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科的中医护理理念中“以家庭为中心”产科护理模式的应用分析

期刊: 国际医学研究 DOI: PDF下载

陈维雅

江门市五邑中医院 广东 江门 529000

摘要

目的:依据产科的中医护理理念,分析“以家庭为中心”产科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重点探究其对减轻产妇心理压力、提高产妇和产妇家庭的护理满意度方面的积极影响。方法:在此次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选择了本院2022年一年内收治的产妇100名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平均分成了2组,普通组和实验组。其中,护理人员对普通组的50名产妇实施常规的护理方法,而对实验组的50名产妇则实施中医护理理念中的“以家庭为中心”产科护理模式,在护理工作结束后,护理人员比较两组产妇的心理状态、产妇和产妇家庭的护理满意度,以此判断产科的中医护理理念中“以家庭为中心”产科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结果:在护理工作结束后,实验组的50名产妇的分娩压力明显降低,且产妇和产妇家庭的护理满意度都较高,P<0.05。结论:产科的中医护理理念中“以家庭为中心”产科护理模式可以有效降低产妇的分娩恐惧,并提高产妇和产妇家庭的护理满意度,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

产科;中医护理;以家庭为中心;产科护理模式;应用

正文


引言:自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经济、社会、文化水平持续提升,国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较大的提高,使人们对医院的护理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不仅渴望得到优质的护理,还渴望得到人文的关怀,在无形中推动了医院护理工作的发展和进步,促使医院开始探究人文化的护理方法,改变传统的护理观念,将传统的生物医学护理模式逐步转变为生理、心理、社会一体化的护理模式。产科作为医院的重要部门,产科护理一直都是医院和社会各界关注的重点工作。特别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颁布以后,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了产科护理的重要性,对医院产科护理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使医院产科护理的内容和形式持续丰富,逐渐增设了健康教育、康复护理、预防管理、保健护理、心理护理等内容,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产科护理工作的质量。同时,基于产妇在一个家庭中的重要性,新时代下的产科护理逐渐从产妇个体的护理转向产妇家庭的整体护理,这就衍生出了“以家庭为中心”产科护理模式。顾名思义,“以家庭为中心”产科护理模式和传统的护理模式最大的不同就是以家庭为单位,护理人员需要面前一个家庭讲解护理知识,实施护理手段,鼓励家庭成员积极参与产妇的护理工作,以此提高一个家庭的凝聚力,保证护理效果。基于此,在此次研究中,护理人员研究了产科的中医护理理念中“以家庭为中心”产科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重点探究了其对产妇心理状态、产妇和产妇家庭的护理满意度的影响,现将结果做如下报道。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性资料

在此次研究工作中,护理人员按照了我院2022年一整年收治的产妇,共100名,且这100名产妇都是单胎和首次分娩,具备如下特点:第一,所有产妇都是足月生产,且胎儿发育较好;第二,所有产妇的家属对此次护理研究工作都知情,且签署了同意书,自愿参与此次研究。

护理人员采取随机抽取的方法将100名产妇分成了两组,普通组和是实验组,每组的产妇都是50名。其中,普通组的产妇最高年龄是34岁,最低年龄是24岁,平均年龄在(29.34±1.50)岁,实验组的产妇最高年龄是35岁,最低年龄是23岁,平均年龄是(29.05±2.00)岁。护理人员通过比较两组产妇的资料,不难发现,两组产妇的一般性资料没有明显的差异,可以进行比较和分析。

1.2 方法

护理人员对普通组的产妇实施常规的护理,主要有在产妇住院以后对其进行简单的入院指导、心理疏导等,在生产过程中密切监测产妇的各项生命体征,并指导产妇分娩。在产妇生产后,护理人员对其进行健康教育,并实施常规的会阴消毒等操作,指导患者科学饮食等。

护理人员对实验组的产妇,实施产科的中医护理理念中“以家庭为中心”产科护理模式,主要措施如下:

1.2.1以家庭为单位的产科知识教育

护理人员通过对实验组的50名产妇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初产妇往往缺乏妊娠、分娩等知识,且在产后的婴儿喂养、护理等方面也不够了解,容易在生产以及产后出现手忙脚乱的情况,严重时还会导致产妇焦虑、抑郁,增加整个家庭的心理压力。针对此现状,护理人员在产妇住院期间,选择合适的契机,以家庭为单位进行了产科知识教育。第一,护理人员召开了产前健康知识讲座,安排实验组的产妇以及家庭积极参加,在讲座中,护理人员为各个家庭讲述了产前健康知识,并发放了相关宣传手册,方便产妇以及产妇的家庭了解产妇的妊娠变化、心理变化、分娩以及产后的护理知识等,从而发挥家庭的陪伴作用,家庭合力帮助产妇保持良好的心态,降低产妇在产后出现抑郁心理的概率;第二,护理人员为每一位产妇量身打造了产妇备忘录,根据产妇的具体妊娠情况,预测产妇即将要面临的问题以及相关事项的处理方法,方便产妇以及产妇的家庭及时查阅,缓解内心的紧张。比如护理人员在产妇备忘录上记录了正确计数胎动次数的方法,并标注产妇每日的胎动应该在3次以内,一旦发现胎动次数异常需要马上就诊;第三,护理人员为每一位产妇制定了科学合理的饮食计划、心理健康教育计划等,帮助产妇以及产妇家庭掌握一定的心理健康知识,关注产妇的生理变化和心理变化,在产妇出现不良情绪时可以及时疏导,或者及时求助,以免引发严重后果。[1]

1.2.2加强产前指导

实验组的产妇在生产之前都会接受来自护理人员的产前指导,在这个过程中,产妇的家庭也需要参加,掌握一定的产前护理方法。首先,护理人员讲述了相关理论知识,使产妇了解具体的生产过程以及在生产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情况,从而做好心理准备;其次,护理人员安排产妇家属协助产妇进行产前演练,提前熟悉分娩流程,以此缓解产妇的紧张情绪,致力于实现产妇的顺利生产;最后,护理人员将生产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剧烈疼痛的情况也提前告知了产妇和家属,指导产妇做好心理准备,保证生产迅速、安全。[2]

1.2.3打造完善的产科护理环境

针对实验组的50名产妇,从入院以后,护理人员就指导产妇的家庭打造温馨、完善的产科护理环境,提高产妇住院的舒适度,缓解产妇的心理压力。第一,护理人员和产妇的家属一起布置房间,保证房间的温馨、整洁、光线明亮、及时通风。同时,护理人员还指导产妇家属多多关心产妇,使产妇在医院也可以感受到良好的家庭氛围;第二,护理人员从产妇的家属口中了解产妇的喜好,尽量将房间布置成产妇喜欢的样子,比如产妇喜欢粉色,护理人员就在房间多多放置粉色的东西,将窗帘换成粉色等;第三,护理人员指导产妇家属在房间内摆放产妇喜欢的绿色植物盆景,张贴产妇知识卡片等,方便产妇随时放松自己,了解相关知识;第四,关于产妇常常使用的物品,比如水杯、饭盒等,护理人员都指导家属摆放在合适的位置,方便产妇取用;第五,护理人员成立了完善的护理服务团队,全程照料产妇,为产妇提供全面、专业的护理服务,保证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可以顺利实施。[3]

1.2.4以家庭为单位的陪伴分娩

护理人员经过调查,发现实验组的产妇在分娩前普遍对产中、产后的疼痛有一定的无助、焦虑情绪,这就更需要家庭的陪伴。为此,护理人员实施了以家庭为单位的陪伴分娩,鼓励产妇家属时刻陪伴左右。第一,护理人员将分娩过程中的疼痛以及可能会出现的情况都告诉了产妇家属,鼓励家属给予产妇精神上的支持和陪伴;其次,护理人员指导产妇学会用鼻子吸气、用嘴呼气,掌握一定的缓解疼痛的方法。同时,护理人员还指导产妇家属掌握一些按摩、食补的方法,帮助产妇补充能量,鼓励产妇勇敢地面对疼痛;最后,在生产结束后,护理人员和产妇家属一起陪伴产妇回到房间,并告诉家属产后注意事项,要求家属及时给予产妇心理安慰。

1.2.5以家庭为单位的产后护理

产后护理是产科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以家庭为中心护理模式实施的关键。第一,产妇在生产过后会出现宫缩、阴道流血等生理情况,护理人员指导产妇家属对产妇进行科学护理,及时清理产妇的血迹,并监测出血情况,一旦超出了正常标准需要马上就诊;第二,护理人员叮嘱家属要时刻关注产妇和新生儿,如果没有异常情况,产后30分钟后可以对新生儿进行首次哺乳;第三,产妇在产后需要及时循序渐进恢复自我能力,作为产妇家属要加强对产妇的陪伴和鼓励,搀扶产妇下床在室内小幅度走动,鼓励产妇下床排尿;第四,护理人员指导家属做好产妇阴部侧切伤口的卫生,及时更换卫生垫,帮助产妇进行擦浴;第五,家属要为产妇准备蛋白质丰富的汤类食物,保证产妇的营养供给;第五,护理人员加强了产后卫生保健知识科普,并印发了宣传册,指导产妇家属在出院以后对产妇进行科学照料。[4]

1.3观察指标

第一,观察产妇在护理前和护理后的心理状态;第二,观察产妇以及家庭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1.4统计学处理

在此次研究工作中,护理人员采取了SPSS23.0统计软件对组患者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且用百分比表示了计数资料,以P0.05表示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组产妇的心理状态

1比较两组产妇的心理状态 ±s)

组别

护理前

护理后

SAS

SDS

SAS

SDS

普通组(50名)

68.2±2.2

67.5±1.7

55.6±1.7

51.4±1.6

实验组(50名)

68.1±2.0

67.9±1.8

33.2±1.4

32.8±1.3

在此次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通过对实验组的50名产妇实施“以家庭为中心”产科护理模式,成功缓解了产妇的心理压力,使产妇在护理工作结束后的心理状态明显要优于普通组,由此可见,“以家庭为中心”产科护理模式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2.2比较两组产妇以及产妇家庭的护理满意度

2比较两组产妇以及产妇家庭的护理满意度(n%

组别

n

非常满意

满意

不满意

护理满意度

普通组

50

30

10

10

80.00

实验组

50

40

8

2

96.00

P

0.05

在此次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通过对实验组的50名产妇实施“以家庭为中心”产科护理模式,成功提高了产妇以及产妇家庭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凸显了护理模式的应用价值。

3结论

新时代下,随着我国的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我国的医疗行业也跟着迈上了新的台阶,医疗质量大幅度提升,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人们的健康生活。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人们对医院的要求不仅仅局限在医疗质量上,还体现了医疗服务上,这也是判断一个医院的医疗水平的重要指标。产妇作为特殊的住院群体,其在生产和产后恢复过程中容易衍生各种生理和心理问题,故而在住院过程中不仅需要较高的医疗质量支持,还需要得到一定的医疗服务,即护理服务。产科的中医护理理念中“以家庭为中心”产科护理模式作为一种个性化、现代化的服务模式,符合产妇对医院护理工作的要求。首先,护理人员以家庭为单位实施护理手段,可以提高产妇在整个家庭中的地位,帮助产妇获得家庭的陪伴和支持,从而缓解产妇的心理压力;其次,护理人员加强对整个家庭的护理,科普相关健康知识,可以提升产妇以及家庭对护理工作的重视度,从而主动配合护理人员的工作,保证护理效果;最后,产妇生产不仅是一个生理过程,同时也需要产妇在心理上接受自己即将成为一个母亲,主动学习哺乳、抚养等技能。护理人员实施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措施,可以帮助产妇尽快适应自己的角色,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接受分娩、哺乳等过程,促使产妇迅速恢复健康。[5]

在此次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将本院收治的100名产妇分成了两组,对实验组实施了“以家庭为中心”产科护理模式,成功发挥了护理模式的应用价值,有效缓解了产妇的心理压力,使其保持了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同时,实验组的产妇以及家庭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也较高,这也凸显了“以家庭为中心”产科护理模式的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工作中进行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4、结束语

综上所述,纵观现阶段我国产妇的生产现状,不难发现很多产妇在生产以及生产过后都没有得到健康、全面的护理,使产妇出现了生理和心理上的问题,无形中也影响着社会各界对生产的看法,增加了人们对生产事件的恐惧。因此,新时代下,产妇护理工作逐渐成了医院的重点工作,中医护理理念中的“以家庭为中心”产科护理模式作为一种科学有效的护理手段也逐渐被应用到了产科护理工作中,取得了不错的应用效果,推动了我国医疗技术和医疗服务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刘莉敏,康兰,邝庆玲.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护理模式对初产妇分娩恐惧、剖宫产率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临床医学工程,2022,29(12):1761-1762.

[2]王珩,徐景妍,邱婷婷.“互联网+”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护理模式对产妇心理状态、自我效能及母婴预后的影响[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21,21(24):156-157.

[3]梁洁琼.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护理模式对初产妇心理状态及分娩结局的影响研究[J].当代医学,2021,27(22):188-189.

[4]周红琳,顾卉,朱敏.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护理模式对于初产妇产后抑郁的影响研究[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28):160+166.

[5]向荣.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护理模式对母婴健康的影响[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43):21-22.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