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尿毒症患者的影响

期刊: 国际医学研究 DOI: PDF下载

王嘉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陕西 西安 710000

摘要

目的 探究综合性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尿毒症患者的影响。方法 将本院2022年1~12月收治的150例行MHD的尿毒症患者按区组随机法分为各含75例的常规组(行常规护理)与综合组(行综合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依从性与心理状态。结果 护理后,综合组在MHD、用药、饮食控制及运动等方面的依从性评分均高于常规组,P<0.05;护理前,两组焦虑自测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分对比无差异,P>0.05;护理后,综合组SAS与SDS评分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 将综合性护理干预应用于行MHD的尿毒症患者,有助于提高其多方面的依从性,改善其心理状态,存在较高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综合性护理干预;依从性;心理状态

正文


尿毒症是肾衰竭的终末期表现,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贫血、呼吸困难等症状,而且伴有严重的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失衡及出血倾向,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1]。随着病情的不断加重,尿毒症患者的肾脏代谢功能已无法满足机体的正常运作,进而临床通常会予以此类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治疗,借助专业的仪器代替肾脏功能,进而达到去除体内多余水分与代谢废物的目的[2-3]。虽然MHD能够有效纠正尿毒症患者的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缓解其临床症状,延长其生存期限,但是整个治疗周期极其漫长,而且可引发多种不良反应[4]。因此,很多患者在治疗期间容易产生懈怠心理,治疗依从性较低,严重影响其治疗效果与预后情况。为此,临床通常会在患者接受MHD治疗期间予以适当的护理干预,通过多方面的护理支持来改善其医疗体验,帮助其认识到积极配合治疗的重要性,进而改善预后,而选择何种护理模式可取得更加显著的护理效果成为学者们研究的重点方向之一[5]。本文将借助150例尿毒症患者展开研究,分析综合性护理干预对此类患者的影响,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采用区组随机法将150例于20221~12月在本院接受MHD治疗的尿毒症患者均分为两组。其中一组作为常规组,共75例患者,包括男性40例、女性35例,年龄35~65岁,平均(51.43±6.74)岁,高血压肾病12例、糖尿病肾病19例、慢性肾小球肾炎21例、梗阻性肾病13例、其他10例,病程6~12年,平均(8.56±2.47)年,高中及以下学历18例、专科学历31例、本科及以上学历26例;另外一组作为综合组,共75例患者,包括男性38例、女性37例,年龄35~65岁,平均(51.79±6.65)岁,高血压肾病13例、糖尿病肾病18例、慢性肾小球肾炎20例、梗阻性肾病13例、其他11例,病程6~12年,平均(8.69±2.52)年,高中及以下学历19例、专科学历30例、本科及以上学历26例。两组一般资料对比无差异P>0.05),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1满足尿毒症诊断标准[6];(2具备MHD适应症;(3)具备正常沟通与认知能力;(4)透析时间>6个月;(5知情同意并签字。

排除标准:(1意识障碍;(2)处于急性感染期;(3精神病患者;(4)中途失访。

1.2方法

常规组行常规护理干预:注意监测生命体征,指导其遵医嘱用药,做好常规健康宣教,指导其合理调整饮食,做好皮肤护理、血管通路管理等日常护理。

综合组行综合性护理干预:(1)确定干预方案:与患者及其家属展开深入沟通,询问其基本情况,大致了解其对MHD及尿毒症的认知情况,根据其不足之处制定个体化干预方案,并为每位患者建立护理档案,跟踪记录其饮食、营养、心理、排泄等方面的具体情况,并根据统计结果合理调整干预方案;(2)环境干预:定期清理病房,及时更换床单被罩,每日按照规定做好病房及相关物品的消毒工作,禁止周围人员大声喧哗,减少不必要的人员流动,合理调节病房温湿度及光线强度,及时开窗通风,避免房内产生异味;(3)认知干预:根据此前认知水平评估结果,选择适当的教育手段并安排合适的教育内容对患者实施健康宣教,详细介绍尿毒症的发病原理、危害等疾病知识,告知MHD的具体操作方法,强调按时接受MHD的重要性,并说明治疗期间的相关注意事项,告知可能存在的不良反应及防护方法,锻炼并提示其自护能力;(4)心理干预:受到疾病与长期MHD的影响,患者多伴有一定负面情绪,护理人员应注意加强对此类患者的心理疏导,多与之进行沟通交流,尽可能消除其存在的疑虑,分析其负面情绪产生的原因,并予以针对性护理,帮助其克服心理障碍;提醒患者家属在患者治疗期间陪伴其左右,予以适当的语言或行动支持,增加其安全感,提升其积极治疗的信念;(5)行为干预: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与治疗效果,指导其每日参与适量运动,增强自身免疫力;避免高强度工作或过度运动,每日保持足够的睡眠时间;(6)饮食干预:指导其加强日常饮食管理,合理调节饮食结构,尽量保持低钠、低钾、低磷饮食,每日补充适量优质蛋白质、钙、锌、铁、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同时保证热热量摄取充足,同时避免暴饮暴食;定期评估其营养状况,合理调整饮食干预计划。

两组均连续护理2周。

1.3观察指标

1)依从性:于护理结束时根据自制调查问卷,评估患者在MHD、用药、饮食控制及运动等方面的依从性评分,各项总分25分,评分越高,则依从性越佳。

2)心理状态:于护理干预前、后,利用焦虑自测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7]与抑郁自测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8]分别评估焦虑与抑郁程度,SAS>50分为存在焦虑症状,SDS>53分为存在抑郁症状,得分越高,则焦虑/抑郁程度越高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3.0软件分析及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的依从性评分

常规组在MHD、用药、饮食控制及运动等方面的依从性评分均低于综合组P<0.05。见表1

1 比较两组患者的依从性评分n=75,分

组别

MHD

用药

饮食控制

运动

常规组

20.72±1.36

21.76±0.89

19.93±1.12

18.26±2.37

综合组

22.56±1.24

23.12±0.69

22.54±1.18

21.47±1.60

t

9.464

8.034

10.848

10.667

P

0.001

0.001

0.001

0.001

2.2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

护理前,两组SASSDS评分基本一致,P>0.05;护理后,常规组SASSDS均高于综合组P<0.05。见表2

2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n=75分)

组别

SDS

SAS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对照组(n=32

56.42±4.36

52.63±4.13

55.23±4.69

51.24±4.34

实验组(n=33

56.98±4.78

46.78±3.16

54.96±4.57

45.72±3.68

t

0.493

6.426

0.235

5.537

P

0.624

0.001

0.815

0.001

3讨论

MHD是目前临床治疗尿毒症的主要疗法之一,能够利用专门的血液透析仪器,将患者体内积蓄了大量有害物质的血液传导出体外,对其进行过滤处理,进而消除其中多余的水分与毒素,然后再将过滤后的血液传输回患者体内,实现替代肾脏代谢功能的作用[9-12]。但是,受到治疗周期、并发症、社会环境、心理状态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很多尿毒症患者对MHD治疗的依从性较差,不能主动配合并按时完成医护人员的各项指示,对其预后情况造成诸多不良影响[13]。因此,尽早予以尿毒症患者适当的护理干预尤为关键。

王玲李雪等学者研究证实[14],综合护理可提高患者对MHD的依从性,降低相关并发症发生风险,并获取更高的护理满意度。本文研究结果显示,综合组在MHD、用药、饮食控制及运动等方面的依从性评分均高于常规组P<0.05),主要是由于综合护理能够根据每位患者的基本情况为其制定个体化干预方案,而后从认知、心理、行为、饮食、运动等多个方面展开综合护理,通过针对性健康教育,帮助其了解并掌握更多有关尿毒症与MHD的健康知识,促使其认识到积极配合临床治疗与护理的重要性,进而提升其多方面的依从性,保证后续医护工作的有序推进。还有数据表明,两组护理前的SASSDS评分对比无差异(P>0.05),而护理后,综合组这两项评分均低于常规组P<0.05),与付爱华余艳等人[15]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由此可见,综合护理在消除患者负面情绪方面发挥了良好的应用效果。分析原因可能是由于该护理模式十分重视对患者的心理干预,能够及时发现其存在的异常情况,并通过深入沟通交流找到症结所在,而后予以相应的心理疏导,帮助其宣泄不良情绪,同时鼓励家属尽可能多地陪伴患者,予以其充足的鼓励与支持,进一步增强器信念感。

综上所述,对接受MHD治疗的尿毒症患者施以综合性护理干预,可有效提升其多方面的依从性,促使其积极配合医护工作,还能缓解其焦虑抑郁程度,调节其心理状态,对改善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胡月,肖晓琴,许虹. 保护动机理论的综合性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尿毒症患者的影响[J]. 齐鲁护理杂志,2023,29(9):32-35.

[2] 韩双双. 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院内感染危险因素分析与护理干预[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9,16(15):4-7.

[3] 刘宁徽,刘旻,许娜,. IMB模型引导的营养评估与支持在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J]. 齐鲁护理杂志,2021,27(23):46-49.

[4] 侯洁. COX健康行为互动模式对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影响[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20,17(2):70-71.

[5] 李娟. 放松训练联合中药足浴对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分析[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9,16(19):42-44.

[6] 赵爱萍,隋光丽,王丽. 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理状况及应用罗森塔尔效应的干预效果[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20,39(18):3332-3337.

[7] 李玉平,孟欣,户俊凯,.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筛查与评估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体系的构建[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23,29(21):2879-2885.

[8] 姚静,付媛媛. 基于"陪伴者计划"的医院-家庭联动护理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护技能、心理应激的影响[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23,42(7):1333-1336.

[9] 韦文颖,徐文珠,陈婷婷. 医院-社区-家庭跟进式一体化护理管理模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存质量及营养状况的影响[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23,42(2):360-364.

[10] 孙青,黄莉娟,马乐,. 协同护理模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和控制液体摄入量的依从性的影响[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22,41(8):1488-1492.

[11] 王涛,徐甜甜,王炎,. 一体化综合管理模式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22,28(23):3133-3137.

[12] 蓝复莉,谢碧锋. 综合护理对重症胰腺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理应激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9,28(13):1467-1469,1473.

[13] 伏蓉. 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在尿毒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9,16(12):58-59.

[14] 王玲,李雪,孙瑞云. 综合护理干预在尿毒症患者中的应用[J]. 齐鲁护理杂志,2020,26(7):112-114.

[15] 付爱华,余艳,宋博. 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期间心理应激的影响[J]. 国际老年医学杂志,2019,40(4):235-238.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