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施工中控制混凝土裂缝的技术分析

期刊: 建筑技术 DOI: PDF下载

韩东辉

大安市水利工程处 吉林 大安 131300

摘要

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材料是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实用型混合材料。然而由于混凝土的特殊结构导致其容易产生裂缝现象,混凝土裂缝是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最为常见的危害之一,混凝土产生裂缝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混凝土裂缝对整个水利工程建筑物的危害程度也大小不一,但是混凝土裂缝却很有可能会引发其他一些更严重的危害,过多的混凝土裂缝会严重影响到水利工程建筑物的整体质量和使用寿命。因此,必须加强对水利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重视,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方式加以解决。文章针对在水利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多种原因进行深入分析与研究,从而探索出如何有效地控制水利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产生的技术策略。


关键词

水利工程;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分析;

正文


1前言

水利工程的质量是水利工程安全性的保证,只有加强水利工程的质量关,才能延长水利工程的使用寿命。目前对水利工程质量影响最大的就是混凝土裂缝的问题,这一问题如果没有得到及时处理,它不仅影响水利工程的美观,还会影响水利工程的使用。因此,在进行水利工程设计的时候我们就要审核设计的合理性,处理好水利工程衔接处的问题。对于混凝土我们一定要对混凝土材料进行筛查,确认其质量良好后方可投入工程使用中。混凝土的配比也是我们关注的重点,科学的配比决定了混凝土凝固后的坚实性。在预防性措施完成后,我们则要根据混凝土裂缝的形成原因来减少裂缝的产生。

2产生混凝土裂缝的主要原因

1)沉陷裂缝

冬季水利工程经常发生的混凝土裂缝主要是沉降裂缝,正是由于冻土解冻,从而导致了混凝土内部结构产生一定的变化。沉陷裂缝主要特征是裂纹比较深,位置错乱,裂缝的宽度决定降尘量的多少,大多数情况下,只有深陷裂纹才可能导致降尘量发生变化。并且还会存在地基不稳以及填土密实度不足等问题都可能造成,水利工程中模板支持间距过大导致降尘不均匀现象。

2)温度因素导致裂缝的出现

正是由于昼夜温差过大,以及相关天气的变化,从而导致了混凝土内部的温度也具有一定的不稳定性,从而造成热胀冷缩的现象就促进混凝土内外部结构相互之间的拉动,出现裂缝的情况。除此之外,在水泥的水化过程中还会产生大量的热量,从而造成水凝土内外部结构温差过高,温度拉应力因此而产生,就会造成裂缝现象的发生,影响水利工程建设质量。

3)塑性混凝土裂缝出现的原因

混凝土浇筑作业过后,进行凝结凝固时,若环境是十分不稳定的,例如高温、振动,混凝土尚未凝结以前,都会有失水状况的存在,进而会使得混凝土发生变质、变形,致使混凝土最终体积因此发生改变,不能与建筑施工设定目标保持一致,鉴于此类状况,会出现塑性裂缝。大多情况下,塑性裂缝呈现中间宽、两边细的特征。

3水利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

(1)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中混凝土原材料质量控制技术

混凝土原材料的性能直接影响着最终的工程质量,因此,应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原材料。根据国家出台的相关规范,结合行业规定的要求,在详细 对比分析之后,选择性能最佳的原材料,按照科学的比例掺入相应的添加剂,使其能够与混凝土发生相应的物化反应,增强其稳定性能。比如,在水利工程施工中,普通硅酸盐水泥是一种重要的材料,应对其抗寒、抗裂、抗干缩、防冻、防腐蚀等性能进行全面分析,在此基础上,选择不易风化、坚固性好以及清洁干净的石料,在反击破碎机轧制后,作为最终的混凝土骨料,使其能够达到规定的标准,最后投入使用中。另外,应严格控制混凝土的配比和拌制环节,掺入相应的引气剂与减水剂等,增强混凝土的防水性能与防渗性能。在严格控制的基础上,降低由于材料原因造成的裂缝现象,避免出现补休和返工等情况。

2)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中混凝土拌和技术要点

混凝土施工中的混凝土拌和技术极为重要,其关系着混凝土的强度是否达到标准以及施工后的质量问题。因此第一要保证混凝土原料的质量和科学的配比控制,第二在拌和过程中要注意拌和的速度和温度控制,同时也要注意液态外加剂的注入量。第三是混凝土的原材料配比必须要按照适当的比例进行配置,其中骨料、砂石、水泥等原料是决定混凝土强度与流动性以及黏合度的重要因素,必须要予以严格的控制。混凝土拌和过程中还要注意观察混凝土的颜色、均匀度以及保水性和温度的控制,防止混凝土密实度和强度受到影响,还要多注意防止混凝土运输过程中出现提前凝结或过度脱水的情况。

3)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中温度控制技术。

水利工程施工中的温度控制是防治混凝土裂缝出现的一项重要措施,温度极易影响混凝土的性能,决定着混凝土的内部结构。因此,在水利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必须全面控制混凝土的温度。混凝土内部会发热,与外界形成一定的温差,施工人员应选择发热量较低的水泥材料,降低水热化发生的概率,平衡混凝土内部与外部的温度,防止因温差过大出现裂缝。另外,如果是夏季施工,施工人员需要采取相应的降温措施,避免混凝土在温度过高的情况下出现内部水分蒸发的现象,维持内部水分的一定量。在混凝土浇筑的时候,一定要对浇筑的时间进行科学管理和控制,时间过长受温度的影响较大,混凝土的材料性质会遭到损害,降低浇筑的效果和质量。一般情况下,上午7点-10点以及下午3点-6点是混凝土浇筑的最佳时间,避免在中午温度最高的时间作业,降低温度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增强混凝土施工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4结束语

综上所述,根据水利工程施工建设中混凝土出现裂缝的各项原因,应立足实践妥善分析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建设水利工程时,混凝土产生裂缝大多是因为各类原因所造成的。因此,我们需要使用科学的混凝土施工办法,配置最佳的混凝土比例,妥善进行养护管理工作,从源头控制管理原材料工作,在很大程度上能有效预防和减少混凝土发生裂缝的频率,进而使得水利工程能够在施工时得到有效保障,以此促进水利工程施工在未来建设中的基础,为后续实施水利工程奠定坚实支撑。

参考文献:

[1]赵永彬.道路施工混凝土裂缝成因及防治策略[J].科技资讯,2017,15(9):110.

[2]王战国.综合管廊结构混凝土裂缝成因分析及预防措施研究[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7(10):120–123.

[3]马立平.水利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主要原因及防治技术[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8,46(06):175-177.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