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诊断甲状腺占位性病变的效果研究

期刊: 国际医学研究 DOI: PDF下载

张霞,张存智

聊城市东昌府区中医院,山东聊城 252000

摘要

目的:探究采用超声诊断方式诊断甲状腺占位性病变的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甲状腺占位性病变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甲状腺超声检查,以病理活检穿刺结果作为金标准,对比甲状腺超声检查结果的准确性。结果:超声诊断结果准确率(94.00%)和病理诊断结果准确率(100.00%)对比,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检查疾病分型为乳头状癌8.51%、囊肿55.32%、增生19.15%、炎症10.64%、滤泡性腺瘤4.26%,与病理疾病分型对比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诊断甲状腺占位性病变的效果良好,可作出较为准确的诊断结果,为临床治疗提供有力依据。


关键词

甲状腺超声检查;甲状腺占位性病变;诊断效果

正文


甲状腺是人体重要的内分泌器官之一,它通过合成、分泌甲状腺激素与甲状旁腺激素,起到促进机体生长发育,提高人体新陈代谢的作用[1]。甲状腺占位性病变是临床发病率较高的甲状腺疾病,多为良性病变,也不乏部分恶性病变的可能,因此早期超声诊断甲状腺占位性病变尤为重要[2]。超声诊断为临床应用较广的诊断方式,为研究超声诊断甲状腺占位性病变的效果,现选择选择2018年5月至2020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甲状腺占位性病变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进行探讨,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5月至2020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甲状腺占位性病变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23例,女性27例,年龄30岁-69岁,平均(45.25±4.52)岁,病程2-8年,平均病程(4.33±1.62)年,单发病灶与多发病灶比例为22:28。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对比有效。

1.2方法

50例患者均行甲状腺超声检查,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首先检查仪器设备,将探头频率设置为6-15MHz,患者取仰卧位,完全暴露颈部前区,指导患者调整呼吸放松身体,首先常规扫查甲状腺部位,前后、上下、左右多角度测量甲状腺两侧直径和甲状腺峡部厚度。缓慢挪动探头,调整探头方向和深度,扫查甲状腺及周围淋巴结、腺体组织情况,仔细观察甲状腺结节的部位、占位数量、大小、形态。内部回声、边缘清晰度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获取清晰成像,并分析占位内部与附近血流分布状况,记录检查数据,将获取的准确图像上传至工作站,由2名及以上经验丰富的医师进行图像分析,分析甲状腺超声检查结果。

1.3临床评价

以病理活检穿刺结果作为金标准,对比甲状腺超声检查疾病分型结果及良、恶性病变的诊断准确性。甲状腺分型包括:乳头状癌、甲状腺囊肿、甲状腺增生、炎症结节、滤泡性腺瘤。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SPSS21.0统计学软件;资料描述:计数资料为(n,%),计量资料为(±s);差异检验:计数资料为χ2,计量资料为t;统计学意义判定标准:P<0.05。

2结果

2.1 超声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对比

超声诊断结果准确率(94.00%)和病理诊断结果准确率(100.00%)对比,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1 超声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对比(n,%)

组别

例数(n)

恶性(甲状腺占位性病变)

良性

诊断准确率%)

病理结果

50

5(10.00)

45(90.00)

50(100.00)

超声结果

50

4(8.00)

43(86.00)

47(94.00)

χ2


0.122

0.379

3.093

P值


0.727

0.538

0.079

2.2 超声与病理诊断疾病分型对比

两种诊断结果下的各疾病分型对比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2超声与病理诊断疾病分型对比(n,%)

组别

例数(n)

乳头状癌

甲状腺囊肿

甲状腺增生

炎症结节

滤泡性腺瘤

病理结果

50

5(10.00)

26(52.00)

9(18.00)

6(12.00)

3(6.00)

超声结果

47

4(8.51)

26(55.32)

9(19.15)

5(10.64)

2(4.26)

χ2


0.064

0.107

0.021

0.045

0.151

P值


0.801

0.743

0.884

0.833

0.698

3讨论

甲状腺占位性病变临床发生率高,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模式为二维超声诊断技术基础之上研究出的,该种诊断模式具有无创伤性、无放射性、安全性比较高以及稳定性比较强等特征[3]

甲状腺肿超声表现:1)毒性弥漫性①甲状腺弥漫性对称性增大,表面光滑,甲状腺上、下动脉内径增宽。②甲状腺内部回声受病程及治疗的影响。②彩色多普勒甲状腺实质血流信号丰富,呈火海征,多数甲状腺上、下动脉血流速度明显增快,约30-90cm/s,一般在40-70cm/s,阻力减低。2非毒性甲状腺肿一、早期弥漫性滤泡上皮增生阶段(非毒性弥漫性增生性甲状腺肿)①甲状腺轻-中度弥漫性肿大,形态存在。②甲状腺回声呈均匀一致的低回声表现,内部可有大小不等的结节,多在1cm左右,但大部分甲状腺仍呈低回声。③彩色多普勒图像甲状腺内血流信号较丰富,频谱参数PSV<30cm>。二、中期滤泡内大量胶质储积阶段(非毒性弥漫性胶样甲状腺肿)①甲状腺中度增大。②甲状腺内部回声呈弥漫性低回声,可伴有少数结节,结节可发生囊性变。③彩色多普勒甲状腺内血流信号可正常或偏少,频谱参数可在正常范围内。三、晚期结节阶段(非毒性结节性甲状腺肿)①甲状腺正常大小或两侧叶不对称增大,表面不光滑,②甲状腺内部有单个或多个结节,大小不等,结节内可出现囊性变、出血、钙化等,结节以外的腺体回声可回声均匀,不均或散在的点状、条状高回声②彩色多普勒结节内血供状态不等,有的结节内部血供丰富,呈彩球状,有的结节内没有血流信号或少许血流信号,结节以外甲状腺腺体血供无明显增多。

甲状腺炎症:(1亚急性甲状腺炎①甲状腺一般中度增大,不对称,病变程度和病变范围不一;②病变内部呈云雾状低回声,浓淡不均,边界模糊,边缘不规则,病变边缘可见部分正常回声甲状腺。③病变表浅者前方包膜回声可消失,与带状肌分界模糊;④彩色多普勒病灶内原有血管自如穿行,周边无绕行的血管。在早期有甲亢症状的患者,甲状腺内血流信号不增加,不出现火海征,甲状腺动脉不扩张。2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①甲状腺两侧叶弥漫性增大,以前后径改变明显,峡部肿大也明显,病程后期表现为腺体萎缩。甲状腺包膜光滑,平整,病程后期可呈分叶状。②腺体内部回声弥漫性减低,不均;内可有多数条状高回声,略呈网格状;有时也可呈散在的细小低回声。③彩色多普勒:在HT的各个阶段血流信号增加均较明显,若在甲亢阶段,可见丰富血流信号呈火海征,高流速血流表现,在甲减阶段,血流信号丰富,但为低速低阻血流。

甲状腺肿瘤:(1甲状腺腺瘤①甲状腺一般不增大,形态无异常。甲状腺内血流信号在正常范围内。②甲状腺内单个结节,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晰,包膜完整,内部回声均匀偏弱,周围可见低回声晕,与正常甲状腺组织分界清楚。若瘤体内发生囊性变时(多见于2cm以上的腺瘤),内部可见囊性暗区,囊液可清亮或浑浊,囊液有时可见点状强回声;囊性变的壁可厚不规则,瘤体内有时可见钙化,可呈斑点状、环状。③彩色多普勒腺瘤内部血供程度不等,多数腺瘤内部可见丰富血流信号,有的形成网状或彩球状;周边常见较为完整的环绕血流信号。2甲状腺癌①内部回声:甲状腺癌表现为低回声不均质肿块,肿块越大回声不均匀越明显。较少出现囊性变,微钙化(≤1的点状强回声)预测恶性肿瘤的特异性较高,但敏感性低。②形态:多呈圆形、类圆形或不规则形。较小的甲状腺癌多呈圆形或类圆形,部分滤泡状癌及乳头状癌也可呈类圆形、椭圆形,较大的甲状腺乳头状癌呈不规则形。纵横比≥1,即前后径与横径比值≥1。③边界:较大肿块边界模糊,未分化癌可呈蟹足样改变,但髓样癌和微小癌(直径<1cm)边界清晰。④彩色多普勒显示肿块内部血流丰富,明显多于周边,血管形态不规则且杂乱,可见穿支血管,血流阻力指数增高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和病理诊断准确率(100.00%)相比,超声诊断准确率(94.00%)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检查疾病分型的乳头状癌、甲状腺囊肿等检出率,与病理结果疾病分型对比,P>0.05。

综上所述,超声诊断甲状腺占位性病变的效果理想,能有效诊断出各种分型的甲状腺疾病,辨别良、恶性病变,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燕谊,章小英.超声弹性成像联合常规超声诊断甲状腺占位性病变的价值[J].浙江创伤外科,2020,25(06):1220-1221.

[2]郑鹏,胡丽.分析超声诊断甲状腺占位性病变的临床价值[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0,4(22):146-147.

[3]徐战江.超声诊断甲状腺占位性病变的临床价值研究[J].云南医药,2020,41(03):271-273.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