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中美术鉴赏课中渗透本土美术资源的探究——以苍梧县为例
摘要
关键词
美术鉴赏 本土美术 研究
正文
一、制约苍梧高中美术鉴赏课发展的因素
国家的课程内容要求本土课程资源转变教师的讲授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携手合作,从身边发现与美术的关系,挖掘出美术鉴赏课包含的人文素养。但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会有很多制约因素,具体制约因素如下:
1.师生对美术鉴赏课认识有失偏颇。因当前高中生学习任务非常繁重、压力非常大,美术鉴赏课大多是一周或两周一课时(与音乐鉴赏交叉上课),逐步形成社会、家长、学校领导和学生都不够重视美术鉴赏课。此外,学生没有认识到美术鉴赏课有的功用,受老师和家长的偏见影响较大,学习美术知识积极性也不是很高。
2.校本资源匮乏。在苍梧高中,美术资源的土壤是非常贫瘠。一方面现有的美术课堂上,教师只有课本,所谓的课外拓展就是课外自己找资料学习,学校本来对美术课就不重视,一切以高考为指挥棒,美术资源严重匮乏,学校只有一些美术室的必备品,比如石膏像、静物等一般的写生教具。另一方面,学校图书资源严重贫乏,可供学习与参考的书籍严重不足,场地严重不足,美术教学的发展严重缺乏先进教学设备的支撑,这些都不利于美术教学向纵深发展。
3.老师授课形式单一。苍梧高中由于各种条件设施的制约,美术鉴赏课堂大多是采用讲授法,创新的意识不高,老师没有激情,学生没有兴趣。
4.学生审美能力薄弱。苍梧高中的学生美术基础相对较低,加上美术教育在高中阶段不够重视,美术作品呈现出来的意义,学生无法理解,不知道如何去进行美术鉴赏,让学生在心理上产生厌倦,学生的合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发展受到极大的阻碍,无法体现美术鉴赏的目的。
二、美术鉴赏教学在苍梧美术学科资源的实践作用
1、丰富学生学科资源素材
本土美术学科资源对改变高中生的学习方式有很大的帮助,在学习中充实了学科内容。首先,要求教师和学生关注社会现象和身边的动态,并了解生活与美术的关系,培养学生人文素养。教师要超越课本的限制,帮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学习美术学科知识,提高教师的课堂效率。其次,本土美术学科资源有效的调动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造能力,拓宽和延伸了美术知识,拓展了学生的美术学习眼界。
2、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自信心
本土美术是人文文化和民族文化的精神载体,继承和发扬民族文化是振兴区域文化发展势在必行的。教师需要在课堂上,把本土美术引入到课堂上,将本土美术资源转变成美术学科资源,学生不仅能掌握好本土文化还能享受到奇妙的视觉感受,增加学生的认同感,推进本土美术文化的继承和发扬,提高学生的民族自信心。
3、提高学生审美能力、鉴赏能力和实践创新水平
本土美术融入到美术鉴赏课中,教师引导学生掌握更多美术知识,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拓展了学生的实践技能。最主要的是,教师让学生走出课堂,进进家乡,领略风景如画的家乡美,感受本土美术文化与传统文化 的融合,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三、在苍梧挖掘与研究优秀的本土美术资源
1.挖掘优秀的本土美术资源。组织发动师生收集本土优质的美术素材资源,整理出一批苍梧县东安片区本土优秀美术素材渗透到学校的美术鉴赏课中,让学生更好的了解本土美术素材,学生自己也会对家乡拥有这么多优秀的美术资源而感到自豪,同时也给学校美术教育教学提供参考。引导学生参与寻找本土美术素材的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参与性、积极性,体会到美术的乡土性、人文性、综合性和趣味性,引导学生自己寻找美,发现美。
2.研究本土美术资源特点。以其中的一个点进行扩展,充分研究身边的美术资源,让学生感受美术与生活的联系,文化传承中独有的魅力,联系实际生活,从他门的周围环境开始,寻找生活的美,乡土文化的美。引导学生参与研究本土美术素材的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参与性、积极性,体会到美术的乡土性、人文性、综合性和趣味性,引导学生自己寻找美,发现美。
3.充分开展教学实践活动。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本土美术资源,如对少数民族服饰的探究、家乡农村建筑样式,千奇百怪石头的魅力等,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感受、热爱本土美术文化。本土美术具有浓重的地方色彩,也有极强的亲和力,把它渗透到美术鉴赏课堂教学,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美术的兴趣,丰富美术的情感。
4.认真总结与创新。通过渗透本土美术资源的鉴赏,培养学生对本土美术的热爱以及传承,提高学生的思想感情和审美观,感悟美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实现美术鉴赏的目的。总结开展教育实践活动中的不足,分析原因,修改教学设计,形成优秀教学案例(校本课程)。
四、在苍梧高中美术鉴赏课渗透本土美术资源取得的成效
1.丰富了美术鉴赏课内容。美术鉴赏课课本本身教材内容单薄,利用收集到的本土美术资源,融入本土美术资源,将美术的教学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使得学生对本土美术资源进一步了解,并将它们与课本知识融会贯通,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对学习美术的兴趣,陶冶情操,提高修养,用美术的思维方式认识世界,增强文化内涵的积累,从而对本土美术资源的热爱与传承。
2.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美术兴趣。本土美术具有浓重的地方色彩,也有极强的亲和力,通过教学实践把它渗透到美术鉴赏课堂教学,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美术的兴趣,丰富美术的情感。
3.丰富了学生的美术课外活动。丰富多彩的美术课外活动,特别是渗透本土美术资源必然会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其中来,更重要的是学生在活动的参与中提高美术审美素养。我们在苍梧高级中学开展了美术、书法作品比赛,开设了美术学习兴趣班等,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很高,形成了浓厚的校园艺术文化氛围。
4.传承与发展了本土美术资源。教师通过美术鉴赏课的形式将寻找来的本土美术资源加以分析、学习,从而提高学生的思想感情和审美观,感悟美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培养学生对本土美术的热爱与传承。
五、在苍梧高中美术鉴赏课渗透本土美术资源的研究意义
新课改背景下,美术学科得到更多的关注,不再是给主科让路的学科。美术学科的关键内容是美术鉴赏课,它承担了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重任。这也就使得学校美术教育得到进一步发展,学生学习美术知识的积极性提高,教师在参与中也逐步改变思想观念,提升艺术素养,可谓教学相长,师生的改变更促进本土美术的传承,从而可达到三方受益的目的。
1.学生。在高中美术鉴赏课中渗透本土美术资源,学生是最大的受益者。作为农村高中的学生,提高美术鉴赏的渠道非常有限,校园图书资料难以满足他们的阅读需求,尤其有美术特长的学生更需要充实自身的美术知识。通过挖掘本土美术资源,收集美术素材资料,开展教学实践,因材施教,让学生更好的了解本土美术资源,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参与性,让学生本对本土美术资源产生自豪感。学校美术组也为学生搭建了更大舞台,在开展美术鉴赏课的同时,组织多种形式的绘画比赛活动,引导学生多运用本土美术资源,培养对美术的学习兴趣,提高审美能力,并参加上级有关部门组织的美术比赛活动,从而让学生获得成就感。
2.教师。美术教师是最重要的校本资源,他们有创意的进行美术鉴赏教学,课堂上神采飞扬的讲解可以把学生带入神秘艺术的殿堂,课堂外,对学生抛砖引玉的指点,都可以大大提升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教师在本次课题活动中迅速成长起来,促进了他们的探索与创新精神,提高了业务素质,虽然他们付出更多,但工作回报他们的也更多。教师结合美术鉴赏课的特点,制定出适合本地学生美术学习的教学设计,和课程的教学目标,为今后的美术教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有利于美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实现了本土美术作品的价值,和教育资源的合理利用。
3.学校。美术教学的发展直接促进了校园文化建设,形成了浓郁的艺术氛围。丰富多彩的美术社活动极大地活跃了校园文化氛围,学生有了更多的机会接触本土美术资源,发现本土美术之美,他们用自己的发现、创作装点校园的每个角落,黑板报、文化长廊,点染出浓浓的艺术文化氛围。
4.社会。通过寻找来的本土美术素材鉴赏,提高学生的思想感情和审美观,感悟美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培养学生对本土美术的热爱与传承。让学生通过本土美术鉴赏,深刻的领悟美术作品所体现的艺术价值,传承和发扬了中华民族文化。
六、本土美术课程资源在苍梧高中美术鉴赏课中的应用策略
新课改的不断的渗入课堂,有效的提高了本土美术鉴赏资源在高中美术课堂的使用,高中美术鉴赏课会有美术资源利用率低,以及资源闲置的想象,这就大大的降低了高中美术鉴赏课的课堂效率,学生的学习效果就会较差。因此,需要教师制定科学合理的应对策略,以及美术资源使用条例,大幅度的提高美术资源的使用率,不浪费资源。
1、明确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心
美术新课标要求美术鉴赏课要具有实践性、人文性和可视性,并结合美术学科的特点,设定如下三个教学目标。首先是知识与技能目标,以《陶瓷》为例,要求学生掌握关于陶瓷的专业名词和与陶瓷相关联的知识,并了解陶瓷的结构特点和工艺制作过程。其次是过程与方法目标,教师通过观看视频,多媒体图片等形式,让学生更直观的了解陶瓷。最后是情感价值观目标,教师让学生获得陶瓷相关知识之后,让学生感受中国的传统文化的精髓,培养学生的美术文化自信。
2、依据本土美术学科资源特征,引入丰富的美术教学内容
在苍梧高中美术鉴赏课引入本土美术资源时,教师在课前提前准备与本节课相关的课程资源,整合多种形式的课程内容融入到课堂内,有效的提高了美术资源的利用率。本土美术资源的引入还要结合高中生学习的需求以及课程安排需要,安排合理的教学内容在课堂上实施。以《九色鹿》为例,从敦煌壁画《鹿王本生》的精美故事情节入手,引入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并详细的接受古代佛教绘画的风格和表现形式,通过视频和图片的形式将其形象的展现给学生,让学生直观、形象的了解了绘画的展现。同时教师运用类比手法、对比手法来说明《九色鹿》作品的独特。
3、创新美术鉴赏方法,提高学生美术鉴赏能力
当下的网络时代,美术鉴赏的方法在不断的更新和改革,也在悄悄的都进了美术课堂。实际课堂教学中,教师多借助多媒体设备,视频图形、声光效果等展示美术作品,帮助学生短时间内集中注意力,融入美术教学活动中,让学生能身临其境的体验,在循序渐进的学习中提高美术鉴赏能力。以《旋涡纹彩陶翁》这一作品为例,教师从不同方面去探究它的价值,如,文化价值、收藏价值和观赏价值。通过多媒体展示,分析作品的线条、颜色等问题,将文学素养与社会素养相结合,让学生更全面的了解本节课的课堂内容。此外,教师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去彩陶博物馆去参观,近距离接触彩陶美术作品,加深学生美术鉴赏课的印象和喜欢,有利于挖掘本土美术资源的价值体现,提高美术鉴赏课的教学效果。
4、依据构建主义,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在建构主义的指导下 ,高中美术鉴赏课的教学充分的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引导地位,教师是课堂的引导者和辅助者。教师组织课堂教学时以小组讨论的形式,组织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学习和综合实践学习。并通过实地考察、美术作品宣传等活动,在教学中不断提高学生的美术创新能力,让学生更深刻的感受丰富的文化底蕴,提高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
结语
尝试改变传统的美术课本教程,通过渗透本土美术素材到美术鉴赏课当中,吸引学生对美术鉴赏课的兴趣,提高学生对本土美术的热爱以及对本土美术的传承,提高学生的思想感情和审美观,感悟美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实现美术鉴赏课的目的,对本土美术资源的不断发展与传承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邓富彬本土美术课程资源在高中美术鉴赏课中的应用研究[].美术教育研究,2018,(12) : 161。
[2]刘畅城市本土资源在美术鉴赏课中的运用-一以《南宁市新会书院的建筑艺术风格》一课为例[I].美术教育研究,2015,(04) : 146。
[3]郭海岩,郭晓东核心素养背景下的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策略分析[J]美术教育研究, 2019 (04) : 74-75.
[4]陈吉橡核心素养理念下高中美术学科教学策略探究[J]名师在线, 2019 (06) : 59-60.
[5]. 郭海岩,郭晓东.核心素养背景下的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策略分析[J].美术教育研究, 2019 (04).
[6]. 张东易.环保主题综合材料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J]课程教育研究,2018 (0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