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的桩基础施工技术

期刊: 建筑技术 DOI: PDF下载

尹春播1 侯永革2

1河北省地矿局第二地质大队 河北省唐山市 063000

摘要

随着桩基础技术在建筑行业内的推广,全面促进了建筑项目质量的提高。桩基础施工技术是目前被使用次数最多的一种现代化建筑施工技术,这种技术的应用,极大程度地提高了建筑施工的质量。桩基施工是建筑施工的重点和难点,在施工作业中常常存在承载力不够、断桩等质量问题,影响整个建筑结构的安全。因此,施工企业应提高对桩基施工的重视程度,结合现场的地质、地形分析结果,选择最为恰当的桩基础施工技术。为避免桩基础施工技术应用不当所引起的质量安全事故,工程企业应重视对桩基础技术的选择和应用。基于此,论文介绍了桩基础施工技术的优势,重点探析了建筑工程中的桩基础施工技术的应用,对实际施工建设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建筑工程;土建施工;桩基础;施工技术

正文


中图分类号:    TU753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技术日渐成熟,尤其是新型施工工艺和技术的应用,有效解决了建筑工程施工中面临的技术难题。桩基施工是建筑施工的重点和难点,在施工作业中常常存在承载力不够、断桩等质量问题,影响整个建筑结构的安全。因此,施工企业应提高对桩基施工的重视程度,结合现场的地质、地形分析结果,选择最为恰当的桩基础施工技术。

1 桩基础施工技术的优势

1.1 地基具有较高的承载力

建筑施工作业中,桩基础施工是非常关键的环节,通过桩基础技术的有效应用,可以实现对地基性能的优化,使地基有足够的承载力来承担整体建筑的竖向结构荷载,保持结构稳定性。尤其在当下建筑工程领域,高层建筑项目越来越多,并且建筑高度越来越高,使地基需要承担的竖向荷载也越来越大,桩基础的应用可以保证地基在受到荷载或者自身重力的作用下,不产生沉降过大等问题,为建筑土建结构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

1.2 能够提高地基的稳定性

建筑工程中的桩基础施工技术可以有效实现对地基的加固,为基础施工创造更安全的条件。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中应用桩基础施工技术时,是将桩柱嵌入地层中,减小地基土颗粒之间的孔隙,从而提高了地基土的密实度,有利于减小土层沉降,提高地基的稳定性,从而保证建筑结构的稳定性。

1.3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

桩基础结构下,单柱的侧面强度相对较高,正是因为桩基础结构的这一特征,使建筑结构对自然灾害所造成的外力作用等有更强的应对能力,增强了建筑物的抗震性能。

2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的桩基础施工技术

2.1预制桩

预制桩是一种比较特殊的桩基础施工技术,工程实践中,施工人员可以根据工程现场的具体情况进行桩体结构的设置,桩体形式、材料都更具特殊性。在建筑施工中,要发挥预制桩的结构优势,必须结合桩基础的结构要求,做好施工材料的质量控制,保障桩基础形式的合理性。我国的建筑行业发展中,预制桩有多种形式,如混凝土桩和钢桩等,在基础结构中的应用具有突出的结构优势,无论是钢管桩还是 H 型钢桩,其度都相对较高,且横断面面积相对较小,在高层和超高层建筑中,这种形式的桩基础结构承载力相对较好,可以满足结构稳定性的要求。但是,钢管桩和 H 型钢桩的成本投入相对较高,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出于成本因素的考虑,钢管桩和 H 型钢桩的应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混凝土桩预制在沙土层地基中的应用优势较为明显。制作混凝土预制桩之前,首先要做好地表处理,保证地表平整度达到要求,并做好夯实处理。在混凝土预制桩的制作过程中,要保障浇筑顺序的合理性,遵循由桩顶向桩尖的浇筑顺序,并保障浇筑的连续性,使混凝土预制桩的强度、单桩承载力等符合结构要求。

2.2 人工挖孔桩

人工挖孔桩从本质上来看属于灌注桩,当在施工作业中无法满足机械作业的要求时,就可以在施工现场开展人工挖孔作业,当钻孔深度达到工程要求时,施工人员应根据施工标准和要求,适当扩大桩孔,在桩孔内安装对应的钢筋,开展混凝土灌注作业。由于采用人工挖孔,整个施工过程往往需投入大量的人力资源,施工作业的成本相对偏高。在施工过程中,如果遇到渗水量相对较小的填土、黏性土、砂土、粉土等相对特殊的土质条件,可以选用人工挖孔桩施工技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根据当下的技术条件,人工挖孔桩在流沙、淤泥、松散砂土等土质条件下同样适用。需要注意的是,在人工挖孔桩技术的应用过程中,应采取相应的井壁护圈防护措施,以充分发挥人工挖孔桩的优势。与其他类型的桩基础技术相比,人工挖孔桩施工的技术流程更为简单,经由规范化施工所形成的桩基础具有更强的抗震性能,施工作业中基本不会对周边的环境产生大的影响。为了更好地发挥人工挖孔桩的结构优势,工程企业在施工时应根据现场情况制订更为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明确规定每个环节的施工要求,做好相应的安全防护,保障人工挖孔桩的施工质量。

2.3桩位复核技术

 桩位复核技术也就是在桩基施工的过程中,对于有偏差的地方进行核查。在施工时,一方面,要复核先前已经建立的桩基础,保障全部的桩基础都与施工标准相符合,并且使后续项目施工更顺利,促进施工质量的全面提升;另一方面,在施工现场土质较差的情况下,通常会出现因土质因素而阻碍施工导致出现偏差的情况,要想避免这种境况,就要利用桩位复核技术来核查桩位,以便能够及时发现并改正施工中的偏差以及错误之处,为后续工作的顺利进行扫清障碍。桩基复核技术在使用时,一般是利用卷尺、经纬仪等专业工具,选择科学方式来核查桩位数据,并及时发现与施工准则不相符合的桩位,及时改正,保障接下来的施工能够顺利进行。

结束语

  土建施工的核心就在于基础建设,而基础建设的核心则在于桩基础结构的方式与实际工程开展的具体情况。因此,建筑工程的相关技术人员应该从提升建筑基础质量的角度出发,不断深化对土建工程桩基础施工技术的分析与研究,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还要充分了解施工现场的地质情况,规划出科学合理的桩基础施工的具体规划,在确定好桩基础结构的方式之后,合理依据施工过程,掌握施工具体细节,以保障工程质量安全与稳固程度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张若收,周晓红,刘佳杰.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施工技术的应用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20(36):179-180.

[2]严俊佳.建筑工程桩基础施工技术要点[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24):163-164.

[3]聂丽云.研究高层建筑工程施工中桩基础施工技术[J].建材发展导向,2020,18(24):43-44.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