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课堂分层教学策略探讨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达娃卓玛

西藏拉萨市达孜区初中 邮编:850000

摘要

在初中数学的教学中,由于每个人的实际需求都不一样,因此,怎样实施“分层教学”,才能最大程度地激发出他们的学习热情,已成为当前教育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文章以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为例,对实施分层教学的必要性进行了简要探讨,并对其实施的具体方法进行了探讨,掌握了实施分层教学的正确的指导思想,能够适应各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从而增加实施分层教学的可行性。


关键词

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策略探讨

正文


要在初中数学课堂上实行“分层”,必须认真考虑“分层”实行过程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并给予正确的引导,教师应利用已有的有利条件和已有的教材,制定一份实用的教案,切实落实“分层”的教育思想。

 

一、初中数学课堂分层教学必要性探讨

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

初中数学课堂上,由于各种因素的作用,学生的学习效果参差不齐。当前,每一位同学来说,所要把握的内容以及要达到的教学目的都是不尽相同的。比如,对于中低学习层次的同学来说,他们需要迅速地将初中数学的基本知识融会贯通,并尽可能地去了解各类数学题目,以打好自己的学习基础。但是,如果让那些水平高一点的学生重复地去学习基础的知识,或者是去解答对他们来说并没有什么难度的问题,那么,他们就会觉得没有什么用处。但是,因为传统的教学方法的一成不变,他们就会抵挡不住这样的基础的学习任务。因此,在初中数学课堂上实施分层教学,不仅能够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最适合的内容上得到提升,还能够提升每个层次的学生的学习体验。

 

激发了同学们的积极性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偏科的情况十分常见,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常常是由于对某一科目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而对另一科目失去了信心。教师让学生去尝试一些难度适中的知识,可以起到锻炼的作用,而要让他们掌握一些超越自身现有能力的知识,则会让他们陷入泥潭,而且会极大地消耗他们的学习时间,最直观的表现就是,上课时,只有少数人会积极地回答教师的问题,而中低级别的学生却很少有机会参加。然而,在初中数学的课堂上,若能实施分层教学,让各个层次的同学都能在自己的能力之内,去挑战、去提升自己的能力,并适时地让他们去回答那些他们能够回答的问题,这样就能够让他们在自己的数学学习道路上持续前进,从而提升这个层次的同学对数学的兴趣。

 

二、初中数学课堂分层教学开展模式探讨

通过对学生的全面调查,将他们分成不同的等级

要想在初中数学的课堂上实行分层,首要的问题就是要弄清楚分层的依据,也就是要得到精确的分层资料,并且把处于分层阶段的学生分成几个等级。这对班级管理,和教师的教学,都有很大帮助。最直接的方法是教师制作一张中度学习难度的调查表,在实行分层教学之前,可以依据调查表的结果,把同学们大致分为几个等级,每个星期是一个观察星期,观察周期内,可以根据观察同学们的学习情况、课后作业、上课发言等情况,适时地对分组人员作出相应的调整,把各个等级的学习联系在一起,从而让整个学习过程更加具有科学性。

而且,刚开始的时候,一些学生对课程设置上的问题也会有所抱怨,要全部满足也不太现实。因此,教师要以每个月的月考结果为依据,如果是在月考中表现优异的学生,那么就可以将其提升到更高的层次,这样既可以用实际的考试结果来说服学生,也可以用这一筛选机制来创造一种积极的、充满竞争的学习氛围,让中低级别的同学不再满足于现在的生活,让高级别的同学不断追求完美。

 

根据每个小组的不同级别,安排不同的任务

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最大的问题就是学生的参与性不足,我们可以看到很多教师在某种程度上依靠课堂上的高层次的学生,这主要是因为他们能够轻松地解答教师提出的各种问题,而且与教师配合良好。在这种情况下,中、低层次的学生不能参与这个环节,长此以往,低层次的学生将会失去在班上积极表达观点,参与讨论的积极性,而教师则会觉得,只要能解答出这个问题的,就是高层次的学生。所以,在初中数学课堂实施分层教学时,我们可以采取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即给每个层次的学生分配好任务,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即让中低层次的学生感到自己被教师看重,提高他们的学习自信心。

比如“勾股定理”,在授课时,教师会按照自己想要学习的内容,将每个班级分成不同的小组。首先,对于刚入门的同学来说,要对勾股定律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其次,要按照这个定律,对其中的基本概念进行归类,最后再利用这个定律给同学们做一个简单的说明,以便同学们能够更好利用这个定律去验证某些直角三角。其次,则是他们的中级训练营。这一学习层次的学生,其数学基础都很好,欠缺的就是如何开拓自己的思路,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去。本课程的主要内容为:主动解答教师所设之一般算术题目,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多角度之运用。而且,为了能让学生有一个明确的方向,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的过程中,也会将题目进行分层,从一星到三星,三星的题目,就是高等班的学生,一二星的题目,就是中等和低等的学生。

 

针对各种课外任务和测验已有各种题目

无论是课后作业,还是测试系统,目的都是为了让同学们对自己所学的知识进行更好的理解,并对自己当前的学习状态进行检验,将此环节与分层教学有机地融合起来,以每个同学的具体情况为依据,为同学们设计出适合自己的课后作业和测试题,这样可以大大地提升同学们的学习效果。在实施以上所要解决的问题时,如果因每个人的程度不同而分别设置题目,将导致教师的家庭作业负担过重,一堂课三习题无法完成。

最好的方法就是教师可以按照自己的程度,进行各种课外训练,让学生在课堂上对基础的数学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对一些公式、定理有一定的了解,从而更好地掌握同时,也要让英语等级较高的学生主动探究,从而促进其英语学习。不过,在选择问题上,要有一定的灵活性,教师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出问题,在满足一定的前提下,逐步降低问题的难度,例如,对学习能力较好的同学,要降低他们的数学大题的难度,而对一般的同学,则要在一般的卷子上增加选择填空等基础的客观题,从而增加初中数学课堂上实施分层教学的可行性。

 

结语

因此,实施“分层”的初中数学课有其可行性和必要性。教师可以借助现代教学手段,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学习需求,从教学内容,学习目标,测试试题等多个角度出发,使学生们在自己的掌控下,根据自己的学习需求,熟练地运用初中的数学知识,既可以保障中低学习水平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可以为他们奠定一个好的学习基础,还可以避免学习水平较高的学生在学习基础上浪费太多的时间,二是可以不断地自我挑战,不断地提高自己。运用“分层”的方法,能使不同学科的教育资源得到更好的配置,从而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热情。

 

参考文献

[1]昊孝兵初中数学教学中激励分层教学方法的运用探究探索构架[D]文理导航中旬),2021(5):20- 21.

[2]吴忠安.在高职数学课程中采用分层教学模式的策略研究天天爱科学2021(3):195-196.

[3]罗淬.初中数学练习、作业分层设计的实施[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3(13).

[4]曹洁.分层作业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D].烟台:鲁东大学,2015.

[5]沈林军.科学有效批改 真情快乐交流:初中数学作业批改与反馈策略研究[J].中国教师,2012(8).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