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续性护理对于慢阻肺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期刊: 国际医学研究 DOI: PDF下载

李娅楠

贵州省建筑医院 贵州省贵阳市 550002

摘要

目的:对延续性护理干预在慢阻肺患者护理中应用对于患者生活质量所产生的影响进行研究分析,对这种护理干预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评估判定;方法:设定2022年2月-2023年6月作为研究周期,从研究周期规定的时间节点内我院接收的慢阻肺患者中选取符合研究要求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完全随机的方式将100例患者分成人数相等的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应用临床中常规的护理干预,而观察组患者根据研究课题,护理中具体应用延续性护理干预措施。而后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对比观察;结果:在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的MMEF、FVC、PEF和FEV1评分均为体现出明显的差异,P>0.05,而在两组患者分别接受护理干预之后,观察组患者以上四项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评分结果,展现出十分明显的差异,P<0.05。另外,各项生活指标评分结果的对比上,在护理干预之前,两组患者各项指标的评分结果均未表现出明显的差异,P>0.05,而在分别接受护理干预之后,观察组患者各项生活指标的评分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的评分结果表现出极大的差异,观察组患者上述各项评分结果均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在慢阻肺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延续性护理干预措施的应用能够进一步改善患者在恢复期间的生活质量,从而帮助患者更快的恢复健康,在实际临床中表现出更加突出的应用推广价值。


关键词

延续性护理干预;慢阻肺;生活质量

正文


慢阻肺在医学领域中也被称之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多数情况下表现为慢性支气管炎以及肺气肿等呼吸系统疾病,且有着反复发作的特性,给临床中彻底治愈这一疾病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困难[1-3]。目前医学领域中,对慢阻肺疾病的临床医疗问题十分的关注,很多专家学者就这一疾病的临床诊疗都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建议。而在具体的研究中,大多数的研究内容都侧重于慢阻肺疾病的临床治疗方面,而有关慢阻肺患者临床护理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少。在临床工作中,护理工作开展同样对患者的疾病发展有着关键性影响,在慢阻肺患者临床中,加速患者的康复,提升临床工作实效在考虑治疗方案优化的同时,还需要医院重点考量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开展问题,优化调整护理工作方案[4-6]。基于这一点,本次研究中将通过临床实验研究的方式,对延续性护理干预在慢阻肺患者护理中的实际应用效果与影响进行深入探究,具体研究内容汇报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设定2022年2月-2023年6月作为研究周期,从研究周期规定的时间节点内我院接收的慢阻肺患者中选取符合研究要求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完全随机的方式将100例患者分成人数相等的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50例患者中,年龄最大的有87岁,年龄最小38岁,平均为61.25±3.41岁。性别分布方面,50例患者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的人数分别为14人与36人;观察组50例患者中,年龄最大的有85岁,年龄最小37岁,平均为60.27±2.06岁。性别分布方面,50例患者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的人数分别为17人与33人。以上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价值,P>0.05。

根据本次研究要求,以下几项条款是本次研究中患者选取的根本依据:

①患者经临床诊断确系为慢阻肺患者且需要入院治疗;

②患者自身精神状态正常,能够与他人进行正常交流;

③患者的各项临床资料完整;

④患者与患者家庭成员都充分了解本次研究内容,共同签署本次研究的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

①患者病情过于严重需要接受危重症治疗;

②患者有一定程度的精神障碍,情绪不可控;

③患者临床信息不全。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护理中沿用以往临床中的常规护理干预,具体内容包括对患者的日常用药指导,叮嘱患者根据医嘱服用药物,针对一些行动不便的患者,护理人员要与患者家属通力配合,帮助患者服药;对患者开展心理疏导以及慢阻肺疾病相关的健康知识宣讲,通过这些方式消除患者在住院期间的负面心理情绪,由此提升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以及对临床医护工作的依从度。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具体应用延续性护理干预措施,具体内容如下所示:

①成立延续性护理专项工作小组。小组成员由患者的主治医师以及有多年临床护理工作经验与专业知识基础的护士组成。在护理工作开始之前,由小组中患者的主治医师组织带领小组内所有成员开展对慢阻肺疾病临床治疗与护理的专业知识,并对所有成员的学习情况进行专项考核,以保证护理工作中相关人员的专业素养过关。在具体的护理工作中,患者的主治医师具体负责制定慢阻肺患者治疗中的氧气辅助治疗方案、用药规定以及患者运动康复训练内容等,而渠道的护理人员则需要根据主治医师制定的临床治疗方案确定自己的工作内容。与此同时,小组内护理人员在患者出院后还要继续跟进,为患者提供后续的护理服务。

②开展慢阻肺疾病专项健康知识教育。由小组中护理工作经验与专业知识储备最优秀的护理人员负责此项工作。在患者结束住院治疗出院时,由这名护理人员具体负责患者健康档案的建立,健康档案中的内容主要包括患者在出院前的疾病发展情况与整个住院期间的疾病发展曲线,患者的临床基础信息、患者在住院期间的临床治疗工作情况以及患者以及家属的联系方式。另外,护理人员要在患者出院后积极与患者就疾病恢复进行交流,了解患者出院后的恢复情况。一旦发现患者出现问题,护理人员需要提醒患者前往医院作复诊。而健康知识教育的具体内容包括慢阻肺病的发病机制原理,病情治疗中的注意事项以及针对慢阻肺患者的饮食与心理护理内容。而针对有吸烟习惯的患者则要强制要求其戒烟,防止吸烟对患者肺部的进一步损伤,导致病情加重。

③具体护理内容。首先,护理人员要在护理中指导患者练习腹式呼吸和缩唇式呼吸的技巧,以此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在实际的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可以根据患者的恢复程度,对此项训练的强度与频次作灵活调节,并适当配合指导患者进行一些有氧运动。在患者出院之后,患者仍需接受氧气辅助治疗。对此,护理人员要想患者家属具体讲解氧气辅助治疗方法,并帮助家属布置治疗中所需要使用的仪器设施。家庭氧气辅助治疗中,设备的氧流量要控制在1-2L/min,单日供氧的时间在10-15h之间,以确保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充足。

1.3观察指标

①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在护理干预前后的MMEF、FVC、PEF以及FEV1等肺功能指标;

②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在护理干预前后的各项生活质量相关指标。

1.4统计学方法

通过SPSS20.0对两组患者的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将它们按照(±s)表示,并采用T值检验,将它们的相关系数按照[n(%)]表示,最后通过X2检验,将两组患者的相关系数的P<0.05作为标准。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肺功能指标对比

1.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肺功能指标对比结果±s)



观察组(n=50)

对照组(n=50)

T

P

MMEF(L/s)

干预前

1.96±0.25

1.94±0.35

0.329

0.743

干预后

1.19±0.30

1.58±0.23

7.295

0.000

FVC(L)

干预前

2.98±0.46

2.99±0.37

0.120

0.905

干预后

2.04±0.16

2.42±0.27

8.562

0.000

PEF(L/s)

干预前

4.96±0.87

4.98±0.83

0.118

0.907

干预后

4.38±0.21

4.62±0.33

4.339

0.000

FEV1L)

干预前

1.88±0.39

1.86±0.35

0.270

0.788

干预后

1.19±0.12

1.44±0.20

7.579

0.000

2.2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指标对比

2.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指标对比结果±s)



观察组(n=50)

对照组(n=50)

T

P

胸闷

干预前

3.52±0.83

3.50±0.76

0.126

0.900

干预后

1.64±0.32

2.54±0.65

8.786

0.000

咳嗽

干预前

2.91±0.53

2.88±0.50

0.291

0.772

干预后

1.42±0.24

2.06±0.36

10.460

0.000

家务

干预前

2.74±0.65

2.76±0.59

0.161

0.872

干预后

1.27±0.33

2.03±0.50

8.970

0.000

咳痰

干预前

2.65±0.58

2.66±0.46

0.096

0.924

干预后

1.35±0.27

1.94±0.28

10.726

0.000

外出

干预前

2.56±0.63

2.58±0.69

0.151

0.880

干预后

1.22±0.14

1.84±0.25

15.300

0.000

睡眠

干预前

2.83±0.50

2.80±0.44

0.319

0.751

干预后

1.04±0.12

1.98±0.43

14.889

0.000

精力

干预前

1.88±0.39

1.86±0.37

0.263

0.793

干预后

0.97±0.13

1.32±0.28

8.017

0.000

爬楼

干预前

2.19±0.63

2.18±0.54

0.085

0.932

干预后

1.16±0.12

1.63±0.35

8.982

0.000

CAT

干预前

20.49±2.38

20.35±1.66

0.341

0.734

干预后

10.51±1.26

15.49±1.30

19.451

0.000

3. 讨论

慢阻肺有着治疗难度大,发病率与致死率双高以及以反复发作的特性。在实际临床中,慢阻肺患者通常都会互相气喘、咳嗽、呼吸困难等呼吸道系统疾病的症状,会给人体造成极为明显的不适感,而且,这种疾病的发病率与病死率都非常高,由此可见这种疾病对于社会公共卫生健康发展所带来的巨大威胁。在这一疾病发展的众多诱因中,吸烟是其中绝对的主体,目前各个医院临床中接收的慢阻肺患者基本都有吸烟的习惯。而除此之外,空气污染、遗传因素等也是导致慢阻肺疾病出现的诱因。目前有关于慢阻肺患者的临床治疗涌现了很多研究成果,这些研究成果中提到的抗生素、氧疗和支气管扩张药物治疗已经成为临床中的主流治疗方式。而目前相关领域研究中,鲜少有关于慢阻肺患者临床护理问题的研究。截至目前现有的此方面研究中,一些学者提出在护理中通过采取延续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预后质量[7-8]

本次研究中,专门就此进行了临床实验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在护理干预后,采用延续性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各项肺功能指标与生活质量指标结果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这一结果充分证明了延续性护理干预较之传统的护理干预措施有着更突出的提升患者生活质量的作用。究其原因,主要是在于延续性护理干预对于患者出院后的护理工作开展有更多的关注,传统的护理干预措施更多侧重于患者在住院期间的护理,而对于患者出院后的护理工作开展缺少足够的重视。由于慢阻肺疾病有着易复发的特性,一部分患者在出院之后,由于没有接收到优质的护理,导致疾病复发从而降低生活质量。而延续性护理干预的具体应用中,护理小组会更多考虑患者出院后的护理工作开展问题,并采取实质性措施为患者提供出院后的护理服务。由此,患者在出院之后的康复过程仍然能够受到医院方面的监督与帮助,从而更进一步降低疾病复发与加重的概率,保证患者生活之量有更充分的提升[9-10]

综上所述,在慢阻肺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延续性护理干预措施的应用能够进一步改善患者在恢复期间的生活质量,从而帮助患者更快的恢复健康,在实际临床中表现出更加突出的应用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冯晓存.延续性护理对慢阻肺患者的应用效果及生活质量影响分析[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1,19(07):95-96.

[2]杜爱芹.延续性护理干预对慢阻肺患者肺功能指标和生活质量的调节效果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21,37(02):138-139.

[3]肖宝勤.延续性护理干预对慢阻肺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内蒙古医学杂志,2020,52(12):1516-1517.

[4]张会转,王丽娜,董树晓.延续性护理干预对慢阻肺患者肺功能指标和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研究[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20,20(12):141-142.

[5]陶丽君.延续性护理对慢阻肺患者肺功能及护理质量的影响分析[J].名医,2020(12):165-166.

[6]刘茗.延续性护理在慢阻肺患者护理中对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20,18(16):197-198.

[7]刘群.延续性护理对慢阻肺患者肺功能指标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分析[J].心理月刊,2020,15(12):85.

[8]韩丽欢.延续性护理干预对慢阻肺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作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27):99-100.

[9]唐春艳.延续性护理干预对慢阻肺患者的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0,18(02):157-158.

[10]王丽思.延续性护理干预对慢阻肺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J].系统医学,2020,5(02):155-157.

 

 

 

作者简介李娅楠,性别:,民族:,出生年月:1992.02.10,籍贯:山东省济宁市,学历:本科,职称:主管护师,研究方向:护理 呼吸内科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