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文阅读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开展策略探讨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井慧芳

新疆且末县第一中学,841900

摘要

高中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文学鉴赏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重要环节。群文阅读作为一种多样化的文学阅读活动,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培养文学品味、提高阅读能力,已经成为现代高中语文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文旨在探讨群文阅读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开展策略,以及这些策略如何有助于学生的综合素养提升。


关键词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群文阅读

正文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学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信息和文化冲击。如何使他们更好地适应这个多元化和多样性的世界,成为了教育工作者们亟待解决的问题。群文阅读作为一种教育方法,为学生提供了与不同文化、观点和时期的文学作品互动的机会,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尊重多元文化,并培养了解世界的好奇心和能力。

一、精心选择议题,合理选择内容

在进行群文阅读教学活动时,首要的任务是教师需要精心选择合适的议题,并根据该议题选择相关的阅读内容。这一步骤为整个教学过程的顺利展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确保群文阅读的教学目标能够得到全面达成。然而,在选择议题时,教师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包括新课标的教学要求、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能力,以确保所选议题与教学内容之间能够建立紧密的联系,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和体验。

在现代语文教学中,强调培养学生的语言建构和运用能力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教师可以选择与语言运用相关的议题,然后在教材中寻找相关的文本,将它们有机地组合起来,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阅读学习。为了让学生的阅读体验更加丰富,教师可以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拓展,例如挑选与该议题相关的其他文章,如《我有一个梦想》(马丁·路德·金)、《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蔡元培)等。学生完成阅读任务后,教师可以提出一些引导性问题,例如“为什么这些文章可以被归纳为同一议题?如果你是编辑,还可以从这些文章中提炼出哪些其他议题?”通过这些问题,帮助学生深入思考文章之间的关系,从单篇阅读思维过渡到群文阅读思维,从而深化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二、巧妙设计情境,调动阅读兴趣

在进行群文阅读教学时,不仅需要关注教学内容和目标,还要考虑学生的学习需求,了解他们喜欢的学习方式和环境,并巧妙地创造相应的情境,以激发他们的学习主动性,使他们能够在丰富的感受中深入多篇文本。在各种教学模式中,情境教学法与语文教学有天然的契合度。通过情境教学,教师可以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利用不同情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积极思考。因此,在引入群文阅读教学主题时,教师可以精心设计相关的情境。

举例来说,在教授《氓》时,可以将《无衣》和《静女》两篇文本结合,创建一个名为“诗经之美”的群文阅读议题,并以此为引导展开教学。在课前,教师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工具播放诗经的朗诵音频,借助美妙的旋律和韵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接下来,教师可以在信息化情境的辅助下,引入文本内容,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这一议题的内涵,包括《诗经》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其内容以及所反映的社会风貌等方面。此外,教师还可以运用信息化工具展示与《诗经》相关的思维导图,突出其中的关键元素,如劳动与爱情、风俗与婚姻、压迫与反抗等。通过信息化素材与文本的有机结合,使学生更深刻地体验《诗经》的内涵,激发他们的阅读主动性,增强阅读体验,同时培养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

三、注重文本对比,突显阅读特色

与传统的单篇阅读不同,群文阅读教学模式要求学生同时阅读多篇文本,这些文本通常在主题和关联性上存在一定相似性。这种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了同时探索多个文本的机会,丰富了他们的阅读经验,提高了阅读效率。然而,这些不同文本之间仍然存在着一些差异,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学会进行比较,分析不同文本的写作手法、内涵和文本背景,以提高阅读能力和理解深度。

“诗经”为主题为例,当教授《氓》时,教师可以选择与之相关的《采薇》这首诗篇,引导学生进行文本对比。通过对比,学生可以发现虽然这两篇文本都出自《诗经》,它们的主题有一定的相似性,但也存在显著的区别。例如,《氓》是一首典型的叙事诗,讲述了一个古代女性的爱情经历,强调了她对爱情的憧憬和对自由生活以及婚姻的向往;而《采薇》则展示了一个战士的故事,突显了对国家的热爱、对战争的不满和反抗。这两篇作品的内容和情感传达方式都不同。此外,它们在叙事结构和节奏上也存在明显差异。《氓》采用逐层深入的叙述方式,使学生能够沿着主人公的视角逐渐了解她的生活经历;而《采薇》则通过时空交错的叙事,让学生在主人公的生活空间和内心世界之间穿梭,体验其复杂的情感。通过这样的对比,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深化他们对文本的理解,提高阅读和分析能力,更好地把握文本的特点。

四、布置阅读任务,注重学生个体需求

在新课改的教学理念下,强调将课堂还给学生,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习惯和能力。同样,在采用群文阅读教学方法时,教师也应该秉持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和需求,巧妙地设计阅读任务,以帮助他们理解文本内涵并提升阅读能力。

以《阿房宫赋》为例,在教授这一文本时,教师可以选择《登岳阳楼》作为相关群文阅读材料,以“建筑景色”为主题,引导学生展开学习。为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可以在课前布置任务,要求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完成以下任务:1. 分析两篇文本的主要内容,找出它们在内容方面的共同点和差异;2.分析两篇文本的叙事结构;3.比较两篇文本所描绘的景色,并思考作者的写作意图。这三个任务分别涵盖了文本内容、结构和内涵的分析,引导学生在明确任务的引导下展开自主学习活动,丰富了他们的学习体验。同时,通过任务的指导,学生将能够更深入地理解文本。相较于传统的灌输式教育,这种模式更有助于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同时,学生也会自主掌握学习技巧,在知识迁移的过程中建立起更为完善的知识结构,从而切实增强核心素养。这种个性化的学习方法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使他们在群文阅读中受益匪浅。

结语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群文阅读是一种丰富多彩、有益于学生综合素养提升的教育活动。通过精心选择议题、巧妙设计情境、注重文本对比和布置有针对性的阅读任务,我们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深入阅读、理解文本内涵、提升阅读能力。这不仅有助于学生在语文学科中的发展,还培养了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创造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尤明堂.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J].学周刊,2021(8):139-140.

[2]韩孟丽.基于群文阅读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研究[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21(2):16.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