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防治

期刊: 建筑技术 DOI: PDF下载

王晓晴

山东省淄博市引黄供水有限公司,山东淄博 255000

摘要

近年来,经济快速发展,社会不断进步,水利水电工程是一项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基础工程,混凝土施工作为水利水电工程中的一项关键工序,其施工质量直接影响整个水利水电工程功能的发挥,因此,施工单位必须做好混凝土施工管理和质量控制工作。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过程中质量问题还是比较常见的,混凝土裂缝问题已经成为常见问题之一。文中主要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混泥土裂缝进行分析,讲述在施工中出现裂缝采取的措施及防治方法。从而提升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使其发挥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


关键词

水利水电;施工;混泥土裂缝;防治

正文


引言

水利水电工程的快速发展,带来了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不断增加。混凝土是水利水电工程中使用的重要材料,其良好的强度和稳定性对水利水电工程质量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但是近年来,混凝土裂缝问题困扰着水利水电工程的正常运转,如何对裂缝问题进行防治成为了目前水利水电工程领域研究的重点,下文将对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裂缝防治问题进行详细地分析。

1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带来的危害及原因

①混凝土裂缝带来的危害,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过程中水压过大时会导致裂缝发生并会扩大裂缝范围。从相关调查中不难发现,当水利水电工程中有裂缝现象时会给整体结构带来破坏。出现裂缝时水泥与二氧化碳会产生化学反应,出现碳化现象。且在潮湿的环境下会导致化学反应,致使钢筋造成破坏。②混凝土裂缝的主要原因混凝土裂缝原因主要有:混凝土收缩现象所导致的裂缝、因温度原因所导致的裂缝、因材料质量所导致的裂缝、因养护不当所导致的裂缝。

2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混泥土裂缝原因

裂缝是水利水电项目施工中的常见质量问题,虽然大多数裂缝对工程没有影响,但它们造成的隐藏安全风险实际上并不小。当裂缝不能及时得到处理,可能就会对后期的施工和使用造成较大影响。所以十分有必要首先对混凝土产生裂缝的原因进行分析。混凝土产生裂缝的一大原因是因为振动不规范的问题,混凝土的某些部分是空的或不致密。如果这个问题不能得到有效解决,在之后的工程或者水利水电项目使用中就会造成一定的安全与质量隐患。在施工过程必须有专人对混凝土振动工艺与时间进行监控,这对于提升混凝土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如果振动不均匀,很可能就会出现骨料下沉和浆料上升的问题,产生混凝土离析,导致混凝土产生裂缝。此外,混凝土结构的沉降也是其产生裂缝的一个重要原因,这就要求施工单位必须重视质量控制工作,及时采取适当的措施。通常情况下,混凝土开裂的时间为施工后的1~3小时。其常见部位是钢筋沿梁和板的位置,在振动过程中会影响钢筋的位置。混凝土保护层未达标或者未按图纸施工都是其产生裂缝的因素,保护层的深度可能未达到预期的标准,并且模板的形状发生了很大变化,从而产生了支撑方面的问题。施工人员无法控制模板的拆卸时间。无论是太早还是太晚,都会产生影响,在混凝土硬化的初始阶段,如果有干燥、冻结等情况,相关人员将无法及时进行有效的裂缝控制。

3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混泥土裂缝的防治

3.1控制混凝土配合比

混凝土材料中的原材料主要包括水泥、砂石、骨料、水及膨胀剂等。在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想要有效避免裂缝现象应确保混凝土性能可以与现场施工相适应,在保证施工要求的混凝土各项指标合理前提下,采用常态混凝土或低流态混凝土;改善骨料级配,掺入粉煤灰和高效减水剂,从而减少混凝土中的水泥用量,延长混凝土初凝时间;通过掺入掺和料来降低水泥使用量,提升混凝土和易性,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可以避免水泥水化热所带来的影响。

3.2混凝土浇筑

浇筑质量是影响混凝土施工质量的重要因素,必须严格把握。如果工程量较大,在浇筑前先确定其是否可分层浇筑,在浇筑过程中准确控制分层厚度。一般分层浇筑混凝土的每层厚度应不超过500mm,相邻两层混凝土的浇筑间隔时间应不超过2h。精确控制浇筑质量,保证混凝土层均匀上升,防止高差过大。混凝土浇筑时,必须保证混凝土处于均匀密集状态,避免离析,混凝土落下自由高度应小于2m。竖向结构混凝土浇筑时,需保证在前层混凝土初凝前已完成后层混凝土的浇筑工作。楼梯段一般为自上而下浇筑,如果水利水电工程高度较高时,可采用导管浇筑,在使用时要注意避免因底部坠入大石子而引起混凝土浇筑不均匀、颗粒状突出等问题。另外,混凝土浇筑时还要严格控制浇筑速度。对于凝结时间较短的混凝土,如果浇筑速度太慢,常导致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出现凝结或引发混凝土结构裂缝。在施工方便、结构受剪力较小的部位,严格按照有关规定预留施工缝。如果需要继续在施工缝处浇筑混凝土,应清除已硬化混凝土表面的松动石子和水泥浆,再铺设一层水泥浆,同时进行细致捣实,确保新混凝土与旧混凝土层处于紧密结合状态。在混凝土收浆过程中,应及时抹平,以免出现干缩裂缝。

3.3混凝土工程的养护控制

为避免养护过程中出现质量问题,混凝土养护应引起施工单位的高度重视。为了节约成本、跟踪进度等因素,目前有很多地方对实体工程的混凝土浇筑质量只有要求,而对后续质量评定工作重视不够,缺乏现场施工,造成混凝土表面硬化等各种质量问题。只有制定科学合理的养护制度,把养护责任落实到每一个人,使施工人员从思想上对混凝土养护工作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尤其在混凝土硬化初期,施工单位要合理安排施工人员,使混凝土始终处于相对湿润的状态,使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达到强度要求。

结语

近些年来我国加大了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因此水利水电工程也得到更多关注,其与人们日常生产生活有着直接的联系。但是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过程中混凝土裂缝现象比较常见,因此相关人员应对导致混凝土裂缝原因进行分析并进行积极管控,降低水利水电工程裂缝问题发生率,提升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从而促进水利水电工程行业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陈达.水利水电施工中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及其防治分析[J].陕西水利水电2018(S1):146-147.

2]杨忠会.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防治[J].中国住宅设施,2019(12):17-19.

3]张治宇.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及处理[J].吉林农业,2015(23):72.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