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摘要
关键词
思维导图;小学语文;作文教学
正文
前言
在小学语文作文的教学中,因为小学生缺乏生活经验和基础知识等因素,常常会在写作中出现兴趣不足、素材匮乏等现象。作为一位小学语文老师,应该对新型的、高效的作文教学方法主动地研究,通过进行了多次的教育实践,笔者觉得,在小学语文作文的教育过程中,思维导图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并促进他们的写作技能的提高,为此,本文就这一内容进行了详细的剖析。
一、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现状
从当前的教学状况来分析,教师的教学工作中有一些问题。(1)缺少正确地引导。在作文教学中,老师们仅仅关注于教学手段而不能针对学生的具体状况进行正确的引导,从而造成了学生写作思路上的缺失;(2)写作技巧不适合。在教学中,老师往往要求学生们按照范文来进行写作,不给予他们适当的写作技巧,从而制约了他们的写作水平提升。(3)没有与现实的生活相联系。在课堂教学中,由于缺乏与学生实际生活的联系,使学生写作的内容变得枯燥,有的甚至与现实脱节,缺乏创新。因此,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老师没有采用行之有效的方法进行课堂教学,造成了课堂的低效。
当前,小学生作文过程中,存在着“不想写”“不会写”“无素材”等三大问题。小学生因其年龄小、喜欢玩等特征,致使他们产生了不愿写作的态度,甚至不愿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不会写是因为没有熟练地运用写作方法,致使他们在写作中缺乏思路,以至于无法写作;学生所写的素材比较少,日常的观察也比较欠缺,因而缺少写作素材。
二、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思维导图的重要作用
思维导图又可以被称为心智导图,它的作用是通过图文的方式,来对人大脑中的客观事物进行表达,从而来建立层次的知识结构,这是一种放射性的思维。具体地说,将思维导图运用到小学语文的作文中,其效果有以下三个方面:第一,调动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因为小学生天性就很活跃,他们不可能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保持专注,再加上传统的教学方式并不能取得显著的成效,因此,可以用图文结合的思维导图来取代单调的作文教学,这样可以让学生们觉得新奇,进而对写作产生浓厚的兴趣。第二,加强学生的知识结构。因为学生的学习基础不一样,他们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也有差别,因此就会有成绩的高低之别,这会对他们的学习信心产生一定的影响。利用思维导图对所学到的知识进行归纳和整理,在这种思路的指导下,可以构建出一个更加完整的知识结构,帮助学生对所学到的知识进行理解,从而提升自己的写作技能。
三、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有效应用策略
(一)利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合理选择素材
在小学生从首次的写字到作文的转变过程中,由于素材的极度缺乏,导致他们无法着手写作,并且在刚刚接触到作文的时候,他们会对作文产生一种恐惧,再加上他们在日常的生活中没有仔细地对人和物进行观察,因此无法找到可以用来创作的素材。于是,小学语文老师就可以运用思维导图来改进这一状况,让学生们更好地进行作文素材的选取。例如,在“作文:我的乐园”的教学中,老师可以将可爱的校园作为话题,并将其当作思维导图的中心,然后,从“景色美”,“人物美”,“事物美”这三个方面进行分支,对每个分支再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探讨,列出景物、人物、事物的特征,并根据自己的观察和感觉,形成一幅完整的写作框架,然后,根据所画的思维导图,对写作内容进行扩展。不难发现,在这一课程中,老师应该首先确定一个写作的整体,让学生们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找出一些与之有关的关键字,然后在老师的引导下,对一些事情进行了观察和记载,通过师生和生生的沟通,建立起一个清晰的作文架构。
(二)利用思维导图,发散学生创造性思维
在学生的写作中,常常会遇到对文章主题无言以对的情形,针对这种情形,老师就可以利用思维导图来激发学生的事物,发散他们的创造思维。思维导图可以通过一个关键点或者关键词进行深入研究,然后再根据关键词进行扩展,逐渐的组成一个以关键词为中心的网络,最终通过这个网络来确定写作的立意,可以很好地解决小学生不知道如何下笔的问题。除此之外,由于每一位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思维方法都有一定的差别,在对思维导图进行扩展的时候,会呈现出一些不一样的内容,这样也就保证了在这篇文章的撰写中,不会有一成不变的格式和内容。例如,在以“一个印象深刻的人”为题材的作文中,老师就可指导学生,让他们想一想“生活中有哪个人让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哪些特征给你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能不能用几个字概括一下?”这样,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们就能大致确定了“什么人”,有“什么特点”,然后再根据自己的理解,思考哪些地方应该详细地描述,哪些地方应该简单地描述。有了思维导图,学生就可以慢慢地把这些信息填充到作文中,这样就可以让作文看起来很有说服力,而不是像“挤牙膏”一样,让人难以忍受。
(三)利用思维导图,优化作文点评教学
在小学语文的作文教学活动中,点评教学也是非常重要的,在老师的理性点评下,可以促进学生展开深入的反思与总结,这也是提升他们的作文能力与充实他们的写作技巧的一种重要的方法,因此,老师要对作文教学中的点评教学这个环节给予足够的关注。运用思维导图对作文点评教学进行优化,可以让学生从多个方面来把握作文内容。例如,以《美丽的小兴安岭》为例,老师可以指导学生通过思维导图,提炼出文本的中心思想,然后让学生把中心思想填入到思维导图中,同时列出文中使用到的各种写作方法和修辞方法。这样,在思维导图的帮助下,学生会对文章有更深入地了解,能够清晰地掌握整个文章的要点与写作结构,从而可以学习到更多的写作技能。
结语
总而言之,思维导图是一种更加直接、有效的信息表达手段,把它运用到了小学语文作文的课堂中,可以在激发了学生的创作语文的前提下,让他们摆脱了对作文的恐惧。此外,还可以在写作的时候,将所要使用到的知识以一种直观、系统的方式展现出来,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在一个清楚的思路框架中,进行写作。
参考文献
[1]王姣宇,胡加福,喻文龙.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综述[J].语文学刊(教育版),2015,(9):.
[2]袁小芬.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作文成功之路(上),2017,(3):.
[3]牟晓燕.学生思维透明化的点滴思考——以小学语文作文课堂思维导图的应用为例[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7,(02).
[4]王姣宇,胡加福,喻文龙,等.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综述[J].语文学刊(教育版),2015.
[5]赖淑亮.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6.
[6]张立明.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J].语文学刊(教育版),2015(16):.
...