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在麻风病护理中的应用探讨

期刊: 国际医学研究 DOI: PDF下载

赵莉

陕西省汉中疗养院,陕西.汉中 723005

摘要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麻风病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间,于我院诊治的麻风病患者,共计150例,将其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分成两组,观察组75例,应用优质护理,对照组75例,应用常规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情况。结果:就总依从率看,观察组为93.33%,对照组为76%,两组有明显差别,P<0.05。就总满意度看,观察组为94.67%,对照组为74.67%,两组有差别,P<0.05。护理前,两组的负面情绪评分对比无差别,P>0.05。护理后,两组均明显改善且有差别,P<0.05。护理前,两组的生活质量评分对比无差别,P>0.05。护理后两组均明显改善且有差别,P<0.05。护理前,两组的VAS、GSES评分对比无差别,P>0.05。护理后两组均明显改善且有差别,P<0.05。结论:针对麻风病患者,实施优质护理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及满意度,改善其不良情绪,并提高生活质量,减轻患者的疼痛感,并提升其自我效能感,因此值得进行推广应用。


关键词

麻风病;优质护理;护理效果

正文


麻风病主要是由于麻风杆菌所引发的一种慢性传染性疾病,主要会导致患者的皮肤及周围神经发病病变,临床表现为皮肤损害、神经粗大,严重的还会导致患者发生肢端残疾。虽然目前该种疾病的发病率已经大幅度下降,但仍旧存在,而且具有较强的传染性。针对该种疾病,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积极防治,以免给患者带来更大的痛苦和损害。在对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通过配合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更好地提升患者的依从性及配合度,促使其严格按照医嘱开展治疗,保障自身的良好预后。经过多年临床研究表明,优质护理是一种先进的护理模式,注重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进而让患者感受到医护人员的关怀与尊重,这更有利于促进其病情改善。现在选取我院收治的麻风病患者,对其实施该种护理模式的情况总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在20201月至20231月间,于我院诊治的麻风病患者,共计150例。纳入标准:1)经诊断确诊为本病[1]2)临床资料完善。3)手部、眼部、足部出现不同程度畸残。4)均本研究均知情同意。排除标准:1)合并恶性肿瘤。2)生活无法自理[2]3)合并血液疾病。4)合并精神障碍。将上述患者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分成两组,观察组75例,其中男38例,女37例;年龄25-89岁,均数(43.56±3.54)岁。对照组75例,男40例,女35例;年龄27-88岁,均数(44.78±3.96)岁。对比两组的基线资料,无差别,P>0.05

1.2 方法

1.2.1 观察组 本组实施优质护理。1)成立护理小组[3]。护士长担任小组长,护士担任成员,并开展优质护理培训,确保所有成员掌握相关的护理内容及技能,并且对麻风病的护理要点及步骤有深刻认知。对小组成员进行考核,确保其合格后方可开展护理工作。2)具体护理实施。首先,护理人员要根据患者的性格特点、文化程度等向其开展疾病知识讲解,让患者对自身病情有明确了解。对于患者所表现出的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护理人员加强与患者沟通,告知其通过治疗疾病的改善情况,也可以为其提供治疗成功的案例,以激发患者的治疗信心,促使其保持愉悦的心情,积极配合治疗工作。另外,护理人员要指导家属给予患者更多关怀与爱护,消除其孤独感,这更有助于开展治疗工作。其次,手足护理。由于疾病影响,导致患者手部和足部容易出现麻木感,可指导患者每天用温水浸泡手部和足部,促进这两个部位的血液循环,并且有效软化皮肤,以促进肌肉与关节开展正常活动,也改善损伤情况。第三,眼部护理。护理人员要对患者眼部做好检查,观察其泪液是否存在浑浊的情况,眼睛是否红肿,严重的可以给予对症处理。同时指导患者每天进行眨眼联系,提升眼睑肌力。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做好眼部清洁,外出时可佩戴护目镜,睡觉时可佩戴眼罩,从而减轻眼睛损伤。第四,用药护理。该类疾病患者的年龄通常较大,而且多伴有基础病,再加上本病的影响,很容易导致患者病情加重。因此护理人员要督促其严格遵守医嘱服药,以改善病情,避免出现漏服或者停服的情况。同时也可以做好定期随访工作,了解患者病情改善情况,以便于改善护理方案。

1.2.2 对照组 本组实施常规护理,针对患者治疗中出现的各种情况实施对症处理,确保其顺利开展治疗,改善预后。

1.3 观察指标 1)记录并对比两组的依从性[4]2)应用纽卡斯尔护理满意度量表(NSNS)[5]评估两组满意度。3)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6]评估两组负面情绪。4)应用生活质量量表(SF-36[7]评估两组生活质量。5)应用VAS[8]疼痛评分量表评估疼痛情况,应用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9]评估自我效能感。

1.4 统计学分析 针对文中得到的各项数据,均应用SPSS 23.0软件检验,t对应计量数据,平均数表示,x²对应计数数据,百分数表示,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依从性 就总依从率看,观察组为93.33%,对照组为76%,两组有明显差别,P<0.05。见表1

1 两组的依从性对比(n/%)

组别

n

完全依从

部分依从

不依从

总依从率

观察组

75

35

35

5

93.33

对照组

75

27

30

18

76





5.877

P





<0.05

2.2 满意度 就总满意度看,观察组为94.67%,对照组为74.67%,两组有差别,P<0.05。见表2

2 两组的满意度情况对比(n/%)

组别

n

非常满意

满意

一般满意

不满意

非常不满意

总满意度

观察组

75

37

20

14

2

2

94.67

对照组

75

30

15

11

10

9

74.67







5.784

P







<0.05

2.3 负面情绪 护理前,两组的负面情绪评分对比无差别,P>0.05。护理后,两组均明显改善且有差别,P<0.05。见表3

3 两组的负面情绪评分对比(分)

组别

SAS

SDS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观察组(n=75

42.13±3.45

20.87±3.55

42.75±3.54

20.91±3.22

对照组(n=75

43.11±3.27

29.18±3.25

41.89±3.58

29.87±3.85

t

5.874

4.795

6.775

7.794

P

>0.05

<0.05

>0.05

<0.05

2.4 生活质量 护理前,两组的生活质量评分对比无差别,P>0.05。护理后两组均明显改善且有差别,P<0.05。见表4

4 两组的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分)

组别

时间段

生理机能

一般健康状况

社会功能

情感职能

观察组(n=75

护理前

64.38±3.45

66.59±3.29

67.82±2.45

66.51±3.25

护理后

91.23±3.24

92.75±2.11

91.87±2.13

90.69±2.35

对照组(n=75

护理前

64.39±3.42

66.67±3.54

68.29±2.35

67.51±3.24

护理后

77.84±2.68

78.59±3.26

77.53±2.65

79.37±2.64

t组间护理前/后对比

4.873/6.895

5.683/4.945

3.278/4.983

8.965/5.683

t组内护理前后对比

6.789

8.874

3.634

6.894

P组间护理前/后对比

>0.05/<0.05

>0.05/<0.05

>0.05/<0.05

>0.05/<0.05

P组内护理前后对比

<0.05

<0.05

<0.05

<0.05

2.5VASGSES 护理前,两组的VASGSES评分对比无差别,P>0.05。护理后两组均明显改善且有差别,P<0.05。见表5

5 两组的VASGSES评分对比(分)

组别

VAS

GSES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观察组n=75

7.68±1.23

2.18±0.74

21.49±2.57

37.45±1.25

对照组n=75

7.84±1.27

4.65±1.34

22.45±2.41

30.34±1.68

t

5.783

6.643

7.863

5.563

P

>0.05

<0.05

>0.05

<0.05

3 讨论

麻风病属于一种特殊的传染病[10],当麻风杆菌入侵到患者体内后,会有较长的潜伏期,平均2-5年,而一旦发病,又会导致患者的临床症状较为严重,甚至出现肢端残疾,由此严重影响到患者的身心健康,导致其负面情绪严重,难以提高生活质量。此种疾病的主要传染源是未实施治疗的麻风病患者,可通过直接接触或者间接接触的方式传染,由此对患者造成了极大危害。针对该病,不仅需要给予患者全面且系统的检查,还需要强化对其实施治疗干预,以改善患者病情,减轻其痛苦及残疾程度。目前对于该病主要是遵循早隔离、早治疗的原则,并且要保证充足的疗程,以促进患者恢复,降低该病的复发率。但由于对于该病的治疗需要较长时间,这导致患者很容易出现不良心理,进而影响到治疗依从性,更不利于保障其疾病改善,制约了生活质量的提高。因此,针对该病需要配合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以确保治疗效果的最大化。

在本文研究中,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对于患者病情改善起到了显著效果。通过成立护理小组,并强化小组成员培训及考核,能够确保其对麻风病有充分认知,并且掌握优质护理的方式方法,提高护理有效性。心理护理能够帮助患者消除不良情绪,促使其掌握更多疾病相关知识,进而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手足护理可以帮助患者减轻由于疾病导致的残疾程度及疼痛程度,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舒适度。眼部护理可以帮助患者提升眼睑肌力,保障其正常的视力。用药护理能够避免患者出现不按医嘱服药的情况,这是改善患者病情的关键。通过强化用药指导,可保障患者机体快速恢复。通过采用以上综合措施,能够达到对患者的优质护理目标,促进患者各项指标的快速改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虽然对于患者病情改善也有一定效果,但与观察组相比有较大差异。研究结果显示,就总依从率看,观察组为93.33%,对照组为76%,两组有明显差别,P<0.05。就总满意度看,观察组为94.67%,对照组为74.67%,两组有差别,P<0.05。护理前,两组的负面情绪评分对比无差别,P>0.05。护理后,两组均明显改善且有差别,P<0.05。护理前,两组的生活质量评分对比无差别,P>0.05。护理后两组均明显改善且有差别,P<0.05护理前,两组的VASGSES评分对比无差别,P>0.05。护理后两组均明显改善且有差别,P<0.05

综上所述,针对麻风病患者,实施优质护理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及满意度,改善其不良情绪,并提高生活质量,减轻患者的疼痛感,并提升其自我效能感,这有助于患者预后效果的提升,并且促使其减少复发情况,保障其正常生活及工作的开展。因此该种护理模式值得进行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陈玲,任婷婷,舒漪. 护士照顾畸残麻风病患者护理体验的质性研究[J]. 当代护士(下旬刊),2022,29(09):118-121.

[2]黄婕,卢丽佩,李静春. 人工智能在麻风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现状及前景[J]. 卫生职业教育,2021,39(15):63-65.

[3]吴昌辉,林晓琳. 自我护理小组模式对麻风病康复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J]. 中国医药科学,2021,11(04):116-118+138.

[4]吴雪,梁培标,吴晓燕. 临床护理路径对麻风病康复者心理状态及自护能力的影响[J]. 黑龙江医药,2020,33(03):729-730.

[5]吴雪,吴晓燕,梁培标. 优质护理干预对麻风病康复者的护理效果探讨[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18):88+100.

[6]钟细芳,刘腊凤.中医护理干预对20例麻风病疗养患者治疗效果观察[J].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9,29(19):195-197.

[7]张晓燕,张源,黄祖锋. 临床护理路径在麻风病康复休养员中的应用研究[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9,40(01):112-114.

[8]孟庆霞.优质护理干预在麻风病护理中的应用[J]. 当代护士(中旬刊),2019,26(01):88-89.

[9]钟细芳,刘腊凤,邹明华.临终关怀护理模式在晚年麻风病康复休养员中的应用[J]. 齐鲁护理杂志,2018,24(19):37-39.

[10]钟细芳,刘腊凤,刘娅玲.以健康促进模式为基础的护理干预对麻风病足底溃疡患者自我护理行为及治疗效果的影响[J]. 中国临床护理,2017,9(05):430-433.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