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理念下初中英语教学策略探究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李玲华

宜春市数圆中学 邮编:336000

摘要

初中英语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工作在传统教学中容易被忽视,所以,初中英语教师在新课改背景下,要正确认识学科教学的目标和任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教学的根本,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让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思想道德教育润物细无声地进行。初中是学生在思想价值观、道德等方面产生很多疑惑的阶段,他们需要适应社会,发展个性,因此,很多道德问题都是他们非常关心的,结合学科内容进行道德教育渗透非常必要。


关键词

立德树人;初中英语;德育教育;策略

正文


德育是 21 世纪现代社会大环境的客观要求,正所谓立德方能树人,一个人思想不正,其余都是空谈。初中阶段是进行德育的重要时期,这个阶段的孩子年龄较小,但有一定的认知基础,抓住这个重要时期进行德育教育,对孩子今后的健康成长、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至关重要。学校教育如何渗透德育?将德育和学科教学相结合。通过课堂教学,寓思想教育于英语教学,通过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将思想教育渗透于英语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从而达到真正用德育思想育时代新人。

一、立德树人教育理念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渗透的重要性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 年版)》,确立了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的英语课程性质和课程理念,明确了指向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英语课程目标,优化了符合英语学习特点的内容组织和教学方式以及分级课程体系设计等。在新课标的背景下,教师需要认识到英语课程的展开不只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知识技能语言运用能力,还需要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发展,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态度和价值观念。对于英语这门学科,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念,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因此,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的渗透十分重要,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渠道。教师可以从课堂教学入手,将立德树人理念进行渗透,为学生展开思想教育,实现智教与德育的结合,让学生在课堂中实现思维的转变,能力的转变。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英语并不是他们的母语,由于学生一直生活在汉语环境中,英语学习中常常会遇到一些困难,无论是单词、语法的记忆,还是知识的运用,都常常会受到一些阻碍,而若教师帮助学生树立学习信心,从根本上提高学习效率,学生通过不断克服困难,便能够实现进步,这样才能够真正达到课堂教学的目标。

英语这门学科所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因此,教师需要从教材内容入手来对与立德树人相关教育内容进行挖掘,让学生从固定的学习主题出发进行深度思考,从知识学习转变为思想上的提升,引导学生以正确的态度面对外来文化,促进学生逐渐形成正确的行为习惯和学习观念,从思想上改善学生对英语学习的认知,为后续更深层次的学习过程奠定基础,也为学生未来步入社会提供思想基础。

二、立德树人教育理念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渗透路径

(一)教师言传身教

教师想要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便需要从自身思想和行为入手,为学生做出榜样。由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喜欢模仿。在学校中,教师是学生模仿的主要对象,教师的言谈举止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言语和行为。因此,教师需要通过言传身教的形式来渗透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用严格的标准来要求自己的行为,树立良好的形象,让学生能够更加信服教师的管理,这样学生也能够主动模仿教师的言语和举止。此外,教师还需要积极与学生进行沟通,鼓励引导学生,平等地与班级中的每一个学生进行互动,尊重学生的行为,这样学生才能够感受到教师对于自己的关心和重视,有利于形成更加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在遇到问题或是困难时,也能够主动与教师进行沟通。比如,在课堂中,有些学生无法回答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这时,教师不能一味地进行指责,而应通过鼓励的方式,让学生对自己的答案进行改正,在学生回答正确后,教师带动全班同学为其鼓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这样便能够营造出温馨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能够拥有良好的身心发展环境,促进学生性格和人格的完善。最后,教师还需要提升职业素养,坚定信念,增强自身追求真理的热情,教师对于这份职业的尊重,也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学习心态,让学生能够跟随教师,更加努力地完成自己的课业任务。教师需要发挥自己的示范作用,言传身教,建立和谐、健康的师生关系,为学生提供更加积极、健康的成长环境,实现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的渗透。

(二)利用教材内容渗透立德树人教育理念

教材是教师展开教学的基础,为了更好地促进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的渗透,教师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分析,通过教材中英语对话、阅读文章等方面来进行思想教育,向学生渗透一些人文性知识内容,加强学生对于英语文化的理解,这样能够提升学生的思想水平,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而形成高尚的品德。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也可以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向学生渗透生活化教育理念,让学生能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以此来对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不断完善,形成自我反思的习惯和意识,这样才能够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教育任务。例如,教师在讲解 “When is your birthday?”这部分教学内容时,可以针对 birthday这一单词向学生进行提问,让学生说出自己的生日。之后,教师可以以母亲怀胎十月的不易为入手点,融入与立德树人相关的教学内容,对学生展开感恩教育,让学生能够每次过生日时向母亲道一声感谢,以端正学生的心态,让学生学会感恩,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又如,教师在讲解“Why do you like pandas?”这节课时,可以以熊猫为入手点,向学生讲述一些珍稀动植物,让学生能够懂得珍爱生命,使学生能够对人与自然的关系产生正确的认知,加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三)展开实践活动

初中阶段的学生大多数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因此,教师可以开展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新颖的学习体验。教师需要选取合适的实践主题,可以从教学内容入手,根据教材中所涉及的英语对话、文章等内容来设计实践活动。教师要进行针对性教学,这样对所有学生的英语学习都会产生极大帮助。首先,教师要明确教学目标,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学习目标,这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有着重要意义。授课环节需秉承着激发学生自身潜力的原则,将一个目标拆分成不同阶段的小目标,学生能在学习过程中注意到自身的进步,提高其学习英语知识的自信。同时,教师也可以将实践活动的场所拓展至户外,为学生提供自由、活跃的学习环境,教师可以通过多种信息手段,提高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激发学生学习潜能。同时,学生可能会产生许多问题,教师指导学生从自身出发,主动寻找答案,获取关键信息。课堂上教师应给予学生表现自我的机会,展示学习成果,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应用信息技术学习英语知识的能力,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

例如,英语教师在讲教材内容之前,可以为学生布置收集相关资料的作业,然后在讲解过程中,让学生回答拓展问题,给予学生思考时间,提高学生英语课堂参与程度。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学生从以前的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教师借助各种手段,遵循英语学习规律,合理组织整合教学流程,使得学生的自主性逐渐提高。为避免教师单一传授知识内容的情况,教师应和学生一起探究问题。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对文章结构、细节描写等深入研究,优化学生阅读体验。同时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尊重学生的想法,在相互讨论过程中,拉近教师和学生的距离,培养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在融入实践活动时,教师可以将一些与立德树人相关的内容进行渗透,让学生能够通过活动的参与,对自身的行为和思想进行反思。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也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来参与活动,使学生相互协助、互相帮助,共同完成任务,以此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让学生能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逐渐树立起正确的思想观念。

(四)为学生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

为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教师需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采取针对性的教学方法,传统单一的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吸收,教师在教学中要提供给学生思考和自主探究的空间。教师有必要为学生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让学生通过真实的情境来进行知识的运用,以这种方式来渗透立德树人教育理念。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丰富的活动来激励学生,培养其思想品德,激发学生的情感认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与价值观。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将一些有趣的学习内容融入进去,引导学生以一种积极的心态参与活动,使学生在这期间进行独立思考,培养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并结合自己的生活,反思自己平时生活中的行为,以此形成正确的生活态度。例如,教师在讲解“What's this in English? ”这节课时,教师可以设计合适的话题来让学生进行探讨,比如“如何学习英语?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讨、交流,之后,让学生选出小组代表表达讨论结果。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以此为主题进行表演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来进行剧本的制作,引导学生深度思考。又如,教师在讲解“How much are these socks?”这节课时,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来进行对话交流,通过创设合适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灵活的运用英语知识。并且,教师需要向学生渗透正确的消费观,让学生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不断完善自己的行为。再如,教师在讲解 “Can you come to my party?”这节课时,可以让学生以友谊为主题进行讨论,用英语进行沟通,同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与友谊相关的短片,让学生通过观看短片,深入到学习情境中,引导学生主动地将自己的交友经历进行表达,引导学生说出自己与朋友之间的趣事,这种方式能够使其主动思考友谊的意义,并且让学生在相互交流中掌握交友的原则,使学生学会以真诚的态度对待自己的朋友,并且也能够强化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通过情境创设,能够为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的渗透产生推动作用,引导学生主动进行自我反思,以此在英语课堂中全面渗透立德树人教育理念。另外,在英语德育课堂上,教师可通过在课上使用多媒体进行授课,通过营造寓教于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们能够在多媒体英语学习中感受强烈德育氛围。结合PPT图片、视频、音频等复合多媒体资源的使用,进一步提高自身对英语知识的理解。在课堂上,通过为学生们带来更多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们在英语学习中积极参与练习,在德育氛围中提高理解与认知,从而赋能初中英语“沉浸式”德育发展。

(五)加强德育与英语的相融共生

学科教学与德育,体现在每节课教学的各个方面。沉浸式学习更多的是影响了学生学习的专注度,大幅提升语言学习的效果,从而改变了未来的行动。因此,加强对学科德育的基本规律,教师应当不断更新自身的英语执教能力,转变自身的英语执教观念,通过构建“沉浸式”德育课堂,为学生们带来更多的英语视听“饕餮盛宴”,带领学生们沉浸在英语德育课堂上提高英语学习能力。

例如,在学习译林牛津版初中英语“How can we become good learners?课程上,学科德育显著特征是以学习者和学习为中心,为此从“说教”到“实践、体验、感悟”,应当根据“价值观念、思维方法、合作能力、学习习惯”等加以构思。比如很多英语知识具有一定的幽默性,为此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入幽默的英语故事,在课上为学生们讲解英语故事,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期间,教师在进行知识讲解中结合课程目标,融汇英语故事、英语知识、英语文化等为一炉。利用故事来营造情景对话环境,从而改善课堂气氛,不仅能够在课上提高学生们对于英语知识的理解,而且还能够导入更多的趣味元素,让学生在舒适轻松的语言环境中学习和运用知识。这样的英语“沉浸式”德育课堂,充分体现了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更能够显著强调双减教育目标,以帮助学生学习使用英语知识。

总之,初中英语教学中的道德渗透非常重要,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善于设计、寻找机会,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价值观的引领,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和体验。在中西方文化的比较中,让学生围绕思想道德等问题进行更多的思考和探索,提升学生对问题认识的深度和广度,提高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马丽萍.浅议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有效策略[J].新课程,2020(45):194.

2]孙淑侠.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思考[J].吉林教育,2020(31):65-66.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