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护理在脑血管瘤介入栓塞围术期中对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探究

期刊: 国际医学研究 DOI: PDF下载

周丽玲,朱凤,张雨馨

上海市嘉定区中心医院 200331

摘要

目的:讨论及研究整体护理在脑血管瘤介入栓塞围术期中对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时间范围2022年2月份至2023年2月份;参与本次研究患者的数量为100例,随机平衡的方法分成甲组和乙组,每组50例。甲组:常规护理;乙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添加整体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患者的护理效果,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乙组患者的效果更佳,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得到提升,并发症的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针对于脑血瘤介入栓塞患者在围术期提供整体护理,可以降低患者并发症的产生,提高护理效果,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关键词

整体护理;脑血管瘤介入;栓塞;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影响;

正文


脑血管瘤是指受到脑血管壁的局限性异常膨出导致的的血管瘤样突出,一旦破裂会导致各类脑功能障碍疾病,具有较高的死亡率和致残率,随着介入治疗的发展,对于脑血管瘤患者提供介入栓塞治疗,可以提高患者的治愈率,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避免血管破裂对患者造成的影响,但患者对介入治疗并不熟悉,情绪相对较为焦虑,治疗依从性不高,故为患者提供有效的护理十分重要,整体护理,满足了患者对护理的需求,护理效果更佳1】,本文就整体护理在脑血管瘤介入栓塞围术期对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进行讨论,详见下文: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起始时间为20222月份至20232月份患者的数量为100例,年龄在49-7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1.21±2.19分析两组患者的基础资料,结果显示P>0.05,可开展本研究。

1.2方法

甲组提供常规护理,护理人员为患者以及家属进行相关疾病知识的宣教,相关手术流程,术后注意事项,提高患者术前配合程度,耐心解答患者的问题,建立和谐护患关系,提供相应的饮食和用药指导等2】。乙组患者提供整体护理,具体包括:1、术前为患者提供疾病相关知识的健康宣教,让患者了解脑血管瘤的成因,手术的必要性,术后可能产生的并发症,提高患者对疾病的了解,提高患者的接受度,让患者了解介入手术的相关知识,介入术治疗的目的,相关医疗设备的使用。2、为患者提供相应的心理护理,患者入院后为患者介绍医院内部的相关设施,病房内的环境,了解患者的基础信息,给予相应的心理疏导,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提高治疗的配合度3】。评估患者的病情,做好临床分级,依据患者的级别确定护理的方法,若患者的动脉瘤在三级以下时,患者疼痛剧烈,患者存在部位自主意识,患者明显的焦虑或者抑郁,护理人员应避免患者出现不良的应激反应,并给予相应的预防措施,提高患者的配合度,提醒患者应保持绝对卧床的状态,保证病房内环境温馨,避免患者情绪过于激动,提醒患者不要用力排便,若有便秘的情绪可以能过按摩腹部或者使用开塞露进行缓解,提醒患者做好保暖措施,避免患者出现感冒,做好病情的观察,监测患者的血压水平,避免脑血管瘤发生破裂,血压下降导致脑血管痉挛现象,做好术前准确工作,并准备相关抢救设施,确保其处于正常使用的状态4】3、术后,护理好患者的穿刺部位,了解穿刺部位是否存在渗液或者渗血的情况,确保穿刺部位处于干燥且清洁的状态,提醒患者不要使用手部触摸穿刺部位,若咳嗽时应按压伤口部位,按摩患者患侧的下肢,促进血液的回流,避免出现深静脉血栓,记录患者穿刺部位皮肤的情况,监测皮肤的温度,以健侧肢体做对比发现异常及时处理。4、体位的护理,患者术后需要处于平卧的状态,侧肢体制动,患者易出现全身不适的情况,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调整患者呈仰卧位,为患者腰背部放软垫,及时了解患者的舒适度,提醒患者不要急剧翻身,行侧卧位时应保证胯关节处于伸直的状态5】5、患者制动解除后,可以适当活动,应了解患者的舒适度,明确穿刺部位是否发出血,协助患者取半卧或者并坐位,之后逐渐站立坐起,观察患者是否有头痛或者头晕的情况,一旦发现,应停止活动取平卧位,避免出现意外。6、血压护理,患者术后需要提供脱水药物,应控制好输注的速度,避免过快,若患者出现脑疝或者颅内高压危象时,方可快速输注,避免患者出现颅压骤然下降的情况,使得患者的颅内压血管壁的内外压力大,导致患者的脑血瘤发生破裂。若患者血压升高较为明显时,应为患者提供降压药物,确保患者的血压在正常的范围内,避免再次发生出血,可以泵注硝酸甘油,确保患者的血压处于平稳的状态,若患者存在低血压时,易导致患者脑缺血,应此应给予有效的护理,提醒患者保持稳定的情绪6】7、日常护理,护理人员多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的病情,明确患者的内心活动,对于不良情绪较为明显的患者,应给予有效的关心,必要时使用镇静类药物,提醒患者多吃蔬菜和水果,多吃易消化的食物远离刺激性食物,避免便秘,减少剧烈咳嗽或者打喷嚏,导致颅内压升高,引发动脉瘤破裂导致二次出血。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了解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本文中涉及到的计数使用n%表示,检验通过x2。全部数据都进行SPSS21.0软件数据包来计算,显示P值小于0.05,

2  结果

2.1乙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甲组,P<0.05。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n(%)]

组别

例数

满意

基本满意

不满意

总满意度

甲组

50

36(72.00%)

9(18.00%)

5(10.00%)

45(90.00%)

乙组

50

46(92.00%)

4(8.00%)

0(0.00%)

50(100.00%)

P

-

-

-

-

0.05

2.2乙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甲组,P<0.05。

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n(%)]

组别

穿刺部位出血

脑血管痉挛

动脉瘤再次破裂

并发症的发生率

甲组(n=50)

3(6.00%)

2(4.00%)

2(4.00%)

7(14.00%)

乙组(n=50)

1(2.00%)

1(2.00%)

0(0.00%)

2(4.00%)

X2

/

/

/

4.071

P

/

/

/

0.014

2.3乙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更短,症状消失时间更早,P<0.05。

比较两组患者的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n/d)

组别

数量

症状消失时间

住院时间

甲组

50

4.26±0.35

6.58±0.94

乙组

50

3.08±0.79

4.92±0.56

t


3.274

4.251

p


<0.05

<0.05

2.3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差异不大,P>0.05,护理后乙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更佳,P<0.05。

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x±s,分)

生活质量维度

乙组(n=50)

甲组(n=50)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总体健康

60.52±6.75

91.45±6.74

60.39±6.17

72.35±6.53

生理功能

61.28±6.02

90.24±6.49

60.98±6.44

71.74±5.35

生理职能

63.17±6.19

89.46±6.74

61.95±6.74

75.34±6.75

社会功能

60.28±6.34

88.73±6.61

60.29±6.51

71.33±7.73

情感职能

61.19±6.58

90.25±6.39

61.74±6.59

71.36±6.39

精神健康

61.23±6.35

90.17±6.18

60.13±6.41

70.28±6.48

3  讨论

 脑血管瘤的发病率占神经系统疾病的25-50%之间,随着我国老龄化的加剧,该病的发病率呈现上升的趋势,对患者的健康造成了较大的影响,亦会对患者心理造成较大的压力,患者一旦发病,就会出现反复的头痛、抽搐,病情呈现进行性加重,患者发病时会出现头痛、呕吐、昏迷或者偏瘫等症状,极易误诊为脑出血或者脑血栓。而该病有进行性生长的特点,若患者突然偏瘫或者昏迷经过治疗后,再次复发,考虑患者存在脑血管瘤,因此选择合理的治疗方式十分重要。

脑血管介入术作为治疗脑血管瘤的常见方法,该种手术对患者造成的创伤小,患者术后恢复快,但患者对介入治疗的认知不足,导致患者易出现焦虑或者恐惧等负性情绪,患者对手术过于担忧,不了解手术的安全性,疗效,而患者的负性情绪会对患者的血压造成影响,血压升高,会增加动脉瘤破裂的风险,故对于行脑血管瘤介入治疗的患者提供有效的护理十分重要7】。整体护理,是以患者为中心强调患者的整体性,该种护理不是单纯的针对于患者的疾病,也不是单纯的针对患者的心理,是一种全方面的护理,对患者的生理、心理、社会包括文化等多方面的护理和照顾8】。护理人员通过了解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护理模式,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术前为患者提供疾病相关知识的宣教,让患者了解脑血管瘤的成因,介入治疗的方式、方法,提高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评估患者的血管瘤的级别,有利于制定更为合理的护理模式,术后给予有效的心理护理,缓解患者的疼痛和焦虑,体位护理,确保术后患者再次出血的情况发生,监测患者 的血压,提醒患者控制好情绪,避免过于激动导致血压升高,引发血管瘤破裂出血。饮食指导,为患者制定合理的饮食方案,提高身体的免疫力,保证营养的供需处于平衡的状态,提醒患者多吃蔬菜、水果,预防便秘,保持大便通畅9-10】。若患者存在明显血压升高时,应提供降压药物,保持血压处于平稳的状态。本文通过对脑血管瘤的患者在介入治疗期间提供整体护理,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了并发症的产生,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的时间更短,住院时间得以缩短,提高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对脑血管瘤患者提供介入治疗,满足了患者的治疗需求,改善了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推广实施。

  参考文献

1]李桂英,杨燕.脑动脉瘤介入栓塞治疗患者行围手术期精准护理的效果[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19, 4(22):2.

2]乌兰高娃.脑动脉瘤介入栓塞治疗围手术期精准护理价值及护理质量评价[J].健康之友, 2019, 000(023):226-227.

3]黄青霞.脑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围手术期护理[J].饮食科学, 2019(8):1.

[4] 曹静.脑动脉瘤介入栓塞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19(1):2.

[5] 孟志英,梁志兴.围术期护理对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后患者并发症及预后情况的影响[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2(5):3.

[6] 黄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模式在脑动脉瘤介入栓塞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2(11):4.

[7] 高宇.围手术期护理在脑动脉瘤介入栓塞术中的应用对降低患者不良反应的意义[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1(6):2.

[8] 黄晓婷.脑肿瘤患者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及并发症护理体会[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19(006):004.

[9] 王婷婷,李春霞.综合性护理在蛛网膜下腔出血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围手术期的应用[J].河南医学研究, 2020, 29(13):2.

[10] 王丽芳.精准护理对脑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围手术期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1(11):3.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