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及治疗效果的影响

期刊: 国际医学研究 DOI: PDF下载

王兴丽

临沂市人民医院 山东省临沂市 276000

摘要

目的:健康教育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于2020年4月——2023年5月接收的100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护理方法作为根据分成:对比组与实验组,各50例,对比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之上开展健康教育;对比两个组的治疗依从性改善情况、治疗效果、血糖水平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比对比组的治疗依从性明显更高(P<0.05);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比对比组明显更高(P<0.05);实验组比对比组的血糖各项指标的水平明显更优良(P<0.05);实验组比对比组的护理满意度更高(P<0.05)。结论:针对初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开展健康教育,可以显著提升他们的治疗依从性,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血糖指标的水平,从而获得良好的护理满意度。因此,可以将健康教育模式进行广泛的应用与推广。


关键词

健康教育;2型糖尿病;治疗依从性;治疗效果

正文


前言

近年来,随着社会大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从而使得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逐渐成为最常见的三种基础性疾病,如果患有糖尿病,那么会对患者的终身造成极大的影响,这种疾病和心血管疾病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并且糖尿病会引发患者出现多种并发症,并且还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极大的影响[1]。目前,人们的饮食结构与生活习惯的极大改变,从而导致糖尿病的发病率呈现出逐渐上升的趋势,严格威胁人民的健康。有效控制血糖的水平,有利于抑制糖尿病的进一步发展,并且还可以降低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率。现阶段,我国糖尿病患者的控粮能力普遍较差,其与患者存在错误的认知行为有直接的关系,再加上糖尿病的病程很长,患者需要始终保持良好的饮食、生活习惯,以及积极乐观的心理状态,这样才有利于更好的控制自身的血糖,如果患者心理方面存在一些问题,那么必然会对治疗效果造成不良影响[2]。这样也要求糖尿病患者具备较高的依从性。基于此本文主要就健康教育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及治疗效果的影响开展了研究。现具体报告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将我院于2020年4月——2023年5月收治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护理方法作为依据分成对比组与实验组,各50例;对比组中:男27例,女23例,年龄:42-78岁,平均:(62.28±6.52)岁,病程:3-20年,平均:(11.24±1.46)年;实验组中:男26例,女24例,年龄:42-77岁,平均:(62.23±6.57)岁,病程:3-21岁,平均(11.33±1.52)年。

两个组的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可参与本研究。

(二)方法

对比组:采用常规护理,分别为:监测患者的血糖水平,做好患者的用药、饮食、运动等指导工作。

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之上,组织患者开展健康教育。教育内容包括:1.组建健康教育小组,由科室的2名护长担任组长,组员为:具备5年及以上糖尿病护理经验的3名专业护士。健康教育小组具备良好的护理专业理论知识与丰富的临床护理经验,并且在日常的护理工作中养成了良好的观察及沟通能力。由科室主任医师担任小组指导员,主要负责治疗过程中解答患者及家属的疑问。2.饮食指导,为了有效控制患者的饮食,护理人员需要针对患者开展关于合理饮食的健康教育,使患者全面了解糖尿病发病的机理,以及合理控制饮食具备的重要作用,让每一位患者均能对自身的饮食进行有效控制,以此维持血糖的水平,使患者明白过度的饮食可导致自身血糖的升高,或者出现低血糖,甚至可以引发患者出现各种并发病;因此,糖尿病患者无对自身的饮食结构进行合理调整,护理人员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活动量与运动强度,制订科学、可靠的饮食方案,并鼓励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3.服药指导,服用降糖药物是糖尿病患者最基础的治疗方法,由于一些糖尿病患者的年龄偏大,记忆力较差,并且许多患者的性格较倔强,因此他们往往不愿遵守医生提出的要求,在患者的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应让患者了解规范用药的重要性,以防患者的血糖水平出现较大的波动,或者由于血糖偏低出现不良反应,与此同时,护理小组需要采用自制的备忘卡与设置闹钟提醒等方法不断增强糖尿病患者按时服用降糖药的能力,鼓励他们详细记录自身的血糖水平及降糖药物的服用剂量等内容;尤其需要对使用胰岛素的患者讲解胰岛素降糖的原理,有效疏导患者出现的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以防他们对胰岛素产生抵触心理,强调不断提高患者遵医嘱用药的能力,以防患者的血糖水平出现明显的波动,从而使患者能够更好的控制自身的血糖水平。4.沟通指导,护理人员可采用访谈的方式与患者保持良好的沟通,并为患者发放治疗依从性调查问卷,以此全面了解患者不愿遵医嘱规范用药的原因,以此为基础制订相应的解决措施。经调查与访谈的结果表明:患者不愿遵医嘱规范用药的主要原因在于:他们错误的认为注射胰岛素会产生依赖性,注射后会导致在以后的生活过程中过度依赖胰岛素,注射胰岛素以后难以控制饮食,易出现低血糖的情况;胰岛素的注射方式过于麻烦,难以熟练掌握注射技术,并且剂量也很控制;胰岛素注射后出现较大辐作用;有的胰岛素价格偏高等。

(三)评价指标

对两个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进行统计,指标包括:合理饮食、坚持锻炼、规范用药、定期测量血糖。对两个组患者的护理前后血糖各项指标的水平进行检测,包括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及睡前血糖的水平。对两个组的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包括:显效、有效及无效,显效:患者能够按时用药,血糖水平长期保持正常水平;有效:患者可在合理时间内用药,血糖水平有一定的降低;无效:患者不能按时用药,血糖水平的波动较大,甚至长期处于较高水平。(显效+有效)/小组患者总数*100%=总有效率。利用问卷调查的方式统计两个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包括:十分满意、满意及不满意,护理总满意率=(十分满意+满意)/小组患者总数*100%。

(四)统计方法

SPSS22.0统计所有的研究数据;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变量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变量组间比较采用非参数检验;计数资料采用频数、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以P<0.05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一)两个组治疗依从性对比

实验组的治疗依从性明显优于对比组(P<0.05),如表1。

1  两个组治疗依从性对比[n(%)]

组别

例数

合理饮食

坚持锻炼

规范用药

定期测量血糖

对比组

50

37(74.00)

38(76.00)

40(80.00)

36(72.00)

实验组

50

46(92.00)

47(94.00)

49(98.00)

48(96.00)

X2

/

14.620

21.011

32.017

23.090

P

/

0.05

(二)两个组护理前后血糖指标水平对比

护理前两个组的血糖指标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两个组的血糖指标水平均优于护理前,且实验组优于对比组(P<0.05),如表2。

2  两个组护理前后血糖指标水平对比(

组别

例数

空腹血糖

餐后2小时血糖

睡前血糖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对比组

50

12.74±1.61

8.62±1.03

17.15±2.13

9.92±1.37

15.78±1.54

9.02±1.07

实验组

50

12.69±1.93

6.04±0.84

17.12±2.16

7.53±1.06

15.73±1.59

7.36±1.10

P

/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三)两个组治疗效果对比

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比组(P<0.05),如表3。

3  两个组治疗总有效率对比[n(%)]

组别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对比组

50

17(34.00)

20(40.00)

13(26.00)

37(74.00)

实验组

50

22(44.00)

26(52.00)

2(4.00)

48(96.00)

P

/

0.05

(四)两个组护理满意度对比

实验组的护理总满意率明显优于对比组(P<0.05),如表4。

4  两个组护理满意度对比[n(%)]

组别

例数

十分满意

满意

不满意

总满意率

对比组

50

17(34.00)

19(38.00)

14(28.00)

36(72.00)

实验组

50

22(44.00)

25(50.00)

3(6.00)

47(94.00)

P

/

0.05

三、讨论

近年来,糖尿病的发病率呈现出逐渐升高的趋势,其与恶性肿瘤、心脏血管疾病等成为危害社会大众身体健康的主要疾病[3]。到目前为止,国内外依然没有有效治疗糖尿病的方法,糖尿病患者只有使用相应的降糖类药物才能有效抑制疾病的进一步发展。但是如果患者无法有效控制自身的血糖水平,那么会引发患者出现各种并发症,这些并发症不仅会对患者身体中的各种重要器官造成损伤,同时能够单独出现或者以不同的组合出现。主要包含:心脑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肾功能障碍及视网膜病变等;严重的甚至还可引发糖尿病患者出现酮症酸中毒,以及出现非酮症调治性昏迷等重症并发症[4]。虽然有的患者能够有效控制自身血糖的水平,但是依然难以有效防止微血管、大血管及神经系统出现病变。糖尿病的危害性与人们的生活、饮食的习惯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而指导糖尿病患者对自身血糖水平进行系统性管理,有利于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出现,显著延长患者的寿命,并使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明显的提高。糖尿病是一种具备了系统性与复杂性的疾病,在预防、治疗及管理过程中必须重视针对患者开展健康教育。

针对糖尿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应当认识到饮食控制、运动疗法、血糖监测糖尿病教育及药物治疗是公认的治疗糖尿病的五个重要方面。健康教育是综合治疗糖尿病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患者更好的控制疾病的发展。毛芳(2023年)等[5]认为:健康教育是治疗糖尿病过程中的重要措施,随着近年来相关研究的持续深入,糖尿病的健康教育的内容也越来越全面,其中主要包括了:让患者全面了解2型糖尿病的病理、用药、饮食、运动、血糖监测、规范用药、尿检及自主注射胰岛素的方法等。笔者认为:针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开展健康教育具备了重要的现实价值,有利于糖尿病患者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出现,并可以有效延缓糖尿病的进一步发展。

在本次研究过程中,实验组的治疗依从性明显优于对比组(P<0.05);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比对比组明显更高(P<0.05);实验组比对比组的血糖各项指标的水平明显更优良(P<0.05);实验组比对比组的护理满意度更高(P<0.05)。表明,组织2型糖尿病患者开展健康教育,能够使患者血糖水平得到显著改善。国内目前一些大型医疗机构已经开设了糖尿病专科门诊,重视不断提升糖尿病患者对这种疾病的认知水平,并使他们遵医行为得到改进,有助于患者逐渐养成良好的饮食、运动、用药及生活的习惯,使患者能够有效控制糖尿病的进一步发展。通过本次研究,实验组患者的合理饮食、坚持锻炼、规范用药、定期测量血糖等指标均有显著提高,并且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及睡前血糖的水平也有明显的改善,证实,健康教育能够有效提升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可促使患者重视对自身的血糖水平进行全面控制,这样才能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总之,针对初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开展健康教育,可以显著提升他们的治疗依从性,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血糖指标的水平,从而获得良好的护理满意度。因此,可以将健康教育模式进行广泛的应用与推广。

参考文献:

[1]张秋萍,翟强荣.多元文化健康教育结合多组分网络干预对青少年1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监测依从性及疾病认知的影响[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3,8(16):141-144.

[2]韩玉,贠秀俐.2型糖尿病患者用药依从性影响因素及干预的研究进展[J].糖尿病新世界,2023,26(04):195-198.

[3]林婷婷,郑旋玲,陈月治.个性化延续护理对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及服药依从性的影响研究[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23,13(05):49-51.

[4]刘芳,吴佳林.社区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和用药依从性的影响[J].智慧健康,2022,8(35):218-221.

[5]毛芳,肖玉琴,王海丽,王莹澄,孙斐.基于互动式护理模式的健康教育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研究[J].当代护士(上旬刊),2023,30(01):82-85.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