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静脉留置针在儿科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摘要
关键词
静脉留置针;儿科;护理效果
正文
静脉留置针是临床儿科较为常用的治疗手段,临床又称为套管针,其套管柔软、静脉血管内留置时间长,对血管的损害轻,临床操作简单,相比传统静脉穿刺技术能避免反复穿刺血管带来的痛苦,减轻对血管的刺伤,非常适用于儿科治疗[1]。但由于幼儿的自控能力差,活泼好动,治疗依从性差,为了延长留置针的留置时间,减少不良反应的出现,治疗期间还需加强有效的护理干预来正确引导患儿积极配合治疗[2]。鉴于此,本文将于2022年1月~2023年4月我院儿科纳入的72例静脉留置针患儿进行研究,探讨针对性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病例收集于2022年1月~2023年4月,调查对象为我院儿科就诊的静脉留置针治疗的患儿,统计出72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组,对照组36例,男女患儿比例=20:16,年龄2~12岁,平均(7.11±1.28)岁,住院时间5~17天,平均(11.25±1.38)天;观察组36例,男女患儿比例=19:17,年龄2~13岁,平均(7.55±1.31)岁,住院时间6~17天,平均(11.33±1.41)天。2组资料的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有优异的可比性,结果P>0.05。
纳入标准:均符合静脉留置针适应证;年龄<16岁;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临床资料完整;已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排除标准:静脉穿刺禁忌症;合并皮肤病、血管畸形、全身感染性疾病;智力障碍者;凝血机制异常;精神障碍者;重要脏器功能不全者;认知、交流障碍;不配合或中途退出者。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穿刺前询问患儿的身体状况、过敏史、用药史等情况,配合完成相关检查后对患儿进行药物皮试,皮试无过敏反应后静脉穿刺,定时观察治疗情况,按照穿刺步骤完成。观察组实施针对性护理,具体措施:(1)穿刺宣教护理。穿刺前选择恰当时机向患儿及家属讲解静脉留置针穿刺的目的、流程、优势等,并耐心讲解穿刺后的注意事项,叮嘱家属要做好监督工作,穿刺患肢要制动,发放静脉留置针宣传手册,并介绍常见的并发症及预防措施,叮嘱家属穿刺部位要保持干燥、清洁,禁止沾水,以免感染。(2)加强病房巡视。留置针穿刺成功后要加强局部护理和查房护理,多观察穿刺位置有无出血、渗液、红肿等情况,发现皮肤发白、变硬或疼痛等应立即停止输液并对应处理,每天更换无菌敷料,加强消毒处理,若发现有静脉炎应尽快用硫酸镁湿敷至少24h,并涂抹抗生素软膏,发生液体外渗要及时热敷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定时观察导管有无挤压、弯曲、堵塞等情况,确保输液导管通畅,在患儿移动身体时注意避开导管,发生松动及时更换敷料并重新固定,治疗期间密切监测体征,每次输液结束后及时冲洗并封管。
1.3观察指标
观察记录患儿治疗期间发生静脉炎、导管脱落和液体外渗的发生率;用科室自拟的问卷调查表统计患儿家属的满意度,调查结果为非常满意、一般和不满意。
1.4统计学方法
用统计软件SPSS23.0处理计算数据,计数资料用率(%),检验用X2,计量资料用(±s),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意义。
2结果
2.1不良反应概率对比
观察组患儿出现的不良反应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统计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不良反应概率对比(n,%)
组别 | 例数 | 静脉炎 | 导管脱落 | 液体外渗 | 不良反应概率 |
观察组 | 36 | 1 | 1 | 0 | 2(5.56) |
对照组 | 36 | 3 | 3 | 2 | 8(22.22) |
X2 | - | - | - | - | 4.181 |
P | - | - | - | - | 0.041 |
2.2 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儿家属的总满意度显著比对照组更高,组间差异有意义(P<0.05),见表2。
表2护理满意度比较(n,%)
组别 | 例数 | 非常满意 | 一般 | 不满意 | 总满意度 |
观察组 | 36 | 27 | 8 | 1 | 35(97.22) |
对照组 | 36 | 23 | 6 | 7 | 29(80.56) |
X2 | - | - | - | - | 5.063 |
P | - | - | - | - | 0.024 |
3讨论
静脉留置针的使用为临床长期输血、输液治疗的患者带来了诸多便利,改变了传统穿刺方式,避免每天反复穿刺,既能够减轻血管损伤,减少穿刺次数,降低穿刺失误,而且保留时间长,减轻护士工作量,提高输液工作效率,故在儿科中非常适用[3]。
为了确保静脉留置针穿刺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临床实施针对性护理,加强穿刺前宣教指导,详细、耐心的向患儿家长讲解留置针知识,增加其认知,减少穿刺风险,治疗期间加强查房护理,密切观察留置针的治疗反应,及时处理可能存在的不良情况,严格规范穿刺流程,加强预防护理措施,进一步提高输液治疗的安全性和高效性,为患儿提供舒适、满意的护理服务[4-5]。本研究显示,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对照组低,其家属的满意度比对照组高。
综合上述,在儿科静脉留置针穿刺治疗中应用针对性护理能大大提高治疗效果和输液的安全性,促使患儿安心配合医治,值得临床借鉴。
参考文献:
[1]张月.静脉留置针在儿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22,37(04):105-106.
[2]石建华,袁迎丽,盛晓萍.规范化安全质控干预在儿科外周静脉留置针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22,43(16):1585-1588.
[3]郭丽,胡梅英,黄琴.基于微信平台追踪式健康教育在儿科门诊静脉留置针家庭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当代医药,2022,29(30):119-121,125.
[4]陈瑞燕,刘丽容,董晓云.优质护理在儿内科静脉留置针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处方药,2019,17(12):119-120.
[5]赵峰.儿内科护理用静脉留置针的临床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17):261-2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