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项目EPC总承包模式下工程造价控制策略分析

期刊: 建筑砌块与砌块建筑 DOI: PDF下载

杨晓红

山西六建集团有限公司

摘要

在工程项目实施和建设过程中,总承包模式应用非常广泛,EPC模式是一种最常见的总承包方式之一,通过将整个工程项目的采购、施工、设计、工程验收、竣工等多阶段工作进行深度融合,相互协调管理,打破原有的各工作环节独立运行、各自为战的传统工作模式,实现各施工阶段的良性互动,解决以往工程各阶段缺乏沟通交流而产生矛盾的问题,有利于各阶段施工的顺利开展,并合理衔接各阶段工作,推动整体工程项目平稳有序进行。与此同时,基于实现建设目标,遵从合同约定前提下更好地节约工程周期,降低工程成本确保工程项目取得良好效益。


关键词

建筑项目;EPC总承包模式;工程造价;控制策略

正文


1EPC工程总承包模式下工程造价的重要性

在工程项目管理中应用EPC总承包模式,可有效控制工程造价,提高原有建设项目的经济效益,确保工程项目能发挥预先设计的主要功能和作用。对工程项目展开工程造价的核心目的在于管控整个工程建设成本,在满足工程质量和建设需求的前提下,用更低的成本更好地完成工程项目,使工程项目创造出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通过采取一系列管控措施,从整个工程建设的采购、实施、验收以及成本测算等多方面进行造价管控。值得注意的是,在实现工程管理造价的同时,要注重工程建设需求、工程质量和预期工程完成周期设置。例如在工程建设前期的招标阶段,要开展整个项目的投资评估工作,做好工程建设可能出现的风险把控,工程设计阶段要评选原有的一些方案,选择最佳方案执行,针对方案中的施工图,设计预算进行仔细核对。工程物料选购阶段要制订科学合理的采购计划,实时掌握市场信息。工程项目的施工阶段要规划投资资金使用状况,加强工程变更风险把控,严格执行原有合同中的各项条款和内容,定期开展竣工结算,实现各个工作层次之间不相互拖沓。

2EPC总承包模式下的全过程造价控制优化策略

2.1拟定完善科学的招标制度

伴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社会的前进,招标投标范畴由单一房屋建造物日渐开拓至探研、创设、管控、装备材料购买、装饰等各个环节,涉及的律法范围也日益提升,怎样贯彻好施行好招标投标法律体制,重点创设出常规有效的评标方法,而评标方法是否恰当、合理,关联到评标是否公开、常规,关系到是否择优选择出不太现实的报价,所以能够依据下列三点来创设招标体制:一是投标排名次序同招标文件常规的条件相适,没有建筑市场违规违法举措的,不创设约束性、歧视性条件阻挡抑或排斥其他区域投标人,不分区域,一视同仁,均能参与角逐,使潜在投标者在机会平等的状况下公开平等角逐。与此同时,为了更好地挑选具备资质的投标者,在进行投标报名时,投标者一定要出具法人授权托付书与证件照、营业运作照、安全生产准允证、资格证书、信用手册的本件,严格批审其托付书的内容是否同此次招标的业务相关,公章、法人章是否完备高效,委托书是否高效,拒绝用复印件进行佐证,同一企业、同一法人的业务部仅能有一个参与,如果中标后,招标人则留存项目部全部成员有关证件到竣工后返还。二是创设科学常规的资格预批审方法在资格批审文件中要求投标者上交公司资质、业绩、技能设备、财务情况与拟予以的项目经理同关键技术工作者的简历、业绩等验证原料,且创构有招标人参与的资格估审评审小组,使用整体估测法严格审批,依据分数高低取前几名。对不可供予项目经理、关键技术工作者劳动合约实时劳保缴费原件的坚决予以消除。

2.2做好工程招标造价管理

实行有关工程项目的招标,往往对承包商施工建设资质、实力和建设质量具有较高需求,委托方更愿意选择具有综合实力和更好经济效益的承包单位,目前中国市场上部分委托方往往采用邀请式招标,需要在招标前了解相关市场环境、未来发展趋势、法律法规、承包商是否具备资质等多项内容,通过市场调研对整个工程项目实施风险评估,避免部分承包企业和单位在竞标过程中过分夸大工程风险而造成不必要的成本投资,结合市场事实与工程设计需要选择总承包单位和企业。委托方依据建设工程质量清算计价规范对工程项目预期的成本消耗做出一定上限设置,往往招标时间越早,估算与实际应用之间会出现较大差异;招标越晚,实际的溢价与风险把控会更为精准,但同时也会消耗承包单位的积极性。有关企业和委托方之间要签订科学合理、条理严谨的合同,规定工程建设的各个细节和内容,例如工程项目建设前期的工程投入是否受市场变化影响,实际控制成本金额多少,除不可抗力的市场因素外,工程预期的投资预算和成本价格应保持不变,各方应如实履行合同内容,否则将承担相应的违约资金和损失,明确各方责任,后续一旦出现问题,能及时找到责任承担方,推进整个项目平稳进行。

2.3优化工程竣工阶段核算和项目评估

根据上面一系列的准备最后竣工阶段的核算以及项目评估也是不能缺少的,竣工结算是综合承包依据合约常规的内容全都完结所承包的工程且经过验收完备后,同创设单位开展的最终工程价款运算。做好竣工完结创制工作是工程完工验收阶段时工程造价管控的最后步骤,也是比对项目现实造价与投资能效的关键根据。在创制完工结算书时,其一,坚持以常规的运价常规为根据,依照施工总承包合约与招投标文件的常规,依照工程竣工图、联结现场签证与工程审计变更等各项内容开展编制;其二,还需校对施工图与工程出现变动的工程数量精准值,比对工程量清单是否留存漏项抑或错项,套用的常规额值抑或计价常规是否恰当、精准,还有工程量各类运算偏差等。竣工完结后理应以施工合约为根本,批审完结的项目范畴、内容及合约常规的范畴、内容的常规性。批审工程量运算的精准性、工程量运算规则同价位规范抑或定额的统一性,工程造价批审的关键点首先置于工程量的批审上。批审上创设变动、签证单等及其材料的常规性、实际性、高效性与完备性,核准变动工程耗费。批审取费常规施行的严格性与时效性,批审固化的选用是否精准、常规。

2.4工程施工过程成本管理

在项目实际施工和建设阶段,成本费用主要包括施工人员成本和资源成本,通过工程造价实践,对建设时期阶段的成本控制主要集中在对施工建设期间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设备使用费用、工程建设安全事故预防、工程建设所需的直接或间接成本费等进行合理化管控。构建成本控制责任制度,通过项目经理、各施工主管部门,严格遵守相关成本控制原则落实到具体施工环节上,严格审核和记录施工材料的使用,避免出现不必要的成本浪费。工程项目开展期间,人工成本的使用费用往往占比较大。因此,劳务问题和劳务合同纠纷在整个工程建设期间影响较大,与有关施工建设人员签订合理合法的合同规定,开展劳务管理,针对市场价格变化情况,实施全方位的人员管控,选择更加合理、优秀、施工质量过硬、施工资源充足的人员组织,例如在建设过程中对木工、水泥工薪资与市场价格进行比较,做好成本控制。此外,工程建设中所需的设备费用控制要严格遵循采购流程,货比三家,从而节约成本。

3结论

总之,在未来工程项目发展变化过程中,EPC工程总承包模式势必会得到进一步的推广和应用,科学合理地开展EPC工程总承包模式下建设期间的造价管理,有利于实现项目收益最大化,提升工程项目质量,有利于建造更多精品工程。

参考文献:

[1]尤健.探讨EPC总承包模式下的全过程造价控制[J].今日财富,2021(4):104-105.

[2]谢晓婷.EPC总承包模式下项目工程全过程造价控制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20(36):33,36.

[3]钟磊.融资+EPC总承包模式下全过程造价控制设计阶段关键性控制研究[J].价值工程,2020,39(11):82-84.

[4]王欣.工程总承包模式下装饰工程造价研究[D].南京:东南大学,2019.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