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装配式住宅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优势分析

期刊: 建筑技术 DOI: PDF下载

曹理火

宁波市筑正建设有限公司 浙江 宁波 315000

摘要

我国住宅建筑行业得到了迅猛发展,可以在根本上将混凝土技术充分改善,把传统技术替代,对新技术加以运用,促使建筑企业单位可以跟上时代发展的潮流,提升施工的经济效益以及企业经营效益,保障各个层面上的工作都能够满足预期。


关键词

混凝土装配式住宅;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优势

正文


引言

混凝土装配式住宅建筑施工技术在当前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体现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与应用价值。相关技术的实施可以有效提高施工效率,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施工对环境产生的不良影响。因此,相关单位应不断加强对混凝土装配式住宅建筑施工技术的研究,实现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共同提高。

1混凝土装配式技术的发展现状

装配式技术主要指的是在开展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将其中一部分构件提前在装配式工厂完成设计和预制,进而直接运输到施工现场完成组装,以此来提升整体施工的效率和速度。混凝土装配式技术在我国出现的较早,早在20世纪60年代的时候就开始了对相关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到今天混凝土装配式技术已经拥有了将近60年的发展历史,并逐步走向了优化与完善。总体上来看,混凝土装配式技术在我国已经取得了较好的发展,在20世纪50年代~90年代,我国部分城市应用装配式技术建造的建筑物就已经达到了250万m2,其中高层建筑物大约占据总数的20%。然而,混凝土装配式技术的发展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20世纪90年代的时候,相关技术的推广与普及很大程度上受到了交通网不够完善、施工成本较高以及施工技术的影响,进而对其发展起到了一定限制作用。当前,我国建筑行业开始进入新的发展时代,混凝土装配式技术也得到了更为广泛地普及,进一步推动了建筑行业转型升级与标准化建设的步伐,实现了整体建筑技术水平和工程质量的显著提升,同时,随着经济水平的发展,混凝土装配式技术也面临着全新的机遇与挑战。

2混凝土装配式住宅建筑施工技术优势

2.1革新材料,满足环保需求

建筑领域中施工所涉及到的范围相对较为广泛,实际运用在项目中的材料多种多样。因为工程建设规模较大,在施工环节中,需要重视材料的运用,若是不能够正确使用,会导致资源浪费状况出现,造成企业单位的经营效益大幅度降低。传统建筑模式需要将多方面的综合性因素考虑其中,不但会导致企业单位只是将经济利益作为终极导向,还需要将建筑施工实际效果考虑其中,促使环保与节能的建造理念得以实现。新型混凝土装配住宅项目与传统有较大差异。在开展实际施工环节中,施工技术人员需要自觉对材料进行节约运用,不但可以对施工具体环境进行改良,还可以综合性对各类技术灵活运用。

2.2提高工作效率、提升企业效益

传统施工技术已然不足以满足现阶段的施工需求。若是工程主体结构施工完成封顶环节时,流程相对比较繁琐,需要消耗较多的物力、人力资源,还会导致施工时间显著提升,其中收尾的工作需要维持在2月左右,这会导致施工时间延长。导致企业单位支付较多的额外开销。运用混凝土装配式的住宅建筑技术显著正价,降低该环节出现耗费状况。在施工期间段内,工作技术人员需要在对外墙板进行制定的时候,安装出特定性的木砖。若是在开展封顶操作的时候,可以迅速实施封闭性操作。与传统施工技术来讲,工作质量与效率显著提升。

3混凝土装配式住宅建筑施工技术的应用

3.1预制内剪力墙施工技术

虽然与一般的工程施工方式相比,装配式施工相对简单,但是其对于各个构件的质量要求却是非常高的,因为不同构件是组装在一起的,为保障结构目标的实现,各个连接部位的连接处理非常重要。对预制内剪力墙施工作业而言,现场施工人员应加强对各个连接件的检查,保障连接的紧密性,提升结构抗震性。根据当下的施工情况,在连接件的连接处理上多以螺栓连接为主,在检查连接件紧密度是否达标时,重点检查的是螺栓的紧固程度,以充分发挥螺栓在不同构件之间的连接作用。预制构件的安装作业中,需注意的施工要点:下层楼板插入到预制板的螺栓孔内,将提前配制好的水泥浆灌注进每个螺栓孔内,这种连接处理方式下,连接效果突出,剪力墙结构的完整性和整体性较好。

3.2PC施工技术

PC技术就是预制装配式结构施工技术,对混凝土装配式住宅建筑而言,其预制构件包含了梁板、墙板和楼梯等各个结构,为了提高装配式住宅建筑的整体质量,应加强对PC技术的应用和质量控制,以使得各个构件可以在结构部位保持连接的安全性和紧密性,提升结构性能。对任何的装配式建筑而言,PC技术都是其中不可或缺的技术,这一技术有效保障了不同材料之间的连接效果,整个建筑结构中的连接缝隙相对较少,符合建筑结构稳定性、可靠性的标准。

3.3预制构件吊装

近年来,我国的高层建筑越来越多,而高层建筑的发展对建筑施工提出了新的要求,装配式施工技术的出现给高层建筑施工提供了良好的技术保障。对混凝土装配式住宅建筑而言,预制件吊装属于细节方面的施工环节,为使得吊装作业安全、高效开展,施工作业人员需充分了解装配式建筑的主体思路和施工标准,加强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主体之间的配合与协调,做好对现场预制构件吊装作业的监督和指导。预制构件有干式系统和湿式系统两种,两种系统下的吊装工序也有着明显的区别,其中,前者包含了放样、吊装预制构件的浇筑、机电设施的配置、楼板间的浇灌环节,而后者作业中,对于墙板上部结构的浇灌作业,一般选用的是现浇混凝土的施工方式。

结束语

建筑行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坚持的是粗放型的发展理念,在当下的发展条件下,粗放型的发展理念显然已经难以适应,为促进行业转型,国家对各种建筑工程项目提出了新的要求。混凝土装配式住宅建筑正是在此背景下产生的,因为装配式施工的能源与资源消耗少、成本投入低、技术成熟且工期短,与行业可持续发展的趋势相一致。因此,当下及未来的发展中,越来越多的工程业主意识到了装配式建筑的技术优势,也加大了在这一类项目的投资支持,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潜力。

参考文献

[1]单庆波,薛海彬,张进明,刘尚凯.混凝土装配式住宅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优势分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24):167-168.

[2]姜云雷.混凝土装配式住宅施工技术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20(35):125-126.

[3]黄俊杰.混凝土装配式住宅建筑施工技术优势与质量控制[J].建筑技术开发,2020,47(21):52-53.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