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绿化对城市气候环境的影响

期刊: 建筑技术 DOI: PDF下载

王超

江苏省汾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城乡发展局 江苏省苏州市 215200

摘要

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明确在经济发展迅速,可持续发展理念备受重视的当下,大力发展城市绿化的重要性,并通过对其优势的分析,帮助工作单位明确管理难点和优化方向,为未来行业发展和社会进步保驾护航。


关键词

城市绿化;城市气候环境;影响

正文


    城市绿化近几年备受重视,工作人员渐渐明确其存在的意义,并非为了美观和装饰,更多的是调节城市内部指标,缓解生态环境修复压力,进而实现可持续发展。但基于经济发展理念的影响,我国部分地区管理人员和公务人员更重视地方经济的发展,主张建设工业设施,却忽略环境问题,这是我国当前不提倡的。身为管理人员,应该眼光长远,明确当前社会最需要的和最短缺的了解生态环境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平衡关系,做好二者的调节工作,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

一、减轻城市热岛效应

    所谓热岛效应,就是指在建设过程中,因为建筑物数量的增多,各项基础设施的不断林立,导致城市下垫面减少城市散热功能无法达到预期效果,热量堆积,无法排出,进而提升气温的现象。这种现象从我国大力开展工业化发展开始,便已逐渐出现,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建筑物数量的不断增多,近些年愈演愈烈,已经严重影响社会群众生活质量,制约社会发展。因此,治理环境增加绿化,减轻热岛效应势在必行,具体的做法包括:首先增加下垫面,换而言之,就是增加生态系统中可调节的土地资源,整合工业资源,对不必要的建筑和工业设施予以拆除,退工还林退耕还林治理生态环境提升城市热容量,增强散热能力,避免热量堆积。其次是治理大气污染,大气污染问题也是使得热岛效应猖獗的一大因素,因为当前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许多重工业重度污染行业拔地而起,为社会带来高效能源供应渠道的同时,也带来更多的污染,有害气体排放污染物排放都使得大气环境受到严重污染,气体置换能力减弱,光照下降空气质量下降,不仅影响着生态系统修复能力,也危害人体生命健康基于此,相关单位必须要减轻大气污染,避免使用生成有害物质的原料,同时辅以完备的净化设备,确保无公害或危害指数降低到一定标准后方可排放。最后要减少热源,热源是热岛效应出现的根本原因,当前热能产生量迅速提升,各行各业的能源使用和生产都会带来巨大的热源,部分热源可以转化为其他高位能,但绝大部分都是通过设备一出排放到大气中,热岛效应之所以如此猖獗,也是因为城市化建设不断加速建筑物数量不断增加,散热能力却没有提升,此消彼长下,逐渐散热能力跟不上热能排放速度,导致热岛效应[1]

二、增加居住舒适度

    城市绿化工作对提升社会群众居住舒适度有着正向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首先提升城市湿度,空气湿度指数通常被忽视,但是其重要性可见一斑,湿度就代表了当前空气指数和净化能力,也直接关乎城市绿植的生存,湿度不合适就会导致室内出现白天干燥无风,夜晚闷热潮湿的现象,居民日常生存会非常难受。其次,城市空气湿度指标就代表其植物绿化能力和净化能力,如果湿度不正常,就代表食物没有正常运作,同时无法形成一个完善的生态系统,空气和二氧化碳无法正常转换,进而导致生态失衡,多种生物濒临灭绝,生态平衡被打破环境问题日益严峻。

三、降低地表温度

地表温度的主要来源就是太阳光直射,照射到地表后会有下垫面进行热量储存,而后通过内部结构和空气流通速度来进行热量置换转化为可再生地热能。但其本身的热能转化具有一定上限,如果达到上限,则无法继续储存热能,之后热能传递的方向就变为地表和城市上方,这就会使得城市内部温度骤升,影响居民生活体验。种植绿植则可以缓解这一现状,绿色植物本身具有储存热能的能力,几乎每一个叶子都可以储存热能的数量都大于等同面积数十倍的下垫面。并且植物内部的叶绿体可以吸收光照,并通过生理转换变成自身需要的能源,并释放氧气,有效调节城市内部空气质量,影响其他指数恢复正常。另外,种植绿植还可以装饰下垫面,避免太阳光直射,其原理是因为下垫面本身就是土壤结构,没有生理器官可以高效的转化热能,仅能通过自身基本储存能力来进行热能转换,这就意味着其热能处理速率不好,随着经年累月的使用,土壤结构在不断的土建工程中崩塌重组,各个地区的热能转换能力都会随时变化,如果出现不让结构负面优化,就会使得热能无法正常储存,城市将面临巨大的温室效应。但种植绿化后,可以避免太阳光直射,即使照射也是优先对植物进行照射,这样不仅可以促进植物生长,还可以有效的吸收热能转化氧气,便携植物的吸收热能能力远高于土壤本身,其生长必须要长期接受光照,一举两得。

四、调节城市风

    城市风的来源分为两种,分别是自然风和内部结构风,详细来说,首先是自然风,自然风就是生态系统通过能量转换,继而产生的风能,其特点是常年存在,在不同海拔纬度地区,风力均不相同。但自然风并非完全是带给人们能源和舒适度的,部分情况下,因为异常的能源转换或地形原因,会形成龙卷风,台风等自然灾害,破坏力巨大,以往因为自然灾害导致房倒屋塌,人员损伤的事故并不少见。众所周知,抵御自然灾害的绝大部分手段都是依靠树林或其他防风植物带,人为的防风设施都会出现老化磨损,逐渐因为风力侵蚀而破坏,但植被可以不断的自我修复,重新生长是天然的防护带。但植物本身也具备生存和死亡的过程,放任生长会导致失去应有的防护能力,而且部分地区因为海拔高,植物难以播种,所以自然灾害频发。基于这种情况,国家应该加大力度,帮助困难地区播种绿植,防护自然灾害。其次是城市内部风,这种情况通常是因为其本身具有大型排风装置或多个建筑物林立,导致出现过堂风,因为城市环境的特殊性,无法在街道内部种植大量树木,所以其主要的防风原理和自然风防护基本相同,只能在城市外部建设绿化,在郊区建设大量树木来抵挡自然灾害和大型风。但这不意味着在城市内部种植绿化就完全没用,通过合理种植树木,可以抵御过堂风等小型内部风,有助于调节尝试温度,湿度,能够大幅提升居民居住舒适度。

结论:综上所述,我国当前处于经济发展快速期,工业设施不断建设,工业化水平不断提升,环境问题也日益恶化,其此工作人员必须认识到,种植绿化的重要性,并由政府支持大力开展绿化工作,调节自然环境,抵御自然灾害,确保居民日常居住安全稳定。

参考文献:

[1]牛春梁.城市绿化对城市小气候的影响初探[J].电子制作,2014,000(006):247-247,250.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