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给排水节水节能新技术的应用
摘要
关键词
绿色建筑、给排水、节水节能新技术、应用
正文
一、绿色建筑给排水技术概述
节能减排和绿色建筑是整个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有其独特的优势和运营方法,在落实和推广过程中应将环保理念贯彻于各个建筑行业的发展基础之上,既能实现材料、能源、设备的节能化,也能够减少对于周围环境的破坏和污染,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果,不断推进水资源重复利用体系的建设,结合当前建筑行业所在生态地区自净能力范围的基础之上,创设绿色、健康的有机生活环境。大多数绿色建筑中均采用给排水节能节水新技术来实现水资源的最大效能,遵循社会发展趋势下的环保理念,促进整体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在国家大力扶持下有效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能源成本,改变传统技术的漏洞,获得快速发展和提高。
二、绿色建筑给排水节水节能新技术的具体应用
2.1消防池节水节能新技术
消防池是给排水节水节能新技术应用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筑工程中十分关键,是维系整个新技术落实节能环保措施的重要步骤。根据实际情况来看大部分小区由于消防设施较为老化、设置不合理、摆放不规范导致消防池在改造和完善的过程中难以得到新技术的普遍落实,各个管材、阀门等设施也存在老旧问题,安全隐患十分突出,严重造成资源的浪费现象,部分小区还存在消防池形同虚设的现状,即使进行节水节能新技术的推广与应用,也无法保证老旧小区能够全面实现升级改造、优化节能环保效果的目标。在应用消防池节水节能新技术的过程中应加快老旧小区的升级改造,借助于国家的大力支持,改革不符合消防规定的各项设备漏洞,全力推进节水节能措施的落实工作。
2.2应用新型节能设备
传统的建筑行业存在很多资源浪费的现象,尤其是没有合适的节能设备,无法落实有效、科学的节能技术,导致管路和阀门等零件的给排水措施存在很大的漏洞,漏水频率较高,严重影响设备的防水防腐性能,也无法与当前新型材料相匹配,在应用普通材质进行给排水施工技术的过程中应充分将设备老化、腐朽等问题考虑在内,优化人力、物力和维修成本来进一步实现零件设备的更新改造,以优质的管材和阀门来落实给排水节能节水新技术能够有效避免设备所造成的污染浪费现象,同时,针对大部分小区进行节能设备应用、升级、改造的过程中提出更高标准的硬性要求,加强监督、实时维护,进一步推进节水节能措施的落实,起到更好的效果。
2.3合理设定供水压力
供水压力的设定直接决定了当前绿色建筑的用水多少,也是优化节水节能效果的一种重要方式,水压设定不合理会导致低层与高层水流与使用需求不匹配,严重造成水资源的浪费现象,当水压过大时出水量增加难以调节较小的用水量,容易造成水资源不必要的浪费,当水压过小时,与实际需求不匹配,大多数用户会存在使用困惑和问题,因此工作人员在落实给排水节水节能新技术的各项工作过程中应充分分析当前该小区的楼层用水户数和用水量的大小,保证水压设置符合实际用户使用需求,根据水压计算公式来调节全区域用水量多少,并进行相关计算和分析,尽可能的针对该地区高层、超高层、低层建筑用水量的使用情况和对比情况来有效保证水压调节的适用性和可行性。
2.4开发和利用第二水源
水资源的二次利用对于充分落实节能节水措施至关重要,同时在中水资源开发的过程中应结合绿色建筑给排水节水节能新技术的落实和管理,加强污水和废水的二次循环净化标准,同时将二次用水应用于农田灌溉、生活用水中,能够有效实现中水的开发和利用,在此基础上最大程度的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果。
雨水也是目前我国现阶段最重要的淡水资源在应用和开发的过程中可以有效解决现阶段我国的缺水现状,首先,需要全面收集雨水,并根据不同地区雨水分布情况在雨水集中的区域设置雨水收集器,在房屋建设之初,就要考虑到雨水收集器具的安装与管理。其次,还需要对雨水进行定点净化,提高雨水使用标准,并将雨水充分应用于实际生活当中。
2.5热水系统节能技术
2.5.1利用太阳能加热
太阳能是我目前最常见的一种清洁、可再生能源,利用太阳能进行水资源的加热处理,能够有效减少周围环境的污染和破坏,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简单、快捷的一种加热方式,太阳能加热的应用场景十分广泛,可以使用热管加热和真空式加热这两种,即热形式保温效果好,同时,还能够实现自动运行状态,使用寿命较长,既能满足大众的实际生产生活需求,也能够降低维护修理的成本。
2.5.2利用空气源热泵加热
空气源热泵加热方法与目前我们所熟知的空调制冷器作用原理基本类似,是受到周围热空气的干扰之后能够有效将空气中的热量传递到设备当中,进行设备内水资源的加热,该方法最重要的维护结构,需要加热系统有效结合蒸发器、过滤器、膨胀阀着三方面的作用来帮助系统吸收外界热量,利用热量来进行加热处理,经过压缩机的作用将热量传输至交换位置,达到加热目标,根据不同绿色建筑的实际加热需求,也能够达到节水节能的效果。
2.5.3优化热水循环方式
目前,我国越来越多的地区均采用集中加热系统来进行热水储存和供水体系的安装与应用,用户在打开热水装置后,即可通过冷热水的相互作用获得所需温度的热水,排出的冷水会直接进入下水道,没有任何使用和应用效益,增加了冷水资源的浪费,这些无效冷水直接进入下水道也容易使地下水资源过多积压而影响设计、施工、管理等方面的问题。其次,多方面环节的阻力问题也应考虑在热水循环加热方式当中,避免环路系统短流差错所导致的安全故障。在热水管网布局和设计过程中应根据实际使用需求和配水装置的压力差来进行设计与建造,尽量使用节水效果较好的循环方式,结合当前绿色建筑的经济条件、标准性能和发展需求来选择不同的支管循环与立管循环方式,优化节水效果和节水体系。
三、总结
总的来说,在我国当前绿色可持续节能、环保措施等政策贯彻和发展的过程中,为了更好的保障人类日常生活起居的便捷性和绿色性,需要加强环保工作的重视程度,在给排水节能节水新技术落实的过程中建筑行业也应加强新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并进行各种改造措施,提高给排水节能节水新技术的落实程度,优化水资源的利用效果,采取更新的节能环保体系,为整体水资源的可持续健康发展保驾护航,为水资源的使用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建筑给排水节能节水技术及应用探究——评《给水排水技术》[J].林晓星.灌溉排水学报.2020(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