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策略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方剑飞

江西省上饶市万年县梓埠镇中心小学335504

摘要

小学阶段是学生开始系统学习新知识的重要时期,是数学学习的入门期,也是培养和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的关键期。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快速成长期,在这个年龄段,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热情都比较高,对新事物的接受力强,好奇心强,喜欢探索,而且小学生的思维发展还处在形象思维阶段,结合教学实践来看,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有着非常明显的作用。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来设计适合的教学方法,从而达到更好的效果。具体包括:更新授课模式,改变传统的讲授方式,采用启发式的教学策略,以及结合实际的情境创设等。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学效率

正文


前言

本文旨在探讨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必要性和实现方法。首先分析了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对学生和教师的主要影响,并介绍了数学课堂教学的主要特点。接着,从明确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目标、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和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步骤等方面展开叙述。其次,探讨了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方法。最后,针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现状,提出了优化小学数学课堂的建议。

一、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必要性

在数学教学中,有很多的学者对小学数学教学的现状进行了研究,并且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这些成果为教师更好地开展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提供了借鉴,但是还有一些研究者认为,目前小学的数学课堂教学还存在许多问题,如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教师没有意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及受到传统的应试教育的影响等,大部分的小学生的数学成绩难以有效提升。有的学生甚至出现了厌学的现象。有的学校虽然也会给小学生安排课外作业,但有的学生态度不够认真,不能很好地完成作业。这不仅难以拓宽他们的知识面,还影响学习效率。因此,我们应该重视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培养,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让他们健康成长。

(一)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主要影响

1.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动力优化教学方式,使得数学课堂更加生动有趣、互动性更强,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动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和学习能力。2.通过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创造力,帮助他们更深入地理解数学知识,提高数学成绩和学习能力。3.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优化数学课堂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使得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逐渐形成自己的思考方式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数学课堂教学的主要特点

1.数学课堂教学的目标具有层次性。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面向全体,兼顾两头”为原则,以教学大纲、教材知识结构和学生能力为准则,将教学目标实施分层。教师要鼓励每个同学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不断调整学习目标,并把高一层级的学习目标当成自己不断前进的内在动力,促使学生积极向上,在整个班级中营造热烈的学习氛围。2.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具有灵活性。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传授基础的数学理论知识,还需要让学生学会基本的计算、推理、比较等技能,因而数学课堂应该是灵动的,教师要应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灵活调整教学内容,从而达到提高整体学生的素质水平的目的。3.数学课堂的教学方式的多样化与丰富化。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与应用,多媒体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图像处理、声音控制、视频播放、动画演示、音频转换、网络通讯、计算机仿真、数据库管理、虚拟现实、数字化、模拟真实、动态模型等都可以作为一种辅助的手段来实现。

二、优化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根据教学目标和要求,对教学内容、过程、方法等进行优化选择,确定合适的时间和地点,制定出恰当的策略与途径,对所需的各种资源做出合理的安排与整合,以实现预定的学习目标的系统活动。

(一)明确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目标

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对知识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着他们的数学成绩,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目标主要是培养和提高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让小学生能多角度地看待问题,能从不同角度去观察事物,能从多个方面去分析和解决问题,提高创新意识。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制定出符合小学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教学目标。例如,在小学一年级,教师需要教授学生数学的基本概念,例如数的概念、数的读法和写法等,使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在小学三年级,教师需要通过教授加减法,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加减法的计算,并能够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在小学五年级,教师需要通过教授分数的概念和运算,培养学生的分数概念和应用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小学六年级,教师需要通过教授代数式和方程式,培养学生的代数思维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同时也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对数学的兴趣。

(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而忽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样很容易陷入低效的困境,使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大大降低,甚至会出现厌学的情况。而小学的数学课堂教学则是以培养和提高小学生的数学能力为主要目的,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多媒体的优势来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并通过小组讨论来解决问题,从而达到激发和发展思维的目的。同时,在实际的教学中,还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如分组合作、探究式学习等,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的活动中,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性,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获得属于自己的知识经验,并从中受益。

(三)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步骤

1.明确小学数学教材的内容。小学数学有很多的知识点,如四则运算、分数、几何关系,这些都是学生在学习时容易忽略的问题。还存在一些学生比较难理解的题目,这些都需要教师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从而使学生能更好地掌握和理解知识。2.合理安排教学时间,提高课时效率。一节课的完成是需要一定的时间进行巩固的,如果没有足够的时间去消化,那么就会影响到整个课堂的效果甚至导致学生对学科产生厌烦感。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这段时间,将有限的课堂时间充分利用起来,进而提高课堂的整体效益。另外还可以适当地增加节假日的活动或进行小组合作的方式来解决某些难点的题型,以达到事半功倍的功效。

三、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措施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新课程改革要求数学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使他们在数学的学习中获得成就感,提高对数学的学习热情。在教学“时间”的时候,可以通过故事、视频等案例,让学生了解时间的概念和计算方法。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更好地贯彻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实现小学数学教育的有效发展。

(二)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接受的能力

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水平,这样才能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更好地发挥自身的作用。例如,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时可以适当地让学生做数学游戏,让他们在游戏中学习,从而达到学习的目的。还需要注意的一点是,教师不能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和考试,还要重视对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例如,在学习数的排序过程中,数学的知识体系实质上就是用逻辑推理的方法构成的命题系统,是寻找规律与方法的过程,也是运用逻辑思维抽象概括的过程。学生能进一步丰富自己的数学思维,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数学学科素养。同时,小学数学教学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数学的魅力,进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总之,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不仅仅是教会学生如何计算,更重要的要教给每一个学生,让他们掌握数学思维方法,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全面发展。

(三)挖掘利用丰富的数学教学资源

小学数学教学是培养学生数学素养和逻辑思维的重要途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和思考能力,让他们能够在自主思考和探究中逐渐掌握数学知识,发展数学思维。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丰富的教学资源,如数学游戏、数学竞赛等,让学生在玩乐中学习数学,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例如,在讲解“分数的乘法”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理解分数的乘法意义,让学生自主探索分数的乘法规律。接着,通过举例和练习,让学生进一步巩固知识点,逐渐形成自己的思维模式。在课外时间,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通过数学游戏和数学竞赛来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自己的数学水平。除了数学知识的传授外,小学数学教学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小学数学教学的目标,使每个学生都能够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发展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具体措施

(一)优化小学数学课堂管理

所谓的数学课堂管理,就是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了解,并对其做出相应的安排与调整,使其能按照预先的计划完成教学任务。小学数学的教学目标主要是为了培养和提高小学生的数学素养,所以在小学的数学课堂上,教师要注意以下几方面:首先,要根据不同的课程内容,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案,并将这些方案切实实施到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其次,要加强对教材的分析和研究,通过深入的理解与剖析,找出适合的解题方法,从而达到提高小学生的数学水平的目的。

(二)优化课堂教学的实施

1.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设计出符合他们年龄特征的教学内容,并在实际的教学中,灵活运用各种现代教育技术,使课堂教学更具有吸引力。2.在小学数学的学习中,数学思维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需要教师不断地进行自我完善,使自己的数学教学能力得到提升。同时也要加强自身的实践操作能力,使课堂的效率得以提高。3.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注重知识的讲解与巩固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可以通过具体的实例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并在实际应用中掌握知识。例如,在学习小数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生活中的例子,比如购物、找零等,让学生了解小数的实际应用场景,并通过练习来巩固掌握小数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此外,在教学中,也需要注重让学生掌握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注重知识的讲解与巩固,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求,才能真正地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综合素质。

(三)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程序“操作”是指把知识转化为一种具体的行为方式。“教”是指学生通过观察、动手实践、动脑思考等活动,发现并掌握一定的原理和法则,发展自己的认知能力,形成初步的数学技能。“做”的目的在于让他们能在实际的操作中得到锻炼,获得成就感。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如何正确使用工具,怎样去将所学的东西应用到生活中,怎么去解决遇到的问题,这就要求小学数学教师要有一个严谨的工作态度,严格按照教学的计划进行教学。

结语

总的来说,数学教学质量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取得的成果和学生所接受数学教育之间达到一种均衡关系,即数学教学质量越高,则学习者越能获得更高的成绩。反之则越低。小学阶段是一个人最开始学习的阶段,对知识进行深入研究和探索,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从而促进学生素质能力的提高以及其他方面素养的提升。而小学时期又是人身心成长发育的关键期,在这一个重要节点上,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直接影响着小学生未来的健康生活。所以良好的数学课堂教学对今后小学生日后的长远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超梅.新课标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探究[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3(04):1-3.[2]李燕.新课标下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路径[J].小学生(下旬刊),2023(02):28-30.[3]林桂容.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转型[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3(03):93-94.[4]薛秋婷.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讨[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3(01):192-194.[5]崔玲桂“.双减”背景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优化措施探讨[J].考试周刊,2023(03):72-76.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