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将文化自信融入到培训教学中去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孙瑜

宜春市袁州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336000

摘要

本文以党校老师的视角,探讨如何将文化自信融入到培训教学中去。并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讨论:一是加强对教师自身文化素养的培养,二是通过教材内容选取和编写,凸显文化自信的特点,三是运用教学技巧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四是建立督促机制,保证教学质量的提升。通过这些努力,有效地将文化自信融入到培训教学中,提高学员思想觉悟,提升教学效果。


关键词

文化自信,培训教学,教学方法,教学质量,兴趣与主动性

正文


“四个自信”中,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反复强调文化自信,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的高度作出许多深刻阐述。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民族的精神支撑和软实力体现。在培训教学过程中,党校教师用学术讲政治,中小学教师则用技巧传知识。然而,无论是党校教师还是中小学教师,在实施教学过程中都面临着如何将文化自信融入到培训教学中的问题。本文将以党校教师的视角,探讨如何在培训教学中坚定文化自信,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最终达到引领正确政治思想的教学目的。

一、文化自信融入到培训教学的意义

将文化自信融入到培训教学中,不仅有助于弘扬民族文化,培养学员的身份认同和归属感,还能提升学员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塑造其个人价值观与人生追求。这些都对学员的成长和国家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弘扬民族文化

文化自信是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自豪和坚定信念。在培训教学中,将文化自信融入教学内容和方法,可以通过传授、弘扬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员对自身文化的认同感和自信心,进一步推动本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二)培养身份认同和归属感

培训教学是一个身份认同和归属感形成的重要环节。通过深入了解本民族的文化传统、价值观和思维方式,学员可以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自己的身份和归属,并拥有对本民族文化的自信感。这有助于提高学员的教育自觉性和责任感,为国家和社会做出更大贡献。

(三)培养跨文化交流能力

在全球化背景下,跨文化交流能力变得越来越重要。将文化自信融入培训教学可以培养学员的跨文化意识和能力。学员在学习本民族文化的同时,也要了解其他民族的文化差异和共性,增强交流和合作的能力,为国际交往和合作打下良好基础。

(四)塑造个人价值观和人生追求

培训教学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对学员人格和品德的塑造。通过融入文化自信的教学,可以帮助学员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培养学员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使其成为有担当、有涵养、有情怀的优秀公民。

二、文化自信融入到培训教学的策略

(一)加强对教师自身文化素养的培养

作为党校教师或中小学教师,要注重培养自己的文化自信。通过广泛阅读、参加研讨会议、开展学术交流等方式,不断提升自己的学术水平和文化修养。只有教师本身具备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自信心,才能更好地将文化自信融入到教学中去。

1.广泛阅读:教师应该积极参与各种类型的书籍阅读,包括经典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领域。通过阅读,教师可以扩大自己的知识储备,了解各个领域的文化内涵和价值观念,进一步增强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和理解。

2.参加研讨会议:教师可以定期参加相关学术研讨会议,了解最新的学术动态和研究成果。通过与同行们的交流和互动,教师可以拓宽自己的学术视野,深化对文化和教育领域的理解,同时也能够与其他教师共同分享和借鉴教学经验。

3.开展学术交流:教师可以积极参与学术交流活动,例如组织或参与研讨会、讲座、讲学等。通过与其他学者和专家的交流互动,教师可以了解其他文化的研究成果及其背后的价值观,从而拓宽自己的文化视野,提高对多元文化的理解和认知。

教材内容选取和编写上凸显文化自信特点

在教材的选取和编写过程中,要注重体现文化自信的特点。选择具有我国特色的经典著作、历史事件和先进人物作为教材内容,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我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独特魅力。同时,教师要灵活运用多媒体手段,将文化自信的内容生动形象地呈现给学生。

在教材的选取和编写过程中,注重体现文化自信的特点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教材是学生获取知识和价值观念的重要渠道。以下是具体的解释说明:

1.选择具有我国特色的经典著作、历史事件和先进人物作为教材内容:教师可以选择那些代表我国文化精髓的经典著作、历史事件和先进人物,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深入了解和感受我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独特魅力。通过教材的内容选择,可以让学生对本民族文化产生认同感和自豪感。

2.突出文化自信的价值观念:在教材编写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积极向上、自信乐观的价值观念。通过教材中涵盖的故事、情节和主题,教师可以传达和弘扬积极的文化价值观念,如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勤劳智慧、传统美德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

3.使用多媒体手段生动呈现文化自信的内容:教师可以灵活运用多媒体手段,如图片、视频、音频等,将文化自信的内容生动形象地呈现给学生。通过视听的方式,学生可以更直观地感受到本民族文化的独特之处和魅力。同时,多媒体手段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运用教学技巧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在培训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技巧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教师在运用教学技巧和方法的过程中,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1.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一起合作完成任务或解决问题。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可以相互协作、思想碰撞,从而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欲望和积极性。

2.讨论和辩论活动: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辩论,让学生在集体智慧的碰撞中思考问题、表达观点,并接受不同的意见和观点。这样的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主动性,提高他们对文化自信的理解和感知。

3.案例分析:教师可以选取相关的案例,引导学生通过深入分析和思考案例情境,理解并应用文化自信的内涵。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学生可以更加贴近实际,加深对文化自信概念的认识和理解。

4.故事讲解:教师可以通过讲述与文化自信相关的故事,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和兴趣。故事往往具有情节生动、富有感染力的特点,可以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增加学习过程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建立督促机制,保证教学质量的提升

为了确保培训教学质量的提升,教师们可以建立一套完善的督促机制。例如,定期组织教学评估和教学反馈活动,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学效果,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教学改进。此外,教师还可以互相交流教学经验,共同研讨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培训教学的整体水平。

三、结语

总而言之,无论是党校教师用学术讲政治,还是中小学教师用技巧传知识,都要求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以达到最终教学目的。为了将文化自信融入到培训教学中,教师们应加强自身文化素养的培养,注重教材内容的选择和编写,运用教学技巧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并建立一套完善的督促机制,保证教学质量的提升。只有这样,在培训教学中才能真正实现文化自信的目标,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云杉.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对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思考[J].红旗文稿,2020(16):4-8.

[2]廖小琴.文化自信:精神生活质量的新向度[J].齐鲁学刊,2021(2):79-82.

[3]刘林涛.文化自信的概念、本质特征及其当代价值[J].思想教育研究,2021(4):21-24.

[4]程瑶 王子晖.十八大以来,习近平这样强调文化自信,2017-10-13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