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实施的策略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聂立杰

吉林省辽源市实验小学校 136200

摘要

小学语文是教育系统的基石,是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小学语文教育中,教师要改变原有的观念,更新传统的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在课堂上保持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巩固其语文学习的基础,并兼顾其平衡性的发展。只有如此,我们才能真正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的。


关键词

新课标 小学 语文 教学策略

正文


前言

小学教育是九年义务教育的重点内容,是个体教育系统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因此小学教育教学的首要目标与任务就是要通过系统的学习与练习“让人成为人”。而小学语文是人文科学教育的基石与先导,语文既是幼儿成长的重要促进工具,也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决定其个性是否能够健康的发展[1]。在资讯科技发达的今天,人们对语言和文字的需求越来越大,不会写作、阅读,就无法从事挑战性的或者高智能性的工作。语言、文字已经成为了新时代社会与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东西。基于此,小学语文教学显得特别重要。

 

 新课标的特点

第一,从课程目标角度来看。新课标主要将课程的几个目标进行整合,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改变了传统的片面强调知识与技能的分科形式,使其课程分科目标有所转变,实现了由传统知识本位转变为现代的学生本位,进而完成了课程目标与教育价值观的重大转变。

第二,从课程内容角度来看。随着新课标的不断实施,课程内容选择与组织随之有所改变,现代课程内容需要将内容的基础性、时代性、实用性以及综合性突显出来,将基础知识与基础技能作为各个学科课程的主要内容[2]。同时,在课程内容转变的基础上,应当保留原有的传统课程内容所存在的价值,在现代教学中突出强调科学教学中的优秀成果, 吸取其最新的基础知识,使其课程内容具有现代感与时代特色。另外,各个学科的课程内容需要与生活实际相互联系,使其课程内容能够服务于现实生活,能够促使课程内容与社会生活实践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总而言之,新课标下的课程内容具有全新性与科学性的特征,有利于改变传统课程内容中的旧、繁、难以及偏的特征,并且可以摒弃传统课程内容中以书本知识为主要授课内容的陋习。

 

 新课标视野下小学语文教学优化策略

    (一)重视学生的主体性

素质教育既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又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需求。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重视其思维的发展,激发其生命活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3]。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提出问题,抓住每一次机会让学生进行讨论和反思,促进其发散思维的提升,从而激发他们主动学习。在教学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要根据课堂、教学实际,采取开放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走出课堂,走出校园,主动探索,并在探索中将所掌握的知识灵活应用,这样才能拓展他们的视野,使其核心素养得到培养。例如,在《小蝌蚪找妈妈》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走进湖边,有条件的教师可以带着学生在田间地头仔细观察小蝌蚪及其变化,从而使学生能够积极地去思考、领会课文的深意。

(二)提倡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顾名思义,是将班上的学生均分为几个小组,让学生通过组内讨论,组间交流来获得更有效的学习效果。学生之间由于年龄相仿,更容易产生思维碰撞,擦出火花,所以借助小组讨论不仅可以实现相互促进与共同进步,还可以加深学生之间的感情。其实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某些问题学生之间可能就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没有必要让教师在课堂上重复多次。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就可以减少重复教导某一内容的时间,并用这一时间去教授新的内容,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例如,教师在讲授《只有一个地球》这一课文内容时,可以为每个组安排好相应的学习任务,另外在分组时,为了保证每个组别的能力均衡,都分配了一到两名学习较为优秀的学生带领。任务下达后,教师需要给予学生一定的讨论时间,让学生通过组内的合作讨论完成既定的任务目标。之后让每组学生派出代表讲解本组的探究结果,再由教师对每组学生的表现进行讲评,最后做出总结。这一教学策略有利于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而且组内讨论的过程对学生的表达能力以及团结协作能力都是一种锻炼,对于提升教学效率具有积极影响。

    (三)引入游戏教学法

随着新课标的实施,越来越多的教师和学生意识到,如果能有效地把学生喜爱的游戏活动和学习内容结合起来,就能营造一种“寓教于乐”的学习氛围,从而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4]。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结合具体教学内容,设计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增强课堂学习的趣味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生字开花”游戏活动。如生字“缀”,学生要尽量想出形近字,如啜、掇、辍等;“缀”字可以组成什么词?具体有“点缀”、“前缀”、“补缀”、“拼凑”等词语。而“缀”的形近字“啜”、“掇”、“辍”又可构成许多不同的词语,具体包括“拾掇”、“泣”、“辍学”等。当然,学生们还能想出更多的词语。这样,“缀”字就形成了比较系统的知识网,学生在对比分析中能记住更多的汉字。其次,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词汇竞赛活动。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尽可能多地写“AABB”式的单词,写更多的关于看的字,写更多的包含数字的词,包含动物的词等等。在一定的时间内,谁写的字最多,谁就是胜利者,老师会给他物质或者精神上的奖励。

(四)引入现代信息技术

首先,运用信息技术营造真实情境,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小学生的语文教学中最大的问题是学生与课堂环境之间的距离,使他们很难形成与之对应的经验[5]。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引入到具体的情境中,但许多情境由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生很难亲自体会。所以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利用互联网的交互性创造出真实的情境,增强学生的情境经验。

其次,运用信息技术创造问题情境。在小学语文课程中,有许多知识是学生所不熟悉的,因此在课堂上,教师的提问学生无法回答,学生也无法基于不熟悉的知识来提出问题,也难以提出更具创造性的观点。基于此,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将学生引入到课堂中,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和求知欲望,引发他们对问题的思考。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新课标的不断改革与实施,在现代教育中更加注重学生的主导性地位,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创新能力等作为首要改革目标。在新课标视域下小学语文教学想要得到全面发展,不仅需要改革传统的教育观念,还需要采取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并且教师需要不断的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从而促进学生全方位的有效发展。

 

 

 

 

参考文献

[1]林建枚.“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探究性学习策略研究[J].亚太教育,2022(14):144-147.

[2]赵静华,潘巧明,王志临.希沃教学平台在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精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丽水学院学报,2020,42(01):99-103.

[3]董亚兰.新课标视域下小学语文教学的策略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8,5(30):383-384.                                             

[4]徐一丹.浅析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语文的教育教学策略[J].职业技术,2017,16(07):97-98+105. 

[5]张歆沂,杨其勇.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古诗课堂美育探究[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8,29(09):89-92+110.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