内结石,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1]。泌尿系统结石患者主要呈现出排尿困难,并且伴有腰腹部疼痛感觉,这对患者的身心与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体外冲击波碎石是利用冲击波技术将体内的结石进行粉碎排出体外的方式。体外冲击波碎石技术的出现,有效减少传统开放性手术的治疗,降低开放性手术的实施率。随着近年来体外冲击波碎石在医学领域的不断延伸下,在临床中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本次针对体外冲击波碎石对泌尿系统结石的临床治疗进行分析,具体临床报告如下所示。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资料选取2021年4月-2023年4月医院收治泌尿系统结石患者120例,对患者进行随机分配,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患者各6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中男性有48例,女性患者有12例;年龄在22-6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2±2.5岁;体重在51-80kg,平均体重为55.4±2.2kg;结石大小在0.2-2.5cm,平均为0.4±0.2cm;患者疾病类型:输尿管结石患者有42例,肾结石伴输尿管结石有18例,单侧有44例,双侧有16例。试验组患者中男性有45例,女性有15例;年龄在24-5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0.8±1.7岁;体重在47-78kg,平均体重在58.7±4.2kg;结石大小在0.1-2.6cm,平均在0.1±0.2cm;患者疾病类型:输尿管结石的患者有36例,肾结石伴输尿管结石的有24例,单侧顺尿管结石患者有46例,双侧有14例。两组患者的基础资料与结石类型与分布都有所了解,差异不显著(P>0.05)。在两组患者进行治疗前医护人员告知患者治疗执行标准,同时治疗方案获取院方同意。
纳入标准:首先经过腹部X光片、泌尿系统超声与CT平扫检查,确定患者患泌尿系统结石症;然后患者的临床资料完善;其次没有治疗结石的患者;再次患者与家属自愿参与本次临床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最后,患者在检查后结石直径<2cm。
排除标准:患者出现凝血功能异常;患者泌尿系统感染;患者出现手术禁忌者;
1.2方法
对照组在泌尿系统结石治疗中采用常规方式治疗,在治疗中应用药物为曲马朵(生产厂家:深圳海王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33331)、山莨菪碱(生产厂家:长春长庆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22020425)各10mg,采用肌肉注射方式;静脉注射中注入盐酸屈他维林(生产厂家:扬州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20065923),,总补液量在500-1000ml之间,患者疼痛缓解之后便可离开医院。
试验组在治疗中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技术,借助体外冲击波碎石仪器(ESWL-Ⅴ型),根据患者体内结石部位与患者自身的耐受程度调整仪器的电压量,电压一般在8-13kv,频率在40-50次/min,冲击治疗过程中次数每次在1000-3000次之间。患者在治疗前,需要进行泌尿造影超声检测,确定泌尿结石在体内的具体位置与结石大小,同时在碎石治疗前2小时不能进食,根据患者体内结石位置,采用合适的体位进行碎石。如果患者出现肾结石或输尿管上端有结石,此时患者需要保持仰卧位;如果患者输尿管下端存在结石或者是膀胱结石,患者就采用仰卧位。体外冲击波碎石过程中,需要对患者生命体征进行监测,每次碎石的时间要保证在一周,排石治疗之后要嘱咐患者大量饮水,不能食用生冷、刺激性的食物[2]。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结石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与患者治疗满意度情况,在临床疗效中观察判定为以下标准:显效,结石患者在治疗中将结石全部排出体外,在临床中各种病症现象全部消失,尿常规检查一切正常。有效,在经过治疗之后发现患者体内部分泌尿系统结石排出体外,身体中残留结石较少,患者疼痛症状减轻,尿常规检查结果为正常。无效,患者在一段时间治疗后体内泌尿系统结石依旧没有排出体外,甚至导致患者的病情加重。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治疗满意度中,医院采用自制的两份表进行评定,针对患者体内的结石排出效果、疼痛程度、治疗效果、体感等方面进行评分,每项均为100分,分值越高证明患者在临床治疗中满意度越高。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数据采用 SPSS25.0统计学分析,技术资料中[n(%)]进行表示,并且采用χ2的检验方式,计量资料中以( ±s)进行表示,利用t进行检验。P<0.0表示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
在两组患者临床治疗中可以分析出,试验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能说明患者在治疗中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的方式治疗泌尿系统结石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较为显著。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情况[N(%)]
组别 | N | 显效 | 有效 | 无效 | 总有效率 |
对照组 | 60 | 35(58.3) | 17(28.3) | 8(13.4) | 52(86.6) |
试验组 | 60 | 48(80) | 10(16.7) | 2(3.3) | 58(96.7) |
χ2 | 7.024 | ||||
P | 0.0261 |
2.2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两组患者在泌尿系统结石治疗中的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对比,发现试验组患者在治疗后发生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也证明患者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进行治疗后,发生的并发症概率较低,在临床中有较好治疗结果。
表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N(%)]
组别 | N | 内验血尿 | 感染 | 腰腹疼痛 | 总发生率 |
对照组 | 60 | 8(13.3) | 5(8.3) | 7(11.7) | 20(33.3) |
试验组 | 60 | 1(1.7) | 2(3.3) | 2(3.3) | 5(8.3) |
χ2 | 7.125 | ||||
P | 0.0211 |
2.3两组患者治疗满意度对比
两组患者在泌尿系统结石治疗后进行满意度对比,发现试验组的治疗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能体现出体外冲击波碎石在患者治疗后带来为满意的治疗效果,在临床疗效中有较好的效果。
表3 两组患者治疗满意度对比( ±s,分)
组别 | N | 结石清除效果 | 疼痛程度 | 治疗效果 | 体感效果 |
对照组 | 60 | 83.46±1.65 | 84.31±2.45 | 84.62±3.16 | 86.41±3.76 |
试验组 | 60 | 93.53±2.49 | 92.37±2.18 | 95.31±2.42 | 95.87±3.10 |
t | 35.167 | 21.561 | 19.424 | 18.134 | |
P | 0.0000 | 0.001 | 0.001 | 0.001 |
3.讨论
随着近年来,泌尿系统结石发病率不断增加,患者身体疼痛与生活质量收到严重影响。在临床治疗泌尿系统结石的方案有很多,例如,药物排石汤、开放式取结石、体外冲击波碎石等,但是在临床研究中能够发现,体外冲击波碎石对患者的治疗效果最佳,并发症发生率最低,因此在临床中采用此项技术的比例不断上升。泌尿系统结石治疗中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对患者体内的结石排出较为干净,还能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并且体外冲击冲击波碎石还能在输尿管的上中下阶段中治疗结石都有显著的效果,针对肾结石、膀胱结石都有疗效。体外冲击波碎石是采用液电式高位放电方式进行治疗,在治疗中产生大能量,通过聚焦进行治疗,针对结石位置,连续性、多次性采用冲击方式,对结石进行破坏,以此帮助结石随尿液排出患者体外[3]。本次研究中能看出,两组患者在治疗后,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的患者整体有效率与治疗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足以说明,体外冲击波碎石在泌尿系统结石治疗中有非常好的临床效果。
经过临床疗效观察表明,体外冲击波碎石在泌尿系统结石治疗中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的特点,并且在治疗中不需要再顺尿管中放置支架,在短时间内进行结石治疗。治疗中针对患者的软组织部位进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技术,针对患者的背部、腹部等不同位置进行碎石操作,由于患者机体软组织具有一定的抗压力特点,所以承受冲击波的能量相对较强,在冲击波碎石结束之后也不会对患者的软组织造成任何伤害。在泌尿系统结石排出体外之后,患者疼痛症状明显减轻,血尿现象也会得到明显改善,在一定程度中还能降低患者治疗中出现并发症的发生率,因此能看出体外冲击波对患者的结石治疗有非常显著效果[4]。
泌尿系统结石治疗中借助体外冲击波碎石仪器,仪器中所产生的冲击波有着较高的传导性作用,尤其在液体传到过程中,当冲击波传播在患者体内时,有效减少耗损,加快患者结石的反复冲击,更好的发挥冲击波带来的碎石效果。例如,在输尿管下段进行结石治疗中,导致患者膀胱尿液充盈,由于耻骨与上缘水平结合,体外冲击波碎石过程通过膀胱内的液体作为介质发挥出冲击波能量,对输尿管下段的结石进行击碎,或者破坏结石内的张力,逐步击碎结石,提高输尿管下段结石的排出。同时,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中产生的冲击波压力改变了离子的通道,并导致去极化的进行结石抑制,从而对患者治疗中有镇痛的作用,降低患者出现并发症的现象。结石在排除体外时,由于结石的大小发生改变,不能基础梗阻,降低患者的疼痛感,提高患者对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的满意度。患者在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中,由于结石远端,患者肥胖等因素会出现结石无法一次进行粉碎,所以在治疗过程中选用哪种治疗方案受到医学人员的争议[5]。不仅如此,在结石不同的位置中还需要利用不同的波源进行结石粉碎,但碎石效果较为一般,例如在肾结石碎石过程中,腹式呼的方式就会导致结石位置出现移动现象,同时焦斑的宽度对碎石的效率造成影响。所以,在碎石治疗中,要综合考量患者体内结石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焦斑与脉冲频次为患者进行治疗,以此提高碎石效果。患者体内的结石位置对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效果也有一定的影响,例如,患者出现肾下盏结石症状,利用冲击波碎石帮助患者排出结石的效果就会很差,甚至会导致结石击碎后无法有效的排除体外。在例如患者出现上段结石较高现象,膀胱内的结石位置较低,这类患者在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中需要根据结石的情况,预先对治疗方案进行分析与研究,制定出合理的取结石方案。
综上所述,泌尿系统结石的患者在出现结石之后,会出现血尿、腹部疼痛等现象,甚至严重的患者会出现尿路梗阻、肾盂积水等现象,不仅对患者的肾功能造成损伤还对患者的生活造成影响。所以,患者在出现症状之后需要及早进行诊断,采用合理的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以此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随着泌尿系统结石患者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之后,对患者体内结石排出,为患者减轻病痛,同时在临床治疗中对体外冲击波碎石技术不断的完善,临床治疗泌尿系统结石效果较为成熟,并且成为患者治疗泌尿系统结石的首要治疗方案,在医学中值得推广。但由于本次病例研究例数较少,需要在今后加大研究力度。
参考文献
[1]朱伟,康慨.体外冲击波碎石用于治疗泌尿系统结石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22,38(29):19-21.
[2]罗屹斌,宋启侠.体外冲击波碎石术与内镜取石术治疗泌尿系统结石患者的效果比较[J].中国医学创新,2022,19(14):150-153.
[3]李小平.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临床应用分析[J].甘肃科技纵横,2022,51(01):83-85.
[4]王大红.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泌尿系统结石的临床效果分析[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21,32(01):64-65+88.
[5]李静.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应用于泌尿系统结石治疗后促进排石的护理观察[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25):79-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