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工程建设中林木育苗技术要点的分析
摘要
关键词
林业工程建设;林木育苗;技术要点
正文
引言:
林木工程的育苗工作直接关系到林木成活率、树苗的生态环境价值,育苗工作的技术要点集中在选种、播种、培育等环节。研究林木育苗技术要点能够更好地促进树苗的成活率、提升林木工程建设的科学性。
一、林业工程建设的重要意义
林业工程关系到国家的森林覆盖率、生态环境建设以及木材生产资料的供应量。建国初期,全国森林覆盖率仅仅只有8%,经过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努力,截至2020年,这一指标上升到23.04%。虽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相对于发达国家,仍然具有相当大的差距,有些发达国家甚至可达60%以上。提升林业工程建设规模和水平对控制水土流失、降低土地沙漠化速率、控制沙尘天气以及中和二氧化碳等都具有显著的作用。曾经一度威胁北方城市的沙尘天气已经得到了大幅控制,这一结果与植树造林具有直接关系。西北地区的毛乌素沙地治理正是林业工程建设的伟大典范,成为人类历史上治理荒漠的成功案例。另外,工业生产活动导致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持续飙升,由此引发了全球气候变暖等一系列生态问题,林业工程建设显然可促进二氧化碳的中和[1]。
二、林木工程育苗的基本园原则
第一,适宜性。林木的生长与所处环境的气候、降雨量、土壤特性、病虫害情况等密切相关,所谓适宜性就是在选种时要充分考虑到种苗的生长特点和环境条件之间的匹配性。只有做到因地制宜,才能确保其在后续的生长过程中保持高存活率和良好的生长特性。
第二,经济性。林木育苗要实施研发种子、栽种、培育、保护等管理活动,其耗费的人力、物力以及资金量都比较多,作为一种系统性的工程规划和建设活动,必须从成本和收益的角度出发,充分研判林木育苗活动的经济性,最重要的是判断整个过程是否符合科学精神,脱离科学指导的盲目操作必然会增加林木育苗的成本。
第三,多样性。林木工程建设要考虑到生物多样性的基本规律,在同一个区域内一般要合理搭配树苗的种类,有些是乔木,有些是灌木。如果仅仅种植一种树木,其抵御病虫害的能力将大幅下降,并且不易形成完善的生态系统,也不符合生物多样性和相互促进的科学原理[2]。
三、林木育苗技术要点
(一)选种
第一,种子的成熟时间以及收集种子的最佳时机都存在一定的差异,因而在选择种子时不能忽略这两个方面的因素,收集种子的时机对合理,将会导致其在后续阶段难以发芽,或者成活率大幅下降。第二,合理存储。种子收集之后要确保其存储在合理的环境之内,否则有可能受到环境温度的影响而死亡,并且种子也要保持一定的新陈代谢,获取适量的营养物质,否则其生长活力会有所下降。种子的存储环境中要注入适量的营养制剂,并且为了防止病虫害,还可使用特别的药剂涂抹在其表面。
(二)种子的处理和播种
第一,种子的处理。1)播种前。在播种之前应该采用合理的技术手段去处理种子,其目的是提高其存活率、减少病虫害的影响。不同的种植环境和气候条件也会种子的处理具有一定的影响。例如,北方地区的夜间气温较低,种子要放置在温度适宜的环境下,防止其被冻死。防病害处理也是播种前应该重视的一道工序,有些病害因素本身就存在于土壤中,健康的种子种植在这样的环境下很容易致病,进而导致坏死。在种植前向种子中添加适量的药物了提高其环境耐受力。2)发芽期的处理。种子发芽之后要及时根据环境温度、土壤水分、土壤营养元素来作出适当的处理,环境温度过低时可采用塑料薄膜技术,及时补充水分和营养元素可促进种苗的成长[3]。第二,播种和育苗技术。1)选择合理的播种或者育苗形式。通常情况下无论是种子,还是树苗,都按照带状播种的形式,在土壤中按照一定的行间距挖出播种的带状坑,或者挖出成排的树坑,深度要适宜。如果是种子则深度略浅,如果是树苗则深度略深。2)合理控制间距。苗木的根系会不断向下生长,并且呈现出环状扩散的形式,其对地下生长空间具有较高的要求,空间充分时苗木获取的水分以及营养元素都比较充足,生产情况也更好。因此,在育苗阶段必须控制好相互之间的间距,一方面是每一排之间的距离,另一方是相邻树坑之间的距离。苗木在栽种时要由一个人将树苗扶正,并且使其根系自然下垂,填土时要缓慢,不要因为用力过大而损害树苗,使其在良好的条件下培育。
(三)育苗技术
林业工程育苗必须等待树苗成长到一定阶段,再将其移植到适宜的环境下,树苗成长的过程中必须借助专业的育苗技术来提高其生长质量。植物生长所需的水分和营养物质是供应的重点,水分要结合土壤情况来看。营养物质供应要结合树苗的种类、生长特点以及土壤肥力来确定,主要是补充氮、磷、钾等树苗生长的重要元素。另外,在树苗生长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病虫害的干扰,育苗人员在开展管理时要经常性地观察树苗的生长情况,从夜色、形态方面判断是否存在病害,必要时应该向树苗施打农药。树苗在生长到一定程度之后,就可以栽到种植区,这一过程中为了避免水分快速流失,影响树苗的成活率,可在其移栽之前适当剪掉一些旁支,只留下主干。根据树苗的特点选择合理的方式保护好树根,可在其根部填充一定量的土壤,适当补水,确保运输过程中的存活率[4]。
四、结束语
林木工程建设一般是将提前培育好的树苗直接移植到特定的生长环境下,然后再积极地养护,直到其生长到足够的程度。因此,林木育苗技术成为林木工程建设的成败关键。在育苗过程中首先是因地制宜地选择种子,关注种植的存储、处理以及播种等环节,在育苗阶段重视补水、补充营养物质以及预防病虫害。
参考文献
[1]虞莉霞.探析林业工程建设中林木育苗技术要点[J].工程管理,2020,1(1):63-64.
[2]孟吉强,吕廷良.林业工程建设中林木育苗技术要点的研究[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0,No.218(02):62+64.
[3]杨清岑.刍议林业工程建设中林木种苗培育技术[J].农业与技术,2018,038(006):176.
[4]杨铭松.对林业工程建设中林木种苗培育技术的探讨[J]. 农业与技术,2020(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