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睫患者接受手术显微镜下倒睫电解术治疗的效果

期刊: 国际医学研究 DOI: PDF下载

刁凌飞

​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 252600

摘要

目的:探讨倒睫患者接受手术显微镜下倒睫电解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收治的90例(154眼)倒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n),对照组44例(77眼)进行机械拔除,研究组46例(77眼)进行显微镜下倒睫电解术,对比两组的一次治愈、复发情况及并发症、满意度。结果:对照组的一次治愈率和复发率为70.1%、19.5%,研究组为84.4%、7.8%,研究组的一次治愈率显著比对照组更高、复发率显著更低(P<0.05)。对照组的皮肤色素脱失、皮下血肿、角膜炎、感染发生率为11.7%,研究组为2.6%,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比对照组更低(P<0.05)。对照组的满意度为86.4%,研究组为97.8%,研究组的满意度显著比对照组更高(P<0.05)。结论:倒睫患者接受手术显微镜下倒睫电解术治疗的效果显著,不仅能有效提高一次治愈率,降低复发风险,还能减少并发症发生,提升患者满意度。


关键词

倒睫;显微镜;倒睫电解术;效果

正文


倒睫是眼科常见疾病,多发于儿童或老年群体,具体是指睫毛生长位置不正常,向着眼球倒向生长,易对角膜和结膜产生刺激,导致眼部有异物感、分泌物增多,出现眼部疼痛、红肿、流泪、怕光等现象[1]。若不及早干预治疗,长时间刺激会引起结膜充血、角膜上皮点状或弥漫性损伤,造成视力下降。所以,应重视倒睫治疗。临床上对非内翻性倒睫的治疗原则是清除异常生长方向睫毛、缓解患者眼部不适感[2]。镊子拔除是最直接、最简单经济的方法,但硬性拔除会造成局部组织的损伤,严重者还会引起医源性倒睫。拔除也不能完全破坏睫毛根部毛囊,易在拔除后2-6周内出现复发。且部分拔除时会留下锐利的根部,加重刺激症状,细小的倒睫也易被忽视。故探寻更安全高效的治疗方法势在必行。电解术是经过电解原理,对睫毛根部毛囊进行破坏,以避免其重新生长复发[3]。而显微镜下电解术治疗,可在放大数倍的视野下,清晰观察到倒睫睫毛的形态、生长位置及细小的睫毛,能方便电解术操作及观察,有效避免损伤其他组织的同时完全彻底地清除倒睫睫毛,确保治疗效率。本文就对倒睫患者接受手术显微镜下倒睫电解术治疗的效果进行了探讨,旨在探寻出更方便快捷、安全高效的倒睫治疗术。现将情况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在20221月至202212月收治的90例(154眼)倒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本次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纳入标准:诊断为眼睑倒睫数量1-10根不等;未达到睑内翻手术指征;临床资料完整;均自愿参加此次研究。排除标准:外伤性眼睑缘畸形;伴有严重心肝肾脏器疾病;血压不稳;精神认知障碍。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n):对照组44例(77眼),年龄9~8559.2±4.7)岁,病程0.6~21.4±0.3)年,其中男23例,女21例;研究组46例(77眼),年龄9~8659.6±4.5)岁,病程0.7~2.01.5±0.4)年,其中男22例,女24例。两组的基线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进行机械拔除,即使用镊子将倒睫逐根拔除。研究组进行显微镜下倒睫电解术:电解装置选用扬州华康电子科技公司的 HB-804型电解倒睫器,在显微镜下进行。首先,指导患者平卧,调节显微镜焦距,放大10倍,以清晰显示倒睫睫毛的形态、邻近组织关系,观察倒睫数量、角膜上皮健康情况,特别是细小毫毛生长方向。其次,使用1%地卡因进行表皮麻醉,2%利多卡因对倒睫处眼睑皮下浸润麻醉。用盐水纱布垫阳极锌板贴于患者面颊,翻转眼睑远离眼球,连接电解阴极针灸毫针,在显微镜视野下刺入倒睫根部毛囊1-2mm,针体方向应平行于睫毛方向,通电后,对电流强弱进行调节,待10s后见白色泡沫样自睫毛根部冒出,即拔除毫针,用镊子轻梳取除脱落的睫毛,若需一定力量才能拔除,可调节电流进行再次电解。对倒睫较密集的部位,可分批进行电解,以避免过于集中形成瘢痕。并通过显微镜仔细观察倒睫是否有遗漏。最后,在睑缘上涂抹金霉素眼膏。

1.3 观察指标

1)对比两组的一次治愈和复发情况。一次治愈率为仅一次就把毛囊全部破坏,倒睫全部根除;复发率为随访术后 1-3个月,平均1个月在原来电解位置有重新长出倒睫。(2)对比两组的并发症。包括皮肤色素脱失、皮下血肿、角膜炎、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为发生总例数与总例数的百分比。(3)对比两组的满意度。采用自制调查问卷表,内容包括治疗疼痛感、治疗舒适感、到院次数等,分为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满意度为满意+基本满意与总例数的百分比。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数据运用SPSS20.0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n表示,c2检验,计量资料y表示,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次治愈和复发情况

对照组的一次治愈率和复发率为70.1%19.5%,研究组为84.4%7.8%,研究组的一次治愈率显著比对照组更高、复发率显著更低(P<0.05)。见表1

1 两组一次治愈率和无复发率比较[n(%)]

组别(n

一次治愈率(%

复发率(%

对照组(n=77

5470.1

1519.5

研究组(n=77

6584.4

67.8

c2

4.474

4.466

P

0.034

0.035

2.2 两组并发症

    对照组的皮肤色素脱失、皮下血肿、角膜炎、感染发生率为11.7%,研究组为2.6%,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比对照组更低(P<0.05)。见表2

2 两组的并发症比较[n(%)]

组别(n

皮肤色素脱失

皮下血肿

角膜炎

感染

发生率(%

对照组(n=77

22.6

33.9

22.6

22.6

911.7

研究组(n=77

11.3

11.3

00

00

22.6

c2





4.797

P





0.029

2.3两组满意度

对照组的满意度为86.4%,研究组为97.8%,研究组的满意度显著比对照组更高(P<0.05)。见表3

3 两组的满意度比较[n(%)]

组别(n

满意

基本满意

不满意

发生率(%

对照组(n=44

1840.9

2045.5

613.6

3886.4

研究组(n=46

2758.7

1839.1

12.2

4597.8

c2




4.119

P




0.042

3讨论

睫毛对我们而言非常重要,除了美化眼睛,还具有遮挡灰尘、防止异物进到眼睛及减弱强光的作用[4]。其会随时间不断更新,寿命约为3-5个月。正常情况下,我们眼部睫毛是向前向上生长的,会远离眼球表面。但特殊情况,睫毛生长方向会有所不同,朝向后向内生长,触碰到眼球表面,形成倒睫。多与沙眼、睑缘炎、外伤等有关。倒睫会引起眼部不适,因睫毛向内生长,摩擦眼表,刚开始可能只会感觉轻微不适。但不适感会使人有用手去揉眼睛的反应。而通过这种不正确的不断揉搓,我们手部所带的细菌会进入眼部,引起眼部感染和其它眼部问题。反复揉搓眼睛,刺激结膜引起结膜炎,导致眼部出现异物感、流泪伴有分泌物等症状。若倒睫长期刮着角膜,会引起角膜上皮损伤,严重还会引起角膜炎、角膜溃疡、角膜白斑等,进而影响视力。所以,要重视倒睫的治疗处理。

医院眼科门诊对倒睫的处理一般是采用简单的方法,即机械拔除或电解治疗[5]。机械拔除虽然操作简单、经济,但倒睫的毛囊未被破坏,倒睫改善维持时间不长,一般经过2-6周,睫毛会随生长周期出现再生长,复发倒睫。患者则需间隔4周左右重回医院进行拔除,不仅不利于治疗效果,还使患者满意度不高。倒睫电解术又被称为倒睫手术,多用于治疗睫毛内翻的情况,对修复睫毛不正常生长方向的治疗有较佳效果。电解治疗理念最先是由Kligman1984年提出,其用组织学证据证明了电解对毛发毛囊的破坏作用,随后将其应用到倒睫的治疗中[6]。电解术的具体操作原理是经直流电电解掉组织中由水、盐,产生氢氧化钠以腐蚀睫毛毛囊的根部,释放氢离子,脱落睫毛。该治疗方式的设备简单、费用低、操作便捷,在眼科中应用较多。但常规肉眼下进行的倒睫电解术多有定位不准确的现象,因眼睑部位本身较小又敏感,操作中极易损伤眼睑附近的睑缘组织,或是需进行多次反复的电解,导致电解过度引起眼睑瘢痕或睑缘畸形。有对电解治疗倒睫的报告显示,其复发率高达50%[7]。综合历来的临床实践分析得出,倒睫复发的原因与操作无法快准刺入睫毛根部、未能真正电解毛囊有关。所以,要注重电解治疗中的准确定位。显微镜下倒睫电解术是随着生物医学研究发展而来的一种高级、现代化的微创治疗技术,可经显微镜的放大作用,让观察目标显得更清晰、立体,以清晰呈现出倒睫的生长位置,精准、有效地解决倒睫而引起的眼部问题,恢复视力效果[8]。具体是医生通过特殊仪器显微镜的光学系统作用,在显微观察睫毛的高清影像下,经电流传输至眼睑睫毛毛囊中,利用电解介质作用,将倒睫毛囊破坏,实现倒睫睫毛的消除操作,使其不再生长,以减小或避免倒睫对眼部产生的损伤。

本文通过对90例(154眼)倒睫患者的分组研究,结果显示,显微镜下倒睫电解术组的一次治愈率比机械拔除组显著更高,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显著更低,而满意度显著更高。分析其原因:显微镜在医学上的应用范围较广泛。在生物学研究中,科学家们可以利用其观察细胞结构,了解生命的本质和生物体的功能。在医学领域,显微镜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通过观察病情及变化,以准确地判断病情,制定针对性的处理方案。显微镜下倒睫电解术的优势在于安全性和效果较高。相较于传统手术,手术过程精确且精细,能准确观察倒睫数量,尤其是细小的倒睫,可彻底、完全拔除倒睫,让患者短时间内即可恢复正常眼部情况,无需长期休养,或担心再生长复发。具体操作中,在电解术前,操作医生会对患者的眼部及倒睫情况进行全面的观察检查,以确保需要操作的部位。手术实施前,医生会使用眼部局部麻醉剂进行表皮麻醉,以让患者感觉舒适、无痛地接受电解治疗,确保手术过程的舒适和安全。操作时,医生会将显微镜放置在患者的眼部上方,通过其放大作用以清晰仔细观察和操作,确保位置调整到最佳及操作准确无误,避免损伤眼球和眼部其他组织。且显微镜下电解操作能清晰显示电解反应程度,以准确调节电流强度。随后,通过电极将电流传输到眼睑毛囊,实施电解,让倒睫脱落,以抑制其再生长复发,彻底消除倒睫对眼部的刺激,确保患者的眼部健康。

总的来说,倒睫电解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为那些受到倒睫引发的不适困扰的人们提供了可行、可靠的治疗选择。但显微镜下倒睫电解术也有潜在的风险及注意事项。因此,医生在手术前,应通过全面的眼部检查,遵循专业医生的建议;定位要准确以免损伤周围组织,确保治疗安全;电解使用前要先检查电解器;操作时用手指固定患者睑缘,尽量远离眼球,避免滑伤;进针要顺着毛囊方向刺入,若拔除睫毛有阻力时切勿强行拔除,应重新电解;对成束集中排列的多根倒睫,为避免电解后因瘢痕收缩加重倒睫,应分批进行。

综上所述,倒睫患者接受手术显微镜下倒睫电解术具有显著效果,可提高一次治愈率,降低复发及并发症发生风险,使患者更加满意,具有应用价值,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刘城宏,孙刚,胡文静等.根治性睫毛囊切除术矫治顽固性老年性内翻倒睫[J].中国医疗美容,2022,12(10):19-22.

[2]章颖,应筱红.先天性下睑内翻合并倒睫手术对患儿视力发育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22,37(18):3483-3487.

[3]陈娜,李洁,李素平.不同术式治疗老年性下睑内翻倒睫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眼表功能的影响[J].川北医学院学报,2022,37(08):1041-1044.

[4]谢玮玮,伯青云,邵永晴等.射频消融治疗倒睫的临床疗效观察[J].现代实用医学,2022,34(07):919-921.

[5]郭慧,詹文珠,廖子芳等.532 nm激光治疗倒睫的临床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22,17(12):17-21.

[6]王颖维,张桂鸥,何艳茹等.两种不同术式治疗儿童先天性下睑内翻倒睫对眼表微环境和视功能的影响[J].临床眼科杂志,2022,30(01):38-41.

[7]郑素粉.不同手术时机治疗先天性下睑内翻合并倒睫患儿的效果对比分析[J].中国医疗美容,2021,11(11):9-12.

[8]林伟钦.个体化术式治疗老年性下睑内翻倒睫的效果分析[J].临床医学工程,2021,28(11):1543-1544.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