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美”塑“人美”—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审美素养研究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陈瑶

江西省宜春市万载县马步乡中心小学336100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深厚的情感和人文素养,具有优美的语言和深刻的内涵,学习古诗词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词汇和语言表达能力,让他们在表达时更加准确、生动、优美,还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感悟和理解人生、家国和社会,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和情感能力,能够激发学生的文化兴趣,让他们更加了解和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关键词:审美素养,小学语文教学,诗词美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古诗词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高的教育和美育价值,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小学语文古诗词蕴含的美学要素对于学生美育的重要作用

    古诗词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哲理等方面的美学元素,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获得更多的文化知识和思考,也包含着众多的美学要素,包括情感、意境、形式和语言等方面。小学语文古诗词蕴含的美学要素是多种多样的,通过学习古诗词,够引起读者的情感共鸣,使读者在读诗时产生类似于艺术品欣赏的感受。在语言和韵律方面能够让学生感受其精细之处,包括韵律的和谐、字词的精细、排列的整齐等,古诗词的教学,可以让学生了解古代文化和历史,领略古人的情感世界,感受诗词的艺术魅力。同时,还可以通过对古诗词的分析,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感悟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领悟和欣赏诗词的美学价值,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语言素养。

将古诗词中蕴含的美学要素与小学语文教学相融合,有助于扩展学生的文学视野,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更好地培养他们的人文素质。同时,也有助于让古诗词在现代社会中得到更广泛的传承和发展。研究发现,语文教学要全面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古诗词仍是重要的载体,诗词的内容丰富会触发、激发学生的情感及审美意识,从而形成对美的认识和体验,可以对学生的情感、思维、语言及文学素养等方面都有正面影响,从而提高语文教学的实效性。

二、在教学中的小学语文古诗词美育的缺失

通过古诗词教学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旨在探究如何借助古诗词熏陶学生,培养他们的情感审美能力,增进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然而,在实际教学中,由于种种原因,古诗词美育常常缺失。

(一)教师能力不足: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在小学古诗词美育教育中,如果存在能力缺失,就难以更好的帮助学生发展。一些老师可能没有系统地学习古诗词,只是凭借个人经验和感性理解进行教学,导致教学效果不佳。古诗词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种具有特殊魅力的文学形式,需要用生动、富有表现力的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丰富的文化底蕴和文学素养,才能准确解读诗词的内涵和艺术价值。如果老师缺乏创新性和多样性的教学方法,可能会导致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降低。古诗词是中华民族千年文化的精髓,具有独特的美育作用,很多老师在教育中没有认识到古诗词美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忽略对学生的心灵和情感培养,导致学生对古诗词的感受和理解不足。

(二)教材层面的缺失:绝大部分教材缺乏对于古诗词的历史背景、文化底蕴等方面的介绍,只是简单地介绍了古诗词的表面意思,导致学生对于古诗词的深入理解不足。同时很多教材只选取了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词作为教学内容,而忽略了其他优秀的古诗词作品。只介绍古诗词的基本知识点,而缺乏对于学生鉴赏古诗词的训练。这种选材单一的做法会导致学生对于古诗词的了解和鉴赏能力的欠缺。这种做法会导致学生对于古诗词的欣赏能力不足,无法真正领略到古诗词的美感。将古诗词作为一种语文知识点来讲解,而缺乏将古诗词应用到生活实践中的教育,导致学生无法从古诗词中获取美育和品德教育的价值。

(三)学生缺乏对古诗的深入了解:许多学生对于古诗词的知识面狭窄,只是掌握了一些常见的古诗词作品,对于古诗词的了解和理解有限,对于古诗词的历史背景、作者生平、词匠技法等重要知识点却不够了解,容易觉得古诗词难懂、枯燥乏味。同时虽然了解一些古诗词的基本知识点,但在欣赏古诗词时缺乏深度的思考和理解,甚至无法领略到其中的情感和美感。有些学生认为古诗词只是一种语文知识点,缺乏将古诗词应用到生活实践中的意识,无法体现其美育作用。更有一些学生将古诗词视为无用的知识,不够重视其对于人文精神的熏陶和对于情感修养的培养作用,从而缺乏对于美育教育的认识。

三、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的美育路径探索

古诗教学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也是一种很好的美育教育方式。古诗词作为中国文化的瑰宝,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一种高度美学艺术体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将古诗词的美学要素与教学相融合,既可以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又可以提高他们的审美水平,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以下就是我们对于语文课堂教学与古诗词不断融合的策略探究。

(一)以读促感,提升学生感悟能力。以古诗词朗诵、背诵和欣赏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让他们感受到古诗词之美,同时提高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和语言感知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诗词赏析”、“写意描写”等方式,让学生深入体会古诗词中的美学要素。例如,在学习《静夜思》时,可以让学生感受诗中的意境和情感,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引导他们写一篇自己的“夜思”;在学习《登高》时,可以让学生体验诗中的形式美和节奏感,让他们尝试写一篇关于登高的作文。开展古诗词诵读比赛、朗诵会等活动,增强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和理解水平,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水平,提高其古诗词的欣赏能力。

(二) 优化语文教材,增加古诗词的种类和内容,使其更充分地体现古诗词的艺术价值和美育功能。教材优化可以先从古诗文的拓展做起,例如在一首古诗的后面增添同类型的古诗,提高学生的深入学习和了解。针对不同的古诗,教材中苦役进行分类引导,让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了解古诗的结构、韵律、意象等要素,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三)提升学生的创造力,在学生熟悉古诗之后,可以进行写作练习,要求学生根据所学古诗的意境和表达方式,自己创作诗歌。例如《田园四时杂兴》这首古诗学完之后,教师就可以适当的布置一个小作文的作业,要求学生拓展想象,写一篇优美的文章。这种通过与生活结合的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代文学作品和文化背景,帮助他们将古诗词与现实生活相联系,增强学生的亲和力和感知力,这样可以提升学生的创造力,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四)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通过欣赏古诗词中的意境、语言、艺术形式等,让学生领悟到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提高他们的审美水平。例如在学习“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个经典名句的时候,通过多做讲解,不断引导学生想象这个奇妙的场景,让学生从古诗文里面体验出不一样的情感,让学生从古诗中感受生活的美好,从而提高学生的情感体验能力。

(五)加强文化教育,加强文化教育首先要提高教师的古诗词素养,教师需要具备良好的学科素养、文化素养和教育素养,才能在小学古诗词美育教育中发挥更好的作用。同时,教师需要不断学习、积累经验,尝试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不断完善自己的能力和水平,从而更好地实现对学生的引导和培养。在古诗教学中,创设富有文化氛围的课堂, 采用多媒体手段,如PPT、视频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并欣赏古代文学作品,为学生打造一个文化熏陶的环境,让他们在学习中感受到古代文学与文化的魅力,提高他们的文化意识,也可以融入文化教育,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让学生了解古代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从而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

古诗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培养语文素养,同时也是一种很好的美育路径。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欣赏古诗,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创造力和情感体验能力,加强文化教育,让学生从中受益。

参考文献:

[1]尤碧芬.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如何渗透美育[J].家长,2021(19):173-174.

[2]高倩.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的美育渗透尝试[J].新课程研究,2021(10):127-128.

[3]焦开慧.品古诗文,赏语言美——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与美育[J].小学生作文辅导(读写双赢),2021(04):94.

[4]连忠友.感受诗词之美 播散美育之光——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的美育渗透[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21,22(03):80-82.

[5]赵海英. 浅谈语文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古诗审美教育[C]//福建省商贸协会.华南教育信息化研究经验交流会2021论文汇编(六).华南教育信息化研究经验交流会2021论文汇编(六),2021:723-725.DOI:10.26914/c.cnkihy.2021.003585.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