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细节化护理在急诊留观静脉输液患者中的应用

期刊: 国际医学研究 DOI: PDF下载

韩 丹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急诊科,陕西 西安 710065

摘要

目的:探究标准细节化护理在急诊留观静脉输液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参与本次研究患者的数量为80例,起始时间为2022年6月份,结束时间为2023年4月份,分成参照组与实验组;每组患者的数量为40例,参照组患者为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提供标准细节化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服务满意情况,对患者在输液后的第3、8和12分钟后的疼痛程度进行比较,比较患者对输液环境、服务态度、操作技术水平以及基础护理的评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更高,疼痛程度更轻,患者对急诊留观患者输液的环境、服务态度、操作技术水平以及基础护理的评分更高,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在急诊 留观 静脉输液患者中提供标准细节化护理,可以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减轻患者的疼痛,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关键词

标准细节化护理;急诊静脉输液;应用

正文


静脉输液是依据液体静脉压与大气的原理,将电解质、药液以及无菌液体沿静脉输注到体内的操作方式,该种操作方式更为便捷,对患者的血管损伤程度小,见效快等优点,做为急诊治疗的重要方式1】。随着生活压力的增大,气候变化的不规律性,急诊   留观   患者的数量较多,对于急诊   留观  患者而言,药物品类繁多,患者就诊时间较为集中,而且患者的病种复杂,增加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无法与患者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增加患者和家属的不满,影响急诊留观护理人员静脉输液的工作效率,易增加不良事件的发生2】。为保证工作效率的稳定,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通过高效的、系统的且全面的静脉输液护理流程十分重要。标准细节化护理,将护理操作制定标准的流程,并将这些流程细化,提高护理效果,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提升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详见下文: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参与本次研究患者数量为80例,起始时间2022年6月份,结束时间为20234月份,男性患者39例,女性患者41例,年龄20-76岁之间平均年龄(46.410.59)岁。分析所有患者基础资料显示(P>0.05)。

 1.2方法

参照组常规护理,护理人员为患者介绍急诊留观室环境,静脉输液的相关知识,提高患者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与患者核对信息,确认无误后,依据无菌化操作流程为患者提供静脉穿刺输液治疗,依据常规巡视;实验组的患者提供标准细节化护理,具体包括:1、在急诊留观室内,通过设立温馨的环境,定期消毒地面、扶手以及人员接触较为频繁的区域,经常开窗通风,保证室内空气的清新,控制好温度和湿度,配置饮水机和一次性纸杯,随时更换或者添加,并在窗台或者角落的部位放置绿色的花卉,确保地面处于干净整洁的状态,若地面未完全干燥时,应放置警示牌,避免患者滑倒,提醒患者和家属在输液期间内控制好分贝,避免影响其他患者输液3】2、细节化的健康宣教,护理人员积极与患者或者家属沟通,明确患者疾病的种类,临床表现,并发症,提醒患者做好防护,静脉输液的操作流程,所输的药物,药物的药理、药效,告知患者不得私自调节输注的速度,护理人员与患者沟通期间,应提醒患者保持热情亲温和的态度,在急诊留观室患者输液人数较多时,提醒其他患者排队等待,观察等待患者的症状,出现异常应尽早为患者就诊4】3、细节化输液流程,输液前,护理人员应与患者核对基础信息,包括患者的姓名、年龄、药物的种类,数量,并观察药物的有效期,是否有结晶或者沉淀物,若存在异常,应避免使用。为患者穿刺时应保证无菌操作,穿刺血管应依据患者的年龄,疾病种类选择血管的位置 ,确定血管清晰,外表皮肤弹性较佳,有利于保证穿刺的成功率,避开关节的连接处、出现瘢痕结痂、反复穿刺或者出现过敏的位置,应选择弹性较佳,血管充盈良好、血运佳且好固定的位置 进行穿刺,护理人员右手持针确保与患者的皮肤呈15-30度角刺入皮下血管,见回血后压低角度5-15度,继续进针2mm,确保软管进入到血管内,此时护理人员右手固定针柄不动,左手沿血管走行方面快速送入外套管,待软管全部送入血管内后,将止血带松开,使用右手将针芯拔出;妥善固定留置针,使用3M透明敷料固定好留置针,再使用宽度约为2-3厘米的一次性医用胶布固定好留置针柄与软针头之间,输液结束后,使用医用纱块盖在穿刺部位,套好弹力网绷带,妥善固定留置针,记录置管日期,每天输液结束后,使用肝素液进行封管,避免残留在针管内的药物与肝素液发生化学反应对血管造成刺激,多使用氯化钠溶液冲管后再使用肝素液封管5-6】4、患者输液期间,护理人员应增加巡视的次数,提醒患者不要随意变换体位,关注悬滴管中的滴注状态,了解患者穿刺点周围的皮肤颜色,输液血管的状态,观察患者有无不良反应,若出现异常时,应停止输液,并给予相应的抢救措施。5、不良反应的护理,记录患者所输的药物,以及药物可能产生的副作用,输液期间的注意事项,应提前让患者了解药物的不良反应告知患者,并提供相关的预防以及护理措施,避免患者出现恐惧心理,常见的西药阿奇霉素,会造成肠道刺激,应嘱咐患者不得空腹滴入;并尽可能放慢滴速,对于需要注射头孢类药物,应询问患者在两天内是否存在饮酒情况,避免双硫醒样反应,输液期间应注意观察滴速,如滴速过快造成患者不适的,应适当减慢,对于疼痛感较强的患者,应给予适当的心理指导,适当的转移患者的注意力,积极鼓励患者顺利完成输液7】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输液后的第三、第八、第十二分钟的疼痛程度,输液期间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和患者对输液室环境,护理人员的操作技术水平、服务态度以及相关护理的评分。

 1.4统计学分析

 将进行本次研究的所有数据使用SPSS21.0数据包处理,文中所涉及到的计数用(n%)表示,行X2检验,计量数据用`x±s)表示,行t检验,P<0.05 。

2  结果

2.1实验组患者的护理评分更高,P<0.05。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评分(x±s,分)

观察指标

实验组

参照组

t

p

输液环境

98.4±1.1

88.1±3.2

25.7918

0.0000

操作技术水平

97.3±2.1

88.4±2.9

20.4687

0.0000

服务态度

97.6±2.1

87.5±2.8

26.0617

0.0000

基础护理

98.3±1.4

88.4±2.6

28.4819

0.0000

2.2实验组患者的疼痛程度更轻,P<0.05。

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疼痛程度(x±s,分)

组别

3分钟

8分钟

12分钟

参照组

5.26±1.27

4.35±0.84

3.18±0.46

实验组

4.28±0.79

3.21±0.52

1.29±0.35

t

6.987

7.264

7.081

p

<0.01

<0.01

<0.01

2.3实验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更低,P<0.05。

比较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n(%)]

组别

意外脱管

药液外渗

回血

发生率

参照组(n=40)

3(7.50%)

3(7.50%)

2(5.00%)

8(20.00%)

实验组(n=40)

1(2.50%)

1(2.50%)

0(0.00%)

2(5.00%)

X2

2.471

2.471

5.217

2.179

P

0.214

0.214

0.021

0.019


3讨论

急诊,作为医院面向社会的重要窗口,属于机体在特殊时期内人员聚集最多的位置,在急诊留观患者输液期间,人员的年龄不同,疾病的种类不同治疗的依从性也所有不同,加上护理人员工作强度大,对患者的护理不周,易增加护理不安全事件的发生。这也增加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难度,不利于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影响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故为了改变当前急诊留观患者输液期间,护理人员工作中的护理缺陷 ,建立了有效的护理模式十分重要,传统的护理,多以口头告知为主,患者记忆力不佳,而且护理人员关注少,对患者的关心程度不足,影响患者输液的质量,而有效的细节护理,充分将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得到提升,重视护理人员与患者的沟通让护理人员面对不同的患者,可以通过有效的沟通,让患者放松身心,提高患者的配合度8】护理人员应提高操作技能,确保穿刺的准确率患者在输液期间应定期进行巡视,观察患的情况,掌握不同药物之间不良反应,提醒患者不要私自更改滴注的速度,为患者输液之前应严格做好皮试,确定患者是否过敏,确认无误后方可为患者提供输液

急诊留观患者输液,存在着不同时段的高峰期,护理人员应依据不同时间患者的数量做好相应的细节护理,尽可能降低在高峰期患排队等候的时间,对于输液时间易产生的不良反应应给予有效的护理,常见的输液外渗、局部肿胀或者静脉炎、过敏或者药物不良反应等,穿刺时应选择,血管血运丰富、血管弹生高且无瘢痕的位置穿刺应有效的固定好针尖,避免出现脱位,药物流出后刺激血管,导致血管炎症等9】

护理人员为患者穿刺时,应明确急诊留观患者输液的相关注意事项,保证无菌操作,护理人员应练习穿刺技术,确保一针见血,有利于减轻患的疼痛,为患拔针时,应协助患者按压穿刺部位3分钟以上,并抬高穿刺一侧的肢位至心脏上方处,若患凝血机制欠佳,应增加按压时间,按压期间,切勿过度用力。患在输液期间应将针头妥善固定,避免患过度活动导致针头脱出,增加患的不适感,对于刺激性的药物应适当放慢输液的速度。

标准细化节护理,该种护理模式坚持以及患者为中心的出发点,落脚点,依据患者的自身需求,坚持无菌静脉输液的原则,制定人性化的护理干预,选择具体、高质量的静脉输液护理对策,弥补了常规护理工作中的不足之处,为患者营养良好的输液环境,定期消毒,清洁地面,控制好室内的温度和湿度,提高了患者输液期间的舒适度,为患者介绍静脉输液的相关流程,相关注意事项,维持候诊患者的秩序,并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出现异常时给予处理10】。护理人员为患者穿刺前,反复核对患者的的信息,确定无误后方可进行穿刺,降低了输错的机率,增加进针角度,可以减少针尖在血管腔内运行时对皮下组织摩擦刺激血管神经增加患者的疼痛,提醒患者穿刺成功后将手掌呈现自然且放松的状态,可以避免进针时穿透血管的情况。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对急诊留观患者输液的患者提供标准细节化护理的模式,提高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减少了不良事件的发生,减轻了患者的疼痛感,使得患者输液期间的舒适度更高,有利于推动医院的发展,值得推广实施。

参考文献

[1] 崔盈盈,校爱芳,申月芹.标准细节化护理在急诊静脉输液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 2023, 29(7):147-149.

[2] 韦春妍.精细化护理干预在门急诊静脉输液护理中的应用价值[J].母婴世界, 2019, 000(022):230.

[3] 孙艳,孙媛,秦琼,等.精细化护理干预在门急诊静脉输液护理中应用效果观察[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2(3):4.

[4] 邹彩霞.精细化护理干预在门急诊静脉输液护理中应用价值评价[J].国际感染病学:电子版, 2019, 8(1):2.

[5] 梁燕.分析门急诊静脉输液护理中采用精细化护理干预的效果影响[J].东方药膳, 2020, 000(024):171.

[6] 戴茜,黄静.细节化护理管理在急诊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19, 4(25):2.

[7] 李金玲,姚冬美.优质创新细节护理在急诊静脉输液护理管理中的有效性研[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1(1):1.

[8] 贾园园,荚恒娅,闫红丽.护理风险管理在急诊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2(003):008.

[9] 张华筠.护理流程优化在降低小儿急诊静脉输液意外风险中的应用效果[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20, 26(4):4.

[10] 吴晓燕.护理流程优化在降低小儿急诊静脉输液意外风险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名医, 2020, 000(019):P.109-110.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