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中混凝土裂缝的施工处理技术研究

期刊: 建筑技术 DOI: PDF下载

邵美翠

沈阳万安居保温防水工程有限公司 辽宁 沈阳 110000

摘要

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混凝土是重要的施工材料,且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质量水平对项目整体质量产生直接影响。但结合当前工程实际分析,在使用混凝土过程中,仍存在较多问题,影响到工程质量,这就要求采取有效的施工处理措施,有效控制混凝土裂缝的产生。


关键词

建筑;混凝土裂缝;施工处理技术

正文


引言

土作为我应用最广泛的建材料影响如果土出现裂缝会对的质产生影响比较问题因此全面裂缝一定技术进行处理而有保证

1混凝土裂缝的主要危害

建筑工程施工时,如果出现混凝土裂缝,将会严重影响工程进度和工程质量,其产生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1)一旦出现混凝土裂缝,会导致建筑工程中的钢筋暴露出来,空气中的水分会逐渐渗入到混凝土当中,使其内部受到侵蚀,致使混凝土出现软化,降低工程质量和强度。如果混凝土裂缝未得到及时处理,将会导致裂缝扩大,阻碍后续工程施工。(2)混凝土出现裂缝后,建筑物强度下降,刚性也会受到影响。从物理层面分析,主要是由于混凝土裂缝不断延伸过程中,裂缝位置中心轴会缓慢向上移动。裂缝越严重,产生的形变就越大,破坏建筑稳定性,存在较大安全隐患。

2建筑施工混凝裂缝

2.1 承载受力裂缝

根据承载受力形式的不同,产生的混凝土裂缝形态复杂多样。从荷载受力方向看,可分为混凝土水平构件和垂直构件,其中,水平构建包括直接承受荷载的板、梁,垂直构建包括垂直承受荷载的墙、柱以及建筑基础。从荷载受力引起的混凝土内力角度看,混凝土内应力主要包括拉、压、弯以及复合受力。在这些内力作用下,会产生受拉裂缝、受压裂缝、受弯裂缝等承载受力裂缝。

2.2 收缩裂缝

收缩裂缝在混凝土裂缝中占有较大比例,一般包括以下几种裂缝类型。一是胶凝裂缝。水泥在凝固过程中会发生固化,使水泥胶体体积明显变小,引发混凝土产生自主收缩的现象,这种现象贯穿于水泥固化的全过程。二是干燥裂缝。在混凝土振捣过程中,引发混凝土内部的游离水溢出,在混凝土表面产生收缩现象,随着混凝土静置时间的增加,游离水持续挥发,引发混凝土表层收缩,造成混凝土体积不断减少。在振捣后会发生后泥土离析现象,引起混凝土表层收缩速度加快,从而引发干燥裂缝。三是碳化收缩裂缝。由于混凝土所含的二氧化碳和氧化钙发生化学反应,其化学产物碳酸钙会造成混凝土体积变小,从而产生裂缝。

2.3 温差裂缝

同收缩裂缝一样,温差裂缝也是间接裂缝的一种,其裂缝发生的原因和位置与收缩裂缝相同;在表现形式上,收缩裂缝表现为混凝土体积缩小,而温差裂缝则由于温差变化引起混凝土热胀冷缩变化。在建筑工程领域,温差裂缝常见为大面积混凝土表层裂缝现象。在混凝土硬化过程中,由于外界温差变化,引起混凝土发生温度变形,产生附加应力,在混凝土结构抗拉强度不能满足附加应力的情况下,混凝土表层就会出现裂缝

3混凝土裂缝施工处理技术

3.1表面处理法

当混凝土表层发生轻微裂缝时,在稳定不会发展的状态下,轻微裂缝宽度和深度较小,并不会对混凝土结构性能和安全造成影响,一般可以进行裂缝掩饰和修补,通常采用表面处理法。表面处理法一般针对混凝土表面小于0.2毫米裂缝进行处理,这些裂缝不会引发混凝土构件承载力发生变化,不会改变构件的稳定性,通过进行表面处理,可以防止外来物质渗入,增强其耐久性。对于表面处理使用材料,在形变性能上要与混凝土材料的性能类似,而且具有防水、防渗透等特性。在裂缝面积较大的情况下,可使用水泥砂浆等材料,根据施工要求和具体情况,采用表面涂抹水泥砂浆法进行涂抹处理。

3.2增大截面加固法

对于一些能够引发安全隐患的裂缝,需要对混凝土结构进行加固处理。其中,在混凝土强度不足造成结构抗力安全问题的情况下,可以采用增大截面法进行处理。在土木工程领域,针对梁、板等混凝土构件的加固技术通常采用结构加固法,具体来说,就是增加截面面积以提高混凝土结构强度,增大截面法施工简单,但由于截面面积增加,造成构件自重增加,影响了使用空间,同时,由于混凝土结构受力发生变化,对结构安全产生负面影响。增大截面法一般采用钢筋混凝土围套包裹再混凝土结构外层,从而提高了混凝土结构的承载力。

3.3 粘刚、碳纤维加固法

该技术使用粘结剂,把粘刚或者碳纤维与裂缝进行紧密粘结,从而提升混凝土结构的承载力,这种技术对施工场地空间要求低、加固效果良好,而且施工时间短、工艺简单等优点,在混凝土裂缝修补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其中,粘结质量的高低决定了裂缝修补的效果。具体包括以下流程。一是表面处理。表面处理是该加固法中的重要工序,首先使用毛刷、清洁剂等工具对混凝土表面油污进行清洁;其次利用打磨机打磨2-3毫米粘合面,然后清除粘合面上的粉粒,并进行擦拭。二是进行涂胶处理。建筑结构胶配置要严格依照配比和搅拌程序进行,确保结构胶色泽均匀、流动适中。三是把结构胶均匀涂抹在混凝土新面,并反复刮抹,确保结构胶充分渗透和浸润,在涂抹方法上要遵照中间厚边缘薄的原则,涂抹厚度保持在1-3毫米,最后把钢板贴在裂缝位置。四是进行固定和加压。

3.4 混凝土置换法

对于外表破碎的裂缝,可以采用混凝土置换法进行处理。其施工流程是,对破碎的混凝土进行清理作业,然后对混凝土表层进行打磨,再对表层打磨后的颗粒进行清洁,最后对裂缝进行新混凝土材料浇筑作业。目前常用的混凝土置换材料有水泥砂浆、混凝土以及聚合物砂浆等。

结束语

混凝土施工过程中,裂缝是较为常见的问题,同时也是建筑企业关注的重点。裂缝不仅对美观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还直接威胁到人身安全。所以,须对于裂缝进行有效控制,提升混凝土裂缝的处理水平,加大裂缝的处理,以更好地控制裂缝。从影响裂缝的因素入手,提升建筑工程质量,有效控制裂缝的产生,从而促进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建青,张恒.探析房屋建筑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的关键技术[J].建材与装饰,2019(26):10-11.

[2]曾建新.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结构施工要点的分析与探讨[J].工程技术研究,2019,4(15):22-23.

[3]张小军.土木工程中混凝土裂缝的成因及防治对策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8.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