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绘本教学策略研究
摘要
关键词
幼儿园;绘本教学;问题;对策
正文
绘本是幼儿园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种教学材料,它能充分发挥寓教于乐的作用,引导幼儿产生学习兴趣,更能促进幼儿语言能力及审美能力的发展。绘本不仅是讲故事的幼儿读物,更是一种辅助功能极强的幼儿教学材料。在幼儿园教学工作当中,幼儿教师如果能正确运用绘本辅助教学,不仅能让幼儿快速熟记汉字,还能引导幼儿的心理健康发展。幼儿绘本作为一种培养幼儿基础认知和丰富情感的教学工具,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已经十分普及。幼儿教师应当充分挖掘绘本的育人功能,围绕绘本打造不同形式的教学活动,对幼儿进行有效的启发和引导,将绘本的语言提升、思维锻炼、生活技能提高等多样化的教育价值充分地发挥出来。
一、设置问题,引导绘本画面想象
幼儿在阅读和欣赏绘本的过程当中,会自动将文字与画面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在脑海当中进行故事画面的构想,获得无限的阅读乐趣。因此,教师可以在幼儿完成绘本基础阅读之后,以绘本中的故事情节或其中的图画为基础,引导幼儿在脑海当中展开多元的想象,以提升幼儿的想象能力。第一,教师可以运用问题引导的方式启发学生的想象力。比如,教师可以在绘本当中随机抽取一张画面,让学生说一说画面当中的事物,画面当中出现了哪些植物和动物?这些植物和动物的颜色是什么?他们在干什么?运用引导的方式,帮助学生在脑海当中形成丰富的构想。第二,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针对绘本画面进行小组讨论。比如,教师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让幼儿在小组内针对某一绘本画面展开讨论。教师需要做好巡回指导,维护秩序,以保障幼儿能够积极参与到活动之中。在讨论中你会发现幼儿的想象天马行空,或许不符合成人的构思逻辑,或许有些科幻,又或许充满幼儿的稚嫩与真诚,他们沉浸其中乐此不疲。例如,在教学《一粒种子》绘本时,该绘本讲述的是一粒种子经过落地和生根,以及发芽生长结果的一个过程,幼儿在学习完绘本后可以对果实的发展有一个明确的了解,并可以在学习绘本后养成爱惜食物、珍惜果实的良好习惯。教学开始前,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为幼儿播放一些蔬菜的图片,在观看后,可以为幼儿播放种植蔬菜的生长过程,让幼儿认识到蔬菜的全过程。之后,教师便可以带领幼儿学习绘本内容并提问幼儿:1.播种种子后大概多久才可以长出果实,果实一般是先由什么变成什么的?2.大概需要多久才可以长成蔬菜呢?当然,教师在带领幼儿学习绘本内容时,可以带领幼儿对绘本中的一些核心字词进行熟记和认识,为幼儿加深对本课的知识奠定基础。
二、情境创设,提升幼儿理解能力
运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结合绘本的故事情节和图画内容,为学生打造一个与其相匹配的教学情境,一方面能够提升绘本教学的趣味性,更好地激发幼儿对于绘本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还能够有效地提高幼儿的理解能力,帮助幼儿将自己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多样化的情境当中,促进幼儿的多元成长。第一,结合绘本的故事情节进行情境的创设。例如,在教学绘本故事《躲在树上的雨》时,教师可以先用多媒体播放雨的声音,进行课前导入,让幼儿快速进入教学情境;或者播放绘本故事的影像视频,让幼儿在视觉和听觉的渲染下,展开绘本的学习;还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找雨具的游戏,展现雨的相关知识,让幼儿认识天气预报中表示天气的标识。绘本的故事情节非常丰富,想象力奇特,将绘本的故事情节与幼儿五大领域教育目标结合在一起,能够有效促进幼儿情感、认知、社会性、语言等等多方面的共同发展。第二,运用绘本的画面进行情境的创设。幼儿还不具备熟练地阅读文字的能力,而绘本画面的叙事性功能则能够让幼儿读懂绘本和认知绘本,绘本画面当中的线条、色彩、构图都是讲述绘本故事情节的语言,这种符合幼儿心理特征和年龄特征的语言,能够帮助幼儿快速地与绘本故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运用绘本画面进行情境的创设,能够迅速地让幼儿沉浸到与绘本故事情节相匹配的虚拟情境当中,去感受绘本故事,并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
三、角色再现,培养幼儿乐观心态
强烈的表现欲是幼儿最为外显的年龄特征之一。教师可以抓住这一特点,在绘本教学中设计角色扮演的教学活动,引导幼儿还原、再现绘本当中的角色,使幼儿更加具体地去感受绘本当中的故事情节,体会绘本当中人物的丰富情感、道德品质,帮助幼儿形成积极向上的乐观心态。幼儿在展开角色再现时,不需要过多地约束和控制幼儿的表演,应给予幼儿充分地自我发挥的空间,鼓励幼儿进行神态的模仿和肢体的表演。当幼儿进行神态模仿时,教师则应当引导幼儿去想象自己在日常生活当中的情境,运用自己的日常生活经验去表现绘本故事当中人物的多种神态,如高兴、伤心、愤怒等等,以此加深幼儿对绘本的认知。同时,教师还应当做好正面激励的工作,鼓励幼儿积极地进行创新,增添大胆表演的勇气。例如,在带领幼儿阅读《排队啦,排队啦》绘本时,笔者并没有给他们提前规定任务,而是给出一个自由阅读的时间。时间到了之后,笔者让幼儿依次对他们感兴趣的绘本内容向教师进行提问。根据幼儿的问题,可以看出他们的兴趣点更多在于图画,而在画面中,大家又对跟在鸭子妈妈后面的小鸭子和马路上的各种小汽车尤为感兴趣。因此在解答完他们的问题之后,笔者先带领他们认识了“鸭子”和“汽车”两个汉字词语,然后又引导他们去思考这些小鸭子、小汽车是在干什么。这时,小明第一个回答出了它们是在排队。笔者对小明提出表扬之后,选出了5名幼儿,让他们每个人扮演成一辆自己喜欢的小汽车,然后让大家模拟绘本中的画面,依次通过课桌摆出来的狭窄“路口”。此时,又让小明扮演一辆横冲直撞的小卡车,在其他人排队过马路的时候强行插队,顿时,原本畅通的“道路”因为小明的插队变得拥堵起来。教学结束以后,幼儿不仅认识了“鸭子”和“汽车”两个词语,同时对排队的作用和意义也有了初步的概念。这样的教学,既可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又符合幼儿的实际学习情况。
五、描绘图画,丰富绘本故事趣味
教育家马卡连柯说:“教育的基础是5岁前奠定的,这个阶段的教育占整个教育的90%以上。”因此,幼儿教师在教学时,在面对幼儿时最好的教学素材便是绘本,绘本对启迪幼儿的智力成长起着积极的作用。教师在绘本教学中,应让幼儿大胆地发表自己的想法,借此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在幼儿发表自己意见时,教师切勿阻拦幼儿,而应让幼儿充分地表达自己,这对幼儿主动学习绘本知识、独立思考有着显著的帮助。教师可以以绘本为基础,对幼儿展开绘画水平的锻炼。比如,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对绘本当中的图画进行临摹,使其在临摹的过程中逐渐掌握线条的使用方法和颜色的搭配方法。第一,教师可以从线条、配色、形状等方面出发,教授幼儿多元的描绘绘本的技巧。在展开线条教学时,教师应当注重引导幼儿去观察绘本故事当中的插图,让幼儿学会运用线条的曲直去表现事物的远近,用线条的粗细去凸显事物的不同层次;在展开配色教学时,教师应当鼓励幼儿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涂色,重点表现出事物的不同特征;在展开形状教学时,教师则可以让幼儿学会运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形状进行物体的表现,如正方形、长方形、圆形,等等。第二,教师应当重点鼓励幼儿在绘画的过程中增加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根据自己独特的理解和认知进行画面的描绘。当幼儿完成绘画之后,教师还可以开展幼儿作品交流和欣赏环节,邀请幼儿大胆地说一说自己的创作想法和创新理念。以此有效地提升幼儿的绘画自信心和语言表达能力,帮助幼儿实现优势互补,最终有效地激发幼儿对于绘本阅读的兴趣。
结语
绘本教学可以优化幼儿园教学效果,辅助教师进行幼儿思想教育。但是,想要充分发挥出绘本教学的价值并非易事,首先,幼儿园必须提高教师的认知水平,加大绘本教材上的资金投入,鼓励教师脱离固定教学程序、灵活运用绘本辅助教学进度;其次,教师要从幼儿的兴趣点入手讲解故事内容,由浅入深地引出绘本的核心思想,以幼儿最容易接受的方式对他们进行思想上的教育;最后,教师应该尊重幼儿的差异性,根据幼儿不同的个性,在绘本教学的过程中灵活调整教学方向,保证每个幼儿都能学到知识、收获成长。
参考文献
[1]蒋华,阚晶晶.浅谈幼儿园绘本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式[J].中外企业家,2019(18).
[2]郭梅清.浅析幼儿园绘本教学的价值与实施策略[J].考试周刊,2020(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