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布地奈德吸入在支气管哮喘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期刊: 国际医学研究 DOI: PDF下载

唐林

江安县人民医院内一科,四川宜宾 644501

摘要

目的:分析在支气管哮喘治疗中应用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布地奈德吸入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筛选在我医院接受治疗的支气管哮喘患者30例,将纳入的所有患者通过电脑随机抽取方式划分为观察组15例和对照组15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则添加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布地奈德吸入治疗,对比两组最终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与对照组结果比较发现,观察组患者症状改善时间明显缩短,炎性因子水平以及呼吸功能得到显著改善,最终获得的治疗总有效率较高,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用药产生的不良反应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支气管哮喘患者治疗中加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布地奈德吸入治疗,可获得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短时间内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体内炎性因子水平。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布地奈德;价值分析

正文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高发的呼吸系统疾病,该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细菌和病毒感染所致,发病后会导致患者出现反复性喘息、气促、胸闷、咳嗽及咳痰等症状,若病情未能得到及时改善,会严重损伤患者的肺功能[1]。为此,本文中对其患者采用了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布地奈德吸入治疗,并将其治疗效果在下文中进行了叙述。

1基本信息与方

1.1基本信息

随机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来我医院接受治疗的支气管哮喘患者30例作为本文中的研究对象,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的30例患者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中患者人数各有15例,观察组中包括男性患者8例、女性患者7例,患者的入选年龄为50岁~85岁,年龄均值为(67.50±5.20)岁,病程 2~7年,平均病程为(4.5±0.60)年;对照组患者中男性人数为9例、女性人数为6例,年龄入选范围在50岁~86岁之间,年龄均值为(68.0±5.3)岁,患者病程为2~6年,平均病程(4.00±0.50)年,两组患者临床一般资料经对比后显示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临床可比性。

纳入标准:入选的30例患者均已通过临床相关检查确定达到支气管哮喘疾病标准;患者的入选年龄为50岁~90岁之间所有患者的临床一般资料经核实均完整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咳嗽、咳痰、喘息胸闷以及气短等症状。患者和家属已对本次研究内容进行全面掌握了解,经协商自愿签署知情书;此研究内容已经过院内伦理委员会的审核与批准。

排除标准:①存在严重智力、语言功能障碍者;②存在严重传染性疾病者;③存在精神类疾病无法配合者;④存在恶性肿瘤者;⑤患有严重心脑血管、脏器疾病者;⑥文化水平较低,无法使用微信交流者;⑦存在用药禁忌症者;⑧依从性较差的患者及家属。

1.2方法

给予对照组口服醋酸泼尼松片,每次服用20mg,每日用药一次;茶碱控释片每次服用0.2g,每日用药两次;沙丁胺醇气雾剂经口鼻吸入100μg,每日治疗三次,治疗周期为7天。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添加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布地奈德吸入治疗,每次吸入200μg,每日治疗三次,连续治疗7天。

1.3观察指标

1)将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临床症状改善所用时间以及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记录对比。(2)将治疗前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体内(IL-6、CRP、TNF-α)炎性因子水平进行详细检测记录对比。采用放射免疫比浊法检测C反应蛋白(CRP)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白细胞介素-6(IL-6)与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3)检测记录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改善情况

1.4治疗效果判定

通过治疗后的患者临床症状完全消退,经检查显示体内炎性因子水平和肺功能指标已基本恢复正常,且无任何不良反应发生为显效;患者通过治疗后以上指标均已得到显著改善,仅出现轻微不良反应为有效;通过治疗后的患者临床各项指标改善程度均较差甚至加重为无效。最终治疗总有效率为显效和有效例数相加的总和。

1.5统计方法

此次使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检测数据,计量数据资料运用(±s)、t描述检验,运用n(%)描述/x²检验计数资料,两组指标数据对比差值P<0.05时则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指标对比详情

两组患者治疗前的体内炎性因子水平数据结果对比差值显示(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得到及时改善,体内炎性因子水平也明显降低,两者数据差值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下表1

1两组患儿炎性因子水平改善对比详情(n=15,±s)

     IL-6(ng/L) 

 CRP(mg/L)

 TNF-α(ng/L) 

症状改善时间(d)

组别

用药

用药

用药

用药

用药

用药

用药

观察组

16.9±2.6

9.3±1.5

11.5±2.2

6.4±1.3

58.5±5.1

29.6±3.3

2.5±0.3

对照组

16.8±2.7

12.9±1.8

11.4±2.1

8.6±1.7

58.6±5.2

42.7±4.5

3.3±0.5

t

0.1033

5.9506

0.1273

3.9813

0.0531

9.0919

5.3136

P

0.9184

0.0000

0.8996

0.0004

0.9580

0.0000

0.0000

2.2两组患者临床指标改善情况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呼吸功能各项指标结果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同对照组数据结果对比显示,观察组患者的呼吸功能各指标改善效果均占据优势,两者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下表2。

 2两组患者临床指标改善情况n,±s

分组

n

PaO2mmHg)

PaCO2mmHg)

实施前

实施后

实施前

实施后

观察组

15

47.8±12.5

90.5±7.3

46.2±5.4

35.7±4.2

对照组

15

48.3±13.4

82.6±6.5

47.4±6.8

42.3±5.5

t


0.1056

3.1302

0.5352

3.6937

P


0.9166

0.0041

0.5967

0.0009

2.3两组治疗效果对比

记录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提高,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治疗期间用药产生的不良反应经记录显示均较少,两者数据差值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下表3

3两组治疗效果比较详情[n(%)]

组别

显效

有效

无效

治疗总有效率/%

用药不良反应/%

观察组

15

10

4

1

14(93.3)

2(13.3)

对照组

15

6

3

6

     9(60.0)

3(20.0)

x2





4.6584

0.2400

P





0.0309

0.6242

3讨论

支气管哮喘是临床呼吸科一种高发疾病,该病具有治疗周期长和易反复发作等特征,随着病情发展会严重损伤患者的肺功能,严重者甚至会出现呼吸衰竭,因此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2]目前临床上针对此类疾病常采用泼尼松、茶碱缓释片与沙丁胺醇方案治疗,泼尼松具有抗炎和抗过敏效果;茶碱控释片可起到松弛支气管平滑肌以及促进心肌收缩的作用;沙丁胺醇气雾剂具有扩张支气管松弛平滑肌以及缓解气管痉挛的作用,三种药物联合应用虽然能够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但由于治疗周期较长,长期治疗会产生一定耐药性和副作用,因此会影响最终疾病控制效果[3-4]。为进一步治疗病治疗效率,本篇文章中对其患者治疗中添加了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布地奈德进行治疗,最终获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布地奈德可有效抑制炎性介质释放,起到较强的抗炎和免疫抑制作用。且通过吸入治疗能够提高药物的吸收效果,促进患者支气管纤毛运动,最终能够达到扩张毛细血管、抑制炎性细胞扩散以及减轻平滑肌收缩反应,最终可使患者临床症状得到尽早改善。且采用小剂量治疗便可发挥较好的作用,因此可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5-6]

综上所述将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布地奈德应用于支气管哮喘患者治疗中,可使临床治疗效率得到良好提升,且用药安全性也较高,因此可短时间内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疾病的危害性

参考文献

[1] 韩飞.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布地奈德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效果[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30(9):2.

[2] 李秀杰.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布地奈德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中的应用价值[J].系统医学,2019,4(6):63-65..

[3] 王利菊,张炜,张萍,.噻托溴铵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成人重度支气管哮喘的效果[J].中国民康医学,2019,31(23):28-30.

[4]刘东辉,张欣怡.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布地奈德在支气管哮喘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疗养医学,2019,28(10):1099-1100.

[5]王波,贺红芳.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9,4(35):52-54.

[6]帅艳平.支气管哮喘治疗中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布地奈德吸入的应用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9,23(10):1476-1477.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