侃谈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边巴

西藏拉萨市达孜区中学850000

摘要

在中学阶段,数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基础课。众多的研究表明,学习数学能够提高学生的思维与分析能力,并为他们的终生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课堂毫无疑问是一个主阵地,它是让初中生理解课本知识,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的场所。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是当前一线数学教师最重要的工作,在课堂上,老师们不但要使学生们对课本上的知识有一个很好的了解,并且要使他们能够在逻辑分析、实践运用、思考延伸等各个方面都得到很好的提高,这样才能明显地提高他们的教学效果。目前,在我国初中的数学教学实践中,传统的教学方式仍然占据着上风,它的风格偏向于刻板,大多数情况下,教师向学生单方面地输出知识,并配合大量的题目练习,来促进知识点的巩固。


关键词

初中数学;核心素养;教学问题

正文


随着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的主要工作就是改变传统的、效率低下的数学教育课程,所以,教师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有效的学习,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因此,在中学数学教学中,老师们应该让学生们更加重视数学有效课堂,并持续地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效益”,这是高效教学的根本,唯有让学生不断进步,不断发展,不断深入,才能不断推进高效教学,不断深入,唯有积极主动地对学生进行高效教育,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潜能。

 

 

 

一、浅谈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问题

1.学生参与的程度不高

当前中学数学课堂中,的确存在着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的现象。这一现象主要体现在:一是学生在课堂上只是被动的聆听,没有主动的参与;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中,更多的是以老师“讲”为主,以学生“听”为主。学生缺乏思考和表达的机会,较难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当中。此外,有些老师可能只重视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在此教学模式中,学生很容易产生“应试”心理,不能发挥自己的主动性,从而降低了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参与性。

2.教学内容不够新颖

目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现状是,部分学校和教师的课堂设计缺乏新颖性。在教学过程中,很多老师还在使用传统的课件教学方法,他们直接教授课本上的知识,却没有进行过多的创新,或者是对新的教育教学模式进行探索,这就造成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学习效果也不理想。另外,目前中学数学教育存在着许多问题,如“填鸭式”的授课,过分重视学生的应试成绩,忽视了学生的思考能力、创造能力等。

但是,与此同时,也有很多老师在意识到了教育的变革和学生的个体差异的前提下,积极地探索出一种能够满足学生需要的新型教学方式,并重视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思考和创新,把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紧密地结合起来。也有些学校开始运用数字化教材、交互式课件等新技术手段,来丰富课堂教学的形式,让教育更具互动性和个性化。这种教学方式更能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产生兴趣,享受学习的快乐,而不是觉得单调枯燥。

 二、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加强教学策略

1.多元教学模式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初中生正是青春期,许多事情的发生都源于兴趣,但是,兴趣对于学生的生命和成长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如果要让学生一直保持着对数学的热情,那么就需要在课堂上激发他们的兴趣。但是,初中生的年龄都还小,心理和智力的发育都还不够成熟,所以,他们更容易对新鲜的东西感兴趣。所以,初中的数学老师,就可以根据初中生的这一特点,采取多种有趣的教学方式,来提高他们对数学的认识。老师可以在课堂上,引进科学、合理的教学游戏,来烘托课堂上的教学气氛,充分地围绕着教学知识点展开活动,在课堂上,要引导学生,提问,调动他们的自主参与性,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可以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比如,在讲授《特殊三角形》时,老师可以依据课本上的教学内容,使用适当的教具,增加课堂上的趣味性,老师也可以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和分析三角形的特点,通过相互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增加课堂上的效果。

2.数学观念的渗透与对学习的兴趣的培养

初中阶段的学生是一种极具可塑性的生物,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他们认识到数学的价值。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认识到在教室里学习数学是很有帮助的。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必须重视对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与合作精神的培养。当老师向学生发出数学信息的时候,学生不能完全的相信老师,要抱着一种怀疑的态度,用自己的方式去验证老师说的每一句话,敢于质疑权威,才能在数学学习的道路上走得更远,走得更宽阔。在中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淡化考试成绩,重视对学生数学素质的培养。考试是一种形式,可以从数学考试中看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但这并不能完全反映出他们的整体水平,更多的还是要看学生在日常学习中与他人合作的能力。要重视学生听、说、读、写、算等各方面,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要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就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要想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就不能只靠简单的模仿和记忆,还应该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合作交流,自主探究。

 3.寓教于乐提高教学实效

积极实现课堂教学中寓教于乐的目标,利用丰富多彩的活动,进一步激发每个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这是初中数学教师贯彻素质教育理念,培养学生多种能力和素质的一种积极选择。然而,在当前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数学教师在学习和运用上存在着认识上的不足和运用上的问题,严重制约着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初中数学教师有必要积极立足于当前课堂教学的基本状况,利用丰富的活动,进一步激发每一位学生的参与热情,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例如,在教学《整式的加减》这一部分时,教师可组织“整式的加减运算竞赛”这一主题的活动,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整式的加减运算。在课堂上,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分组活动,在白板上展示“积分加减法”相关的题目,并让各组派代表到讲台上回答问题。

4.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全面素质

在中学数学课堂上,通过实施有效的教学策略,使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下面是一些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策略:探究式教学:运用实验、发现和自主思考的方法,对学生的自学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进行培养,让学生在自己的探索过程中,对数学知识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掌握。协作学习:采用小组活动、小组讨论等形式,让学生在交流中学习,在互动中共同提升,从而培养他们的学习合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结语:因此,有效教学一直是许多教师所追求的目标。教师要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素养,然后才能更好地运用各种科学合理的课堂教学手段,根据教师和学生的实际教学情况,优化自己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重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探究,培养学生的基本数学理论知识与实际能力,以启发和提高学生对数学课堂的兴趣与信心,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果。

 

 

 

参考文献:

[1]阙建华. 关于发展学科核心素养的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探究[J]. 数学学习与研究2020(9).

[2]张建刚. 核心素养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初中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 名师在线,2020(30).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