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断,持续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比较分析

期刊: 国际医学研究 DOI: PDF下载

周应桂

海原县人民医院,宁夏中卫 755299

摘要

目的:分析比较新生儿黄疸实施间断,持续蓝光照射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此次病例筛选我医院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接收的新生儿黄疸患儿106例,将所有患儿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进行治疗研究,分成对照和观察两组各53例患儿,对照组患儿给予持续蓝光照射治疗,观察组患儿采取间断蓝光照射,比较分析两种治疗方式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结果比较发现,观察组获得的治疗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显著提高,两组结果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黄疸消退时间短于对照组,两者结果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期间发生的不良反应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减少,组间结果对比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最终观察组患儿家属对治疗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指标对比差值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黄疸患儿采取间断蓝光照射治疗,能够有效提升临床治疗效果,使患儿的疾病能够得到尽早治愈。


关键词

新生儿黄疸;间断与持续蓝光照射;治疗安全性;效果分析

正文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出生后常见的一种疾病,其因素主要是由于患儿体内胆红素代谢异常所导致的胆红素水平异常上升,若病情未能得到及时控制,严重时会造成患儿胆红素脑病发生,甚至危及生命安全[1]蓝光照射是目前临床针对新生儿黄疸常采取的治疗方法,运用蓝光照射时可将体内胆红素转变为可溶性产物,从而使其通过肠道或尿液排出,达到降低患儿体内血清总胆红素浓度的目的,使患儿的黄疸症状得到尽早消退,减轻疾病对患儿健康及成长发育造成的影响。目前蓝光照射主要分为分间断性和持续性两种模式,而以上两种模式在黄疸患儿治疗中所应用的效果目前尚存争议[2]。为探寻最佳方案,本篇文章中对其患儿采用间断与持续蓝光照射治疗的临床有效性进行了对比,详情已在文中阐述。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此次筛选病例为我院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期间接收的新生儿黄疸患儿106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所纳入的患儿分成观察与对照两组各53例,观察组有30例男和23例女,年龄4-28天,平均年龄为(16.0±0.4)天;对照组中男女患儿各有29例、24例,年龄4-27天,平均年龄为(15.5±0.3)天,组间患儿资料对比存在较小差异(P>0.05)。

纳入标准:此次入选的患儿已通过临床各项检查确定符合小儿黄疸疾病诊断标准入选的患儿临床基础资料均完整。患儿家属已对本次研究内容进行详细了解,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伴有严重传染性疾病者存在严重心血管脑血管疾病者伴有严重脏器疾病者存在恶性肿瘤疾病者⑤伴有严重免疫性疾病者;⑥存在蓝光照射治疗禁忌症者依从性较差的患儿家属

1.2方法

对照组患儿给予持续蓝光照射治疗,治疗时将患儿放入蓝光照射箱内,并要遮挡患儿的眼睛、会阴以及肛门等部位,箱内温度控制在30℃,光源与患儿的皮肤间距控制在35cm-38cm,每次治疗时间为16小时,每日治疗一次,治疗时间为5天。观察组采取间断性蓝光照射治疗, 治疗前准备工作与对照组一致,每次治疗 3-6小时后休息2-4小时,根据上述规律连续治疗5天。两组患儿治疗期间均需要加强安全管理,治疗过程中要密切监测患儿的体温以及各项指标变化情况,定期监测体内血清胆红素水平,密切观察患儿黄疸消退情况,要确保患儿的体温控制在标准范围内;同时要加强对患儿的并发症预防措施,减少感染以及不良反应发生。

1.3观察标准

通过调查问卷方式评定两组患儿家属对此次治疗的满意度,分值为10分,分值越高表示治疗满意度越好;同时记录对比两组患儿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率以及黄疸消退时间通过发放调查问卷表评价观察组与对照组患儿家属对此次治疗的满意程度,调查内容包括非常满意、基本满意和不满意,总满意度=(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治疗效果判定

患儿治疗三天后症状完全消退,无任何不良反应发生表示显效;通过治疗后患儿5天内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出现轻微不良反应则为有效;治疗后患儿的以上指标同治疗前相比无明显改善或加重则为治疗无效。显效率与有效率之和为治疗有效率。

1.5统计方法

文中统计学则为SPSS19.0软件,计量数值运用(±s)/t检验来表示,计数资料比较运用独立样本n(%)/描述当两者数据存在显著差异时为P<0.05

2结果

2.1两组治疗效果对比详情

治疗后两组结果对比显示,观察组患儿获得的治疗总有效率较高,其结果达到了98.1%,而对照组患儿的最终治疗结果只有86.8%,两组指标对比差值显示观察组占据明显优势,其差值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下表1

1组间患者最终治疗结果比较[n(%)]

组别

显效

有效

无效

治疗总有效率(%)

观察组

53

38

14

1

5298.1

对照组

53

31

15

7

4686.8

x2





4.8673

P





0.0273

2.2对比两组治疗效果

治疗后与对照组各指标结果比较发现,观察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黄疸消退所用时间较短,最终家属对治疗满意度评分较高,两组数据差值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如下表2

2比较组间患者治疗结果[n(%)±s]

组别

不良反应发生率/%

黄疸消退时间/d

治疗满意度/分

观察组

53

23.8

3.4±0.3

9.4±0.6

对照组

53

815.1

4.6±0.2

8.5±0.4

x2/t


3.9750

24.2296

9.0861

P


0.0461

0.0000

0.0000

2.3两组质量满意度对比

最终调查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家属对此次治疗的满意度已达到总数的98.1%,其结果与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满意度的88.7%,两组数据结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下表3

3两组治疗满意度对比详情[n(%)]

组别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满意

治疗总满意度(%)

观察组

53

35

17

1

5298.1

对照组

53

28

19

6

4788.7

x2





3.8240

P





0.0505

3讨论

黄疸属于新生儿出生后一种常见的病症,其主要发生在新生儿出生后28天内,发病后患儿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皮肤、黏膜和巩膜黄染等症状,若病情未能得到及时控制,会对患儿的健康及生命安全构成威胁[3]。蓝光照射是目前临床针对新生儿黄疸常采取的治疗方法,通过治疗能够促进新生儿机体胆红素代谢、转化以及胆汁排泄,从而能够及时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但临床应用中发现,不同治疗方式所获得的临床效果也存在明显差异,其中持续性蓝光照射主要是对患儿进行连续16小时的照射治疗,虽然效果较好[4-5],但由于治疗时间过长会产生多种不良反应,因此会影响最终患儿的治疗效果以及增加患儿的病痛。而间断性治疗主要控制在连续治疗3~6小时后休息2~4小时,因此能够避免持续照射治疗对患儿造成的不良反应,而且在保持良好的照射时间段后获得的治疗效果也较为理想[6-7]为探寻出最佳治疗方案,本文中将间断与持续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进行了对比,最终结果显示,对照组运用连续性蓝光照射治疗的指标相比,采用间断性蓝光照射治疗的观察组患获得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更高,患儿的临床症状得到及时改善,治疗期间发生的不良反应较少,最终获得的治疗有效率以及满意度均较高。

从上文可得,在新生儿黄疸患儿治疗中采取间断性蓝光照射治疗所获得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安全性与连续性蓝光治疗相比更占据优势,因此更利于患儿的身体恢复。

参考文献

[1] 陈国策.间断与持续蓝光照射应用于新生儿黄疸治疗中临床效果分析[J].中外医疗,2020,39(1):75-77.

[2] 国立娜.间断,持续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比较[J].健康之友,2019,0(3):26-27.

[3] 贺会学.间断和持续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9,26(22):31-32.

[4]曾伟斌,李佩芬.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对新生儿黄疸蓝光照射治疗预后的影响研究[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21,21(24):88-89.

[5]陈志强,徐添福,郑碧娟,.蓝光照射联合微生态制剂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分析[J].黑龙江中医药,2021,50(6):13-14.

[6]林法涛,许邦礼,李晶.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联合不同蓝光照射方案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研究[J].黑龙江中医药,2021,50(6):54-55.

[7]康静,王斐.不同蓝光照射方案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效果观察[J].实用药物与临床,2021,24(11):1020-1024.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