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束化护理联合早期肠内营养干预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期刊: 国际医学研究 DOI: PDF下载

周婧婷

江苏省中医院,江苏省 南京市 210000

摘要

目的:分析集束化护理联合早期肠内营养干预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该研究对象为2021年2月-2023年2月到医院诊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入选对象共40例,利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其中20例行常规护理的患者纳入对照组,余下20例实施集束化护理+早期肠内营养干预的患者纳入试验组。对比两组的症状改善时间、营养指标及生活质量。结果:在腹痛改善时间、腹胀改善时间、排气时间及肠鸣音恢复正常时间上,试验组短于对照组(P<0.05)。在血清白蛋白、血清前白蛋白及总蛋白上,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在生理职能、情感职能、社会功能及精神健康评分上,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早期肠内营养干预的效果确切,有利于改善临床症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临床可进一步推广应用。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集束化护理;早期肠内营养;营养指标

正文


急性胰腺炎在临床较为常见,是一种炎症反应,主要是由于各种病因综合作用下使得胰酶在胰腺内部被激活后,导致胰腺组织出现水肿、出血甚至坏死等情况[1]。根据病情严重程度,临床将急性胰腺炎划分为轻症急性胰腺炎、中度重症急性胰腺炎、重症急性胰腺炎。重症急性胰腺炎是一种危重症,具有发病突然、病情发展迅速、病死率高等特点,其病死率高达30%以上。对于重症急性胰腺炎,临床主张液体复苏、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虽能控制病情,但治疗时间长,易诱发营养不良[2]。因此,治疗期间配合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对于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鉴于此,该研究以40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为例,探析集束化护理+早期肠内营养干预效果,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研究将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院时间段在2021.02-2023.02,入选对象共40,随机分为2组,每组20例。试验组中男女占比分别为60.00%12例)、40.00%8例);年龄区间范围在31~68岁,平均(45.93±6.24)岁;发病至入院时间1h~8h,平均(4.32±0.58h。对照组中男女占比分别为65.00%13例)、35.00%7例);年龄区间范围在32~68岁,平均(45.72±6.38)岁;发病至入院时间1h~8h,平均(4.35±0.57h。对比两组的各项信息无显著差异(P0.05)。

纳入标准:①经螺旋CT检查诊断为重症急性胰腺炎;②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评分超过7分;③年龄处于31~68岁之间;④均为首次发病;⑤入组前未接受过相关治疗;⑥患者及家属了解该研究方案的相关内容并签署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确诊为遗传性特发性胰腺炎、慢性胰腺炎;②肝脏等器官功能出现器质性病变;③癌症患者;④并发免疫系统疾病或血液系统疾病;⑤治疗中途转院或死亡者;⑥存在精神疾病史。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仔细观察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一旦出现异常需立即报告医师进行处理;严格遵医嘱给予早期液体复苏、生长抑素、质子泵抑制剂等治疗,控制病情发展。试验组实施集束化护理+早期肠内营养干预,详细措施为:

1)集束化护理:①健康宣教:结合患者的受教育程度、理解能力等,通过卡片、图片、疾病知识音频等方式科普重症急性胰腺炎的发病原因、临床症状、危害、治疗和护理方案等知识点,着重强调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病情康复的积极作用。②病情监测:动态监测和记录生命体征,当出现血压下降、昏厥、低体温等情况时,需立即通知医生进行处理。加强血糖、尿液监测,防止出现高血糖、肾衰竭等。评估是否出现神志不清、营养不良等现象,若出现异常需即刻报告医师,在医师指导下进行处理。③胃肠压力护理: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通常伴有休克、肾功能障碍、腹部胀痛、排便不畅等,排泄物长时间滞留肠道可导致肠胃滋生大量细菌,诱发细菌感染。护理人员需帮助患者留置胃管,插管时注意动作轻柔,减轻对患者造成的刺激。④口腔护理: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常伴有肺部感染,使得口腔与呼吸道内存在大量分泌物,受疾病影响无法自行排出,易提高窒息发生的风险性。护理人员应定期清理口腔与呼吸道内的分泌物,使用生理盐水清洁口腔,保证口腔干净。⑤心理护理:受疾病影响,患者易出现焦虑、恐惧等负性情绪,导致治疗配合度下降。护理人员应经常与患者沟通,评估心理状态,寻找负性情绪发生的原因,列举医院治疗成功的案例,增强治疗信心;通过肢体接触、眼神交流、播放音乐等方式转移注意力,避免长时间关注负性情绪。

2)早期肠内营养干预:入院第2天,帮助患者置入鼻饲管进行肠内营养干预,评估营养状况及体质量,计算身体所需营养量,置入鼻饲管,首先注入250mL~500mL的生理盐水,随后输注营养剂,治疗前期尽可能选择容易被吸收的短肽氨基酸营养制剂作为主要营养剂,治疗后期可选择长肽营养制剂和整蛋白型营养制剂,输注速度控制在每小时50mL~120mL,并适当调整输注速度。待患者的相关症状基本消失、各项指标恢复正常后需停止使用营养液,但不能直接恢复正常饮食,需从流食逐渐过渡到普食。

1.3 观察指标

1)症状改善时间。

2)营养指标:干预前与干预后,空腹抽取3mL静脉血,做好离心分离,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患者的血清白蛋白、血清前白蛋白及总蛋白。

3)生活质量:评估标准参照简明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量表从生理职能、情感职能、社会功能及精神健康等维度进行评价,每个维度计为100分,分数越低则视为生活质量越差。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5.0软件处理与本研究有关的所有数据,计量资料的表示形式为(),检验方式为t检验;计数资料的表示形式为(%),检验方式为x2检验。所有结果中,当P0.05代表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的症状改善时间

在腹痛改善时间、腹胀改善时间、排气时间及肠鸣音恢复正常时间上,试验组分别为(2.14±0.38)天、(3.25±0.64)天、(4.35±0.26)天、(1.42±0.11)天,均短于对照组(3.56±1.02)天、(4.73±1.59)天、(5.78±0.63)天、(1.83±0.35)天,对比差异较大t1=5.834t2=3.862t3=9.383t4=4.998P1=0.000P2=0.000P3=0.000P4=0.000P0.05

2.2 评价两组的营养指标

干预前,在血清白蛋白、血清前白蛋白及总蛋白上,试验组分别为(215.68±24.39mg/L、(26.35±3.12g/L、(50.38±4.16g/L,对照组分别为216.45±24.57mg/L、(26.74±3.21g/L、(50.82±4.15g/L,两组对比无显著差异t1=0.099t2=0.390t3=0.335P1=0.921P2=0.699P3=0.740P0.05)。

干预后,试验组的血清白蛋白、血清前白蛋白及总蛋白分别为(312.85±30.74mg/L、(42.96±5.12g/L、(74.53±6.11g/L,均高于对照组289.73±26.54mg/L、(37.63±4.11g/L、(63.82±5.27g/L,对比差异较大t1=2.546t2=3.631t3=5.936P1=0.015P2=0.001P3=0.000P0.05)。

2.3 对比两组的生活质量

干预后,在生理职能、情感职能、社会功能及精神健康评分上,试验组分别为(77.53±9.12)分、(74.38±10.21)分、(85.23±7.45)分、(76.53±8.35)分,高于对照组(70.85±6.33)分、(68.52±7.34)分、(78.64±8.19)分、(67.93±7.12)分,对比差异较大t1=2.691t2=2.084t3=2.662t4=3.505P1=0.011P2=0.044P3=0.011P4=0.001P0.05)。

3 讨论

随着社会压力及不良生活习惯的增加,导致机体的免疫能力和抵抗能力下降,影响机体的内分泌功能的正常运转,随之而来的是急性胰腺炎的发病率呈逐年升高的趋势[3]。重症急性胰腺炎属于临床常见的急腹症,其发病机制比较复杂,主要是由于胆石症、大量饮酒、手术与创伤、内分泌及代谢紊乱、暴饮暴食等所致,临床上表现为急性上腹痛、恶心、呕吐以及发热等症状[4]。重症急性胰腺炎使得机体处于高应激状态,能量消耗量增加,易诱发营养不良、多器官功能衰竭等不良事件,给机体的生命安全构成极大威胁[5]。故,除临床积极治疗外,配合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是十分必要的。

既往临床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主要采取常规护理,但干预效果不理想。集束化护理是一种新型护理模式,其通过收集一系列有循证基础的治疗和护理措施来处理某种疾病,为患者提供个性化、针对性的护理服务,提高护理效果[6]早期肠内营养是一种营养护理模式,其通过胃管或肠管的方式为患者提供身体所需的营养物质,增强机体免疫力,促进疾病转归[7]。该研究发现,试验组经集束化护理+早期肠内营养干预后,其症状改善时间及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分析其原因是:相较于常规护理,集束化护理+早期肠内营养干预将循证理论作为护理依据,结合患者的实际病情,通过查阅、梳理和总结文献资料,制定集束化护理措施,提供全方位、全面的护理服务[8]。加强健康宣教有利于深入了解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相关知识,意识到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病情康复的积极作用,提高治疗配合度,缩短症状改善时间;加强心理护理,有利于舒缓负性情绪,增强治疗信心;加强病情监测、胃肠压力护理及口腔护理,有利于控制病情,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加快病情康复速度,进而改善生活质量[9]。该研究发现,在营养指标上,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分析其原因是:集束化护理+早期肠内营养干预不仅注重病情与心理呵护,还关注营养状态。加强胃肠减压护理能促进排泄物及肠胃有害细菌排出体外,减少身体吸收的毒素,促进胃肠功能恢复正常;加强早期肠内营养干预,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输注营养液,有利于恢复胃肠蠕动与胃肠动力学,改善营养状态[10]

综上所述,集束化护理+早期肠内营养干预用于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效果良好,有利于缩短症状改善时间,改善营养状态,提升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扩大应用范围。

参考文献

[1]单连弋,张玉官,郭中萍.心理护理联合肠内营养支持在急性胰腺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心理月刊,2022,17(15):124-126.

[2]唐甜甜,李慧,陈春雷.集束化护理在急性胰腺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23,27(09):127-130.

[3]蔡芳芳.螺旋型鼻空肠管在急性重症胰腺炎早期肠内营养中的应用及其护理效果[J].中国现代医生,2021,59(23):181-184.

[4]刘晓,刘洪峰,王晨曦,.中医护理联合集束化护理在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22,19(03):82-85.

[5]高岩芳.集束化护理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肠内营养管理中的价值[J].中华养生保健,2021,39(14):44-45.

[6]王娟娟,边建婷.早期适时肠内营养支持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1,6(14):157-159.

[7]权雯雪.集束化护理联合早期肠内营养干预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临床医药实践,2023,32(06):465-467.

[8]文英花.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集束化护理联合早期肠内营养干预效果分析[J].延边大学医学学报,2021,44(03):207-208.

[9]何艳,张春燕,杨颖,.集束化护理联合早期肠内营养干预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疗效[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1,40(13):2447-2451.

[10]翟东琳,李春芳.集束化护理联合中医护理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智慧健康,2022,8(36):234-238.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